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新海诚系列《天气之子》观后感

时间:2020-12-24 17:46:4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新海诚系列《天气之子》观后感

新海诚系列《天气之子》观后感1

  如果你抱着分析新海诚的态度走进电影院,你很可能对新海诚新作《天气之子》得出一系列的批判甚至有点否定的态度。正如很多影迷观影结束后的第一反应,《天气之子》没有像《你的名字》那样给予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新海诚系列《天气之子》观后感

  但如果你放下戒备,走进新海诚的世界,你依旧会被他打动,那存粹的容不得一点杂质的少男少女的感情,那真实的东京现代生活,那充满梦幻与回忆的独白。

  当RADWIMPS演唱的主题曲《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在影院响起,灯光缓缓亮起,你会发现你早已被新海诚的纯情世界所打动,而当你走出影厅,也会发现大家执手羞看泪眼。

  《天气之子》是新海诚时隔三年推出的新作,故事设定在未来的东京,男女主人公也延续了他一贯的作风—少男少女。

  16岁的帆高从乡下离家出走,梦想到东京这样一个大都市工作生活,还在轮渡上,这位乡下的“土”青年就被一个大叔勒索了一顿美餐,而对于他这样一个高中还没有毕业的未成年人来说,在东京打黑工是非常不现实的,他也试图去东京的歌舞伎町做男服务生,后又被皮条客嘲讽与讪笑,影片中对帆高第一眼见到的东京都市呈现得有多繁华闪烁,对随后帆高与阳菜生活的呈现就有多边缘。

  最后在轮渡上认识的须贺为他提供了膳宿,但同时,他还要为须贺所在的一家都市传说杂志撰稿。

  就是在帆高最初来到东京失魂落魄只能在麦当劳吃残羹之时,帆高遇到了阳菜,在麦当劳打工的阳菜主动送给了帆高一个汉堡,两人的相识从此开始。随后,当阳菜被麦当劳解雇,而帆高又发现晴女的市场的时候,两人开始通过利用阳菜的超能力为人们祈祷晴天而谋生,从而影片阴雨潮湿的氛围中有了短暂的阳光。

  影片的序场就是帆高的回忆和独白,他梦到了阳菜使用超能力,向上天祈求晴天从而耗尽自己升上天空,这一场景也揭示了阳菜超能力的来源—母亲的逝世

  逐渐地,他们发现,每使用一次超能力,阳菜的皮肤就会逐渐变得透明,而当超能力过度使用,关东地区连续几个月的暴雨之时,阳菜选择了牺牲自己而升入天空,而帆高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

  于是影片就在这样的一种违反自然意志的行为中结束了,帆高救回了阳菜,而东京大部分街道也被淹没。

  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表达了新海诚对纯情世界最美好的追求。这种纯情是通过未成年人抵抗成年世界来实现的,也是笔者认为新海诚新作与前作最大的不同,因为在《天气之子》里面,未成年对成人世界的反抗是成功的,这种反抗不像是《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里对秘密的探索,而是一种原发性的,带有某种将童真与成熟二项对立的反抗。

  以阳菜的超能力为例,我们可以发现的是,几乎阳菜每次使用超能力使天气变晴朗,都是在帮助别人,在影片里,超能力是与希望连接在一起的,无论是神宫苑烟火大会,老奶奶对新盂兰盆节(魂灵回乡)的重视,还是须贺想要与哮喘的女儿在晴朗的天气下散步,这种召唤晴天的能力是与希望联系在一起的,阳菜和帆高也正是想通过天气工作室赚钱从而好好生活。希望在影片里构成了未成年人一个最大的母题。

  这里面同时就涉及到了一个阶级的问题和语境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阳菜和帆高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未成年人,类似的电影有比如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无人知晓》里少年的犯罪和《天气之子》里的“犯罪”同样让观众心生怜惜,但《无人知晓》是实实在在地不知法而犯法,《天气之子》却带有更加悲观而浪漫主义的气息—未成年人选择与整个世界对抗,就算大雨淹没东京,帆高也不会让阳菜牺牲,其实,这种对抗不是空穴来风,影片中脱离叙事的一段场景—高中毕业的帆高来到东京,得知东京以前就是一片海,因为人类猎取自然而广为填海造陆,从此可知,导演新海诚为帆高反抗世界的价值提供了支撑。

  帆高与阳菜这种纯粹的感情没有一丝杂质,当皮条客诱惑阳菜去歌舞伎町工作时候,帆高拉起阳菜就拼命奔跑。帆高向往自由,可成年世界的种种都在强迫他回到自己该去的位置,回到自己应该做的选择,而不是坚守内心与纯真,如果你考察《天气之子》的叙事,你会发现很混乱的一面,帆高离家出走的原因没有交代,阳菜和弟弟的生活背景也没有交代,甚至影片的支线—影片着重刻画的家庭关系,须贺的家庭及其女儿,还有夏美都没有交代清楚,甚至出现了须贺与他母亲见面谈话的场景以及须贺女儿的哮喘,一切都是与影片叙事所不相关的,并且在新作里,新海诚也放弃了《秒速五厘米》和《你的名字》里面时空结构的重组,而仅仅是以线性的方式来组织故事,因此很容易被人看作是一部没有诚意的作品。

  新海诚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是宫崎骏的接班人,但纵观新海诚的创作脉络,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而且,在更为深层的哲学表达和生命经验上,新海诚离宫崎骏这样的动漫大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xx年,新海诚推出首部长篇动画《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xx年推出《秒速五厘米》,在这部电影中,新海诚首次尝试将时间结构打散分为三话,对比少年和成年世界之后人情感的空虚,从而使得影片中的主人公具有了悲情和孤独的色彩,20xx年,推出《追逐繁星的孩子》,被认为是对宫崎骏宏大世界观的效仿,但由于处理方式杂乱,并没有得到认可,20xx年的《言叶之庭》中,新海诚将纯爱美学推向极致,从而使得天气在新海诚宇宙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意象,炎热的夏天与连绵的雨构成了影片两种不同的氛围,也是主人公两种心境的传达。20xx年《你的名字》在中国票房大卖。新海诚也被中国观众寄予了更高的厚望。

  新海诚的电影也有一些固定的套路和成规:比如电车文化,主人公的设定都是少男少女,情节一般都是少男少女对于分离的不可逃避,同时季节的因素在影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整部电影具有悲伤感和孤独感的同时带着浪漫主义的气息.....

  笔者认为,新海诚的方向,一直都是探索少男少女的纯爱世界,以及与这个世界的对抗和和解,其中有无奈,有希望,有隐隐作痛的心境,有逃避,新海诚所做的,不过是对这种纯情美学或者说情愫萌动做不同方向的探索,而在《天气之子》中,这种探索并没有比前作有更多的新意,但是在世界观的构建上,却是直接打破成年人的语境,直击成年世界的肮脏与龌龊,用东京雨来洗刷成人所犯下的罪行,不是犬儒主义式的磨平棱角,而是与这个世界的不和解。看到这里,或许你对《天气之子》叙事的杂乱会有一点的理解。

  我们都是经历过少年,都曾有过懵懂的情愫,无效的反叛,都曾有过一个离家出走的梦,都曾有过想要一直守护的女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人世界的入侵,我们妥协,退让,于是我们适应这套成人世界的法则,并且不亦乐乎地沉醉其中,于是有了那句“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少年”

  新海诚想让我们懂得纯情的美好,愿看完新海诚的.你,都能想起当初纯真的自己,即便无法再回到过去,也能依旧被打动。

新海诚系列《天气之子》观后感2

  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我会给你怀抱

  先来说优点。最大的优点依然是新海诚一直以来的优点——画面。用知名B站up Lex 的话是“啊,这光!啊,这水!”,男主在麦当劳睡着时闪现的画面我很喜欢,阳光洒在海面上,融合着典雅的配乐,庄重神圣。动画电影首先应是电影,而电影表现光的艺术是很难的,没有真人电影里的自然光源可以运用。在印度的诗电影《萤火虫》里,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微光中的女子隔纱抚摸亲吻男子,那是艺术,《天气之子》的这一幕也是艺术。

  其次是社会性的表现。15岁少年到东京艰难求生, 谎报年龄的少女被店主发现后失去麦当劳的工作,少男少女相遇后互相帮助生活。友情变为爱情,还有亲情。女主弟弟的角色加入形成了经典的“三口之家”模式,在这里少男少女的父母是缺席的,他们成为了父亲母亲。好的电影是有社会展示的,开头东京百态的背景,在地铁旁边“摇晃”的家,最后那句“反正这个世界早已失控了”,调侃之余,还有作者表达。(可能是因为我正处于毕业找工作的阶段,所以更有感触吧)

  还有一点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我想了很久认为优点大于缺点——全片充满了巧合。车上的“人生赢家”就是弟弟,突然拿到的枪,英雄救美后发现是给汉堡的女孩,男主逃跑时遇到大姐,到这里,我只能归因于“日本真小”和作者的偷懒。直到最高潮的“一人对抗全世界”的逃跑,弟弟出现扑倒了警察,我被触动了,这是作者对于“命中注定”和“全世界帮你”宿命的表达。

  新海诚没有变,他依旧偏执,偏执少男少女的爱,偏执光与水的混合,但我能赞美这种偏执。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

  仅我看过的新海诚电影排序:你的名字。>言叶之庭>秒速5厘米>天气之子。

  第一个缺点是偏执的度没把握好,换句话说我没有被这个爱情故事打动。松居大悟在《你因你是你》中也展示了偏执,三个男孩发疯似的爱上了一个女孩,他们把她当做公主,每天偷窥。最后女孩发现后剪了头发扔在地上让男孩吃掉,只有池松壮亮演的那个角色吃了,这一刻我认为达到了爱情的极致。你可以为一个你爱的人牺牲什么,能做到不要尊严的地步吗,能否做到你因你是你,空喊“我要救你”的口号和日剧跑是不够的,情绪传达给观众可以靠感靠音乐助力,但音乐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天气之子》里有浅尝辄止的道德困境,男主在下大雨和女主之间选择了女主,这应该没人觉得有问题。但若是前面加入桥段说大雨造成交通堵塞甚至车祸呢?更严重点造成超市被淹没,多数人流离失所呢?《大鱼海棠》就涉及到这点,当时我记得许多人都在骂女主为了一条鱼牺牲全村人的性命。

  我希望看到男主在全东京所有人的生命和女主的生命中选择女主,让这座城市重回海底,两人成为亚当夏娃。

  我理解电影要想做到国民性、高票房,不可能涉及让人不痛快的点,《天气之子》可能也只想讲男孩女孩相遇相爱的过程,那这个缺点肯定在许多人眼里微不足道。小情小爱当然能赚观众眼泪,但新海诚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宫崎骏的接班人”这个词已经出来了,《天气之子》代表日本征战奥斯卡,上一部选送的日本动画电影还是1998年宫崎骏的《幽灵公主》,两部片在社会性和作者性上怎么比啊?

  第二个缺点是旁白开场,新海诚电影的画面那么精美却依然靠着粗糙的旁白叙事,这简直太浪费了。第三点是最后“致敬”的《千与千寻》空中段落。我不太喜欢致敬梗,还有自我致敬梗。我理解片中出现的《你的名字。》男女主是给粉丝的彩蛋,我看的时候也惊了一下,但那时观众的注意力都会落在这种与主线没有关系的人物身上,我希望更多时间去展示男女主间的感情细节。

  女孩和水的联系,我从初中喜欢到现在。《红楼梦》里“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一句太美了,《佩小姐的奇幻城堡》里女孩进入海底世界的桥段具有想象力,《水形物语》里的水下一吻。雨的意象我也很喜欢,《言叶之庭》里“隐约雷鸣 阴霾天空 但盼风雨来 能留你在此”,《海贼王》阿拉巴斯坦篇最后带来胜利喜悦的雨水。但有着女孩与雨的《天气之子》,却没有打动我。

  《天气之子》一度让我误入下雨的马孔多,却只是冷漠的旁观者。

新海诚系列《天气之子》观后感3

  写在前头的半点闲聊

  赶着第一天上映去看了电影,和电影非常契合的雨天,今年日本的雨季特别的长又是几年以来7月温度最低的夏季。可能正是非常写实,在看到熟悉的事物不由得跟小伙伴相视一笑,池袋北口的塔,歌舞伎町路过的求人广告车,桌子上的伊右尉门,抽屉里的DHC,无一不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看到陽菜做饭时,豆苗和葱只剪最上面一层,留着长长再噶,还有原本在山手线游荡的主角越住越远,入大学时租房租到了国分寺,真实到穷人落泪。

  刚看完出电影院我心里就只剩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个电影了

  画面音乐精良上至业界一流,剧情台词尬比大鱼海棠

  首先例行夸奖诚哥的作画质量,住在东京的人会很有感概,对于我来说也算梦回东京之旅。不得不说诚哥是真的很有美的眼光,这次的主题从樱花散落换到了朦胧雨季,整片几乎都在下雨的场景中度过,无论是天台的雨中对话,高楼丛立的都市中投下的阳光一束还是雨停破晴,俯瞰东京的花火大会,无一不表达了诚哥的美学功底,精美的作画把天气演绎的淋漓尽致。单是为了作画,我觉得都值得进电影院一看。唯二要吹的就是这次的原声,作为RADWIMPS十年老粉,在你的名字之前,完全不知道他们居然能配原声,观影中觉得配音非常出众,观影结尾的音乐猛的发现又是RADWIMPS有点出乎意料。请吃我这一发宝藏乐队安利。

  接下来就是批评部分,非常主观,完全臆断,请小心食用。

  总的来说天子的剧情真的是一言难尽,可以说是你的名字的缺陷放大版,任何你能在前作感受到的尬点,在这作都可以加倍体验。以至于看到最后10分钟,我简直是坐立不安,观影完毕后和小伙伴无言走出电影院。天气的巫女的故事来看,整体上故事构架还是boy meets gril。都市传说民间故事,云层里的平原,大气里游动的鱼,这些提前设定好的背景可以看出是有一定的诉述野心的,应该好好利用才是,结果全部成为了恋爱的配菜。诚哥在表达上淡化了主角的生活有多么糟糕,让两个人都互相扶持着,周围的鼎力相助,到了后来为了惨而惨,让人觉得实在是太强行。生硬的恋爱戏,尴尬的台词,不敢说诚哥老了不懂恋爱的故事了,但是对比秒五那种含蓄而真诚的情感叙述,这次的层次实在是低太多。尽管放下了脑子观影,也觉得帆高的前后转变太不合理。当帆高喊出“我只是想再见她一次而已”的时候,我回想起了几年前在电影院里初闻那句“你以为你接受的是谁的爱”。心里由衷的期愿下一作再不要写这种低魔世界的恋爱故事了。我爱诚哥我爱秒五,在原创动画电影式微的今天,希望诚哥加油。

新海诚系列《天气之子》观后感4

  天气之子和你的名字比起来我觉得后一部会更加好。

  后者我愿意打9分,但是前者最多7-8。

  前半场我觉得他在讲,恋人也和这个世界相连,她同样属于这个世界,而不是单纯只属于一个人,两个人的靠近就像两个世界的靠近一样,彼此碰撞摩擦。

  后半场就有点画风歪斜了,是延续了日剧一贯的套路,我们都在人群中毫不起眼,却在彼此眼中闪闪发光,还是在讲这个世界本身很疯狂,有你的时候才会有救赎和晴天?

  说实话我不属于圣母的性格,牺牲一个救天下我还真没那么大的胸怀气魄。但是把人生至于这样的“特殊选择”之中,本身就像艺术手法一样,用夸张而明艳的色彩去碰撞情感和心灵本身,而与新海诚原先淡淡的忧郁底色,和成长之中本身细腻的情感矛盾却实在有所冲突。

  看你的名字的时候,就算是高空和远景,同样是夕阳下的男主和女主,当时只觉浩瀚虚缈,寥寥几笔就把灵魂,神话传说,和我们联系起来了,流星的分镜本就寓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时空,就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看见了同样的场景。甚至最后的结局,与马克李维《如果一切重来》的结局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天气不是这样的。

  虽然大家都是抬头仰望天空,但是云层的变幻恰如无根之浮萍。如果说流星的寓意是「恋人彼此千年一遇的心动瞬间」,那么我又该如何去定义这一场绵延不绝,范围广阔,淹没尘世,又艰难抉择的大雨呢?

  仅仅只是想说,感情来的时候,荷尔蒙就如大雨滂沱,山洪暴发天崩地裂?

  拜托,我们不是在演凹凸曼。

  而一段负责任的感情,要和这场大雨一样,绵延持续好多好多年?

  如此说来,这个世界的确很疯狂。

新海诚系列《天气之子》观后感5

  业界一流的作画与分镜、RADWIMPS质量上乘的音乐、令人振奋的声优演技,我本以为新海诚能为我再现《朝花夕誓》的感动,结果他却把这一切都搞砸了。肤浅如小时代的故事注定无法支撑起那应接不暇的绝景,突兀的音乐插入总会使人游离于电影之外,单薄的人物塑造导致我走不进任何角色的内心。

  在豆瓣上,我看见不少人为《天气之子》贴上了超现实、青春与叛逆及个人的弱伦理等等抽象、高大上的标签,然而这样的解读无疑是在哗众取宠。与其说《天气之子》是超现实,倒不如说是新海诚控制不住剧中的现实,导致一部写实的半成品电影不得已地成为了童话故事,哪怕它是为了艺术性舍弃逻辑也在我的接受能力之下,可事实上整个故事的逻辑缺失竟然单单是为了那一文不值的戏剧性。

  另一方面,新海诚对于青春与叛逆的理解让我一度觉得是郭敬明在编导,年轻成为了青春的唯一主人,成长后背负的责任反而成了无聊的代名词,这样的刻板印象让每个在生活中挣扎的成人感到心寒。让我们回忆一下,为什么太宰治的文学被称为青春文学吧,因为叛逆始终是青春唯一的特性。青春不是某个年龄段专属的所有物,而是叛逆的人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那么叛逆的又应该通往哪里?我想,那一定不是免责的贪欲,更不是踩在无数个现实尸体上的只有自己能够幸福的布尔乔亚式嘴脸,这仿佛在嘲弄每个曾经热爱新海诚的观众,这是在开倒车的肤浅青春。青春与叛逆不是疯狂的代言人,更不是一则童话故事的主题,真正的青春是在叛逆中痛苦地成长,并在失去中得到尤物,在责任与尊严中徘徊的物语。新海诚竟然什么都没有触碰到,他对于青春的理解从《秒速五厘米》一直在走下坡路,而爱情是他青春里唯一美好的制服,可是爱情根本不是青春的特征,爱情甚至可能成为落俗的罪魁祸首。

  那些强社会与弱伦理的解读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仿佛在告诉我希特勒也是光明正道。说到底,新海诚的野心继《云之彼端》又一次失败了,而这一次所构建的日本并不是架空式的历史,而是在写实世界展开的童话。但是,你不能把你控制不住的东西说成是艺术,你也不能把你自己的贪欲说成是世界的疯狂,你更不能玷污青春与叛逆把它们说成是抛弃责任的免罪金牌。帆高和阳莱在叛逆中没有得到任何的成长,也没有改变世界,他们只不过是在肤浅的青春下做着黄粱一梦,并在责任与生活面前落俗下坠。

  如果不是新海诚,我也不会为了一部垃圾的作品说这么多,就到这里吧,点到为止,冷静,再冷静。之所以选择这一点着重说明,是因为新海诚一天不明白这一点,他就一天也不能创作出好的动画作品,他会一直退步下去。

【新海诚系列《天气之子》观后感】相关文章:

李渊之子李元霸06-19

非诚勿扰台词03-17

非诚勿扰台词02-14

螟蛉之子成语解释05-13

《杨氏之子》阅读练习03-14

《杨氏之子》优秀说课稿03-14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03-04

国王向宰相之子求救04-23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范例03-04

《杨氏之子》语文教学反思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