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师读书征文

时间:2024-07-13 11:59:46 征文 我要投稿

教师读书征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征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读书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读书征文

教师读书征文1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很难有时间静下来读书了,科技的发达,网络的快速发展,娱乐消遣方式的增多,生活压力的加大,各方面的因素,都让人很难使自己的心静下来去读书了!看着摆在那的那些书都成了一种装饰。

  其实,书是人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读书可以让人改变思想与思维方式。

  读书可以让人减少曲高和寡的孤独,读书也象和朋友谈心一样,可以感受它的'欢乐和痛苦,可以让心灵激荡,产生一种共鸣的快乐。可以使人视野开阔,思想成熟,胸怀宽广,精神充实。

  一本好书,犹如阳光、空气和水。

  读书也是一种精神的沐浴。

  书,是一个时代的记载,一个瞬间的永恒。

  书虽无声,却有仰天长啸,书虽无语,却有心语低诉,书虽不是药,却也有药的辛辣,书虽不是花,却有花的馨香郁浓。书虽不是知己,却也有知己的万种风情。

  一本好书是先哲前贤们的思想结晶,是逝去一段岁月生动的记载,是对纷繁生活的梳理,是对人生的总结与思索。是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分析与界定。

  一本好书,可以引发心灵的震颤,可以从中感悟出深邃的意蕴,可以确立一种信念,实现生命的价值,完善自己的人格。

  书,可以给人一种无以言表的快乐。

  读书可以让心灵,平平淡谈,自自然然,轻轻松松,从从容容。生活中也因为有书,才会不在感到孤独寂寞。

教师读书征文2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喜欢摘抄书中的优美词句和经典名句,喜欢融入到书中与主人公一起感受快乐与悲伤。

  我喜欢读书,书是我的朋友,与我形影不离,在学校,我是图书管理员,一有时间就与孩子们一起畅游书海。在家中,我一直有着看床头书的习惯,喜欢在枕边放几本精选好的书,可以顺手拈来,把读书看做是一种休息方式。

  现在,更喜欢看网络书籍,登陆豆瓣读书网、新浪读书网,红袖添香读书网等等,特别是手机上网以来,喜欢在手机腾讯网的书城里面看书,还在手机里下载安装了读书程序:熊猫看书、百阅等,用手机看书可以随时随地,还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搜索,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真是无法形容的。

  我在网易开设了自己的博客,现在已经有一千多篇文章了,博客等级28级,已有30万人的访问量了,现在的日访问量能达600人左右,每每打开我的博客,就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很有成就感。博客中或转载引用些“它山之石”,或经过“采花酿蜜”后抒发些感想与反思。分为:教育教学工作文章、班主任工作文章、教学工作文章、课题研究专题、心情无痕、美文引用、学生学习资料、个人修养、学习感悟等等16个分类。我的“兰梦”博客就是我的心灵家园,是我的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看的书内容很广泛,从教育类到管理类,从生活类到家教类,从工作励志文到文学美文,从医学养生到电脑技术等等,我都如饥似渴的遨游其中,一一拜读。

  在教育书籍中,我平时喜欢看《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管理》、《小学语文教学》、《金明教研》、《福建教育》等教育杂志,这些教育杂志可以让我在思想上始终走在教育的前列,时刻了解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特别是《金明教研》,“教而不研则枯,研而不教则浅”的警句深入我心,每一篇我都认真研读。印象深的有一篇篇首语,张克勤局长亲笔撰写的《理想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这种教育有着明晰而强烈的未来指向——美好社会与美好人生。当学生走出校门时,他的内心秉承道义,有着宽厚的仁爱之心,浓浓的感恩之心。他们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内心充满着回馈父母,回报老师,报答社会,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他们同情弱者,珍视平等,嫉恶如仇。爱好和平。他们乐观自信,憧憬未来,渴望凭一己之力,做出一番或平凡、或卓越的事业。理想的教育是健全的教育。这种教育高度重视养成学生的操守,培育学生的品德。理想的教育会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观察生活,融入社会的能里。走出校门的学生会有一个终生痴迷的领域、会有一个持续一生的爱好。理想的教育又是活泼灵动的教育。师生之间关系平等、和谐融洽,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更多的是榜样示范与环境熏陶。

  近来,我读了《于永正作文教学实录》、重温了王金宪的《傻瓜教子法》,学习了魏书生的《教育的55个细节》、彭清一老先生的.《激情与梦想》。

  在管理类书籍中,我最喜欢看曾仕强教授的,他的《中国式管理》、《中国式团队》、《人际关系与沟通》、《易经与人生》、《大易管理》、《情绪管理》等都对我影响很大。

  《中国式管理》就是中道管理,就是中庸式的管理,是合理的管理,是情理法的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修己:洞悉人性。即洞悉人性动态态度的变化,掌握变数,有效沟通,拥有丰沛的人脉。安人:知人善任。即掌握识人的领导本事,栽培得力能干的左右手。治事:运筹帷幄。轻松愉快,宁静致远。日理万机而不失策。做人做事要兼顾并重,通过好好做人来把事做好。领导的意义,在于发挥安人的潜力。以不变应万变是管理的高智慧。持经达变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则,却必须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变,要持经达权,合理应变,才能圆通而安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基层的员工是枝叶,干部是树干,老总是树根。树是上上下下一条心的。根不必招摇,而是要让自己的树干越长越粗,最后把华丽留给枝叶。管理一定要制度化,但是制度化不是最好的管理,制度化之后要加上四个字:衡情论理,然后合理解决。

教师读书征文3

  为检查学生在读书月的读书效果,按照学校方案计划,我校三-五年级参赛学生于4月27日举行了读书心得征文比赛展示活动。现将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师生参与度高。

  在比赛的前两周,学校教导处就确定了全校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比赛计划,上周全校语文教师及时并按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了比赛。选拔出了校级比赛选手。本次校级比赛活动,各班都能按要求上交作品,最后评出一、

  二、三等奖与优秀作品共26份(获奖名单附后),并在课余时间对获奖作品进行了展出。

  二、凸显主题、文字优美。

  参赛学生的征文,都能紧扣题意进行写作,学生基本做到了文从句顺,语言优美,有的'还使用了一些恰当的表达方法,主题鲜明,有较深的读书体验和感悟。

  三、注重指导、加强阅读

  本次比赛,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反映了学生在写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是要扎实上好作文指导课,使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激发写作欲望。二是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书目多看课外书,让学生多方面的阅读,广泛地涉猎,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总之,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应当遵循“阅读—积累—构思—写作—修改”的过程,在教学中精心安排、巧妙组织,这样,作文教学才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次征文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作品中谈“读书”的所感所悟,情文并茂,诚挚地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本次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教师读书征文4

  教学之余,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新主张,收获诸多,感触颇深。

  主张之一“兴趣”重于“技能”

  我们都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教学这么多年下来,学生很有写作兴趣的,确实少之又少。对写作缺少兴趣与热情,作文水平原地踏步。管建刚老师认为,这些学生也能成为写作的高手,日后也可以自如的使用文字。那么,该如何着手呢?管老师认为,比培养作文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志。给学生一定的鼓励,会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志,并非一两天就能完成。必须要教师扎扎实实的带班,每一天,每一周到每一月,每一个学期。持久维持学生“写”的兴趣,要老师的引导与激励。坚持鼓励学生写日记、写周记,有点评,有奖励措施。

  管老师还认为,写作文,要写真实的东西,而且是真正的真话作文:要允许学生写“不好听的`真话”。管老师支的招是让学生写老师的缺点,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像鲁迅先生一样,写真话,做一个勇敢的斗士,正视自己的灵魂。

  主张之一:“讲评”重于“指导”

  管老师说:“作前指导,你还没见到学生作文呢,你还没给病人把脉呢,也没给病人做化验,想当然地给病人吃药,这是什么逻辑?杀人不见血的庸医逻辑!”

  管建刚老师认为并非所有的帮助,都有美好的结局。不明事理的帮助,往往适得其反。我们语文老师,大多数都是女教师,都是家庭主妇,都是孩子他妈,并不是人人都具备非常的“帮助”的技巧和艺术。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说:“如果你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那就给他爱和自由。”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指导作文,那就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吧!

  记起同事曾经抱怨的一句话:“批孩子们的周记作文觉得还挺有趣的,可是一批教材作文真叫人反胃!”为什么周记作文中能感受到一些孩子鲜活的生命律动,而教材作文却千篇一律地成了“把受伤的同学扶起来”“把橡皮掰两半”呢?那是因为细致的“作前指导”让教材作文从“创造的艺术”跌入到了“僵化的技术”,这份细致的活,是功?是罪?呜呼哀哉!

  《做冰棍》、《挖野菜》、《买菜》、《包馄饨》、《种植日记》、《冰项链》……回忆学生曾经写过的这些周记作文,因为缺少时间“作前指导”,反而给了作文活泼泼流淌童真童趣的机会,读来让人忍俊不禁,真实生动。这岂不正好印证了管老师的“应该把作前指导毫不心疼的、割掉肿瘤一样地抛弃!”这句话的意义么?我在语文教学中有幸也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而更有意义的写作妙招——《班日记》,那里面真实而全面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描写不乏生动幽默,且写尽学生人生百态。

  当然,舍弃作前指导并不意味着在作文教学上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将作前指导挪后,改成了“作后讲评”。管老师认为“讲评课,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写而教。在讲评中将‘的’病、‘我’病、‘长着’病、‘心想’病等顽疾一一治愈。”

  我的主张:记录真实生活,无声有痕的指导

  读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琢磨。我个人认为,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无声而有痕的写前指导。譬如说仿写,这就是很好的写前指导。教师无需说一个字,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很好的写作范例。当那一个个文字成为一个个动听的音符撞击到孩子们的每一根骨头,定会激起他去写一写的冲动,这样无声有痕地去仿写,而后去点评指导,学生写得容易了,写得也就越来越进步了。我在作文教学中受益于仿写这一妙招,常去自己动手写一写随笔,文章,与孩子们分享写作的快乐。

教师读书征文5

  很远,但细细品味之后,才真正感觉到书里面的每个事例都影射出了做好一件事情的真谛:“把小事做细”是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关键。能做到这一步的确很难,需要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好每一件事。每当翻开这本书,必然想起一句话: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仔细阅读后发觉里面也渗透着一种理念:节约也可以决定成败。现在国家正在倡导节约型社会,学校也是如此。要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必须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

  教学工作是繁重的、琐碎的,生活常常考验着我们。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没有一个平常心,那人生将不堪重负。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将永远是自己的影子。面对同一扇打开的窗子,有的人会欣喜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的人则皱着眉头讨厌蚊蝇的到来。无论对待成功还是失败,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成功固然可喜,失败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个别学生不听话、教学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在教学中,很难有常胜将军,关键是如何对待。每一次考试,都代表着过去,不代表将来。我们要及时地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加以弥补,任何力图辩解的话语都是起反作用的。试想一下,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教师,怎么能培育出坚强乐观的学生? 一个整天唉声叹气的教师,怎么能指望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勇往直前?一个教好教坏都无所谓的教师,又怎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教师的情绪,教师的脸色,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有人说,一个人一天的情绪从早上一起床就定了调,一节课的成败从教师走进课堂时的神态就辨得出。学生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受影响的。

  教师读书靠的是长期的积淀,坚持不懈的'读书,读好书,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才会储备真知,才会受到文化的熏陶,才会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展现个人魅力和为师者的风范。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学习型社会的“读书人”,而教师也才会成为真正的“学者型教师”。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教师读书征文6

  在等待中细听花开的声音,在品尝里静观茶叶的沉浮,水一样幽深的风景里,他们的文章如音乐般回荡,纵使斯人已去,但我们可以在这浩瀚如海的“世界”中寻得见他们,二手中的书籍有记载了那过往的一幕幕…….

  (一)

  自皇帝开始,到汉武帝南征北战,历史如同流水,细细的敲点着那过往,那如烟般缭绕的往事。《史记》带我们走入了那段历史——铮铮铁马踏梦而来,后宫佳丽莺语争宠,忠良小人弄堂争策……

  胜者为王,《史记》记载的那些,无论是真是假,亦带着作者的主观思想,但不乏被称为中华诗学,文学界的经典之作,它的文学细腻,语言流畅却又并不做作。笔触中无不让我们了解司马迁的为人,个性,亦有那赤诚的汉家魂。当然,在当今的《寻找失落的历史年表》一书中指出《史记》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真实的历史。但就文学方面的成就,又有哪部经典可以超越这千年以前的绝唱?

  (二)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了《纳兰词》只有这句话在我头脑中久久不能抹去。人生之道又怎么可以轻易吐出,况且是这位相爷公子,皇帝的御前侍卫,斯文清秀却又短命的公子哥,生于富贵之乡,成长与贵胄之间,这样的生活却没有让这位翩翩公子眉宇舒展过。也许人生过于沉重,也许……

  人生之中,思索人生。我不指望如纳兰那般,我亦并没有兰心的智慧,我反复思索着“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只在这里道出我对人生的看法。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不堪一击。人的生命是顽强的,在逆境中后起博发。而人生又是奇妙的,事事难料却真的让人乐在其中。人生如舞台,我们在上面拼命地吹拉弹唱,或是找个角落缩在一边,形形色色的看客,而我们又为了什么?大千世界,我们之中不乏为钱财而来,为利益而往之的人,而且比例是巨大的。我不是圣人,我也不想找个清幽之地,了此一生。我亦不想修禅养道,面心向佛。我是个俗人,只想在自己的舞台上风姿勃发,赢得掌声与鲜花。我也不想坐在阴暗的角落里,因为人生只有这么一次,我不相信异度空间,所以要精精彩彩的活。“只如初见”,太过幽怨,所以要活得精彩!

  (三)

  高中的时候看小说,同学们喜欢读言情的,架空,穿越的,而我只喜欢三毛的那些游记,《哭泣的骆驼》《稻草人笔记》《我的宝贝》,那个通灵的女作家把我一次又一次带向那无边的撒哈拉,又把我带向神秘的南美,玛雅的'文明,神奇的湖泊。三毛的人生可以说是相当的传奇与丰富,她的人又如文章,表面上淡淡的、轻轻的,而真正的却如同那神圣的火焰,热烈而又让人温暖。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虽没欢庆,我喜欢她的笔触,点点滴滴却见真情流露,不掺杂半点杂质,不染半分污点。如此干净的人生却在艳盛之后骤然死亡。因为她的纯净,她的美好,却容不得那伤痕累累的记忆。

  (四)

  书与人生相互缠绕在一起,坐着的人生与作者的文章,笔触之间让我们读懂了他们的心境与人生的沉浮。而这些有如指路的航标,在静静的无航标的河流上给我们引路。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

  (五)

  茶沉茶浮,花开花落,心情积蓄,味道几何,书籍与人生,让我们活得更精彩。

教师读书征文7

  1971年2月3日,在当时教师奇缺的情况下,刚满17岁的我作为品学兼优生从高中直接抽调出来,在经过长沙市师训班短期培训后被分配到长沙市东区教育局育华小学,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这就是我教师生涯的开始,至今已经38年了。在即将退休的时候,回想起走过的历程,我应该感谢教师这一职业,她促使我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文化知识,增长着自己的能力才干,培养着自己良好的品行修养,实现着自己的目标理想。

  我们这一代人因为所处的年代,在长身体的时候,却遇到了国家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在该学习的时候,却遇到了十年,停课休学。虽然经受了艰苦的磨练,造就了我们能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负责,思想淳朴传统的品格,但由于缺失了文化知识的`学习(虽然讲是高中生,实际只有小学的底子),也给我们后来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我以后从事教育工作中,不得不被“逼”着读书学习,其中的甜酸苦辣至今仍感受颇深。

  由于文化底子的薄弱,担任教师后不久我就感到了压力,再加上当时“教师倒霉论”盛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轻视,曾经一度产生后悔当教师的想法,那时我们是多么的羡慕当上了工人老大哥的同学们。针对我们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上级教育部门专门为我们举办了针对小学教育的短期文化基础知识培训,时间三个月。短期文化培训就像及时雨,让我们从新走进课堂,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不仅文化知识得到了充实,也使我们增强了从教的信心。

  教而知不足,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又有了新的压力,那就是没有科班出生的我们要为文凭而被“逼”着再次读书学习。虽然76年恢复高考制度,我也去尝试着参加了考试,终因底子太薄未能如愿。后来由教育局组织了中师函授班的学习,我们又成了幸运的读书一族,可是这时的读书学习,不仅有工作的压力,也有了家庭的负担,孩子的拖累,虽然已过了读书学习的最佳年龄,但我仍没有放弃,而是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保证学习。通过刻苦的学习,我终于用辛勤的的汗水,优异的成绩换来了中师毕业的文凭。在读书学习中也真正地使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也许尝到了读书学习的甜头,我有了继续读书学习的动力。中师毕业后我又接着参加了成人高考,想不到的是这次在我们考试复习班中还居然考了一个第三名,顺利进入了大专班的学习。在职进修学习是件苦差事,别人放假了,可以轻轻松松的玩一玩,休整休整一期来紧张工作的疲惫身心,而我们却不能,因为寒暑假正是我们读书学习的时间,期间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暑假我们顶着烈日,寒假我们冒着风雪。几度春秋,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开自苦寒来,在求知的路上,我又一次用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大专文凭,并成为了优秀学员,也使自己的文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92年,我获得大专文凭的同时,也从一名小学教师成为了小学校长。

  再后来,我又多次参加了省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校长岗培班、数学岗培班、普通话、计算机等培训学习。回想起来,我们这一代人的读书学习可谓是与时俱进。

  总之被“逼”着读书是苦并快乐着的!读书学习伴随着我走过了38年的教师生涯,促使我跃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帮助我实现了敬业奉献的人生价值。现在,我又要走进老年大学,继续寻找读书学习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教师读书征文8

  在小学教育界,有一种"35岁现象"的说法。业界普遍认为教师一过35岁,就转入中年教师的行列,再也无缘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教育人生就此平淡而过。我也是这个行列的一员,曾经也为自己的青春年华悄然流失而感慨,也曾经把自己心中澎湃的教育热情用冷水浇灭。今天,当我再次读到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一书后,又一次陷入了深深地思索。

  打开书的扉页,我看到了关于管建刚的介绍:

  管建刚生于1973年,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学科带头,先后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教师之友》《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研究》等全国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0多篇,著有《魔法作文营》《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不做教书匠》《一线教师》等著作,创下带班两年,学生发表习作200篇的记录。

  和管老师相仿的年纪,和管老师一样的追求。我也一度在教育科研上孜孜不倦的追求,曾经是《中国教师报》论坛的版主,曾经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的特约研究员,曾经是《语文周报》社特约编辑作者。在管老师发表过文章的报刊上也曾经发表过数十篇教育教学文章,所教的学生每年都有大量的作文发表和获奖,"赵永攀"这个名字也曾经在网络上受到诸多教育同行的追捧。而这一切曾经拥有的激情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慢慢地消磨。

  细细品读,管老师对青年教师的八条建议不就是我曾经所追求的吗?年轻的岁月在消失,但是教育的职业却永远也不会改变。已近不惑之年,我该如何做教师?如何才能实现自己所曾经追寻的梦想?从《不做教书匠》中,我找到了今后要奋斗的目标。

  做一名睿智者。管建刚说"把工作和学习当享受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每时每刻都是快乐的,他们是智者--生活的智者,人生的智者。"的确但凡有成就的老师都是诗书堆积起来的。王崧舟老师谈到读书时说:"人的生命有三个:生理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理生命主要通过吃饭和呼吸来解决,社会生命主要通过交往来解决,而精神生命的成长主要要通过读书来解决。"薛瑞萍对读书的看法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说:"教师的语言魅力从何而来?读书--日渐不断的读书。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如何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想,只有迷恋读书的老师才是有魅力的,才是教育的智者,才能够真正使学生受到书香的熏陶。

  做一名仁慈者。所谓仁者,便是宅心仁厚的人,对人对物充满爱心的人。年轻时总爱对学生发脾气,现在虽然有所收敛,但是也不是会冷若冰霜。前不久,我收到一位曾经教过的学生的短信"赵老师,这一年,让您辛苦了。喝口茶吧。噢,对了,别老板着脸,笑一笑,十年少啊!"我自认为对他们还是比较和蔼可亲的,不料在学生的心中还是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这使我想起了三年前在一个学生身上的一件事情。那时,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惹是生非,很让老师和同学们反感。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对其没有什么好脸色。在这种环境下,我觉得这个孩子过得很压抑。一次,带学生去春游,那天大家都很高兴。我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拍照。第二天,这个调皮的孩子母亲来学校接孩子,她告诉我:"昨天孩子回家特别高兴,他说今天赵老师对他笑了。"我的心不禁一振。一个随意的微笑居然带给孩子如此深刻的印象。"年轻的老师们,每天向学生露出几次真诚的笑,你会发现,课还是这么上,作业还是这么批改,但是,教育效率却提高了。"这是管建刚老师在书中对老师们的忠告。我也从中很受教益。笑对学生,做一名仁者。因为仁者无疆。

  做一名谦卑者。管老师在书中的一段关于水的论述,让人颇受启发。他说:"水有了柔性,于是一切阻挡的大石头都被它磨去了菱角。每一条河流都是逶迤而下的,每一条大河都是蜿蜒曲折的。"我们一直认为勇往直前就是锐气,披荆斩棘就能成功,其实不然。刀磨得过于锋利,刀刃很快就会翻卷,从而失去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真正的成功者,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谦逊,就如大海之所以是大海,因为它比哪一条河流都"站"得低。管老师的论述让我想起了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王老师的成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王老师总结他的人生分四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孤独沉潜。没有任何公开课,没有任何荣誉,有的却是大量读书,大量听课,每年累计不少于200节,而且有记录有反思。我曾经去杭州拱宸桥小学拜访过王老师,王老师谦逊的态度着实让我感动,在和他告别时,王老师送我出门,他双手合十,很善意地和我道别。我似乎读懂了王老师成功的秘诀。洗去铅华和浮躁,不断地修炼自己,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自卑。我想,这应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吧!

  做一名开拓者。有一位商业人士讲,你必须睁大商业的眼睛,因为你一不留神商业的信息和情报,你就会被无情的商海淹没。作为教师,如果你不睁大眼睛,不以积极地心态去关注和学习心的知识和技能,也将被教育淘汰。所以,在教育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做一名勇敢的开拓者,只有这样才能在改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管建刚老师自己本身就可以现身说法。18岁教书,26岁发表教育文章,32岁出书,35岁被评为特级教师……唯有不断地开拓进取才会有如此的成就。从管老师的"魔法作文",可以看出一条奇异的作文探索之路。办班级《评价周报》,坚持做了8年,和学生们一起办了300多期。在这8年"抗战"期间,依托班级作文周报逐步构建了"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学生被写作热情被激发,自觉自发地写日记,一些同学一年写了10多万字。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开拓进取,锐意创意,才是一位教师永不停歇的活力所在。

  读完《不做教书匠》,心中陡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找到家的感觉。的确,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已经把教育当成了自己的家。失去了这个家,我们的人生将一无所有。为了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温馨,我们唯有用自己的睿智、仁慈、谦卑去努力开拓,不断攀登,直到永远,永远……廉洁修身读书征文读书征文读书征文范文

教师读书征文9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改善学生气质,提高学生修养,真正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使学生通过课外书籍,开拓广阔视野,增长知识。根据《八角小学20xx年春读书征文比赛活动方案》安排,学校三-六年级班级于20xx年3月26日举行了读书征文比赛。此次读书征文比赛活动,不仅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对教师平时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的一次检查。通过活动,对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尤其是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促进。现将这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提前通知安排到位,师生参与度高。

  在比赛的前一周,学校教导处就确定了全校以“好书推荐”、“我读书,我快乐”、“好书分享”为主题的比赛方案,本周全校语文教师及时并按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了比赛。其中低段班级以口头推荐为主,中高段班级以口头推荐与书面作文两种方式进行。本次活动,各班都能按要求上交作品,最后评出中、高段一、二、三等奖与优秀作品共30份(获奖名单附后),并在课余时间对获奖作品进行了展出。作品一展出就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全校师生认真地阅读了本次征文活动的佳作。

  二、凸显主题、文字优美。

  参赛学生的征文,都能紧扣题意进行写作,学生基本做到了文从句顺,语言优美,有的还使用了一些恰当的表达方法,主题鲜明,有较深的读书体验和感悟。

  三、注重指导、加强阅读

  本次读书作文比赛,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反映了学生在写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习作方法,需要教师身体力行的践行其中。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把作文教学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一是要扎实上好作文指导课,使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激发写作欲望。教师可结合讲读课进行指导,把讲读课文作为写作的范文,引导学生体会其写作特点和优点,让学生借鉴其写法,进行写作。也可提供作文材料进行指导,开阔学生的思路。二是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让学生多方面的阅读,广泛地涉猎,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这次作文比赛中有好多的同学就写到了平时看课外书籍所得到的收获,这就是一个较好地例子;三是要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进行细致、认真的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是说作文写好后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修改,并不是老师一味地在其作文本上写上评语就完事了。同时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同学读自己的作文,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也可以组织学生给自己的作文写评语。这样的修改,不仅文章的质量会明显提高,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以及参与度也会明显增强。总之,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应当遵循“阅读—积累—构思—写作—修改”的过程,在教学中精心安排、巧妙组织,这样,作文教学才可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这次征文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作品中谈“读书”的所感所悟,情文并茂,诚挚地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本次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教师读书征文10

  书店里,一手牵着女儿,一手抱着女儿选的书,女儿幸福的笑脸,还有那淡淡的书香,让我沉醉。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哪买得起书啊,记忆中只是抽屉里那本被翻了无数次缺页的小人书。第一次,看到厚厚的书,大概是五年级了吧,哥哥高中毕业那年暑假,拿回了一本汪国真的诗选,清楚地记得,书的背面印的是《热爱生命》的节选,“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默默地记在心里,并偷偷地把它抄在了日记本里,让它伴随着我求学苦读的日日夜夜。

  考取师范之后,闲暇时间,我第一次去了叫图书馆的地方,那里的书多的让我吃惊,突然之间,置身于那样一个干干净净的书的世界,里面除了书还是书,除了安静还是安静,我震撼了。于是,我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在那些书架前穿行,怀着敬畏和憧憬,将目光从一本书挪移到另一本书上,然后用手轻轻地、轻轻地抚摸着那些散发着水墨清香的扉页。

  一方安静的角落,一本赏心的书籍,还有一个沉醉书香不知倦的我。

  《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他的一生经历过穷困潦倒,也体验过富裕和显贵,但他能始终如一地一心向善,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简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获得幸福,让我懂得尊严的重要;鲁滨逊在荒岛独自生活了二十几年,他面对困难时的毅力、恒心、积极乐观感染了我......

  朱自清的作品,让我走进一个柔美的世界。梅雨潭醉人的绿,灯影里的秦淮河,月光下柔美的荷塘,激起我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路遥的书,将我带进了一个平凡、充满奋斗力量的世界。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公平的。林清玄的散文恬淡自然,蕴涵佛理。他的文字犹如一股凉风,让我浮躁的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美丽的辞藻是比较短暂的,只有真正的思想观点才可以恒久。”一篇篇动情的文字,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语言,总是打动着我,丰富着我。

  书,读着别人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品读出书里的真善美的同时,也会完善提升自我。

  转眼毕业为人师了,成家了,家庭事业,整个人变得忙碌起来,读书的时间少了很多。办公室的桌面上也少了一些文学的气息,多了几分枯燥的理论书籍。怎奈只能 “偷得浮生半日闲 ”,挤出时间慢慢享受读书的乐趣。

  现在,看着小小的女儿对书喜爱,再看看书店里静静看书的孩子们,心中暗喜,因为我知道,如果人的一生有书相伴,就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份宁静;少一些庸俗,多一点文雅;少一些无知,多一些智慧。不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成就幸福的人生。

  牵着女儿的手,走出书店,阳光温暖地洒在怀里厚厚的书上,我们相视而笑。

  让我们一起做个自由、幸福的读书人,让书香弥漫美好人生。

教师读书征文11

  我读书不是为了附庸风雅,也不是为了博取功名,更不是在人前卖弄。我读书,就是喜欢。也可以说是自娱。

  我虽对国外的文学有所渉猎,但我更喜欢本土的文学。文学爱好者根据我国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学的特点,概括为“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由于个性使然加之鉴赏水平有限,我更喜欢“唐宋诗词”,唐宋诗词以优美的语言,隽永的画意,凝练的思想和巧妙的构思而获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细细去品味每首诗词里的意境,真是妙意无穷,常令我拍案叫绝。每首诗词若展开来,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唐宋诗词里的作者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在他们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读之动情处,常令我感慨万千。一代名臣范仲淹给人的印象是大体的不苟言笑,正襟危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他名垂千古。殊不知也有“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黯然销魂,更有过留恋烟花女“何物慰相思,寄汝好颜色。”的风流倜傥。一代词豪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何等的大气豪迈,依然掩不去“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哀婉凄凉。“忍把浮名,换做浅吟低唱。”的柳永,终身被宋仁宗排斥在仕途之外,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把深深的失意化作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报国无门的辛弃疾也只能“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身素衣的李白,他藐视万物的气魄,一直让我的热血激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何等的潇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的酒中仙。”是何等的逍遥。但背后怀才不遇的伤感是李白久久挥之不去的情结。在感悟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的心和诗人一样变得超尘脱俗,名利之念也渐渐的淡化如菊。

  年华似水,不惑已秋。在感叹青春已逝,韶华难再,碌碌无为之际。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的庄子又来到了我的精神世界。“称物以游心,独于天地之往来”的庄子,让我浮躁的心再次的平静了下来。一棵大树,枝干卷曲,木匠弃之不用,大树得以保全。庄子借以“树之有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无为而自由,无为而逍遥。达到天人合一,什么功名利禄都可付之一笑。又是书籍使我调整了心态,让我经常拥有一个美好的心境。

  与书为友,可以使我心胸豁达,睿智深刻,懂礼明志。书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是我的良师益友。书,让我的内心变得丰富。书,让我在喧嚣的世间返璞归真。

  我感谢书籍,它给了我一条精神的出路。让我灵魂滋润而充实,让我相信头上三尺有神明,让我对人对物有敬畏之心,让我面对如今浮躁,物欲横流的世界,内心依然能保持平静。

  偶尔读到“无声听细雨,寂寞闲读书”的句子,刹那间从中了悟了许多。大千世界,红尘滚滚,多少人为功名累,为金钱苦,为情感欲绝。当这一切都失望的时候,只有读书才能使人了心悟性,学会“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闭门是深山,读书随处是净土。”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泓清泉,甘之若饴;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杯醇酒,闻之欲醉;读一本好书,如同聆听一个长者的教诲,受益匪浅。

  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这是何等快事,何等惬意。享受的是“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极乐。

教师读书征文12

  今年暑假,我市开展了“做一个有品味的老师”主题读书征文比赛活动,这既是一次鞭策老师们利用暑假勤读好书、塑造高尚师德的活动,也是一次搭建文采比赛平台、供全市教师展示文采的活动。

  对“做一个有品味的老师”这一主题的解读如果稍不留心就会把“做一个有品味的老师”误当成“做一个有品位的老师”,“品位”与“品味”在意思上是很不一样的,“品位”侧重于“品质”的含义,而“品味”在这里指一个人的“格调和趣味”,“格调”指一个人的“风格”或“风度”,“趣味”指一个人的爱好,经过这样的演绎我最终明白,所谓“做一个有品位的老师”其实是倡导我们“做一个有优雅风度,有良好爱好的老师”。那么,我该怎样做一个有品味的老师呢?在认真读完了《做有根的教育》和《师德新语》这两本书后我陷入了沉思,韩愈老夫子曾经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步入“新时代”,师者光传道授业解惑已跟不上形势了,还得有“品味”,思考了很久终于有十个字一下子跳到了嘴边:若想有品味,必须苦修行。

  修行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教书是一种修行,我该怎样去做好这种修行,“做一个有品味的老师”呢?

  我若想要做成一个有品味的老师,我必须毫无保留地付出爱心给学生,去做无悔的修行:关爱能够温暖冷酷、融化坚冰;关爱可以开启愚钝、带来光明,世上没有不渴求关爱的孩子,只有教育而缺乏关爱的学生,就像园子里的植物只是得到常规的修剪与浇灌而缺少呵护,最终只会野草丛生,主次不明,园丁也就徒劳辛勤;倘若学生在老师眼里永远只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种教育不过是人在面前而心在天涯,怎可能会有师徒情深?所以,作为师者我得付出爱心,不图沽名钓誉,只因心忧沧桑。我常常想,危难之时舍身为国争取荣光,和平时期甘为人梯绝不彷徨:愿成为学子沮丧时热切的'勉励与慰籍,安抚其心灵;甘做学生眼镜盒底那块拭镜布,时常为学子掸去灰尘,明亮其眼睛;我期待家家男儿都能大鹏展翅冲天起,我盼望户户女子都能飞出深山变凤凰。

  我若想要做成一个有品味的老师,多读书,读好书是我必须要开始的修行:“课堂是教师传播知识、开蒙启智的主阵地,教师的才识多少、学问深浅、阅历几何、只是占有量的多寡,都能在三尺讲台上得以充分展示”。书籍是前人思想文化的精华得以传承的载体,多读书,读好书其实是在与古今中外的先贤大师们面对面交流,苏东坡曾写过“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句,古今中外的文人们喜欢用“××出身于书香门第”来形容有优雅气质的人,一个博览古今的人必定出口不凡,一语惊人。天资聪颖的人往往会更自觉地去书籍里寻找灵感,去探寻智慧的源泉,让他自己的思想与前人、先贤们的思想交融贯通,最终自己得到质的飞跃。可见多读书在改变一个人“品位”上具有重要作用,读好书无疑能让一个老师成为“一个有‘品味’的老师”。是书,拉近了时空,传承了文明,我本愚笨,想要与众不同则我没理由放弃多读书,读好书。

  我若想要做成一个有品味的老师,音乐、书法、绘画以及雕刻是我应当去培养的爱好,是我应当去做的修行:美妙的音乐可以洗涤疲惫的身心,唤醒那被世俗污秽掩埋的灵魂,所以我应该去拥抱、热爱音乐;恣意挥毫,尽情泼墨可以让我再次体会洒脱无比,激情飞扬的青春,找回对工作、对事业的激情,还能让我在浮躁中变得淡定,让境界得到提升;而雕刻,这一创造美的过程与教书何其相似啊!精雕细琢之下,美好的作品渐渐显露出来,那不是正如同老师循循善诱,将一个个懵懂、冥顽的孩童塑造成一个个翩翩少年、娉婷淑女;一个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才子、佳人吗?

  总之,品味生活,品味师者艰辛,品味的过程注定是修行的过程。先修外形,后修内心,内外兼修,方能育人;最终能够立洪流而淡定,处喧嚣而宁静,见名利而退让,为教育而前行。若能那样,试问,我能不是有品味的老师,有品味的人?

教师读书征文13

  夜静如水,涓涓细流,唯有清风与明月。窗沿前阳台上,泡上一杯清茗,茶欲飘香人欲仙。此情此景,独自于灯下伴明月而展读,悠悠然游于道,飘飘呼行于道。夜读的境界醇厚如酒,四溢飘香,以至“三更有梦书当枕”,梦醒时分书自出,连梦中也飘逸出阵阵沁人书香了。

  仲夏时节,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夜语深邃。听着远方草丛深处传来的一丝丝蟋蟀争鸣,与稻香田间一片片蛙声沸腾,有如天作人合,天籁之声一般。随之翻开一本散文,让思想在身边的大城小事里穿梭,在郊外的绿树杨柳之间畅游,在乡间的阡陌小巷深处神游。难觅的往事,流失的时光,水一样清润着我们的灵魂。让疲惫的身体变的轻松,让紧张的心灵变的松弛,给迷茫的人生点亮一盏指路的心灯。书籍更改变了世界,读书又丰富了人生!

  如果说人生如画,那么,书就是那鲜艳多彩的颜色;

  如果说人生如海,那么,书就是那呼啸奔腾的江河;

  如果说人生如山,那么,书就是那延绵不绝的'山峰。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一位真正的读书人,读书之意并不在于寻求书中所谓的“黄金屋”、“千钟栗”、“颜如玉”,读书自然不需锥刺股、头悬梁的逼迫,而是人生最大的一种享受。宋代诗人尤袤对书的赞语更富于浪漫的味道,谓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贫贱读之以当朋友,寂寞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饥以书为食,寒以书为衣,是何等的喜书、爱书,以至钟情于书啊。又有多少人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喜言书中;又有多少人壮志难酬、忧国忧民,徒添书厚。古人以书为友,尽把豪情壮志言表其中,以求报效祖国。而今我以书为友,以求学之所长,避之所短,得之精髓丰满羽翼,等待一飞冲天,脱颖于万千学子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读书是精神王国的探险,是灵魂的壮游,是内在灵性不断成长的源泉。书改变世界,读书丰富人生!书能让愚者变智,落后变先进,平凡成伟大。如我们之普通与平凡,果然以书为食,着书为衣,势必笨鸟先飞。也能在读书人生中改善自我,改变人生,取得成功!以至不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悔憾了。也让养育我们的父母有所期待,亲朋好友有所期盼。

  但坐拥书城,须时时输入新鲜的空气才是。熟话说:拿得起,放得下。进得书山,出得书山,方才是纵意书卷。文绉绉,酸气太盛,难免不被讥为书呆子,犹如孔乙己自然要不得。今日,科举出士已成过去时,现在社会涤荡了古人读书特有的浪漫意味,商浪冲击下,所忧的不是书呆子多,而是读书人太少。然而,对于今日的读书人来说,要在万紫千红中独显一绿,则要抵制更多的诱惑。但欣喜的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了一群为之不多却又痴心不改的真正读书人,他们更为执着地坚守人类的精神空间,力求探寻生命转圜的途径。

  星光隐退在浩瀚的天际,不知不觉已是夜深人寂之时。独悟于书,酣醉不已。诚如酒不醉人、人自醉,书不与香、人也香啊!此时此刻我也以如梦书中,以书为枕入梦于书啊!我与书有约,自是“三更有梦书当枕”,梦醒时分书自出。

教师读书征文14

  鸦鸿桥河西小学,位于还乡河畔的东侧,是一座古老又新奇的学校。这些简单又静谧的校舍,隐藏着许多古老的传说和传奇……这所小学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小学。

  传说河西小学最早是一座老爷庙,这里供奉着许多神灵和佛像。人们不断祭祀祈祷着幸福和吉祥的降临……河西小学发源于这样的吉祥地,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民俗特征。他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爷爷,历经千辛万苦、千锤百炼、沧和桑的见证,道和义的洗礼,依然展现着他独具的成熟魅力。风光绮丽,书卷飘香,吸引着八方来客。

  河西小学读书节的跳蚤市场独具匠心,热闹的市场,火热的交易,却充满着如此神奇的宁静,那是只有读书懂书的人才能营造出的书卷氛围。好一个河西小学读书节!好一个跳蚤市场!我不禁叫绝。

  我融于其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和童话世界。孩子们手捧着书天真的推广着,微笑的脸如花儿般静美,稚嫩的声儿如水般轻柔……是的,这是书的魅力,书的匠心独运,才能打造出如此儒雅书香的文化气质。

  看着零散而秩序的跳蚤市场,一堆堆,一团团,一簇簇,攒动着小脑袋。我不断的走,不断的看,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想,也不断的疑问,这些孩子们为什么对这个市场有如此大的兴致和专注,是蝇头小利吗?还是?这时一个帅气的小男孩手拿一本《稻草人》来到我面前,轻声礼貌的对我说,阿姨,你来这本吧!三块钱卖与您好吗?我故意说你能不能再便宜点呢?小男孩睁大明亮的双眼好像有点委屈,接着说:“这本书我买时很贵的,您能花这么便宜的钱买上这样好的书,满值的”。我笑了,所有的答案都有了,这些天真的孩子们太爱书了,这些孩子们也渐渐懂得了什么是生活。这些孩子也渐渐学会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是的,他们收获的不只只是蝇头小利,还有生活的大道理人生的大智慧。

  朋友,当你走近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每个开心的孩子都有一件至爱的宝贝,这个宝贝如张天义童话般的宝葫芦,置换出无数奇异的珍品,那就是他们美妙的梦想。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已经超然地享受在书的海洋之中了。孩子们读书的乐趣,不再只停留书的知识,书的故事,书的奇迹。因为孩子们自己也在书写着故事,创造着价值,发生着奇迹。

  当一方热土,经济繁荣,物欲横流之下,孩子们仍然保持着对书的如此热爱和痴迷,真的是河西小学的骄傲!

  腹有诗书气自华。曾经传说中的老爷庙——今日的河西小学愈发像一位自信的老人,书卷气浓,神采奕奕。我不禁向远处望去,看见了李校长陈校长会心的笑着,看见了老师和孩子们们灿烂的笑容。

教师读书征文15

  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在茫茫的夜色中显得那么独单,却又那么闪耀。夜色于许多人而言都有不同的意义,也许是劳累后澡堂里的那一席小榻,也许是忙碌后饭桌上的那一杯老酒,也许是辛劳后电影院里的那一场视觉盛宴。但于我,夜色是营营逐逐后枕边的那一本书。

  每一个爱读书的人都有喜欢的读书时间和读书场合,我喜欢在深夜读书,等这个城市的喧嚣淡去,埋下所有的亮灯,唯有床头那一盏小书灯发着微弱的光芒,此时捧一卷书,似乎将夜色翻开,走进了另一个别样的世界。

  挣扎在红尘之中,许多生活的无奈充斥每一分秒,奔走于每一缕光阴让灵魂变得麻木,被红尘中的喧嚣浸染,再也没有一丝的安宁与澄净。如何于世间求一份宁静,寻一片净土,忙忙碌碌的芸芸众生都在寻找答案,殊不知非非想想皆空幻,卷卷书香是良药。无数学者都曾经谈到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在我看来读书其实并不重要,只是不可缺少,因为读书是麻木灵魂的救赎。网络上很流行这么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让“灵魂上路”是一个人精神家园没有荒芜的表现,换言之只有读书才能让精神家园永远苍翠美丽。

  那么,如何读书呢?首先,读书需要心境。只有在内心的烦躁过后,在外面的诱惑远离后,才适宜读书。这是我为什么选择夜里读书,因为茫茫夜色是世间最好听的安宁曲,无论多么悲伤,无论多么兴奋,无论多么苦痛,无论多么快乐,在夜色中一切都会平静下来。心田似乎回到刚刚降临世间的那一刻,无波无折。此时读书也是最容易进入书中的世界,于夜色中给自己插上翅膀,脱离尘世的因因果果去寻觅另一番别样的风景。心境到了,书味亦有了。

  其次,读书需要挑一个好的时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挑一个最适合自己作息规律的时间去读书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在工作一天之后,我的身躯虽早已疲惫,但是精神到了晚上却高度亢奋,无需咖啡提神,大脑也能快速运转,此时读书无疑就如干燥的海绵沐浴甘霖的洗礼,文字似乎就像跳跃着的音符在脑海里奏响属于自己的`绝唱。挑一个好的时间,读书会变成世上最美的享受。

  最后,读书需要伴侣。古人读书都有伴侣,一杯香茶,一琴妙音,一杯老酒,这些受无数文人墨客青睐变成读书之伴。我最钟爱的读书伴侣是一杯凉白开,读书入了神,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并不是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好学的孩童,他们有的比较顽皮,一会就倦了让眼皮打架,喉头也略有干涩,此时喝一口凉白开,似乎整个身心都舒展开了,小小的疲劳、微微的干涩早就消失在氤氲的空气里,一切又都归于宁静,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去了。

  读书,心境到了,时间恰好,伴侣钟爱,那么一切就美了。

  读书,是世间最简单的事,也是时间最难的事。因为世上的书千千万,如何找准自己的口味如捞针于大海。其实选择书,就像选择饭菜,无论口味多么刁钻,总会有你的菜。爱读书,更要爱挑书。我特别喜欢徘徊于书架之间的感觉,那感觉无比惬意。挑适合自己读的书,读自己需要的书。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低俗文学也开始“登堂入室”,不会挑书的人往往将这些视若珍宝,殊不知这些并不是救赎灵魂的灵药而是麻木精神的鸦片。挑书,就是要挑经典,挑那些经受住时光洗礼、世人审阅的经典读。只有这些书里的世界才有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才有新奇美妙的风景。

  又是夜幕降临,每一个夜色都是上天对我的恩赐,我依旧如往常般,亮起床头的小书灯,喝一口床边的凉白开,捧一卷书,似乎翻开了茫茫夜色,走进另一个世界去救赎自己的灵魂,让灵魂上路。

【教师读书征文】相关文章:

教师读书征文06-21

(热)教师读书征文15篇06-02

教师读书征文15篇(热)06-04

读书的征文12-27

读书的征文05-18

读书征文(经典)06-19

【精选】读书征文06-26

读书征文05-19

经典读书征文06-05

与经典同行读书征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