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兔子的实践与总结
一、活动的由来
一天午饭后,小朋友们围在一起看图书,他们惊奇地发现图书上画了许多不同的兔子。韵沂问:“这种颜色的兔子也叫小白兔吗?”润杰说:“为什么这个灰色毛的兔子的眼睛不是红色的。”我反问一句:“什么颜色的兔子眼睛是红色的。”伍振越指着图书说:“兔子喜欢吃红萝卜,它是不是也喜欢吃饭?”“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兔子都叫小白兔?小白兔除了喜欢吃红萝卜,它还喜欢吃什么食物?”我给孩子们留下了两个问题就结束了这次阅读活动。同时,我意识到:和孩子一起认识“兔子”的机会到了。
二、思考
幼儿的活动教育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其周围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美国心理教授特芬尼.桑顿引用许多人的研究成果证明,幼儿是否成功地解决遇到的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为幼儿设置问题情景,创造解决问题的机会,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把知识转化成生活技能。孩子们发现图书上的各种兔子,并对其产生了各种问题,兔子又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它是进行教育的良好素材。
三、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以及对于大千世界的探索欲望。
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信息,同时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2、通过各项活动让幼儿全面了解兔子,如:兔子的生活习性、特长、品种、以及兔子的“家”的一些知识。
四、活动的实践
活动一:收集有关“兔子”的资料。
我们在家园之桥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希望家长们积极支持,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兔子,与孩子一起共同查阅、收集有关兔子的资料,如兔子的图片、兔子的书籍、兔子的种类、兔子的生活习性等,并要求家长把幼儿发现到的问题、想了解的问题用文字记录下来。于是,幼儿、家长、和我们老师一起投入到收集有关兔子的资料的活动中。
活动二:我想知道……。
在餐后的谈话活动中,孩子们纷纷提出了关于“兔子”的问题,有:
逸风:是不是所有的兔子都叫小白兔?
思祺:兔子可以吃农民伯伯田地里的虫子吗?
宝怡:为什么小白兔长着短尾巴、长耳朵?
国荣:为什么兔子走起路来蹦蹦跳跳?
立琳:为什么兔子的耳朵 起来 ,长长的?
寓允:兔子的耳朵为什么这样长?
晋宇:兔子为什么这么快长大?
国荣:小白兔的眼睛是黑色的吗?
活动三:认识小白兔。
当小白兔来到我们班时,孩子们因为第一次亲眼目睹小白兔,觉得十分高兴而又兴奋。突然,小白兔泡沫箱里跳了出来,躲到诗斯的椅子底下。这时,我意识到问题所在,便对孩子们说:“我们的声音吓跑了小白兔!” 思祺说:“小白兔不喜欢大声,它会竖起耳朵马上跑走。”我马上接着说:“思祺说得真棒!刚才,小白兔还以为是敌人来了,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它就会马上走,躲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通过观察,佩珊发现小白兔的耳朵大大的,里面是粉红色的;她还发现小白兔的嘴巴有胡须。熙能发现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在活动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小白兔的嘴巴经常动来动去,摸上去觉得很舒服、很暖,它的身体是缩在一起的,而耳朵就贴在身体上。在那个时候,小朋友都说小白兔很乖。但幼儿还未注意观察小白兔的腿。
活动四:我看见过的兔子是这样的。
经过收集有关“兔子”的资料及相应的环境创设,幼儿对兔子已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看见过的兔子是这样的:
逸风:我看见过的兔子的耳朵是白色的,也有黑色的,眼睛旁边的毛是黑色的,他的耳朵是竖起来的。
朱经仪:小白兔的身体长着白白的毛,他的耳朵是粉红色的,有些耳朵是黑色的,真漂亮!
国荣:我看见过的兔子的牙齿是白白的,嘴巴旁边长着胡须;有些兔子是黑色的,眼睛和耳朵也是黑色的。
佩珊:我喜欢墙上的兔子是,因为它有雪白的毛,有黑色的眼睛和灰色的耳朵。
信旭:我觉得兔子的身体是大大的,有短短的尾巴。
志鹏:我发现有些兔子的耳朵很短。
活动五:关于兔子的食物(一)
这是幼儿第一次喂养小白兔,因此,在喂小白兔吃东西时,我向幼儿提出问题:刚摘下来的青菜能不能直接给小白兔吃?国荣说:不能。忠华则大声说可以。这时,振越讲:“小白兔喜欢吃洗干净的青菜,它也很讲卫生的。”随后,我肯定了他的说法,我也发表了自己在网上看见的喂养兔子的知识:应先把食物洗干净,把水凉干才可以喂小白兔吃。通过活动,我们还意外地发现小白兔除了喜欢吃红萝卜、生菜、包心菜,还会吃泡沫箱边的泡沫。活动结束时,我向幼儿提出问题:兔子除了喜欢吃红萝卜和蔬菜外,它也喜欢吃水果吗?于是我请幼儿把这个问题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相关的资料。
活动六:关于兔子的`食物(二):
一天.国荣给小兔带来了一些苦麦菜。有的说:“小兔子不吃这么哭的菜。”有的说:“它吃。小兔字喜欢吃蔬菜。”听到孩子们的争论,我问道:“小兔子到底吃不吃苦麦菜,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呢?”很多孩子齐声说:“喂喂就知道了。”于是,有的孩子把苦麦菜分成一小条,有的幼儿把苦麦菜撕成一小段。这时,但孩子们把菜放到小兔的嘴边,他边伸长脖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看到着情景,孩子们高兴地说:“小兔子吃苦麦菜!”
活动七:我和兔子一起玩:
今天吃过午饭后,我们带着兔子到草地上玩,孩子们拿着菜叶、萝卜根喂小兔,小朋友们都想让小兔吃自己的食物。
志鹏说:“小兔子爱吃萝卜根,你看我喂它,它就很快地吃了!”
郭禧恩说:“小兔也吃黄草,幼教之友《主题活动——兔子的实践与反思》。”
信旭说:“小兔还爱吃青菜,菜根,小兔子不挑食。”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这时有几个幼儿说:“小兔子的眼睛为什么不是红的呀?”
宇萱说:“回家问妈妈了,白兔的眼睛是红的,其他兔子都不是红眼睛。”
宝怡说:“因为白兔的眼睛如果是别的颜色就不漂亮了。”
回到班里后,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围绕着白兔子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一直在原地踏步,于是我请幼儿把这个问题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相关的资料。
活动八:我知道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了!
第二天早晨,有几个小朋友一来园就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了!”。在晨间谈话时我请那几位幼儿将自己的寻找到的答案讲给小朋友们听。
振越说:“因为白兔的身体里缺一种东西,叫黑色素,所以小兔的眼睛里连血管都看的到,血是红的,小白兔的眼睛也是红的。
晋宇说:“我妈说,小白兔的眼睛是透明的,由于阳光反射,兔子里血管的颜色就现了出来,阳光越强,兔子眼睛越红。”
另外,在幼儿、家长及教师的积极探询下,班级里有关兔知识的资料,如兔的种类、兔的生活习性、兔的特点等丰富了起来。我们把这些珍贵的材料张贴在了墙面上,供幼儿学习和讨论。
活动九:探索小黑兔小白兔的不同
由于幼儿对兔子很感兴趣,一位家长从家里带来了一只黑色的兔子,孩子们一下子围了过来,争着要摸一摸兔子,孩子们对小兔子开始了谈论:“小黑兔,毛还是热的呢!”
“小黑兔的毛真软,我要喂小兔吃东西,它爱吃萝卜、白菜。”
当它把白菜叶子送到兔子嘴边时,兔子闻了闻躲开了。
“它不吃白菜,它爱吃草和萝卜根。”
于是,许多幼儿都争着去拿已准备好的草和萝卜根,当伸到它面前时,它还是闻了闻跳开了。
“它吃饱了,不吃了,等它饿了再喂它。”
中午吃过午饭后,我去看小兔吃没吃,几个吃的快的,幼儿和我一起来到装小兔子的盒子前。
“老师,小兔没吃,一个东西都没吃。”
我也觉得很奇怪,兔子不爱吃这些吗?
“老师,兔子吃我们的饭吗?”
“它不吃,它就爱吃萝卜、白菜。”
我觉得应该试一下,于是便盛了一些剩饭放在一个口袋里,请幼儿去试一下。
“老师,它吃米饭”,我过去一看,果然兔子正在吃着米饭,且不一会儿便把米饭吃没了。
这时许多幼儿吃完饭后围过来,没吃完饭的小朋友也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在午睡前,孩子们都在讨论着这个问题,大家谁也不知道原因,于是我建议小朋友们回去和父母一起查一查资料,了解黑兔和白兔有什么不一样。
经过了一天的观察与尝试,我们发现小灰兔不是特别爱吃白菜、萝卜等,它较爱吃孩子们的剩饭、爱吃水果、苹果皮,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查了一些资料,第二天回到班级后大家展开了讨论:“黑兔、白兔它们爱吃的东西不一样,白兔爱吃萝卜、白菜,黑兔喜欢吃杂食,它不爱吃白菜,但它饿了也吃白菜。”
“我知道小黑兔为什么关笼子里了!我爸爸告诉我小黑兔厉害,它对于自己不同类的兔子它都咬它们。”
我看到笼子里的小兔子总想往外跑,我便将此问题向幼儿提了出来:小兔子很喜欢你们,但你们看,它为什么总不在盒子里好好呆着,总往想往外跑呢?
小兔子的家太脏了,小兔子想要自由地跑,想找草和花。
五、反思与体会
1、从“学”到“做”,让孩子亲身实践。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的习惯做法是,鼓励幼儿带一些食物给小兔吃,其种类不外乎萝卜、白菜等。孩子们在喂养小兔的过程中,究竟哪些行为来源于自己的真实意愿与想法,哪些知识与经验真正来源于自己的实践与感受,我们从未细细思考过。在“让孩子亲自经历实验全过程”的思想指导下,我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法,使活动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喂养活动、探索活动。
2、设计贴近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的教学内容,能鼓励孩子大胆探索,培养用于提问的学习技能。
因为本活动选择的内容是贴近孩子的,是孩子感兴趣的一些平时不太说话发问的孩子,其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大胆问、大胆地说。例如,国荣是一个不善于大胆表达自己意愿的孩子,很少举手活动老师提出的问题,但在这次主题活动中,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小白兔的眼睛是黑色的吗?”在组织幼儿认识观看各种各样的兔子活动中,国荣却能说出自己对兔子的一些简单的认识:“我看见过的兔子的牙齿是白白的,嘴巴旁边长着胡须;有些兔子是黑色的,眼睛和耳朵也是黑色的。”看到他自信地向我们说话,我立刻竖起大拇指表扬了他。3、3、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
主题活动要求教师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无论是翻书还是上网, 都要能给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以答案。而且,主题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如何选择主题、指定目标、记录评价,如何调动家长配合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这次活动,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悟出一个道理:任何新事物,只要敢于探索,大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新事物就能得到深化与升华,从而更多的经验去开展一些更好的主题活动。
4、从“教师”到“家长”,充分把握家庭教育资源。
通过对一些平时对班级的主题开展关心较多、并对孩子的探索活动支持较多的家长,和另一些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对孩子主题探索活动支持较少的家长的比较,我发现:那些参与较多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更新得较快,教育理念更先进,教育方法也更科学。同时,这一部分幼儿对主题活动及其它探索活动的兴趣也明显增强了。他们的探索能力不断提高,已经开始积累一套属于自己的探索方法,相应的知识经验也日渐丰富。因此,我们将如何充分发掘家长资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通过“家园之窗”、“家园联系手册”等向家长宣传和介绍有关主题的内容及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反应情况等。还不时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长在孩子回家后,协助和支持幼儿完成任务。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查找相关资料,不仅有利于引导幼儿积极探究“为什么”,而且有效地将家长纳入到了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中,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养成有疑问主动借助书籍的良好学习态度,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更新鲜的事物,对陌生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尝试着与自己不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孩子走出“小课堂”,带领他们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放飞心灵的翅膀,这将会让他们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