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父母的爱教学活动及总结反思(精选5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的爱教学活动及总结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父母的爱教学活动及总结反思 1
设计意图:
《父母的爱》是小学五年级第九册教材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本内容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母之爱,是这次口语交际的编排意图,同时,通过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何谓真正的父母之爱,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让其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教学重点
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表述流畅,感情真挚。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在父母的爱中成长,“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承诺是父亲对阿曼达的爱;一本《青年近卫军》是贫穷、慈祥的母亲给梁晓声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给巴迪的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
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同。
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
二、引出话题
1、 让学生自己阅读书中几则发生在生活中的小故事。
2、小组讨论: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是否妥当,说说自己的理由。
3、组织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明确第一个小故事,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第三个小故事中,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父母之爱。)
联系实际,讨论爱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谈谈自己的想法。(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讲述故事。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拓展延伸
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同文章的作者一起体验着伟大、无私的父母之爱。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爱的看法,其实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感受着父母的爱。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书写父母给我们的爱,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二、 选择话题
1、 读一读书中的习作内容。(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2、 选择自己的习作话题。
3、 交流自己选择的话题。
三、 教师示范
1、 教师以具体事例讲述自己的故事,述说父母之爱。
2、 引导学生评价。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老师这个故事讲得怎样?
3、 读诗歌,感受母爱。歌词略
4、 每个人都有疼爱自己的母亲、父亲,请你也讲一讲父母爱自己的故事。
5、教师小结:那父母的爱啊,不就是雨中遮雨的伞吗?那父母的爱啊,不就是临行前细细的叮咛吗?那父母的爱啊,不就是一个紧紧的拥抱吗?那父母的爱啊,不就是犯错误时耐心的教诲吗?
四、明确要求
1、读一读书中的习作要求。(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2、教师的建议:运用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动笔写作
第三课时 课后拓展
一、 回顾习作要求:学生回顾,师板书习作要求。
二、作品赏析 选取内容不同的习作让学生赏析、评价。
三、例文评改 学生读例文,集体评改。
四、修改习作
1、小组交流,互相评改。
2、自己修改习作。
五、佳作赏析
1、小组推荐优秀习作,让大家赏析。
2、作者谈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
3、朗读作品。
教学总结与反思:
“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中介,有目的、有对象地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本次口语交际主题是父母的爱。
教学中,我先利用课文切入话题,学完本组课文后,学生对父母的爱有了一定的可理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这节课再让学生对三个小故事谈看法,通过学生互动,为孩子提供了语言活动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主动与他人交际,在互评互说中提高了语言修养,培养交际能力。接着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与父母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全面认识和体验真正的父母之爱,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每位学生能在虚心的听取和尽情表达中体现交际目的。
最后布置回家后让学生给父母讲三个小故事,请父母谈看法,这一环节我把课堂延伸到家,意在为孩子创造一些与父母直接交流、沟通的机会,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父母的爱教学活动及总结反思 2
设计理念:
《父母的爱》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本组教材“父母之爱”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倾听、表达、应对,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这种口语交际教学精神,突显学生的交际能力。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就课本中的三个小故事发表对“父母的爱”的看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讲述生活中与文中三个小故事类似的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文本中的三个小故事简单明了,在生活中容易找到类似情形,不但为学生“口语交际”有感而发提供了情感的感触点,而且为学生联系生活讲故事开拓了思路。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父母的爱”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仍然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近,而且课本中也提供了可感的材料,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但是学生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挖掘父母之爱的典型事例较为不容易。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不能关注细节,进行细致描述,容易说大话空话;也较难从各个角度回忆,讲述故事,发表看法。另外由于“口语交际”教学相对薄弱,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能力也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3、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4、倾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教学重难点: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有关“父母的爱”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父母的爱,是早晨阳光拂面,是午夜月光如水,他们的爱时刻感动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吧。(板书课题:父母的爱)
二、讲事例,感悟父母深情
1、古今中外,有无数人赞美过父母之爱,那是人世间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那么,在生活中,你的父母又是怎样爱你的`呢?你能把父母爱你的一些生活片段讲述出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吗?
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板书:交际要求:㈠认真倾听;㈡表达清楚;㈢文明有礼;㈣大胆发言。)
3、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作出中肯的评价。
5、教师点评。教师根据交际要求,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作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6、教师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父母之爱是那样深沉而感人。为了儿女,父母们不知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不知起过多少早,贪过多少黑,不知有多少心力 三、阅读故事,说说自己的见解
1.是呀,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请大家阅读下面三则小故事,然后我们再一起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阅读。教师课件出示三则小故事(课文第110页的内容),学生自由阅读。
3.小组交流。学生先自由在学习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4.全班交流。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对三个故事谈看法,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比较集中地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际,互相补充,发表见解,甚至可引导学生对某一观点进行辩论。最后力求达到共识:
故事1: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故事2: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故事3: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四、再创情境,提升应对能力
1、假如刘明明的妈妈、冯刚的爸爸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
2、教师扮演刘明明的妈妈,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生注意礼貌和语气委婉等。
3、指一名学生扮演冯刚的爸爸,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提示再次劝说。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评说。
五、走进生活,分享体会
1、提问: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2、小结。听了这么多的见解,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回去以后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的父母进行沟通。世上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爱的方式各不相同。通过这节课,相信大家对于父母的爱一定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不管父母们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对我们,都是为了我们好,他们一生忙
忙忙碌碌,为了儿女任劳任怨、含辛茹苦、无怨无悔,我们没有理由去埋怨他们。在这里,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体谅你的父母,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六、诉说心语,升华情感
1、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抚养大,尽管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儿女的回报,但是儿女的爱也会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幸福。你想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呢?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吗?(配乐《烛光里的妈妈》)
2、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充分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七、作业设计
1、把这三则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2、向父母讲讲自己上课的感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收集有关父母之爱的故事、诗歌、散文。
板书设计:
父母的爱
㈠认真倾听
㈡表达清楚
㈢文明有礼
㈣大胆发言
沟通交流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课强调双向互动、多维互动,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倾听、表达、应对,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这种口语交际教学精神,突显学生的交际能力。
1、在开课导入的环节,我利用本单元课文将学生导入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让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自然和同学们去进行交流。在指导交流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所想说具体。我也将本环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不仅出示了交际要求,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作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2、我对课文中出示的三个小故事的讨论、交流做了重点训练。围绕以情为主线,以理解父母,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为目标,采用多项互动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课堂上,围绕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后,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交流。
3、从学生的情况看,仍有一部分学生只用几句话简单的描述了自己的看法,叙述还不够具体。通过反思我认为,问题可能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问题预设不够充分,针对问题设计突破方法不够具体有效。我将会在以后的课堂中投入更大的精力钻研学生,将问题预设得更充分些,将要求提得更细一些。
父母的爱教学活动及总结反思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理解父爱的本质和母爱的本质,了解弗罗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灵魂需要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观点。
2、情感与价值目标: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感恩,激发学生培养健康而成熟的心灵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这是教学重点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产生共鸣,受到教育。这是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伦理学方面的随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学生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而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一些小故事来消除理论著作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由浅入深,由对生活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哲理的理性认识。
主要教学
方法按品读感知、对话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倡导由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信息整合的方法加深对于文章的理解,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信息整合包括阅读时使用精读法、略读法、跳读法,同时还动笔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及时收集整合信息,形成对整个文章的思路)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资源
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导题音乐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
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冰心的小诗里说:“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有人说:父爱如山。而好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可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温暖而执着。当然,这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性认识,那么,又如何理性的看待父母之爱在我们成长之路上的作用呢?请看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
回忆有关母爱与父爱诗词营造情境,从最熟悉的感悟入手
二、整体阅读,感知课文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概括地讲,这篇文章谈了“爱”。
具体如下:
(一)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3)
(二)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8)
(三)探讨了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问题。(9—10)
快速阅读,明确文章的思路,为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做准备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的答案可能是零散的、感性的,不过不要紧,只要能跟上思路,思考问题就行。)
三、研读讨论:
(一)探讨母爱与父爱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1、提示:文中哪些段是写母爱,这些段中哪些关键词语句子体现了母爱的特点?
学生找出词句后一起总结: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只要是母亲的孩子,母亲就会无条件的爱孩子。不管你是总统,还是平民;是一个高贵的公主,还是一个杀人犯;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母亲都会无条件的爱你。
(故事一:当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人向他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是的”,杜鲁门的母亲答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学生找出词句: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
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
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
“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
(圈圈点点,勾勾画画,逐渐明晰母爱的特点) 要真正有效的看书,就需要动笔,在勾画过程中让思路成形,从而高质量获取信息。
三、研读讨论
2、提示:父爱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找出词句后一起总结:父爱是有条件的。母亲的爱让我们感到温暖,不断生长,发育。父亲的爱却引领我们正视人类生存的社会,学会生存、生活。要遵守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如纪律、秩序、法律等;要勇于承担、有责任感。父爱让我们在社会立足,正视我们成长时遇到的种种困难。故有人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学生找出词句: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
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讨论、自由发言,找出句子。有效获取信息,认识父爱的不一样。
三、研读讨论3提问:如何解读“严父慈母”中的“严父”之爱?
(故事二:弗利克斯回来了弗利克斯是美国的一个十五岁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很爱他,他的父亲常时不时揍他几下。这年圣诞前夕,他的母亲正准备小香肠,家里没有芥末,父亲叫正在摆弄廉价相机的弗利克斯去买。弗利克斯正沉浸在自己的相机世界,被父亲轻轻打了一巴掌,才拿起瓶子恋恋不舍走出家门。他一出门就把这事忘光了,在街上一直逛到商店打烊,才记起自己是出来买芥末的。这时他不敢回家,因为他不想在圣诞节挨耳光。这样,他父母在怒气中吃完了没放芥末的小香肠。八点钟了,他们开始担起心来。九点钟他们跑出家门,去按弗利克斯朋友们的门铃。—─圣诞节的头一天,他们报告了警察。一连等了三天,音讯杳然!他们又等了三年,仍不知所终!久而久之,他们的希望破灭了。最后,他们不再等了,从此陷入了绝望的忧伤之中……打这起,圣诞前夜成了这孤寂的老两口生活中的忌辰。这样的日子过了多年,直到有一天,照例是圣诞,老两口照例吃着没放芥末的小香肠,身后传来一个颤抖的声音说:“买来了!这是芥末,爸爸!”接着,一只手从二老之间伸了出来。一点不假,一个满装芥末的瓶子放到了桌子上……母亲双手合十,深深地低下了头。父亲擦着桌子站起身,虽然热泪盈眶,却微笑着回过身来,举起胳膊给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说道:“去了这么长时间!你这个调皮鬼,坐到那边去!”)
自由讨论,直至火候才抛出故事二和故事三,学生自述经历或另有感人故事亦可。这里应是课堂的高潮,通过故事或自身经历的讲述,学生能非常清晰的认识到母爱与父爱的区别,也能更深的领悟到平日忽视甚至反感的伟大的父亲之爱。
(故事三:贝多芬几乎是在父亲的暴力下成长。贝多芬的父亲望子成龙,希望贝多芬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从小就接受严苛的音乐训练。贝多芬除了练钢琴之外,还要练小提琴、中提琴,贝多芬喜欢随意自己拉一些曲子,但只要被父亲发现,就会大骂他一顿,说:“你还没到达随心所欲的程度,现在好好给我一个音一个音照谱演奏!”父亲的教育严格,甚至常有时候是不合理的,但他还是为儿子神速的进步感到无比的骄傲,而且非常肯定将来他的儿子一定是个伟大的音乐家。)
小结:泰戈尔说:“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的交织在我的生命里。”父亲之爱,也许就体现在他的严厉、刚强和不动声色中。故高尔基说得好: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人生。
4、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是什么?
母爱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温和独立
父爱给孩子信心指导孩子生活理智自信
因此,父母不仅给了孩子爱,他们还使孩子在爱中成长,又学会去爱别人,这是一个理性的、圆形的过程。
结合第八段,水到渠成的总结概括,享受专注阅读带来的快乐。 为下一步质疑作准备
四、深入质疑:
提问: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
提示:如果只有母爱,孩子会怎样发展?
回答:孩子可能会沉浸在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只依赖于别人,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不会爱别人。
提示:如果只有父爱,孩子会怎样发展?
回答:孩子可能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喜欢暴力、走极端等。也不会爱别人。
明确:成熟的人应具有的特点:
独立、温和;自信、理智。前两点来自母亲,后两点来自父亲。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独立温和),又是自己的父亲(理智自信)的高度。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母爱与父爱的结合,既要发展母亲的良知,又要发展父亲的良知。也就是有母亲的爱的祝福,又要有父亲的爱的原则。
故母爱与父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圈点勾画,概括要求全面、具体。明确一个健康成熟的灵魂要达到的高度。此步质疑很有必要。通过反思,学生不仅更深理解父母之爱,还学会如何塑造自身成熟而健康的灵魂。事实上,到这个环节时,学生似乎都比昨天长大了好多。
五、延伸拓展:
读完这篇文章,你对父母之爱有什么新的认识和希望?假如你是父母,你又预备怎样履行父母的职责?(可选择一个问题回答)
课后周记让学生反省,对父母之爱上升至理性高度。
自我反思
这篇文章我自己非常喜欢,弗罗坶的《爱的艺术》让我感悟良多。因此,我也力图要通过教授这篇课文来告诉学生,爱不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可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我们可以被人爱,还要学会爱别人,包括父母,老师,朋友,周围的人,甚至整个社会。能有意识地去爱别人,就意味着你已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双边交流较多,全堂课基本以师生对话进行。基本做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要求。课堂伸缩自如,能收能放。学生兴趣盎然,感触颇多。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课文有所取舍,放弃了“爱的成长过程”的理解
父母的爱教学活动及总结反思 4
一、教学目标
1.能从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写好一段话。
2.通过回忆、表达,感受父母的爱,及我对父母的爱。
二、教学过程
1.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上个星期天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
(师:你能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真是孝顺的孩子。从大家一脸茫然的表情看出你们不知道,那老师告诉你们,是上星期母亲节,每年的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
2.你为没能记住母亲节并献上自己对妈妈的祝福感到遗憾吗?
(师:那反你的这种遗憾深埋心底,来年一定补上,不过父亲节还没有错过,是在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今天正好六月日。到时一定要向你的爸爸问好哦。因为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教师板书:父母的爱
二、激情拓思。
1.同学们拿来了几张自己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温馨照片。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欣赏?(课件出示温馨照片。学生自己简单描述画面内容。)
2.再出示<校门口接着孩子>图,一边让学生看,师一边描述画面内容。
3.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打开你的记忆大门,搜索一下,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来说说吧!
出示句式:
当我胃口不好不想吃饭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生病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爬山爬不动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不想学习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______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顺学而导
1.同学们,你们看,父母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要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爱,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呢?我们就来说说喂饭这件事。谁来说说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妈妈是怎么说的?
指名交流,教师从两个方面加以引导:
(1)清楚。
当发言的学生能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说出来时,引导其他学生体会怎样说清楚一件事:一步一步说出来,让人听了觉得清楚。
(2)感人。
1)当发言的学生已经能清楚地说一件事时,教师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在询问中让学生自己发掘这件事的细微感人之处。
2)如果发言的学生在说一件事时,已经把一些细微感人之处表达出来了,那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谈听后感受,再顺势点出细微感人之处并板书。
师:妈妈说时是什么表情?妈妈又是怎样做的?你听了妈妈的话心理是怎么想的?(随机板书)
语言 神态 动作 心理
(有一次我生病人,没胃口不想吃饭。妈妈在一旁很关键,很我想能多吃一口饭,拼命地劝我:“孩子,你就再吃一口,看,这有你喜欢吃的菜。来,张嘴,再吃这一口。”在妈妈不住的劝说下,看着妈妈一直举着筷子要喂饭给我的情况下,我只好再吃了那么一小口。我心想:妈妈实在太烦人了。后来妈妈把我吃的'剩饭都拿去吃了。)
师:瞧,我们只要通过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等方面,就可以写好一段话啦。刚才我们谈到的一些事,如旅游时、生病时、学习上、生活上等方面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中都能体会这种伟大的、无私的爱。我想:此时此刻有一首诗最能代表我们共同的心声。(课件出示《游子吟》,学生齐声朗诵这首诗。)
四、激励习作。
同学读得美,表达的情感更美!小作家们,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我们手中的笔把刚才说的事写下来吧!在写的时候,把事情写清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来写,尽量把感人的地方都写出来。如果能用上这首诗或词语,你的文章会增色不少。
出示词语:
生动笔写
师生共同点评
3.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懂得感受爱,也要懂得回报爱。请看一段录像。(课件:公益广告“洗脚”的录像)
(1)学生观看后,师引导:你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事,送过什么礼物吗?
(2)你们看,爸爸妈妈真是太爱我们了!我们为他们做一点点事儿,都会让他们那么感动,那么高兴!
板书:
父母的爱
生病 语言
学习 神态
饮食 动作
《妈妈的爱》
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在给我扇扇子 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雨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打在妈妈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着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她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三八妇女节那天 我给妈妈献上一束鲜花 妈妈把我抱在怀里 轻轻地亲吻我的脸颊 啊,妈妈的爱是甜甜的吻 我在妈妈的爱里一天天长大
《父母的爱》反思
《父母的爱》是小学5年级第6单元的作文。围绕这单元的主题,首先在教学这单元课文时对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地指导,同时在口语交际课时也让学生谈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为作文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本课中,我更多的投入不是课本知识点的强化,而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有一种感恩,懂得爱,会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受益很大,自己也受到启发。
本课是习作指导课。使学生感悟到要真实表达,学会把内容写具体,还要表达出真情实感。通过这次课,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就从优缺点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首先在开课导入的环节,我利用课前序曲,渲染亲情。先刺激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表达爱的欲望,利用情感上的延伸,把学生带进浓浓的爱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导入情景。让学生感觉到不是为了写作文而写,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自然进行交流。就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了。紧接着再提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就更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理解规律。
在指导写文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想写的事写具体。我也将本环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但从学生的成文情况看,仍有一部分学生只用几句话简单的描述了事情的经过,个别还有重点写了自己当时的表现的。通过反思我认为,问题主要出现在指导之前对学生的问题预设不够充分,针对问题设计突破方法不够具体有效。如果再次教学这篇习作,我会在此环节指导中将要求提得更细一些。让学生虽然反复练习讲同一件事,但每次都讲得都有激情,因为要求细致明确了,讲的内容就更精彩了,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就更有兴致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提问,将事情说具体。
最后,让学生在交流过程能够自己总结出说具体的方法。虽然本课是习作指导课,但指导中评改也是不应缺少的一个环节,边写边纠正,边写边改。对学生评文的方面,角度的训练,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扎扎实实的做好。
父母的爱教学活动及总结反思 5
活动设计背景
情感教育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让每个孩子感受爱、理解爱、表达爱,让孩子在充满爱的氛围中成长是多么惬意、美好的事情。为了让中班幼儿乐意了解自己的父母,并且爱他们,去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博大的爱,特意举办此次爱的活动《了解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
1、乐意了解自己的父母,并且爱他们。
2、感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博大的爱。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使幼儿乐意了解自己的父母,并且爱他们。
2、感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博大的爱。
难点:
感受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博大的爱,并能口齿清晰地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一星期给幼儿每人一个鸡蛋,随身携带,尽量保持它的完整。
2、材料准备:制作一个妈妈抚育一个小婴儿一天的录像。
3、环境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相互关爱的资料,布置区角。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照顾一周蛋宝宝容易吗?”
(1)请小朋友出示照顾一周的蛋宝宝。
(大部分小朋友的蛋宝宝破裂)
(2)说说这一周你们是怎样照顾蛋宝宝的。
(3)照顾一周蛋宝宝容易吗?
老师:对呀!照顾一周的蛋宝宝很不容易,你们很小心地呵护可它还是有可能会破,把蛋宝宝照顾很好的小朋友更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你们知道吗?你们照顾的仅仅是一个蛋宝宝,你们小时候可比蛋宝宝更难照顾,我们现在了解一下小时候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好吗?
2、看录像: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
(1)说一说,看后有什么感想?
老师:是呀!妈妈照顾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仅仅是一天,妈妈是长年累月地照顾我们,我们才能茁壮成长,知道了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我们也要同样去爱妈妈。我们可以怎样爱妈妈呢?
(2)献爱心,照顾托班的弟弟、妹妹,给他们喂饭,帮他们入厕,带他们游戏。
活动结束
1、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爱。
2、开展有意义的募捐活动,体验关爱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能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自由感受爱的氛围,并能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所包涵的爱的情感。反思整个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在表述的过程中语言描述不完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提升。第二,在引导幼儿将以往经验与儿歌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知识迁移能力有待提升,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培养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重要阶段,知识迁移能力更应该从小培养,这一方面的思维训练还需在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父母的爱教学活动及总结反思】相关文章:
父母的爱06-11
父母的爱10-01
父母的爱06-12
感恩父母活动总结11-23
感恩父母的活动总结01-01
活动总结反思05-22
父母对我的爱06-19
父母对我的爱06-13
父母的爱作文12-26
父母的爱的作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