黄河绝恋观后感(通用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河绝恋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绝恋观后感 篇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你所报道的东西是假的、编造的,受众便会有被欺骗、遭愚弄的感觉,对你嗤之以鼻,甚至怀疑你的人品。对影视作品而言,也存在同样的道理。只不过与新闻作品不同的是,影视作品属于艺术范畴,可以创作、虚构,它的真实性表现在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说直了,就是横竖要让人觉得可信。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故事编得再好,画面拍摄得再精彩,一旦让人觉是它是假的、不可能的,你让观众,尤其是今天变得越来越挑剔的观众们怎么喜欢得起来呢?
固然,影视作品的真实性说起来要比新闻复杂得多,多就多在要从“虚假”中演绎出“真实”来。它包括故事情节的“真实”,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真实”,场景的“真实”,等等。其中,只要某个方面让人感到失真,就会动摇整部作品的真实性。就好比一部车子,人们发现外国车就是好,它的“好”来自车子的每个部件都是出色的、过关的。国产车总体上也不错,往往就是扶手啦、挡光板啦、喷漆啦等一些部件不行从而影响了整车的质量与形象。
愚以为,影视界大腕冯小宁奉献给观众的《黄河绝恋》就存在这样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由于影片中的场景“失真”,就有可能导致人们对整部影片的真实性产生疑问。《黄河绝恋》的成功,对于中国电影突破性的贡献,已得到评论家们和观众的充分肯定和褒扬,这里不再赘述。单说该片中的这种场景“失真”,正是眼下一些影视剧作中存在的尚未引起编导们重视的通病。当然,这里说的失真,不是指某个具体、单独的画面场景的不真实,而是指叙述故事时,对于一些重要的、关键的故事情节,空间(场景)的转换与时间的要求或允许发生矛盾而造成失实。换句话说,在某段时间内还不可能发生的场景转换,编导们却让它发生了,不可能出现的画面,编导们让它出现了。另一种失真表现为,场景的转换全然违背了人们熟知的自然或地理知识,缺乏画面场景之间内在逻辑联系,让人们观赏时感到影片不真实。
就看看《黄河绝恋》。从中国东北地区的某海面到黄土高原的某座土山山顶,中间跨越几个省区,一架二战时期的且负了重伤的飞机还能一次性飞那么远吗?遗憾的是不可能的事编导却让它发生了。因而影片一开始,从海面激战到黄土高原山顶极险着陆的不真实的场景转换已定注。
我们大胆地替编导设想一下,影片中不是有日本飞机突然飞来炸死中国小男孩一节吗?假如主人公欧文的飞机不是在海面上被日军军舰的炮火击中,而是改为在与前来追击的日本飞机的空战中——为不使观众对欧文的高超飞行技艺和英勇精神产生信心动摇,甚至可以设想是两架或三架日军飞机同时追击欧文——在黄土高原Jl空不幸被日机击中而迫降,不就让人感到顺理成章而又可信了吗。
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了《黄河绝恋》的姊妹篇《红河谷》,似乎有着同样致命的缺憾。同样是在影片一开始,主人公之一的雪儿被族人们用来祭神时获救,场景选在举世闻名的、作为西北风光典型代表的黄河壶口瀑布,给人留下的印象实在深刻。然而紧接下来主人公一行被追杀,直至砍断浮桥绳索,坠人湍急的河流中,片中给人们展示的是丛林、浮桥,一派典型的南国风光。从黄土高原到南国,少说也得“逃”上十天半月吧,怎么一会儿就到了呢?还有,熟悉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河流中,大约没有哪一条是能够把人倒流到青藏高原的雪山脚下的,影片中的雪儿却莫名其妙地被“做到”了。总之,在这一段关键性的故事中,场景转换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主人公雪儿在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处被救,紧接着就在南方某地的山谷中坠入激流,旋又被河水倒流着流到了藏区某座雪山脚下的湖边,而这一切的发生仅在最多不到半天的时间内。这可能吗?影片接下来的故事演绎就使观众感到是在强行编造而索然无味了。
也许你会说,你老兄是否太过于吹毛求疵了,难道观众都那么了解地理知识么?然而编导们须知,今天的观众已今非昔比,早已不是只有《沙家滨》、《红灯记》,文化生活极度贫乏的时代了。他们的整体知识层次,观赏水平就像他们的消费水平一样达到了能够也有条件对商品从容货比三家,精挑细选,择优弃劣的境地。更何况,一则电影、电视、阅读、上网,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文娱样式为他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余地;二来他们的知识、信息来源同样地变得极为宽广了,中央电视台不就天天在播放着壶口瀑布的画面吗?编导们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不懂得消费者的心态、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又怎么产出他们接受、喜爱的作品来?因之,今天的影视人在选择那些经典的、广为人们所熟知的场景人影时,须要格外慎重,切勿因一“场”、一“景”的不到位而降低了作品的整体质量。
黄河绝恋观后感 篇2
一件艺术作品,能让人感动己然是一件很好的作品。而《黄河绝恋》则给予一种较之于感动更深一层次上的心灵触击,我把这称为一种震撼。
当我坐在宽大的银幕前,用眼睛开始去审视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是带着挑剔的眼光的,但从一开始我便感受到作者在艺术上带给我感官的震撼。从宁静的渤海中的激烈空舰对战到古老安详的长城上的艰苦跋涉,或是太行山脉中悬崖绝壁上如芥籽般的人影,一切场景都显得宏大,气势磅礴,将我的双眼、我的双耳紧紧地吸引在了这片广阔的天地里。那份来自于宏大的美带来的享受与震撼通过每个细胞将信息带到了心灵深处。
故事在发展,作者将镜头对准了一批人,这是一群生活于这片美丽土地的人。无论是安洁、黑子,或是寨主、三炮,每个人都带着这片土地特有的气质,纯真、朴实、刚毅或是在死亡面前的无畏,这是属于我们民族的本源的气质,民族的伟大,源自于每个个体的伟大,而生活于这个民族中的个体,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这种伟大所感染,而有了对这份优秀气质的继承光大。因此我受到了来源于民族伟大气质的感染,体会到了民族情感带来的震撼。
而当我和作者一起走到影片的高潮,就无法避免地触及到了主人公的死亡。主人公太美了!安洁在黄河边的最后记忆,一张充满着生命力的笑脸和民族生命力的象征——黄河的结合,将作者对于生命之美的阐释推向银幕之前,而我的整个身体则不自觉的融人那一片生命之中。那时我才真正找到震撼的来源。无论是古老安详的长城,高高的大行山脉,或是生活于在黄河边的寨主三炮们,景物古老的存在的千年与他们生命最后的爆发,一种漫长与一种短暂都只是为了这份生命之美的阐释,只是为了安洁伸向天空的双手与美丽的最后的笑容。
故事走到结尾,作者依旧将一种生命的力量注入在银幕上的每一块色彩,每一份光影。安洁的生命消失在黄河中,而男主角欧文则背负着稚童花花渡过了这生命之河。他背着一份期望走向西边壮美的夕阳。红色的屏幕预示着期望与生命的活力。作者试图将一切的感情注入每一个坐在银幕前的人,将生命的热望带给每一个观众。当我回味影片时,却没有了对于细节的记忆,所剩只是作者深留在我心中的这份源自于生命的震撼。
黄河绝恋观后感 篇3
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她著书立传。而今,冯小宁导演更以一部气势恢弘、昂扬着极强的生命力的《黄河绝恋》,再次让我们领略了黄河的壮美。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一幕战火中伟大而圣洁的感情杯具,更让我们聆听了一曲生命的绝响!
影片一开始,作为美国援华军官的欧文,在与日寇的'一场激战后,死里逃生。尔后,在逃往革命根据地的路上,他走进了中国军民的生活中,共同谱写了一首伟大的国际友谊之歌。当他第一次看到影片的女主人公安洁时,便感到这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的天使,并一再地称她为“安琪儿”。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天使”一词是多么恰当地描述了安洁流星般美丽而短暂的一生。护送欧文去解放区的路曲折、惊险,生命随时在生与死之间徘徊。一路走来,走出了安洁献身革命的缘由,走出了安洁的父亲及安父与黑子父亲的恩怨化解;一路走来,走出了欧文对安洁的赤诚的爱恋之情,走出了欧文对黄土地、黄水河的痴迷;一路走来,走出了欧文对中国大地上这场战争特殊性的认识,更走出了欧文对生命与尊严的深刻理解。为了欧文——正义的化身,又有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啊!不知名的放牛娃、小战士、黑子、黑子父亲性格是安洁,在滔滔的黄水河中,在面临着生与死的选取时,毅然用欧文送给她的信物——匕首,割断了将欧文、花花和自己死死捆在一起的绳索,将生的期望交给了欧文、花花,而将死亡留给了自己。天真的欧文在将匕首送给安洁时,曾说过“期望你永远用不着它。”,然而,这匕首最后却用在了安洁自己身上!没有豪言壮
语,没有慷慨激昂,有的只是默默的选取,而这默默的选取,却谱写了一曲辉煌壮美的生命绝响!
影片的结尾,滔滔的黄河岸边,在老欧文深情的目光中,安洁最后与花花和自己爬上了河岸,并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这时,响起了影片的主题音乐——一首抒情壮美的小提琴曲,悲而不哀、哀而不伤的音乐,正如一曲生命的赞歌,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安洁的生命去了,但“天使”却永远活在欧文的眼中,活在每一个热爱生命、热爱和平的人心中!
黄河绝恋观后感 篇4
记得以前看过这部电影,但是那时候还小,注意力都放在了捉蝎子上了。昨日听音乐时,无意听到了那首夕阳山顶,让我决定看看这部片子。
影片还有着传统片子的,英雄美,敌人丑的老套路,故事的情节上也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但是那远山,那淳朴的人,那咆哮的黄河,那绽放的感情,弥补了那些不足。
影片中的连绵的大山,仿佛整个天地都是自己的,嘹亮悠长的信天游在那里肆意。
男主的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害死了护送他的战士。女主的二小姐身份救了他们。吉吉影音黑子靠着民族大义感动了债主。片子想表达的太多,战争,屠杀,亲情,感情,职责,国家与家庭。但反而表现的又都不太好。片中的三炮实际上是个很杯具的人物,被黑子家给弄的性生活不能自理,最后能报仇了结果被寨主给放了,寨主死后给二小姐发信号后,又被活埋了。命运对这个在大山里飙歌约炮的丝只能说是比较冷酷。
这个片子的音乐真心赞一个。
黄河绝恋观后感 篇5
有一条巍然耸立的巨龙,它叫黄河。
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情,它叫爱。
有一个刻骨铭心的恶梦,它叫战争。
它们交融在一起,一涌一涌的感动,在心间翻滚。
当一幕又一幕映入眼帘时,我被这部电影所迸射的光芒所震撼;当一声又一声呐喊荡漾耳畔时,我被这些战士的无畏所折服;当一丝又一丝微笑浮现脑海时,我被这群中华儿女的团结友爱所鼓舞。
抗日战争时期,主人公欧文先生意外地认识了三位八路军,这个美国空军战士与中国战友共同经历了生死,他们曾收获快乐,也曾付出艰辛。无论何时,她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信念,一个不屈的信念——一个战士可以倒下,但中国不能倒下。一次次舍生忘死的战斗,一次次舍己为人的举动,三位八路军都牺牲了。但他们所给予的爱,永垂不朽。
感动,为爱。为两个素不相识的异国人的爱。
欧文先生驾驶的战机遇险,一个中国小男孩挽救了他的生命,他们语言不通,他们年龄不同,可是他们的心紧紧相连。当男孩发现欧文的生命已危在旦夕时,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毫不犹豫,急中生智,给了欧文第二次生命,小男孩子单纯善良的心,让我久久无法平静。在生活中,我们是否也伸出双手援助过无助的人们呢?如果我们能拥有一颗充满关爱的心灵,那么一支钢笔、一枚硬笔、一声问候、一个拥抱,他人所得到的便是一份温暖、一缕春风、一片光明、一捧清泉。看着他们相视而笑的脸庞,我哽咽了。
感动,为爱。为两名士兵在战场上的爱。
欧文在枪林弹雨中四处躲藏,因伏在货车下轮胎爆破而腿被压。此时,是战友奋不顾身上前让他得救,而战友中弹身亡,他却一次重获生命。当鲜血从身旁溅出,他的朋友胸前的点点血光,在如火骄阳下闪烁。放弃自私自利,放弃丝丝犹豫,哪怕不能像影片中的人物一样干出轰轰烈烈之举,但至少能奉献些什么。朋友落难,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要竭尽全力努力过,就能让友谊地久天长,就能创造和谐互助的世界。目光徘徊在群星共舞的夜空,似乎又忆起那一般的血,一颗泪珠在黑暗中滚动。
感动,为爱。为一个小女孩对祖国的爱。
当熊熊燃烧的烈火飞扬在女孩的眼前,当勒得人发疼的麻绳紧箍在女孩细嫩的皮肤上,她有些挣扎。只有五六岁的她,真心希望自己能平安幸福地活一辈子,用明亮的双眸多瞧瞧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可是,泪流满面的她,听到父亲撕心裂肺但坚定不移的声音在劝慰她时,她高声呼道:“知道!”她或许看到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她或许想起了母亲爱伤时苍白的脸庞与无力的呻吟。她知道,永不屈服于邪恶,为了中国的明天而牺牲,是有价值的牺牲。连一个还不识字的小孩,都爱国心切,何况我们?中国的未来由我们创造,只有茁壮成长,才能创造更加富强的中国!那么我们应从现在的一点一滴做起,丰富知识,努力学习,将来回报我们的母亲。女孩稚嫩的童声还在回响,我眼含热泪,向蓝天呼喊——祖国,我为你奋斗!
感动,为爱。
迷惘中,爱为我指明了方向。
因为感动,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真爱永存。
黄河绝恋观后感 篇6
眼前,是那蜿蜒的长城。沧桑下,是那漫山的层林尽染。耳畔,依稀是那优美的小提琴声,回旋,仿佛剪影出那段黄河绝恋。在秦砖汉瓦的城墙脚下,他与她的相遇,他们与她的相遇——婉转、深沉。
抗日战争年代,长城的狼烟下,美国人欧文与女八路安洁,背起行囊,赶向延安。前面,是纯朴的黑子。为了护送欧文,一路上,有过日军的追杀,有过黄土高原的险恶阻挡;有过恩怨,有过一次次的生死别离。一路上,一次次的虎口逃生,都是因为对黄河的执着。欧文是名飞行员,身上携有重要情报;是这份忠贞令他最后艰难却了不起的横渡黄河。彼岸,就是安洁与黑子的梦,却被黄河湮没了。
善良美丽的安洁、坚强勇敢的黑子是陪欧文走到最后的好战友。一路上的相互扶持,让黑子受着伤却仍选择背起欧文。兄弟之间的情谊,更是在黑子用身体为欧文堵弹,在欧文不顾一切地走上前又为救下黑子的女儿时,体现出超越国别的大无畏。安洁,为了不连累欧文毅然选择了放弃生命,这种无私的爱是黄土地的高歌。
黄河之岸,深情一吻,那是安洁与欧文爱情的见证。他们并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因战争结缘,在艰苦中互相了解,彼此熟悉。在深山宙宇里,两人说:“我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在芦花摇曳下,安洁向欧文道出自己为什么要背着手榴弹的原因,是一份贞洁,一份委屈,一份坚强,更是一份对日本人的痛恨。欧文轻轻取下手榴弹,对她说:“我会保护你,一辈子”。文化、性格的差异,不重要,庆幸的是硝烟摧残下仍能谱写出如此浓漫的黄河绝恋!滔滔黄河水,寄托着安洁的希望与爱,倒下的她,是含着笑的。也许,爱不需要如此的轰轰烈烈,但那一个承诺,令我十分感动。
无论是电影中的八路军还是老百姓,对于凶残的敌人都是憎恨不已,在誓死与敌人斗争中,都表现出坚定的信念与莫大的勇气。在生与死中,他们以死捍卫祖国的尊严;在个人利益与党的使命面前,果断的选择了一切留给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挺起胸膛!——这源于对祖国的爱。什么也罢,电影中“因为你是中国人!”一句频繁出现,却显得字字千金,如铁打般深深烙刻进心底!因为是中国人,黑子宁可牺牲全家人性命,完成任务,换人民安定;因为是中国人,在家仇与国难面前不计前嫌,同仇敌忾;因为是中国人,安洁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母亲河——黄河!
是啊,你能看到,黄河两岸,芦花飘飞,洋洋洒洒地奔向远方。雾气蒸腾的远方,是婉转,深沉的爱。
黄河绝恋观后感 篇7
流星划过的一刻,是一瞬的美丽。
蜡烛燃起的一刻,是一瞬的温暖。
鲜血凝结的一刻,是一瞬的永恒。
然而,电影中的那个女战士,却三者囊括。她没有用冰冷去装饰自己的外表,用坚强去压制自己的柔情,用仇恨去化解自己的温暖,在那一瞬——
她张开自己的双臂,似乎要投身于黄河中,她闭上了双眼,用微笑面对远处的相机,发丝拂动,她忘却了战争、耻辱、血腥,只在用心感受着这深入灵魂的美丽,让人惊叹。这是一个何等的女子,这是一位何等的精灵。
我们不禁联想到《泰坦尼克号》中,也有这样的情景,女主人公张开双臂,似乎要融入海中,男主角也张开双手拥住了她,不管是浪漫的夜晚,还是死亡前的挣扎,他们都以这么美好的方式诠释了美丽的意义。
但是,我们却没有想到,这样细腻永恒的一瞬却出现在这种血腥的战争中,但是,这两者不也都一样吗?在死亡面前,用心去记录这最后的点滴,不管是面对的是大海,还是面对黄河,一瞬的静谧,一瞬的定格,在万物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残阳如血,即使在之后用生命去祭奠黄河,也没有悲凉凄清,有过这样一个生命保留绽放到极致的瞬间又有何遗憾?
在这苦涩的岁月里,因战争而腐朽黑暗,我们应实现的,不是避开黑暗,而是勇敢的迎着黑暗绽放光明。至少曾经耀目过,她了无遗憾,她用她的倔强坚守,用她的纯真融解,宛如黑夜中夺目的星辰。
人活着,不就应努力的感受一切的美丽吗?我们拥有的不只千千万万;一瞬,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因一瞬的光华,在这悠久的岁月中,永远,铭记。
照片只留下了她的身影,但她的心却早已寄托到母亲河中,就在那一瞬……
这一瞬,会有多么粲然?
黄河,会给你响亮的回答!
【黄河绝恋观后感】相关文章:
《黄河绝恋》观后感11-19
黄河绝恋的观后感12-08
黄河绝恋观后感(精选11篇)12-01
黄河绝恋观后感(共5篇)05-18
黄河绝恋影片观后感3篇09-09
《黄河绝恋》观后感(通用9篇)11-11
关于黄河绝恋观后感范文(通用14篇)12-09
现代诗黄河、平遥,文化里的绝恋02-11
绝恋的散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