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和我的学生征文

时间:2024-11-19 07:59:00 征文 我要投稿

(推荐)我和我的学生征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征文吧,征文是某个办事部门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的有关文章。一篇什么样的征文才能称之为优秀征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和我的学生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我和我的学生征文

我和我的学生征文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悠悠大运河记载了杭州的千年历史。今天,我坐船游览了运河。

  运河水波光粼粼,伴随着船的前行,发出“哗哗”的水流声。透过船舱,我看到运河两岸的树很茂盛,有些树长得很高大,叶子绿得发黑;也有些树一丛丛地点缀在岸边,叶子淡一些,发出点点的亮光。一阵微风吹过,枝叶随风摇曳,像在和我们问好。

  运河上有许许多多的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涨桥,桥底西侧是康熙皇帝的半身像,与它相邻的桥底面是六块记录“康熙六下江南”的年份牌匾;桥底东侧是乾隆六下江南主题墙。康熙皇帝游历运河时,不禁诗兴大发,题写了一首五言律诗:“越境湖山秀,文风天地成……”,赞美秀丽的风景。

  接着,我们来到了下一站——德胜桥。德胜桥是一座双曲拱桥,据说是为了纪念南宋大将军韩世忠而建成的。韩世忠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喜欢练武,学习刻苦认真,十八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名震金兵。英雄是不会被遗忘的,我默默地想。

  跟着游船继续往前,我们看到了潮王桥,这座桥是根据杭州潮水王的神话传说建造的。潮水王站得笔挺,手持降妖宝叉,威风凛凛地怒视着河水,像随时要与为非作歹的水中妖魔一拼高下。

  我喜欢大运河的美丽风光,更喜欢大运河的历史典故。

我和我的学生征文2

  山还是那道山,梁还是那道梁。但房子变了,田垅变了。故乡,变得不认得了。

  儿童相见不相识……“老人家找谁?”我找谁?找谁都行呵!“您是……”我也变了,故乡的年轻人不认得我了。

  七十年了,能不变吗?

  一晃七十年,故乡是祖国的,我是祖国子民中的一员。七十年间,故乡和我,都跟着时代的节奏——有时大步流星,有时悠闲自在,有时也跌跌撞撞地往前赶路。气喘吁吁也罢,汗流浃背也罢,甚至有点病痛灾星也罢,脚步,却始终不曾停过。

  我的家乡,是典型的丘陵地带。一条条不高不低的山脉,曲折蜿蜒。这山与那山之间便是一片田垅,农民一家一户地耕种着小块田地。我的印象中,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山美水美田垅美。那些小地名,什么斑竹塘、荷花塘、黄金岭、太平岭……多美!这里的语言,土话,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故乡离城里只有十多二十公里,但很闭塞。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见过汽车火车,也没有到省城去过。在我们那里,小小的南杂店、肉铺、药铺,都要跑好几里路才有。故乡虽然很美,却很穷,闭塞就穷。

  1949年,故乡开始变了。土改,合作化,接二连三。要干社会主义了,“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最好的动员口号!以前分散的、悠闲自在的劳动,变成了集体的、紧张的半军事化行动,整个故乡都处在热烘烘的洪流之中。我不是一个安分守已的农民。1956年,凭着一手好字,区政府把我调去,办一张油印的小报。我自己写稿,自己编排,自己刻蜡版,油印500来份,分送到18个小乡的高级社和工作队员手里。3个月之后,我就被调到县里去了。在县里干了两年,我还是不安分,参军去了部队。

  故乡不嫌我。公社有活动,常叫我去服务,写横批,写标语。学哲学,还叫我当总辅导员,到中学代课。末了还带着几个能干的年轻人,到全社13个大队清理账目。这时,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也把那不安分的毛病改了许多。“我只是故乡山脚下的一粒石头。石头有石头的用处,筑路、砌墙皆是好料。也许我这一辈子不能当官,也发不了财。可是我能扛锄头,也能拿笔;会写文章,也会犁田。那时,我出工很出力,粪桶比别人的大,箢箕比别人的深,犁田耙田,撒谷插秧,我都干,完全融化到农民群体中去了。农民尊重我,基层干部信任我,连青年小伙和姑娘们都喜欢我。农闲时,我折节读书。几年的农村生活,使我认识到一个真理:故乡很小,它也是国家的一角;我很小,也是祖国原野上的一根草。扛锄头与拿笔,原本是一样的生活。这时,部队一纸平反通知,又把我从故乡拉了出来。几经辗转,进入了省里的新闻单位。回头一看,该做的,该学的,一点也没耽误。

  重出江湖,真是好运气呵!我竟然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光。我拼命地写新闻、写“内参”,也写点小说和报告文学。这时,故乡和我一样焕发了无限生机。人民公社体制不在了,责任制落实了,一切制约农业生产力的桎梏都打破了。故乡的面貌一天天在改变。农民慢慢富起来了,破瓦房、烂茅屋拆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栋栋红砖小楼。过去,他们羡慕城里人。现在,轮到城里人羡慕他们了。

  我已经变为城里人了。但是,和故乡的联系还是紧密的。故乡人有什么事,村组与村组的矛盾,村里与乡镇的矛盾……都来找我。我也把故乡当作自己接地气的根据地。我愿意听取故乡人的心声,听取他们的喜怒哀乐。能帮的,我就帮一手。我一直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这使我充实、清醒、奋进。故乡人并不把我当“城里人”看待。

  城里也在变呵!七十年前,这个省会城市,“南门到北门,七里零三分”。现在呢,城市规模扩大几十倍了吧!宽阔的大马路,和涅瓦大街、第五大道有得一比。林立的高楼,很有点曼哈顿的韵味。湘江和浏阳河风光带,比莫斯科河和波托马底河岸的风景,更加秀丽、迷人……麓山青峰,湘江碧水,给古城增添了无限生机。我曾经在纽约和莫期科的地铁站前徘徊,惊叹那巨大的地下工程。现在,长沙地铁也有三条线路通车了,还有五条线路正在紧张地建设中。要讲地铁站,那陈旧的曼哈顿地铁站,和我们漂亮整洁的地铁站,简直没法相比!初到肯尼迪机场,那气势,那高架桥,令人目眩神迷。才过了多久呵,我们这里的高架桥,国际机场,那气势,比它们还神气!

  城市扩容,扩到我的故乡去了。

  过去闭塞的乡村,现在有了宽敞的大马路,林立的高楼。超市、影楼、银行、歌舞厅、电游室、餐厅酒店……鳞次栉比。自来水开通了,公共汽车也开通了。进城办事,半小时就到了。我的母校前面,是一片巨大的工业区,汽车制造厂,机器人企业,悄悄地在追赶着世界先进水平。田垅里早已经不种水稻了。一片片都是城市绿化必须的苗木花卉。年轻人买个车跑运输,作点小买卖,收益挂在笑脸上。只有老年人在和我交谈时,哀声叹气:田都不种了,长此下去,只怕吃饭没得米下锅哩!

  这也难怪!故乡,还是“城中村”的格局。我告诉这些故乡的同龄人,眼目下是有些问题。不过,随着祖国发展的脚步,都会解决的。困难会有,挫折会有,小病小灾肯定会有。但粮食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老朋友都笑了。他们问:你今年八十一了吧!我说,不,我才一十八岁。我从来就不安分。故乡很年青,我也年青,你们也年青。我们还要跟着祖国的脚步,往前赶哩!

  老朋友要我给他们写字。他们家里都建了新楼房,要有点装饰。

  我问写什么?恭喜发财要得不。他们都说,不要不要,要最时麾的。一旁的小年青附和着。

  我挥笔写下了“健康长寿,万物同春”。巴掌和笑声一下盖过来。

  我发觉,故乡和我,连同我的祖国,都还年轻着呢!

【我和我的学生征文】相关文章:

我和我的学生征文01-12

我和我的学生征文12-10

我和我的学生征文(经典)09-20

我和我的学生征文05-15

我和我的学生征文甄选10-21

我和我的家乡征文08-06

我和我的家乡征文06-25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12-13

“我和我的家乡”征文03-11

我和我的导师征文[精选]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