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的发言稿
研讨会是专门针对某一行业领域或某一具体讨论主题在集中场地进行研究、讨论交流的会议。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研讨会的发言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来自安阳市局的李玉玲。关于纳税服务科研课题,我们的分管局长、纳税服务科科长都非常重视,多次召集相关人员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就基层征管一线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调研,现根据调研情况,就如何健全纳税服务业务体系这一课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一、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
思想是行动之源。只有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才能更好地优化纳税服务,才能增强做好纳税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税务人员应始终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纳税人满意为终极目标,唱响“公正执法是对纳税人最根本的服务、提高效率是对纳税人最实在的服务、减轻负担是对纳税人最贴心的服务”这一主旋律,积极主动地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在企业办理审批手续中,能简尽简,能快尽快;在处理税务与企业的关系中,讲究“以和为贵”,积极建立税企之间的共赢关系,促进征纳融合。
二、建立健全纳税服务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纳税服务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纳税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应参照国际惯例,建立起完善的纳税服务法律体系,将纳税人的权利法制化、规范化,使纳税服务真正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转变为税务机关应尽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行为,实现纳税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使纳税服务沿着规范、高效的轨道健康发展。二是公开办税制度。新《税收征管法》规定了纳税人对税法和有关纳税程序享有知情权,如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服务规范;税务检查程序;税务违法处罚标准等等,因此,应建立完备的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应知的规定和事项全部公开。三是完善管理制度。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应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基础上。因此,应完善对纳税人基础信息管理制度和信誉等级管理、分类管理制度;对服务手段、程序、效率、质量等作出规定,使纳税服务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坚持科技加管理的方针,加快信息化建设,用现代手段提高税收服务的水准和效率。
三、创新纳税服务手段
一是积极推行多元化申报。税务部门应从纳税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提供上门申报、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银行网点申报等多元化申报纳税方式,积极推行纳税人自行选择办税服务厅的方式,最大限度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方便。二是提升12366纳税服务热线及税务网站功能,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的服务。三是逐步转变办税服务厅的职能。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纳税申报方式灵活多样,办税服务厅的机构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办税服务厅的机构职能,使其最大化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搭建人性化服务平台
由于纳税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服务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因此,作为税务部门,应在普遍服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纳税人个性化服务。一是整合纳税人个性化信息,增强纳税服务的针对性。根据纳税人不同的纳税服务需求,整合纳税人个性化需求信息和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资源,将能集中的服务项目统一集中到纳税服务机构,将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维权服务、提醒服务、办税服务等服务融在税收工作各个环节和工作过程,并在管理中区别对待,动态地予以体现。二是实行服务定岗定责制度,将人性化税收服务融于税收工作中。将首问服务、参谋服务、咨询服务、提醒服务等服务作为办税服务厅税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将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维权服务等服务作为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做到在服务中工作,在工作中服务,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三是规范纳税服务方式,形成平面化多功能服务体系。四是健全人性化纳税服务监督制度,将人性化的税收服落到实处。
我的发言完毕,其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事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一)
建筑与人文
有人说,建筑是无声的诗、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画,诗、音乐、画,都是文学艺术。那么建筑和文学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建筑师营造苍穹天地,庇护着芸芸众生,文学家描绘大千世界,营造千变万化的人生悲喜剧,建筑与文学虽然有不同的表现手段,但从美学角度,两者又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在建筑中产生文学,文学中描写建筑,建筑和文学从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筑的英文单词Architecture源于希腊文Archi和tekt,tekt意为技艺,Archi则是最重要的和第一位的意思。在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史著作都将建筑列为首位。在中文里,建筑既表示建筑艺术、也可表示房子本身,还表示建筑施工,没有一个词能像英文的Architecture一样来表示建筑艺术。所以加强文学与建筑的联姻,才能阐明建筑本身的意义。
首先,写一部建筑史离不开古典文学
不管是《红楼梦》还是《巴黎圣母院》,都是在建筑的背景中展开的人生画卷。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写一部中国建筑史,离了中国古典文学,几乎无从着笔。要了解先秦中原建筑,不能不读《诗经》。《楚辞.招魂》铺张扬厉以描写楚宫,开后世两汉大赋之先河。在《两都》《二京》《甘泉》《灵光》诸赋中,建筑成了文学家尽情歌颂的对象。赋是汉朝的主导艺术,建筑却成了主导艺术之母。
其次,我要说的是文人设计的建筑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师之称,建筑设计社会参与者众多,除了大批画家充当业佘建筑师外,文学家、诗人也大有人在。读明清文学作品,宛如游园,而且有许多文字不缺造园法。这些文人往往家有名园,或参予园事。所以从明代中叶后直到清代初期,在这段时间中,文人园可以说是最发达水平最高,名家辈出的。曹雪芹他在文学中的泰斗地位自世所仰慕,但他也是一个天才的建筑师。他的`“大观园”中的怡红院、潇湘馆、稻香村、秋爽斋、紫菱洲、暖香坞 ……是中国园林设计的顶峰,其布局精巧,楼阁交错,景色优美,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影响难以估量。
第三,文学与建筑的联姻
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中国文化精神,特别重视人和自然的融洽相亲,楼阁很能体现这种特色,人们登楼远眺,荡滌胸怀,沐浴天地之间,仿佛自己也成了天地的一部分。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都是由于文学捧红而名闻遐迩,千年不衰。自古以来,“楼以文传”或“楼以人传”,建筑与文学联姻不胜枚举。
最后,我想说文学对建筑的启示
清代钱泳在《屐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语道破,说明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造园法,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画有画境,而造园之高明者,运文学绘画音乐诸境,能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显其妙,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其实是以诗文造园,造园者若没有诗文基础,则人之灵感又自何来呢。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我国著名建筑出版家杨永生教授系“建筑与文学”活动发起人之一,他说,建筑离不开文学,文学也离不开建筑。不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彰显了伟大的历史建筑,便是壮美的历史建筑激发作家创作出传世的文学巨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认为:作家非常敏感,他们观察事物的切入点与建筑师不同。在此谈到建筑评论,其中有个重要的标准问题,不能一味地迷信洋人的设计就比国人好,关键是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合理。中国建筑师有责任创造自己的建筑文化,同样,文学家亦大有可为。
建筑与文学是两回事,但两者之间有着深邃的联系。秦始皇的阿房宫建成不久便遭破坏,其之所以具有持久知名度,晚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起了巨大作用;北京和上海两座不同的“大观园”,虽均由当代建筑师设计,但“大观园”的始作俑者或总策划人,应归功于18世纪中叶的曹雪芹。文豪的构想在前,建筑师的实施在后。建筑不是单纯的物质体,城市也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世界,要真切地认识一座建筑和城市,仅有科学认知不够,还必须有人文的认知,而文学作品正是人文认知的重要途径。
今天,我们处于伟大变革和发展的时代,建设规模空前,只有通过建筑师与文学家的携手合作,共同探求建筑与文学创作的更高境界,才能涌现出当代的滕王阁与王勃,黄鹤楼与崔颢,岳阳楼与范仲淹等名楼、名著、名人。
建筑与文学从来具有血肉之缘。自人类学会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物质,为自己营造挡风避雨、遮雪御寒的“家”开始,便出现了建筑活动。如今,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和生活需要,在努力美化其居住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用诗情画意的文学手段赞美自己的建筑,情真意切地表达出对不同的建筑及环境的丰富的精神情感。
文学借助建筑这个道具,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氛围;建筑凭借文学的魅力,从沉寂变得充满活力
文学与建筑的关系,绝不仅仅表现在文学作品直接描写建筑,或者建筑给作家以启迪和养料方面上。文学与建筑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神韵的相通。相信,随着建筑这石铸的文学与文学这纸上的建筑的相互启迪、相互融合,建筑与文学必定会携手走向更广博、更辉煌的明天!
【研讨会的发言稿】相关文章:
老师研讨会上的发言稿03-07
研讨会发言稿201804-01
班级研讨会发言稿12-04
工作研讨会上的发言稿02-04
研讨会发言稿范文02-06
新课改研讨会发言稿02-06
教学研讨会发言稿08-02
班级工作研讨会发言稿03-25
研讨会的发言稿(精选7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