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百鸟朝凤》观后感

时间:2022-11-16 09:31:1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百鸟朝凤》观后感(精选12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鸟朝凤》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鸟朝凤》观后感(精选12篇)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1

  “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这是焦家班班主焦三爷在电影《百鸟朝凤》中一句发自肺腑的感慨。

  唢呐,也是焦三爷奋斗了一辈子的事业,或者在他心里,这不是事业,这是一份手艺,一份传承。整部影片中,焦三爷提到很多次他的师父,师爷,师爷的师爷。我认为,这正是他表现出来的对唢呐的挚爱,对这份手艺的骄自豪、骄傲。

  他们称呼演奏唢呐的人为唢呐匠人,匠人,就是将一件事做了一辈子的人。

  影片的前半部分,游天鸣跟着焦三爷学吹唢呐。天鸣的天分不高,也没有通过焦三爷安排的考核,最开始焦三爷甚至不愿意收他为徒。但是在天鸣的父亲因为脚滑摔倒导致头部摔破时,天鸣边心疼的掉泪边给父亲擦拭受伤的头部时,焦三爷收下了天鸣,同意天鸣跟着自己学习唢呐技艺。在最开始的两个月,天鸣天天拿着芦苇杆在河边吸河水。学习唢呐的过程是辛苦且枯燥的,在唢呐这份技艺里,最高的成就就是吹奏“百鸟朝凤”,天鸣想学,天分更高的师弟蓝玉也想学,终于在传承日,焦三爷允诺天鸣,将教导天鸣吹奏“百鸟朝凤”。并将焦家班改名为游家班传承给天鸣。

  影片的后半部分,由于外来洋文化的入侵,老百姓家的红白喜事更倾向于请乐队演奏,不愿意再请“土老帽”的唢呐,游天鸣的游家班没有经济来源,师兄弟们纷纷出走,远离农村,前往城市打工,只为养家糊口。只有游天鸣自己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游家班。

  此时,焦三爷在万分心痛的情况下,亲自出山,这场演奏中,焦三爷拖着肺癌晚期的身体吹奏“百鸟朝凤”,当焦三爷的鲜血通过唢呐的喇叭低落时,我想,那时的游天鸣更加坚定了要将唢呐事业坚定不移走下去的决心。

  即使在西安的墙角下,看到吹着唢呐的老人在乞讨时,他也没有动摇过将唢呐事业坚持下去的心。在那个不太愿意接受唢呐这种土乐器的年代,在洋文化不断入侵的年代,坚持着连身边人都不再支持的事业,游天鸣心里是苦涩的,但是又是坚定的,因为这是他挚爱的乐器,这是他热爱的事业,这也是他对离世的师父的承诺。

  匠人精神,就是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匠人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是对专业的专注精神。

  匠人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焦三爷,是一个匠人;

  游天鸣,也是一个匠人;

  他们将自己热爱的事业,挚爱的乐器深刻的刻入骨头缝,融入自己的血液里。

  就如影片中焦三爷所说,唢呐,要吹到骨头里!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2

  一个事物能流传很久是因为它拥有价值,历史的迭代中它没有被时间与空间淹没,所以能流传至今这是时间选择。讲到这,不得不说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导演,还没等他的片子上映,就以去世了。一部以“仿古”手法拍摄的电影,其实在13年这部片子就拍完了,可是最近才在电影院上映,之前它一直找不到投资方,因为这部片子被他们认为没有所谓的市场竞争力,时下社会庸俗化严重,还好后来有一些比较有审美能力的投资方赞助,本片才得以公映,此片就是《百鸟朝凤》。

  人是爱贴标签的动物,动不动就给这部片子贴上,“大师的绝唱”,“吴天明——电影真正的巨人”等等这样的标签,我不针对吴天明,他或许是好导演,这部片子不管从取景,还是构图,以及演员都体现了导演的独到的,我也很喜欢这种拍摄手法,这部片子站在拍摄水平和演员的角度上来看,简直是无可挑剔。

  影片所表达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和我们所理解的,以及一些无法回避的价值观中还是有一些出入的,(希望读者你是看过此影片的)“唢呐”作为一种民间乐器,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许是应该得到传承,可它毕竟还是太过小众了,不是大众皆喜欢的,尤其是这个时代。你可以试试,如果听一遍唢呐曲你兴许还能接受,那让你听十遍二十遍呢?你愿意吗,反正我不愿意,让我听一遍也不愿意,而相反如果是代表纯正中原文化的古琴,我就十分愿意,因为它符合我的,也符合大众的听觉习惯。

  因为“唢呐”它本身就诞生在黄河流域,大多描述着黄土高坡的凄凉与悲伤,与纯正的中原文化的“雅言正声”有所区别。到今天世界音乐的广泛交流,使它渐渐的在被人遗忘,这也是无法避免的,这点有点像西域的乐器“箜篌”失传一样,是历史作出的选择,如“箜篌”一类的乐器,有专家这样说道几乎没有恢复的必要,这与唢呐的命运如出一辙。在历史的潮流中,它没有用了所以渐渐的就被遗忘,试想现在婚礼还会请唢呐戏班子吗,就算丧礼也被现代化,即便是在殡仪馆里,都用的是管弦乐。因为但它显然是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

  在中国,也是有很好听的乐器,例如古琴,现在学古琴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甚至在很多婚礼上汉式婚礼上都会出现古琴,它也是符合当代审美价值观念的,也是符合大众视听习惯的。总有一天还有许多事物也会消失,因为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变迁。

  其实这部电影的优点在于导演的镜头感好,拍的很民俗化,视觉很接地气,体现了八十年代的风情,热烈、变迁和当时人们的执着,以及无知,也揭露了以前和当今社会的矛盾,父母老是强加于自己的孩子,干自己想干的事,让孩子替代自己去他未完成的理想。这部电影拍出来注定就是褒贬不一的,说它好的人会把他顶上天,说它不好的人会把他说的跟烂泥一样。而以上内容只是我主观所认为的,我并不能说它好或不好,也不能说他好看或不好看。反正一部好的影片肯定是通过故事,通过镜头让观众看到导演的立意,犹如文章没有了立意,即便是花团锦簇的文字也是肤浅的。

  总之我总结一下我看完电影的感受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过滤,人们便会通过现象看清,经典的人和事或物,任何事物除非有什么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好的都会流传下去,该逝去注定也会逝去……”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3

  好久不看电影了。上午与同事在办公室喝茶聊天,一位美女说,刚看了一部电影,流了不少泪。啥片?吴天明生前导演的最后一部电影《百鸟朝凤》,票房虽然很低,但值得一看。搞笑的电影我向来不屑一顾,而对催人泪下的电影情有独钟。5月12日,著名制片人方励在直播平台上下跪磕头,向全国影院经理为《百鸟朝凤》争取排片,呼吁他们给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一个机会,同时也跪求网友帮忙传播扩散,支持这部吴天明导演的绝唱之作。虽然大学毕业后电影看得少,但吴天明还是知道的,他曾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执导过《老井》,算得上是张艺谋的恩人。为了支持中国的电影事业,我应该去看。同事帮忙一查,今晚7点附近影院就有演,于是当场决定晚上与妻去看看。

  可坐几十号人的小电影厅,连我们才五位观众。更好,可以静静欣赏。电影一开始,八百里秦川的苍凉空旷,人物的朴实无华就震撼了我,我知道这就是我想看的那类电影,它不会让我失望。观后,我的评价只有4个字:流泪,震撼。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1982年,一个13岁的小男孩游天鸣被爱好唢呐的父亲逼领着去找邻村的唢呐师傅焦三学艺,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游天鸣练就了高超的唢呐技艺,并成为师傅的接班人,游家班取代了焦家班。然而随着年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传统技艺越来越被人冷落,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地位,而且难以为继。一代唢呐王焦三带着对传统技艺的不舍含恨去世,游家班艺人纷纷外出打工。技艺的传承者游天鸣何去何从?电影没有给出答案,将沉重的思索留给了观众。

  可以想见,这部电影的拍摄成本应该不会很高,从这方面来说,不仅不能算是人们常说的大片,连中片都不算,顶多算是小片,但如果从思想性、艺术性来说,它却算得上巨片,它给人思想上、灵魂上的震撼是巨大的,怪不得同事会流泪,我的双眼在90分钟内也始终是湿润的,自己仿佛经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展,外来文化越来越冲击国门的今天,传统技艺、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从我们面前消亡,还是尽力去保护,继承并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个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国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我们在关注股市的起伏、楼市的疯涨、在关注工资、教育、医疗的同时,能不能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并不是一概反对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事实上,与传统的政治文化相比,我更愿意接受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但当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充斥大街小巷的时候,我们还能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文明古国吗?!

  看到少年的游天鸣被父亲逼着去拜师学艺,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没有文化,但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有出息,在我才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领着我去找汉伯学习英语,那是1978年,国门还没有打开,知识还没有得到重视。我又想起了汉伯和叔公,他们就像唢呐王焦三一样在自己破旧的老房子带着一群乡下的孩子学英语,不仅教他们学习,还教他们做人。孩子们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小屋的煤油灯照亮着他们前进的道路。我还想起了四中的许建侯师及师母,他们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学习上时刻关心,生活上细心照顾。许师离开我们八年了,但同学们始终记得他的音容笑貌,大家仍然去看望师母。

  也许因为同龄的缘故,且同样出生在农村,在游天鸣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许这就是《百鸟朝凤》更容易打动我的'主要原因吧。我想把它推荐给儿子,但他能理解和欣赏吗?我没有把握。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4

  80年代是我的年代,那里有我纯真的童年,有我澄澈的眼睛。我和我的同龄人都曾在那个年代畅想未来的新世纪,最具有典型代表的画面就是我们在清晨打开计算机和别人视频,然后我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许多事情。

  现在是新世纪的第16年,我们比我们曾经的想象走的更远,我们仅仅需要用一个便携的手机就可以交换很多信息。

  吴天明导演是1939年生,百鸟朝凤是他最后一部作品,因为上映的问题竟颇费周折。可见时代对他的遗弃有多么决绝。

  映入眼帘的屏幕画面是80年代的田园牧歌式的风光,河岸的苇草,鲜明的鸟啼,静谧的农家院落,淳朴的人们,那是我所熟悉的当年,温暖而令人怀念。

  作为该片的主线,唢呐,在新时代中终于没落、消亡,是它的必然命运。而焦三爷这位坚强的关中汉子以他执着的坚守希望它传承不灭,也希望唢呐所代表的旧时代的价值观永留人间。

  中国的传统乐器主要构造多为竹、木、棕、丝等物,来自简单加工的动植物,所以中国人称乐器为丝竹,是人类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文明的产物,唢呐亦不例外。西洋乐器的材质是冶炼精良的金属与化学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材质的差别造就音色与音域的霄壤之差。

  人类的历史上只发生过一件事,就是工业革命,从此,人类的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力几何倍的增长,新的科技不断的刷新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淘汰旧的生产方式,100年前的中国人就开始感到了这种压力,直到今日依然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从一百多年前新的织布机取代旧的织布机,从叶圣陶写的多收了三五斗中看到洋米洋面以更高效的生产挤兑传统作业的中国农民。

  科技进步提高的不只是生产力,更改变人类的思想,平等、自由、透明、开放、等等,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焦三爷坚忍、倔强、理想、充满英雄主义梦想的同时也表现出专制、傲慢、狭隘,垄断,忽视他人感受,对于传授技艺这件事,中国人自古就小气的出奇,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封建专制了几千年,专制思想已渗入社会的每一个毛孔,每一个人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行专制。

  一方面看是他坚守道义的崇高,另一面看则是专制绝对的垄断,殊不知音乐就是音乐,从来不应该肩负那么沉重的负担,殊不知商业社会的今天,各种音乐学习班,是师父求着学生交钱来学的,礼崩乐坏,礼崩乐坏才能各得其所,才是自由之始。

  片尾焦三爷最后的泣血演出,作为70后,我能看懂他的悲壮与坚持,理解他那一代人的不甘离去的无奈,但作为70后,我也看的出他负隅顽抗的挣扎,看得出他螳臂当车的可笑。

  最有讽刺意味的是,片尾当焦三爷泣血吹奏到最后,唢呐声突然被隐去,背景是低沉而悲怆的大提琴,在那一刻,很多观众被感动了,连导演自己也清楚,大提琴才能打动观众,唢呐不行。

  我们是人类历史上最幸运的一代人,我们有幸目睹了人类社会快速前进的目不暇接的精彩,我们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催的一代人,我们承受了人类生活最急剧变革的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时光把一切看在眼里,什么也不说,径直向前走去,该消亡就消亡吧,唢呐只是唢呐,音乐只是音乐,这里不该有鲜血,这里不需要任何人悲壮,擦干眼泪,让焦三爷再吹奏一遍,微笑着离开。

  礼崩乐坏吧,给后人以自由。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5

  新闻中看到《百鸟朝凤》的制片人方励下跪磕头,求各大院线为这部电影增加排片,这则新闻被多方转载。被方先生的行为深深打动,觉得太可怜了,于是买了张票,在周日带着琪姐毅然走进了电影院。孩子在家两星期了,一直在吃中药调理脾胃,每天吃药都像杀猪一样,外加调皮捣蛋,姥姥姥爷的忍耐到达了极限,勒令我看电影必须带走,也不管我看的是不是动画片。连我都不确定能看进去的文艺片,一个三岁半的孩子能呆到影片放映结束实属不易,虽然爆米花可乐供着,这里给琪姐点个赞。

  依然迟到半个小时,我去的是爱琴海里的红星国际电影院,摸黑进去,还要拽着孩子随便找了个座位,四下一看,发现整个放映厅不到十个人。事实证明这部文艺片真的不是我的菜,片是好片,大咖都说好。影片画面优美,感观不特别宏大,情节紧凑,演员表演质朴而不做作。在当今的浮躁社会氛围下,能拍出如此纯粹澄澈的电影,证明导演真的是一个内心宁静有底蕴的人。怪只怪自己没那个文化底蕴,欣赏不了高雅的东西。

  这里我大概分析出几个原因,首先,唢呐艺术起源于西北地区,与我这个东北大妞的成长背景离得比较远,不熟悉所以不懂欣赏,只能看个热闹。再则,影片里没有我喜欢的明星,我只认识陶泽如,谈不上喜欢,剩下的没一个脸熟的。大师级的导演吴天明我更是没听过,原谅我的无知吧!现今的社会处在快速发展的浮躁时期,大众多数只看脸,男不帅女不靓,再没风头正劲的演员,就吸引不了眼球。不得不承认我是个外貌协会的俗人,也喜欢漂亮的事物,如果导演当初能稍微照顾下我们这些俗人,可能会吸引多些观众。最关键的,在剧里我没感受到能引起我共鸣的东西,不同于鸡汤电影《垫底辣妹》的回忆无穷,我也有些困惑。为什么就不能吸引我呢?内容我看懂了,表达了老一辈民间艺术家对手艺渐渐失传的无奈,当游天鸣最后在师傅坟前吹起了“百鸟朝凤”,也揭示了悲剧的结局,就是唢呐艺术的日渐消退,后继无人。

  这种结局也与国家不够重视传统文化有关系,当文化局的局长想录一段唢呐演奏的时候,游天鸣连人都凑不齐了,大家迫于生活压力都改行了,有的人工伤有了残疾,有的人得了尘肺病,这辈子都不能再演奏唢呐了,这种结局让人感觉特别无力!

  在说说传统艺术,他们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离开了特定环境,可能就没人再去欣赏了。拿京剧举例,我的爷爷奶奶等长辈很喜欢,到我父母这一代人,多数就不感冒了,等到我这一代更是欣赏不了,就不要再提我的孩子了。没人看了,早晚会被淘汰,好在国家比较重视,好多孩子也在学习,但是想再现辉煌则比较难了。之前一直说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是继承传递,很少提到发展,至今没听过京剧有什么新的曲目,当然京剧创作难度肯定比较大。没有推陈出新,不能与时俱进,国家服持力度再不大,好多传统技艺都面临着失传的窘境。

  再说回这部大师的绝唱之作,自己欣赏不了的东西不见得不好,还是建议大家走进影院看看这部电影,看惯了大片烂片也该换换口味了!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6

  出于好奇,想要去看看这部热议争议的影片,其实也会在心里小小的质疑,评分这么高?方励下跪?这些年看见多了文艺圈的策划推广招数。其实更害怕是那种抱着旧有的东西来说教的电影。

  可是,百鸟朝凤就是这样,从开场的镜头就直击我的软肋,整个过程有两条线冲撞着内心,第一自然不用说是故事要表达的那份情怀;但其实对于一个生长于黄土地的孩子,更有另一份深情冲击着我。

  电影讲了唢呐的传承和坚守,表达了吴导对艺术对电影的深情,却也意外地让我身心剧痛的感受到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缅怀,也许百鸟朝凤的盛大悼念也为我心中回不去的黄土地。故乡是什么?是回不去的地方叫做故乡吧,不是不能再回去,而是我自己再也回不到过去,看完电影在影院的露台暗处泣不成声,不能自已……

  走出黄土高原大概有十多年了,随着经历的事情,遇到的人,总觉得自己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了,一步一步朝着想要的方向前进、成熟。但是总是觉得这片土地给予了我说不出来的力量,每年总是要回去脚踏实地的走上一走,在外公门前的老槐树下远眺或想象些什么。每个人都会改变,但是不变的又会是什么?

  我们到底要坚守什么,我想不应该是对老旧东西的死守不放,而是对心中的热爱不能放弃,就像焦师傅说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一样。我们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丰富,却也更应该保有心中的底线,应该越来越懂真正的爱是什么,就像焦师傅看中接班人的那一滴眼泪。

  或许也能看出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人们的缩影吧,为什么有后来的摇滚,为什么西北人耿直和厚实,是什么给与了我们这份坚守的力量……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7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描述了两代唢呐匠的故事,在焦三爷老一代的时候,唢呐匠是受人敬戴的,很多人都想拜他为师学唢呐,可到了游天鸣这一代,随着科技的发达,西洋乐曲逐渐取代了唢呐,很少有人在愿意听一听唢呐了。游家班的师兄们也都散伙了,最后只剩下游天鸣和他的师父焦三爷还在坚持吹奏唢呐。

  《百鸟朝凤》是这部电影的名字,也是一首唢呐曲子。这首曲子是唢呐匠最高的追求,它不只是对唢呐匠技术的考验,更是人品上的,唢呐匠们的梦想就是能吹奏《百鸟朝凤》。我永远忘不了游家班最后一次出演时,焦三爷代替游天鸣吹奏《百鸟朝凤》时,吹得唢呐里都流出了血,但他仍然面不改色地继续吹着,坚持演奏完这首曲子。焦三爷对唢呐的热爱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忘叮嘱游天鸣:把唢呐好好传承下去。还对游天鸣说:“我死后,只要吹四台就够了。”其实焦三爷才是最配《百鸟朝凤》的人啊。

  游天鸣和他的师父焦三爷一样,在游家班渐渐散去的时候,并没有与他的师兄一起外出打工,而是留在无双镇上,坚持吹他的唢呐,不忘初心。游天鸣接手游家班时,唢呐匠这一行开始渐渐衰落,学了这么久的唢呐,却渐渐不吃香了,他的心中应该是非常悲痛的。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里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木之助是一个胡琴手,他年年和表哥一起出去卖唱。可渐渐的,人们都不愿意再听他们卖唱了,最后也只剩木之助还在拉胡琴。故事里的胡琴手与唢呐匠一样,在时代的变化中被人遗忘了。

  游天鸣和焦三爷把唢呐视为自己的生命,我们也应拾起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唢呐,听一听这久违的经典。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8

  面对西洋乐队的冲击,鞭炮炸响,天鸣的脑袋也炸了。这时,焦三爷出现在寿宴上。一句“沉住气”将天鸣的魂给拉回来。由此,产生了与西洋乐队的抗衡,双方示意一决高下。可笑的是,镜头前的特写,演奏西洋乐队并非洋人,唱歌的所谓美女露出细长的大腿,在台上有如风摆杨柳,一群痞子看得眼睛发亮,当几乎所有人被靡靡之音迷得神魂颠倒的时候,高高的唢呐声响起,焦三爷带领徒弟们誓死坚守阵地,而痞子不愿意了,将人推到,孤独的唢呐摔落一地。

  西洋文化好比西方文化的入侵,老祖宗的东西受到很大冲击,在还没有被认清价值时,已被捣毁得体无完肤。导致今日众多节日、品牌不姓中。当冯骥才老师呼吁古村落的保护时,很多“快餐式楼房”拔地而起。试想,这些楼房有供后人研究的价值吗?而真正匠心独运的中式瓦房已消逝殆尽。国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试问真正美丽的乡村是什么?仅仅是几堵新刷的文化墙么?走访长城沿线某村,明清留下的门楼屈指可数,现都已残败不堪。它们孤独的立在巷子的角落,无人关怀。村委中心的老瓦房,立在马路的尽头。村长说,“这还有啥价值,推倒得了呗。”听后,心情难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浮躁的社会?

  领悟真谛方能打造精品,精品都是靠打磨而来。前不久《我在故宫修文物》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工匠精神,同样,影片中的唢呐匠,靠的也是一个“匠”字。记得小时候,乡里办丧事时,常能听到唢呐声,当时只觉聒噪难耐。今日一曲《百鸟朝凤》,却听得很是陶醉,我不知其中的原因何在?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9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随父母去观看了吴天明导演的电影——《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令我感触很深,它讲述了民间唢呐的传承。

  无双镇民间艺人焦三爷是位吹唢呐的高手,方圆几百里只有他会吹百鸟朝凤,——只有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的唢呐曲。但焦三爷老了,他需要一位出色的年轻人将唢呐传承下去,而淳朴踏实的徒弟游天鸣在历经辛苦,努力学艺之后,继承了师傅衣钵。可好景不长,在西洋乐器的猛攻下,唢呐逐渐被取代,让人心中十分酸楚。游天鸣在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的艰难生活中仍然坚守着唢呐,强悍得令人心碎,又脆弱得让人心疼,也让我和影院的很多人唏嘘和哽咽、憋屈。

  在时代的变迁下,传统艺术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更多的人选择了西洋音乐。世道变了,人心不古,时代的年轮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沉淀在历史长河中,可似焦三爷这样的匠人渐渐走远,这样朴素有傲骨的传承文明之人,如今又有多少?唢呐,也许现在已无人愿为它奉献了,那些死死守住这份艺术的人,也只能随波逐流,或跟随他们心中的传统和傲骨,被新的潮流,渐渐冲远。

  电影的最后,焦三爷临终前对游天鸣说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我死后吹四台就足够了。但是,最后,在焦三爷坟前吹唢呐的竟只有游天鸣一人了,百鸟朝凤凄婉的声音伴着呜咽的风声,飘飘渺渺,悲伤与凄凉,在唢呐的笛眼中潮起潮落。

  百鸟朝凤,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让我理解一个老匠人的执拗,焦三爷将唢呐看得和命一样重的精神传承,是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根,永远都不能丢!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10

  很久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了,更是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文艺片,在看之前,我虽然买过票了,但也总不想去看,我很害怕看到悲伤的部分,但我现在真的很庆幸,我去看了!

  唢呐从一开始人人都尊重的东西变成了,人人都看不上的东西,焦师傅是唢呐的最后一代幸运儿,他是有眼光的,他挑选了天分一般但非常刻苦努力的游天明,因为他知道蓝玉性子野,对唢呐没有从一而终的坚持,事实最后也证明了,师傅的选择是正确的。

  从开头唢呐匠们的演出遇到的盛况到最后只有天明一个人孤零零的为师傅吹《百鸟朝凤》送行,反映出了传统匠活的落寞,从演出的跪下来谢恩;到只给每位唢呐匠一条烟一个红包,而不再行接师礼;最后唢呐班子都没了。焦师傅在喝多后即兴吹的唢呐发出的感想,可以想象焦师傅对这样的行为有多无奈,他一边告诉天明“不要只盯着手里的票子,要盯着手中的唢呐”到失望的表示“规矩没了,规矩没了”,在与人打完架后拾起损坏的唢呐,心中的悲愤。

  焦师傅在自己弥留之际还把自己的牛卖了,不是为了给自己治病,而是想再给天明置办一套新装备,其实他明白,现在的人已经不爱听唢呐了,置不置办新装备已经没有用了,但他还是想为天明做些什么,为唢呐再做些什么。

  天明的师兄们都出去打工,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唢呐了,而是因为他们需要养家糊口,焦师傅把他师兄的行李全扔了,他师兄只是看着焦师傅,连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最后焦师傅亲自上阵吹唢呐,吹出了血,都还不停,最后他吐了一大口血,还不让停,让天明吹主调,他帮忙伴奏,因为唢呐已经没有人了,他必须自己挺起来。

  德高望重的焦师傅,死后连四台大戏都没有,只有他最骄傲的徒弟天明独自为他吹唢呐送行,最后焦师傅放心的转身离去,因为他相信天明会继续吹唢呐的,哪怕天明是最后一个唢呐匠。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11

  “你拿上这根芦苇,去把河里的水吸上来,吸不上来就别回家。”男孩看了看手中的芦苇,又望了望师傅远去的背影,默默地把芦苇的一头放入水中,用劲的吸了起来。一次、两次、三次,脸已经憋红,“扑通”一声摔倒在了地上。紧接着,男孩又站了起来,手里握着芦苇杆。

  从烈日高照到明月高照,已经过去了一天,男孩也吸了一天,肚子也饿的是饥肠辘辘,急忙跑回了家。在师傅追问下,男孩——天鸣吓的是一动也不敢动,当师傅得知给他的任务没有完成,更是火冒三丈,一把就拿走了师娘给天鸣的饭,把一半的饭都倒在自己的碗里……

  此后,天鸣每天都早早地跑到河边用芦苇杆吸水,就这样不停地练习。与往常一样,第三天他依然在练习着吸水。突然!他似乎吸上来了水,嘴里憋着一大口,他吐了出来,是水!是水!是水!“我吸上水了,我吸上水了!”只见天鸣手舞足蹈的,以最快的速度跑向家……

  那一瞬间,我的心里也为他松了一口气,心想的:他终于可以不用被师傅骂了。从这之中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哪个本领,在练成的背后是没有付出艰辛和努力的,看了这部电影,更是诠释出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虽然过程很困难,但他们知道这是必须经历的,他们毫无怨言,一直在默默的努力。一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学习吸水,终于有所成就。师傅也教他们吹起了唢呐,这更是对她们进步的最大肯定啊!

  这是我感触最深的镜头之一,因为它告诉了我,当面对任何未知的阻碍时,都应该知难而上,不退缩,坚持不懈,一步步的推倒它!虽然过程十分困难,但当尝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时,内心绝对比吃了蜜还要甜的多得多。

  成功,即达到自己的梦想这并不容易,但固然是要付出努力才可以得到的,所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目标,不管过程多么的艰难,都要努力去克服,加油吧!

  《百鸟朝凤》观后感 篇12

  12月1日下午,和加勒股份的同事一同观看了电影《百鸟朝凤》,电影是我国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前,在黄土高坡上的村庄里,关于两代唢呐人传承交替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游天鸣,13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一个叫焦三爷的老头那里去学习吹唢呐,主人公的父亲从小就有一个吹唢呐的梦想,可是自己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学习唢呐,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经过焦三爷的测试,主人公成功拜入焦家班,历经苦难,最终学会百鸟朝凤,接着从师父手中接过班底成立游家班。

  在电影中,焦三爷收了两个小徒弟:游天鸣和蓝玉,游天鸣资质愚钝但是勤奋踏实,而蓝玉聪明伶俐却没有恒心,最后焦三爷把唢呐班交给了天鸣,焦家班变成了游家班。因为三爷说了,“这把唢呐,从我师爷的师爷的师爷手上传下来,现在我要传给一个不仅唢呐吹的好,更是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在三爷的眼里,只有能坚持衣钵的人来掌舵,唢呐的香火才能更好的延续下去,游天鸣也没有辜负焦三爷的期望,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即使是找不到老婆,也坚持着扛着班子的大旗。

  从片中我体会到影片对待传统文化艺术的坚持,而坚持,是匠人的得以成就匠人的本钱。

  任何一门手艺,都需要坚持,“认真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不管面对什么工作,都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去做。“要想浮起来,必须先得沉下去。”只有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常怀一颗匠人之心,才能成为一名新时期各工种的好匠人。

  而正直青春的我们,更加需要学习这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专注和创新,而追求精细、精良、精湛,更是工匠的风骨,也是我们要守住的精神财富。因此,公司就是要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活动来吸引大家、凝聚大家,让公司成为大家的庇护所,成为员工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百鸟朝凤》观后感】相关文章:

《百鸟朝凤》观后感精选08-12

百鸟朝凤观后感03-31

百鸟朝凤的观后感03-31

《百鸟朝凤》观后感05-06

百鸟朝凤观后感11-04

《百鸟朝凤》电影观后感03-31

《百鸟朝凤》观后感作文08-16

电影百鸟朝凤的观后感03-22

电影《百鸟朝凤》观后感09-28

《百鸟朝凤》观后感3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