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学全体文科教师座谈会经典发言稿

时间:2020-12-31 17:39:31 发言稿 我要投稿

中学全体文科教师座谈会经典发言稿

尊敬的谢校长、尊敬的各位同仁:

中学全体文科教师座谈会经典发言稿

  感谢你们给我一次上课和发言的机会,感谢你们能奈住性子听自以为懂得教学行情我的唠叨。下面,就《柳叶儿》这节课的教学构思并结合我对文科教学的点滴思考,作如下发言,敬请指正。

  一、充分用好手头的教学资料

  1、破坏一个旧世界容易,建立一个新秩序困难,在我们不能、或者说也没有能力做到破坏和建立时,我们要去充分发挥现有教科书的作用,并不断完善它,并建设它。现在,我很疼心的是,老师上课不围绕课后练习题来上课,因为我坚信我们的问题设计肯定比不上洪宗礼这批专家学者;老师备课不能利用好教学参考资料后的教学设计,我断定我们大都数人的教学设计比不上汇集全国各学校比较优秀教师的教案;我们的《补充习题》被弃之不边,自己去编什么练习,或者买一套其它资料,我相信我们自己所编的资料体系肯定赶不上配套的练习册;我们选择了很多美文,自读课本却不闻不问;我们运用各种媒体资料,但配套的光盘和苏教版教材的网站却遭遇遗忘;我们经常说学生不会预习,课本上的问题就十分的好。其实,这些资源对于我们普通老师来说已是十分的丰富而高质。所以,我这节课就是利用课后的三个思考题撑起了整个备课的门面。其实,一套教材就是一个教学流派,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和自己的教学意图,只有我们的教者掌握了它的精神实质,才能使用得得心应手,比如说,中学生的阅读量是一学期100万字,课本18万,自读课本22万,《西游记》67万,《补充习题》5万,已远远超过国家规定之要求。

  2、每一个文本都是一个独立而丰富、自成世界的王国,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文本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因而对文本深刻而认真的解读,是我们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没有教师对文章的独立而深刻的解读和体验,就没有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的阅读。《柳叶儿》中的“乐”,从儿童的角度来看,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乐”,但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是从成人的角度“品尝”出一种“苦涩”,所以,文章就有了“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的细致观察,就有了“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下意识的动作,就有了“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的情感体验。比如说,《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情感,学生只能到“爱”这个层面,如何让学生理解到那是一种特殊的爱才能刻骨铭心呢?如果,我们从“父爱是沉默的山”来解读,就会知道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是“絮絮叨叨”的女性般的爱,就能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阅读世界。我2007年在洪泽开课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时空下的情感宣泄。”作为教者,就必须能触摸到作者的心灵腹地,与作者达成情感的共鸣,这是其一;其二,解决这些问题的内容也必须来自课本,比如说,《童年的朋友》中写到“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乌黑的头发怎么能发出蓝光呢?其实,文章的开关就点明了这一切,因为是在海上航行,海水的反光与折射而造成的。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读懂、读透、读深课文。

  3、如何使用教材,是一个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外在衡量标准。评价一个教师专业水平高低时,就是看他(她)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所以,我们上课时,必须走进文本,必须走出文本,课文是我们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体验生活、培养能力的一个载体。在《柳叶儿》这节课上,我想让学生知道,在文学中“客体都是主体世界的寄托”,都可以为我们写作的需要服务。小学的《青海高原上的一棵柳》中作者是通过对柳树在风雨雷电中的情态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柳树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的赞美;初中的《柳叶儿》是通过“我”与柳树之间的一段往事的回忆来表达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再结合第一单元写人的不同类型《童年的朋友》、《一面》通过对人物进行精雕细作来反映人物的性格,《我的老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品质,《赵普》则是把细节描写和叙述事件相结合来刻画人物,这样从《柳叶儿》走出,给学生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同时,又引导学生在《柳叶儿》中思考作者的“品尝”之深意,走向学生的思维和思想深处。

  二、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

  新课程的核心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我有意义的建构过程,教师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和未知的世界之间构建一个积极的、有价值的桥梁,这个桥梁,我个人认为也可以称之情境。

  1、导入在《柳叶儿》的导入上,要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和对柳树已有的认识入手,这样便于学生迅速走向教师,便于迅速调动学生的思维,有话与你交流,课堂气氛就能活跃起来。我一直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拥有知情权,才能享有话语权,“对话”才能诞生。

  2、主题《柳叶儿》的主题,成人可以一眼看出,我们也可以直接告诉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佐证我们的观点,这是我们通常的教法。我今天也是用的这种方法,但今天,我在课堂教学努力做到的是,这个主题如何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唤醒或者说唤起他们曾经的相关生活体验,让他们从内心接受这种“乐”是苦涩、无奈而心酸。因而在上树摘柳叶的冰冷、吃到一个豆子等处化上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感受。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我所传递的知识是学生“自己能够主动接受的东西。”当然,最好的教学还是“以学定教”,从学生阅读的第一感受进行、或第一发现、或第一疑惑处组织教学。

  3、过程我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推波助澜”,淡化自己,但不是弱化自己,要善于发现、抓住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向深入,或者是学生思考的困顿处、不足处、矛盾处引向明朗与完整。

  三、对学科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清醒、清晰的认识

  1、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处着手,我一直认为辨词析字,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每一个汉字,只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场所,便立刻成为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或者是气宇轩昂的男人,每一个人都有他(她)独一无二的个性和不可取代的价值。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怎么能不从这里下手呢?“吃到一个豆儿”和“吃到一个豆子”中的“儿”和“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情感是迥然于天地的,就是题目《柳叶儿》和《柳叶》,多一“儿”字,春风拂面,境界顿生。自课程改革以来,听了无数节语文课,我们的语文课丢弃“根”,所谓“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飘在空中,浮在水面,所以,我们经常说这课没有“语文味”。没有形式,哪来内容。我一直在努力尝试,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感受到文字那缭绕的、氤氲的气息,我们的课堂应是怎样的一个春意盎然。

  2、所谓语文素养和语感并不是一个“玄学”,有着一定可以丈量的东西。什么是语文素养,大家争论不休,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就像什么是人?这些原性质的东西,是无法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它有一些共识的东西,比如什么是黄色文化,至今没有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可丈量原则是“一眼看上去不适宜那个年龄的东西。”我记得《人民教育》的教学编辑赖配根老师最近撰文指出,我们的语文一直围绕一些无关解决的问题在纠缠着,总想有一个一统江湖的东西出来,我们的教学就心定了。其实,我们的教学就是围绕一些基本的属性进行有效的操作,逼迫内核。例如,语感,它大致可分为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这三个方面,就语音感来说,大致可从节奏的张弛、语速的快慢、字音的轻重、句调的升降平缓、叠韵叠字的添舍来进行,时间长了,就有语感了。我们在教学就应从这些方面有效落实。而是一定要有一个定乾坤的东西出来,才去做。

  3、动手,永远比嘴说有效。我们的语文教学学生用笔表达太少,基本没有,即使有,也是留在课后,就连不少优课,学生的写都是“请同学们课后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什么什么”,“写”成为语文教学的‘“边缘”。“只有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才能称之为思想。”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给学生动手去写,“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检查教学效果最佳的方法。没有不断的“写”,哪有学生思维的明晰,哪有作文水平的提高。

  4、板书,是教者课堂教学思路的文字性呈现,没有板书的课堂,是不规范的课堂。

  尊敬的谢树平校长、尊敬的安根生主任、尊敬的各位同仁,以上我的发言,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正如我今天所上的课一样不成熟、不成功,敬请各位批评、指正。教学永远是一项充满遗憾的工作,我愿与大家一起努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