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故事征文(通用20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征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征文一般都具有意味深长的结尾。那么你有了解过征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教故事征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教故事征文 篇1
猩猩撑着一把雨伞在树中玩耍,路上它遇到了猿猴。猿猴非常热情地同它打着招呼:“你好啊!猩猩!好些天没看到你了家教小故事动态图,身体好吧?哟!这样大晴的天儿如何打伞哪?”
猩猩回答说:“我很好的。我是为了防备下雨才拿的伞,可目前我躲在伞下享受不到温暖的阳光。
猿猴告诉它:“你在伞上挖个洞,阳光不就照到头上了吗?”猩猩其实照办了,温暖的暖阳照在脸上好舒服啊。
但是不一会倾盆暴雨就落了出来,举着伞的佛佛和没拿伞的猿猴顿时都被浇成了落汤鸡。
这个故事讲的是:别人向你提的建议,要想想是否合适自己,不要过度听取。
家教故事征文 篇2
大山养育了憨厚老实的父亲。父亲对我们姐弟的教育,虽无曾国藩那般著书立说,也没能像书香世家那般娓娓道来,但父亲用最朴实的语言教我们做人、成人的道理。
记得6、7岁时,我每天的任务就是带着弟弟到处疯玩,饿了就回家吃饭。有一次,看到一起玩的小伙伴手中拿着棒棒糖吃,很是羡慕。好奇那该是什么味道呢?于是我便决定自己也买2根来尝尝。回到家中,一看父母不在,自己便翻箱倒柜地找了10元钱,兴匆匆地往小店跑。手拿着棒棒糖的我们,一小口一小口舔着,边吃边回家。这情景刚好被干农活回来的父亲撞见,便问这棒棒糖是哪儿来的?看着一脸严肃的父亲,我原原本本地说出事情的始末。父亲摸着我们姐弟的头,说:“不经别人同意,就把东西拿来或借用,那是不行的,即便那是家人。要记住,除非自己的东西,否则要经主人的同意,才能借取!”我从父亲眼中读出父亲对我们姐弟俩责骂的不舍,也第一次知道有时随便拿家里的东西也会变成“偷”的概念!
后来,由于我们姐弟读书的需要,父母亲便在城关租了间屋子,到瓷厂打工。放暑假时,我到厂里帮妈妈彩绘,这才知道挣钱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所以,一有空,我便承担了买菜煮饭的任务。有一天,我去市场买菜,经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买了几样自己精心挑选的菜。卖菜的阿婆找钱时,我发现多找了10元,心里一阵窃喜。要知道妈妈要彩绘多少个陶瓷才能换10元钱呀!在吃午餐时,我把这“喜”事炫耀一番,一旁的父亲听完之后脸一沉,说:“不是我们的东西不能要。钱要自己挣,那样才能花得安心!那阿婆种菜卖不容易!你现在就去把钱还给她!”
因为已经是中午,父亲允许我第二天才去。第二天,我到市场找到了那个卖菜的阿婆,把多找的10元钱还给她。起初阿婆一脸的惊讶,紧接着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抓着我的手说:“真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听完阿婆一席话,我这才明白父亲让我还这10元钱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那天,我也明白了财富要由自己劳动来创造!
10元钱是小事!10元钱是大事!它述说着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家教故事征文 篇3
“嘿呀、嘿呀…。”是哪家在漆黑深夜还点着通明的大亮灯,在辛勤地为家操劳,使家而明亮?是我们的家!这盏黑夜中的明灯,在社区,不,在温州,是一束最闪耀的光芒。
告诉你,我们可是这社区里少有名气的勤劳之家。四代祖传,代代勤勉!
要说,就从奶奶说起。我奶奶这把年纪,也是忙个不停。在我们各自外出学习、工作之时,她就利用时间,在家里左洗右刷,从没闲着。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帮我们准备好早餐,就开始干其他活儿。我起床目视奶奶的一举一动,她拖地时声音十分轻,似乎生怕打扰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体不是特别的硬朗。干体力活过久,对身体有些许的影响。她为我们,累垮了身体。瞧,奶奶的动作缓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净,如果一些地方她还认为脏的,要重复着拖来拖去,不拖干净决不罢休。如果实在不行,她会皱紧眉头,摇摇头,拿来洗洁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响下,妈妈也是一位勤勉的人。是我们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单位认真工作,正因为这种态度,每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妈妈下班后,我总能听到她匆匆的脚步声和气喘吁吁声。妈妈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为我们准备晚餐的菜。她表现得没有特别的夸张,只是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声喘气。晚饭后,妈妈放弃了娱乐项目,也没有倒头休息,而是帮着家里做家务活。白天奶奶干,晚上妈妈抢着干,让奶奶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惊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见书房里闪着微弱的灯光,妈妈还在收拾书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续不断。我看见妈妈脸颊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妈妈的背微微驼着,曾经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儿怎么有些驼呢?我的睡意全无,书房里的灯依旧亮着。妈妈,白天在单位工作,晚上还要不辞辛劳在家整理家务。妈妈不愧是我们的勤劳榜样!
我在奶奶、妈妈的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勤劳。在学校我可是卫生大组长,不仅劳动响当当,学习也不例外。
一次,林老师布置作业,很少。但要求我们认真完成。是的,只有两项,一项是常规作业,另一项是作文。那次我写了两个小时!作文写了五面。完成的很认真。也许是平时课外书看得多,拿起笔来,我的灵感就会突发,越写越有劲。那次作文,我被当众表扬,那是勤劳的结果呀!
我们家的家风——勤劳之风,愿它常驻我家。愿那勤劳之风,飘在中华民族的上空,飘进千家万户之中!
家教故事征文 篇4
我生长于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和我。一家人都普普通通、简简单单,却很好的诠释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勤劳与宽厚。
出生于五十年代的爸妈,他们身上流淌着的全是勤劳的血液。经历过年少时的饥饿,从结婚时的“一穷二白”起勤劳就深深刻在了他们的身上。记得妈妈曾多次跟我讲起他们的事情,结婚当初除一间可以居住的平房外,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当时的状况,可以说毫不夸张,家里做第一顿饭的米也是向邻居家借来的。多年来,靠着他们勤劳的双手,起早贪黑,培养了我和妹妹两个大学生。比起早些年,如今我们家条件逐渐在改善,但我也很少能看见妈妈停下来的脚步,她总是忙完家里忙外面。她经常说种地得有种地的样,不能让庄稼杂草丛生,所以每年地里的收成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高产。妈妈没读过几天书,认识的字不多,她的许多智慧点子,却让我深深的佩服,她手巧、心灵,各种美食、各种废物利用、各种巧妙搭配,总会让我瞠目结舌,让我这个自称在家学历最高的人也是自叹不如。我想这一切都和妈妈的勤劳分不开,人们常说做的多了,自然懂的就多了。如今,我也已成家,我也将一以贯之,秉承妈妈的家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
我家农民出身,也不富有,爸爸的观念中却不会把钱看的太重。与人交往做事中,从来不会让别人吃亏。爸爸有一手木匠手艺,人们做事也愿意用爸爸,因为做事扎扎实实要的价格又合情合理。村里有什么公益行动,只要爸爸能做到的,他从来不会推辞,完全没有一点不情愿。说到家务事,也许这是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家中姥姥也是有儿有女,我看到的是十几年来只有爸妈在全心全意照顾老人的生活,所谓十几年如一日。如今姥姥已是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生活上更是离不开人,妈妈奔波于她的各个外甥之间,是爸爸一日三餐为姥姥做饭送饭,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而爸爸从不会因此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去计较什么,用爸爸的话说,“各人尽各人的一份心吧,强求不得他人,孝敬老人永远都没错,对父母问心无愧就好”。街坊邻里也为爸爸的这份孝心竖起了大拇指。我真的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深感骄傲与自豪。我想宽厚的品德已深入父亲的骨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没有任何做作的成分。
当今社会,在诸如求职简历中、年终总结中、工作升迁中等等的许多情况下,勤劳与宽厚已成为概括一个人品行的代名词了。有时我总在想,之所以把勤劳与宽厚放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层面上讲,必定有它的可贵之处。此刻,我也深深意识到爸妈用一辈子去践行勤劳与宽厚的内涵,这不正是其可贵之处嘛——这就是实践与坚持。
当我看到以“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时,也是与我多年来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总想写一些东西讲讲我的父母,所以借此机会,虽不能说一气呵成,也是很顺畅的就完成了初稿,因为其人其事确实是真情流露,没有半点掺假。在这,我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同时也感谢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给我树立的榜样,祝福我可亲可敬的父母,愿我们的家风家教故事永驻心间、代代传承。
家教故事征文 篇5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四口之家,父母是普通的农民,姐姐是一名人民教师。记忆中祖上没有什么名人,也没有成文的家风家教世代流传,但家中父母和姐姐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一些朴素的言语,简单平凡却不乏大道理,在无形中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
记得有一次在家中收拾衣服,看到有些破旧的衣服就收拾到一边,准备扔掉。母亲看到放在一旁的旧衣物就问道:“这些是准备做什么用的?”“已经都旧了,收起来准备一起扔掉”我答道。她二话不说,弯下腰来,一件一件拿在手中摩挲,随后说道:“这衣服虽不能穿,还能做其他用途呢,先别扔,放我那里。”之后,母亲做起了手工活,将衣物裁剪成擦地的抹布,别说,用起来还挺顺手。慢慢,我才明白,母亲的勤俭节约,不仅仅是节省钱,更重要的意义是对于资源的珍惜、对自己与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巷子干净了,心情也跟着清爽了”
老家的房子是一个巷子口内带院子的平房,父亲每天早上都会打扫卫生,用扫帚清扫灰尘,不只是清扫自家屋内和院子,连整条巷子他都会一并扫一扫。在不理解父亲做法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他,问他为什么每天都要扫巷子,住在巷子里的又不止我们一家,别家怎么就不扫一扫呢。他的回答是,做任何事,都不要管别人怎么想怎么做,做好自己就行了。巷子虽然是公共区域,但也是通往家的必经之路,看到巷子干净了,心情也跟着清爽了。在他的话语中,我懂得了父亲不只是爱自己的“小家”,也爱公共区域里的“大家”。有的时候周末回家,我也会拿上扫帚扫一扫巷子,在扫除巷子灰尘的同时,也扫除心灵上的灰尘。
“多读书,读好书”
姐姐一毕业就在离家不远的一所学校当教师,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了,在这七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对学生们的要求很简单,只有两句话:多读书,做好人。她经常鼓励学生们看各种各样的书籍,教育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在她心中,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注重言传身教。她不仅对学生严要求,对自己也是一样,要求自己每月至少读一本书,范围广泛,散文、诗集、自传、小说等等,她会根据当月的心情挑选书籍去阅读,一边读还一边作记录,慢慢地,读书成了一种习惯,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开始喜欢上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去忧解烦定心性,陶冶性情美心灵。
去年年底,我通过遴选考试考入县纪委宣传部工作,工作以来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对我提要求,要认真工作,不要怕苦怕累,宁愿多干活,不要多抱怨,要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母亲的话简单朴实,我也牢记在心,在学习上认真踏实;在生活中,对待身边的人毕恭毕敬;在工作中,扎实稳重,勤恳能干,愿意帮助别人。
家教故事征文 篇6
林肯在初次登上政治表演时,非常不乐观,他并且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他第一次应对公众发言的之后,脸色发白,膝盖颤抖,仿佛随时都有昏倒的或许。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害怕压倒。他仍然对自己的难堪经历看得很淡,因为他了解自己不能只是靠紧咬牙关,就能讲完一个长篇发言。聪明的他决定从逐渐培养自信心入手。
他决定做第一次政治巡回演讲的之后,一开始只做一些简短的演讲。这样,他就不至于太兴奋,就无法尽量轻松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方式的确很管用。这些小小的顺利积累起来便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到现在巡回讲演将近结束时,他终于可以连续讲半小时也不认为很费劲了。后来,公共演讲成了林肯特别擅长的一种工作。
林肯的故事告诉我们,先从容易的事情做起,让一次次的小成功提升自己的信心,由此,我们都会把信心养成一种成功的习惯。
家教故事征文 篇7
“家教”是全世界所有民族都拥有的一种对子孙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国为最有特色,因为,在中国,“家教”尤为重要和必要。中华民族历几千年而血脉不断文明不坠,我们自有我们全社会共同尊崇的价值基础。这个价值基础是以儒家道德信仰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我们民族的信仰系统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对自身传统道德的尊崇和修习,修习的最普遍方式,非仪式而是“教化”。
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处不是天国,而是家国。家风乃吾国之民风。
——鲍鹏山(著名文化学者)
记得小时候,家里姐弟四人。每到一学期结束,发成绩单的日子,家里都要举一个庄重的仪式。父母会把我们姐弟四人带到田间地头,看自己家里庄稼的长势。回来之后,每个孩子都要汇报自己一学期所取得的成绩,还有就是要认真检讨自己这一学期的不足。姐弟们都说完了,父亲会做一个总结,或表扬,或勉励,或批评。总的来说,大概就是努力学习,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父母努力耕作,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孩子们要勤奋学习,老大尤其要努力,为弟弟妹妹带个好头。姐弟之间要团结,大的要让着小的。还要注意节约,不该买的东西不要乱买。父亲总是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很少同我们嬉戏逗乐,也没有见过他对我们的淘气行为表示过欣赏。我们在父亲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他规定我们怎么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如每天晚上吃饭,要等长辈先开始端碗,坐得是否端正,手肘是否妨碍了旁边的人,是否发出很没有礼貌的咀嚼声。
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候不爱吃青菜,专挑肉,又不肯听父亲的警告。父亲罚我不许吃菜,只吃白饭。刚好外婆来了,一再缓和气氛,可是谁也不敢往我的碗里夹菜。每每父亲教育子女的时候,母亲总是毫无疑问的站在父亲一边。
岁月匆匆而过,一晃我已近四十岁了。父亲早已到了古稀之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习惯了听从我们的意见。可是我们姐弟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很害怕他。我们姐弟常常在一起讨论,可至今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怕他。每当在人生面临较大变动的时候,我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想听听他的意见。
父辈渐渐老去,孩子慢慢长大。我们成了承上启下的一代。人自爱其子,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培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一项神圣的义务与责任。时时给孩子以指导、鼓励与鞭策,使她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阻力,踏上正当成长的道路。像父亲那样的严格教育,我总觉得有些“残酷”。我常常想,我要给我的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生命总是有局限的,我有什么是需要通过亲生的儿女,继承和延续的呢?当然,勤俭节约是必不可少的。父亲常常说过:兴家如针挑土,败家如水浪沙。还有勤奋努力更是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中华民族,泱泱大国,只有每个人都奋发向上,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只有国家强大,才能谈得上个人的幸福生活。
我的孩子从六岁开始弹琴,一开始兴趣盎然。可是单靠兴趣始终是坚持不了多久,不到三个月,新鲜劲儿过去,练琴成了一种煎熬。之后的几年时间,我总是告诉自己要坚持,不要放弃。哪怕是三伏天酷暑难耐,三九天冰天雪地,我始终坚持接送,陪伴。现在,孩子经常会在学习之余,高兴的时候,郁闷的时候,通过弹琴抒发自己的心情。她说:“妈妈,我现在发现,会弹琴真好!幸亏我当初坚持下来了。”我说:“会不会弹琴这不重要,关键是你现在非常感谢当初的坚持,那么,好好努力!多年以后,你会感谢你现在的坚持!”
勤俭,勤奋,坚持。这是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传承的品质,也算是我们家的家教吧!
家教故事征文 篇8
如果说家庭是田园,我是小苗儿,那么家风便是阳光,而家训便是雨水。要想茁壮成长,必定少不了二者的陶冶。
我家的家训很简单:“善小而为,久之成大德”。小时候对挂着墙上的“善小而为 久之成大德”这九个字并不能理解。但我却依稀记得上幼儿园时的那次家庭故事会。大概情节已经忘却,但是其中的道理却记忆深刻:即使是弱小的动物,它们的善行也绝不会白费。做人也是一样,“积小善可成大德”。从那时开始,我心里埋下了“善”这颗种子。
小时候,我经常被忙碌上班的父母锁在家里,通过见方的窗户只能看到窄小的蓝天和细小的风景,这样,家风家训对我们的成长就更是至关重要。有人说过:一个人的优良气质很大部分取决于家庭的教育。我的父母也是深切认识到这点的,所以他们总是尽力以身作则。不苟言笑的父亲更是以此为准则,细微地影响着我们。
小的时候,爸爸经常抽空接送我上下学。有一次,他嘴上说着得赶紧回家加班赶一份材料,可车的速度丝毫未有半点逾越。就在我们要过的时候,黄灯却刚好亮了起来,爸爸稳稳地刹了车……还有30秒,我看四周没警察,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周围都没人,过去吧?”“那红灯还是亮着的啊!”预料之中的的回答。““善小而为,久之成大德”他认真地答道,眉宇间满是庄重与神圣。当然,类似的例子在我家人中是常事。爷爷是村里有名的义务厨师,村里家家户户办喜事大事找他当厨,他总是积极帮忙;叔伯姑婶也个个是勤劳朴实、自力更生的模范……
一路上,我仔细回味着爸爸的话语,我的心恍如被洗涤一遍了。的确,大与小是相对。古人云:“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如果不屑做平凡细小的事,最终只能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社会公德心、自身的道德底线……良好家风的保持,长辈做好表率,后辈定能更好地传承。“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问其香……”自呀呀学语开始,爷爷奶奶照顾我的朝夕中,教会我明辨美丑是非善恶。尽管有些事对于别人来说无关紧要,可对于我来说却会自觉慎重地做出选择。因此我越来越自律,能自觉将美德融成了自己的习惯。
正是由于良好的家风家训的牵引、源于家庭的熏陶,我已从一株初见蓝天的小苗儿逐渐长成了一棵婀娜多姿的小树。我相信我一定会记住家训,好好传承良好家风,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苍天大树的。
家教故事征文 篇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倾注了我们父母太多的心血,当然孩子也带给我们无数的欢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学生,他们的变化带给了我们超多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和孩子一起在学习和进步。
一年前孩子正式进入小学生活,作为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适应小学的新变化。小学一年级开始,与在幼儿园的相比,生活习惯,学习内容,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孩子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我们家长而言,原来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每天为接送孩子次数的增加而奔波,为孩子的一日三餐的安排而感到烦恼,为督促孩子的各项作业大伤脑筋,可以说对于家有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来说,的确很不适应,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我们根据自己孩子自身的优点弱点,有重点的调整对孩子的管理,重视自己教育方式的改进,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教育。
通过对孩子进入小学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觉得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很重要。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而是贵在坚持。我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就和孩子说明,回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玩耍,而且第一时间把老师布置的最基本的作业做完,这一点要明确和孩子讲明。然后可以再利用半小时的时间复习或者预习一下课本的内容。另外周末还要拿出一上午的时间把一周所学的内容全面整理一下。因为孩子记得快也忘得快,要经常巩固。从一年开始,孩子的班主任就提议每天做口算,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到口算的重要性,慢慢的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孩子口算速度加快了,准确率也高了,所以一直到二年级,依然保持每天做口算这个习惯,对于孩子考试做题提高速度和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我也会积极的培养孩子的兴趣,关于兴趣方面,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强加给孩子。女儿喜欢画画,我就在这方面适度培养她的兴趣,我总结的一个经验就是,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画画,这样孩子会从心理上感觉到一定的稳定感,不是那么的枯燥。当孩子某一段时间有厌烦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停止一段时间,不要让孩子觉得厌烦,就会慢慢失去对这个兴趣的喜欢,应该让孩子快乐的学习最重要。
再就是我觉得家长自我教育很重要,当你看手机的时候,孩子在学习,这样就是最基本的对孩子的不尊重,当你拿起一本书读书的时候,就能给孩子起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也要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要跟上他们的步伐,多学习,多了解一下某个阶段的孩子的需求,不要过早的造成代沟。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就是倾听,要放下我们作为父母那种高高的姿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诉说。每天放学,我都会在回家的路上问她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开心不开心,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女儿总会十分兴奋的和我汇报一切,这可能就是孩子对家长的一种信任,可以放心的大胆的诉说一切,所以要从各方面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最基本的.要做到让孩子在家会感到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样孩子才能有信心,更加认真地学习。而且还要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要有自理能力和抗挫能力。女儿从一年级开始,我总觉得孩子小,一直都是我收拾她的书包,慢慢发现孩子连基本的第二天上什么功课也不知道,也不管要带什么去学校,认为写完作业就可以了。于是我改变方式,让孩子写完作业,然后看课程表,第二天的功课,需要带的书本,自己收拾,慢慢的孩子就习惯了,也不会丢三落四,对于以后进入高年级学习也有帮助。在强调孩子自理能力的同时,并不是全部放手不管,家长的陪伴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孩子考试没考好,我们并不能光去责骂孩子,要仔细查看孩子的试卷,发现问题在哪里,及时找出来和孩子一起巩固下,并多加鼓励。还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的学校平常也会有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作业,我每次都会认真的和孩子一起完成,需要查阅的就看书或者上网,搜集一些资料,孩子每次做手抄报,我也会和孩子一起设计版面,陪她一起做完。再就是要适当让孩子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包括电脑游戏,可以规定一定的玩耍时间,每个周末我都会和孩子一起玩她喜欢的电脑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们都是朋友,并没有以父母的姿态去压制孩子,要让孩子找到家庭生活中的幸福感。
虽然家庭各方面教育十分重要,但是也离不开学校老师们的一起努力。老师们的关爱和公正给了孩子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挑战自己的机会,当孩子每次兴高采烈的和我诉说学校里发生的趣事的时候,我都能深深体会到老师和学生朋友般的情谊,心里感到特别的温暖。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你就会看到成功的希望,看到孩子们的明天!
家教故事征文 篇10
今天,我在楼下骑自行车,隔壁王老奶奶家的孙子小伟在踢球。小伟今年3岁,长得虎头虎脑,很可爱。胖嘟嘟的小伟追着圆溜溜的球。突然,小伟被球绊了一跤,他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王奶奶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扶起小伟,心疼的安慰着她的宝贝孙子,并用脚用力踩地板,说:“地板不乖,地板不乖,害的小伟摔了一跤”。这一切看得我目瞪口呆,我不明白小伟摔跤跟地板有什么关系,这是他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呀。
看着小伟发生的一切,我想起我小时候摔跤的情景。好几次我摔倒,也是趴在地上等待妈妈来扶我,有时也经常挤出了晶莹的泪花。可妈妈不像王奶奶那样,她总是在我企盼中慢吞吞的来到我身旁,然后说:她相信她的宝贝也就是我是个勇敢的孩子,勇敢的孩子摔倒了能够自己站起来。我象被施了魔法一样,真的自己站起来,然后妈妈拥抱了我亲了亲,问我事情的经过,其实都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妈妈总说让我吸取教训,下次小心点。有次我的头碰到了桌角肿了一个包,我大哭不止,妈妈亲吻着我的包包问我是不是很疼,我点了点头,妈妈说桌角把我碰疼了,我也把桌角碰疼了,我们去安慰安慰桌角好不好,我一想到桌角也像我这么疼就觉得很可怜,跟着妈妈抚摸了桌角安慰它不哭,我也觉得自己受到了安慰也就不感觉到疼了,当然也就不哭了。从此,摔倒的我都是自己站起来的,甚至还安慰安慰地板不哭,然后才告诉妈妈,妈妈表扬了我,还告诉我一个道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想到王奶奶与妈妈面对摔倒这一件事不相同的处理方法,我明白了妈妈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告诉我人生的大道理:每个人都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像小伟摔倒是因为他自己不小心而不是地板的原因,他就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也明白了家是花圃,孩子是花苗。家教如雨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要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教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家教故事征文 篇11
猩猩撑着一把雨伞在树中玩耍,路上它遇到了猿猴。猿猴非常热情地同它打着招呼:“你好啊!猩猩!好些天没看到你了家教小故事动态图,身体好吧?哟!这样大晴的天儿如何打伞哪?”
猩猩回答说:“我很好的。我是为了防备下雨才拿的伞,可目前我躲在伞下享受不到温暖的阳光。
猿猴告诉它:“你在伞上挖个洞,阳光不就照到头上了吗?”猩猩其实照办了,温暖的暖阳照在脸上好舒服啊。
但是不一会倾盆暴雨就落了出来,举着伞的佛佛和没拿伞的猿猴顿时都被浇成了落汤鸡。
这个故事讲的是:别人向你提的建议,要想想是否合适自己,不要过度听取。
家教故事征文 篇12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家的家风家规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下我家的家风吧!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孝”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爸爸妈妈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每次吃饭时,我都是最后一个坐下,因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坐下后,我再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坐下。有一次,家里留客人共进晚餐,当时我在外面玩得累了也饿了。于是回到家里也顾不上跟客人打招呼就去厨房吃了点东西,没有想到,客人走后,爸爸狠狠地批评了。
介绍完我家的家风后,我再来介绍一下我家的家规吧,我们家的家规是:“事不过三”同样的事情不能重犯,也许是我每次出去玩时都超过了妈妈规定的时间,因为这缘故,我们家的家规就诞生了。
有了家规家风,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家教故事征文 篇13
孩子天生都是璞玉,长大以后成为什么样子,一方面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们家长给到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今天在这里分享几点心得,希望能给“在路上”的朋友们一些帮助。
一、孩子成长的核心基础——道德品质
当下的国情让我们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是由爷爷奶奶辈或则阿姨带,我们自己的由于工作很少与孩子有较多的时间进行沟通,加上独生子女的情况较多,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自己的坏习惯,甚至坏脾气。
因此,要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学校里日常教育的内容,要让孩子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仅仅是我们对孩子不断的说教,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同时,道德品质教育可以更好地让孩子学会分辨是否,健全自己的心智,让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具备更多的韧性,而不是依赖大人,依靠外力。
隔代教育很多时候存在溺爱的特点,因此需要我们及时和爷爷奶奶沟通,狠下心来执行,须知现在你不狠心,将来孩子受到的挫折可能更大。要让孩子养成自强的习惯。
举个例子,溺爱的结果经常表现为孩子将在学校或小朋友之间开玩笑甚至某些脏话带回家用在爷爷奶奶身上,孩子也许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或则开开玩笑,爷爷奶奶因为溺爱,也不和孩子一般见识。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不尊重人也是可以的,在家里也许大家能容忍,但孩子以后到了社会上,其他人能容忍吗?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严肃的制止,并要求孩子正式地向爷爷奶奶道歉,并取得他们的原谅,还要保证不再发生。事后需要及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站在爷爷奶奶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换位思考,让其明白什么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自己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充分体现民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家里不是最有影响力的地位,而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一员,甚至在其工作之前都在接受家庭成员的照顾,所以,应该对其他家庭成员要感恩。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跟道德品质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很大,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在意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对道德品质的教育,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好的学习成绩却来自孩子自身的努力。也许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辅导孩子,所以给孩子请了这样、那样的家教,让孩子的成绩更好,但是如果孩子自己从内心没有学习的动力或则在学习上没有韧性,那么,再好的成绩也许只是表面上的,当没有人给予孩子辅导的时候,孩子的成绩就会如跳水般的下滑。
可能家长们都注意到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就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早已过了看文凭招聘的时代,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有学习能力的年轻人,能承受压力的年轻人。“与其要一个博士书呆子,不如要有一个有学习能力和上进心的本科,人力成本还更低!”
在道德品质教育方面花了这么多篇幅,无非就是想让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孩子自身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不是孩子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反过来只要孩子道德品质好,有上进心,有韧性,再加上现在生活好了,孩子先天智商条件都差不多,孩子的成绩还能不好?还需要我们家长一天到晚操心吗?
二、保护每个孩子天生的优势——创造力
孩子是璞玉,还是那句话。孩子从呱呱落地开始,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生存的技能和做人的道理。作为家长,经历的事情比孩子多得多,懂得的道理也多得多,可以说大部分的道理在我们家长看来都是对的,但我想说的是,就算是科学家也有犯错的时候,我们的道理也不一定全对。
试问,我们的孩子是否质疑过我们说的道理?有没有觉得孩子越大,问我们“为什么”的次数就越少?是否我们太急于向孩子灌输我们的知识与经验,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问老师:“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线为什么不相交?”按照书本上的内容,答案是:“因为这是真理。”真理是什么?真理的定义是经过人类漫长的验证所证明的事实道理,而人类仅有几千年的文明,谁能说这些真理就一定是对的?
400多年前,哥白尼因为质疑地心说而被烧死。但是时至今日,小孩子都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不对的,但再当时的人群认知中,地心说就是真理,不容质疑。人类之所以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展,就是因为不断有人质疑前人界定的真理,而这些人,正是拥有创造的能力并有着质疑的勇气。
很多家长都觉得国外的教育,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优于国内的教育,国内的应试教育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发展;但是我想说的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教育在学校和老师的不断辛勤工作与努力争取下已经非常优秀了,创造力的培养,更多的时候是依靠家长来完善。
容许孩子问为什么,和孩子一起去验证问题,通过事实来让孩子明白,永远比直接告诉孩子好。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学会质疑一些自己没有完全弄明白的道理,通过实践去验证道理,而不是盲目的学习老师、家长教授的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是真知,比死记硬背的学习强100倍。
三、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荣誉感,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作为一个五年级孩子的父亲,我深刻体会到荣誉感与自信心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在1年级到4年级这个阶段,因为学习内容的简单,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是到了5年级,由于学习的知识越来越深奥,内容越来越多,导致孩子在一段时间学习成绩不好,自信心受到了打击,荣誉感也受到了影响。
在一次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我发现孩子认为考不好是因为自己笨……以前孩子总是向班上学习最好的看齐,现在孩子总是说,比我差的还有哪些同学……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孩子失去自信了,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动力。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努力的方向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是浑浑噩噩的,不思上进,作为年龄更小的孩子,更是这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感觉孩子在“混”时间。
在家长们发现这种信号的时候,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地与孩子沟通,通过让孩子做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及时表扬和奖励,使其获得成就感、荣誉感,重拾自信,重新树立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切勿好高骛远,长期目标要有,短期的目标更重要,短期的目标一定是孩子努把力就能完成的,而不是太遥远,否则孩子因为短期不能完成而重新失去信心。
家教故事征文 篇14
爸爸告诉我,奶奶是怎么用“土”家教教育他们的。
小时侯,奶奶给他们讲了许多故事。奶奶没文化,讲的故事都是听前辈人讲的,这些故事听起来是有点迷信,作用却不小,让他们不敢做坏事,养成好习惯。
奶奶没办法教他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为了让他们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奶奶说上古时侯,雷公在天上看到有人把大米随便乱泼地上,糟蹋粮食,就把她劈死了,后来发现劈错了,因为她倒掉的并非大米而是剥了皮棕树籽,冤死的人就成电母,以后雷公要劈坏人都会让电母先打闪电看清楚的。大家怕雷公,谁敢浪费粮食呢?奶奶还说谁不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长大后娶的老婆会是麻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会再留饭粒呢?
奶奶想让他们好好读书,给他们讲了“壮元与乞丐”的故事。又是上古时侯,一个孩子的母亲过世了,父亲娶了后
妈又生了一个弟弟,弟弟的舅舅给他们兄弟算命,说哥哥是乞丐命,弟弟是壮元命,因此,后妈很溺爱弟弟,弟弟认为自己是壮元命、不努力读书,结果什么都没考上、又坐吃山空、终成乞丐,而哥哥不信自己会是乞丐、发奋读书、却中了壮元;做人要靠自己努力,天上不会掉馅饼的。
奶奶孝敬长辈、乐于助人。在爸小时侯,谁家都不富裕,难得杀回鸡鸭,每次奶奶都是炖好、挑最好的肉让爸给太爷送去;那时,我们全村很少人会做衣服,奶奶总是义务
帮人做衣服,大家都敬重她。她教育儿女们都要做好人,她说天在看、好人会有好报。
奶奶教育子女还有一手,就是“家法”。 “家法”是挂在墙壁上的一把竹枝,儿女们谁犯了错,都得惩罚。拿人东西最不可恕,有一次,爸和叔去摘邻居的李子,被奶奶用竹枝狠狠抽一顿,还得把李子一粒不少送返人家;欺负弱小也不可恕,有一次,二叔让人欺负了,爸为替他“报仇”,把人推到水池里,使他弄了一身泥,别人来家里告状,爸又受了一顿皮肉之苦,爸不服气,奶奶教训爸:别人不对也就算了、不和人比做好事、却和人比做错事、还是该打。
父辈伴随着奶奶的“土”家教成长,养成了许多好品格。我说奶奶的“土”家教还真不“土”。
家教故事征文 篇15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素质和教养,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它是一个家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好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我的家风是什么?我开始追忆、思索。
“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孝敬父母是创建和睦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背奶奶上坟的情形总会不时浮现。那时我刚上小学,我们一家去给爷爷上坟,山有些陡,奶奶是小脚,加上她年近70,没法再爬山下坡,父亲和母亲就轮换着背奶奶,妈妈常年在家干农活,体力好,背奶奶的次数又多些。我上五年级时,奶奶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等你妈妈老了走不动时,你可要背你妈妈呀!”奶奶生育9个孩子,子女成家后,她独自生活,几个儿子共同赡养。在6个儿媳妇中,我母亲最孝奶奶,她穿的绣花鞋和系的围腰全是母亲做的。缝年过节或平时家里有好吃的菜,一定叫上奶奶一同吃。
如今父亲和母亲也年过70,我隔三差五回去看看,给他们洗洗衣被,收拾收拾屋子。如有病痛,我和丈夫就送他们去医院。我常想,父母年轻时不但要抚养我们成长,而且还搞家庭建设,吃了不少苦,现在我们应该孝敬他们、让他们安度好晚年。我的儿子现在安徽读大学,每个星期都给外公、外婆打电话,放假回家,第一时间就是看望他们,乐得俩位老人心里甜蜜蜜的,夸孩子懂事、省心。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感恩使我们在困难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我上小学在农村,那时家里穷,父亲的工资低,母亲一人在生产队“苦公分”,上有奶奶和外婆要赡养,下有我和弟弟在抚养,加之还盖房子,真是苦够吃不够。盖房那会儿要请人,村民们很朴实,也体谅我们不收工钱,母亲过意不去,晚上帮人做针线活,比如绣花、做鞋、补衣服,有时帮人家写信来给予回报。
我和弟弟参加工作后,家里的日子有了好转,母亲时常提起困难时帮助、支持和关心过我们的那些人,她常念叨:“盖房时三叔和大哥帮抬石头,李大爷、阿国叔帮砌石脚,二姑爹赶着骡子帮驮瓦并且还资助我家大米……”这些年来,父母住在县城,虽然他们年纪大了,但仍然进行着能力范围内的感恩,李大爷病了瘫痪在床,回村里看过几次;二姑爹的大儿子生病住院,又找医生又送饭;六哥的小儿子考上大学,回去祝贺……知道村里有人来看病住院就主动去探望,村里谁家进城办事,需要帮忙,他们尽力而为。
农历正月十五的龙灯盛会“闹花灯”,是我们密祉的传统佳节,父母每年都回村里支持这项公益活动,与当“灯头”的家庭一起筹备十五要出的龙灯和表演的节目。母亲参加各式彩灯的扎裱,父亲创作花灯节目,老俩个从早忙到晚,不亦乐乎。母亲说:“一村人就是一家人,虽然人家不望着我们感恩回报,但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自己就活得轻松,愉快、踏实。”是啊,其实感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要感恩的不仅是父母、亲朋好友、老师、同事,还有更多的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人。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一切;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而不求回报。
“成由勤俭败由奢”
勤俭节约是一种公认的好习惯,更是一种美德。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和弟弟,只有勤劳、节俭日子才能过得好,安逸享乐将一事无成。父亲在单位上班,母亲在农村,家里的所有农活都得母亲一人扛着。记得在生产队劳动时,母亲为了多增加公分,包挖过一亩多豆田。因豆田很硬,难挖,所以大多由壮年男子或耕牛来犁公分就高,可由于公分高,母亲一个女人家,天还没亮就去挖,直到天黑才回家。家里第一次盖房子时,部分石头是母亲利用生产队劳动之余的早晚到村后的石场背的,她能背的就背,背不了的请人抬。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母亲特别高兴,因自家的承包田,自己作主,不受制约,该种的种上,管理跟上,她种的庄稼年年丰收,从此家里就有了吃不完的粮食。
“浪费无底洞,坐吃要山空”、“粗茶淡饭、细水长流”是母亲时常讲的一些谚语。父母穿的衣服基本是我和弟弟买,因多年来他们形成节俭习惯,认为不破不漏就行,不必有多好,干净就行,有时我们不穿的还拿去穿,说是扔了可惜。用破了的床单、被套,母亲“改造”后继续用。一天吃不完的饭菜,第二天接着吃……我对父母说:如今家里生活条件好了,该是享受的时候,不要过多节约,该穿该吃的都不缺。但他们仍然很节俭。回想父母从30岁起到60岁,在农村老家盖过两次房子,县城买了一套住房,不靠勤劳、节俭,拿什么盖?
父母勤俭的好习惯不仅影响我们姐弟,也让我们的下一代受益。我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只用过两个书包,高中三年学校统一定制的校服就买过一套,毕业时我数数上衣的补丁共有三个,左右肩各一个,恰好是背书包的位置,袖子上一个,都是我用同色面料从里面添补上的。每月生活费约400元,钱不乱花,他的理由是:自己是到学校求学的,不是去比吃穿,再说,那用的可是父母的钱。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谦虚就是不自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也是品行和修养的重要体现。父母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话都说明了谦虚对于成长的重要性。因为只有谦虚才能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而能不断进步,骄傲自满只能停步不前。父亲是弥渡县花灯团退而不休的老职工,好学、敬业、能吃苦,一辈子酷爱他的音乐事业。至今,只要团里有大型节目参演,仍请他写音乐、作指挥,大型花灯表演剧《正月十五闹花灯》等剧目的音乐荣获省州文艺汇演音乐创作奖。目前,71岁的父亲,还忙于收集整理《弥渡县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工作。母亲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只读过两年书。但她从小喜爱刺绣,且一直努力自学,她绣的裹背、枕头、绣花鞋是我们家困难那个年头的生活来源之一。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不需要她再做绣品帮补了,但她仍坚持刺绣,她绣的《老寿仙》、《八仙》、古式裹背等先后获得了“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渗透在我和弟弟的生活和工作中。
“和为贵、谐为美”
父母用“远亲不如近邻”来教育我们和邻居要和睦相处,邻居与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能做到相互关心,相互谅解,那就给自己和他人都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记得小时候到县城找父亲,那时他住的是一幢瓦楼房,父亲住楼上,上下是木楼梯,如不小心走得重或者水弄在楼板上,父亲一定要批评,因会影响邻居。
成家多年来,我谨记父亲的教导,如今我与邹家、赵家做邻居,几年来,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只要有机会在一块都有讲不完的话,说不完的家事,十分开心。邹家在房顶上种了蔬菜,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菜,总是热情的送上门或让我去采摘。有时我从两家之间约1米高的隔墙上爬过去,把需要的菜采过来,绿色环保的菜味道就是不一般,吃着放心,然而更多的是暖心。
在我们几家的大门前是一条6米宽的通道,用于停放车辆,没有清洁工来清扫,于是我们三家都“争”着打扫,数赵家最勤快,经常一大早就扫完,我家成了落后分子。我深深体会到能结为邻居是种缘份,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是社会和谐环境中的一朵鲜花,这朵鲜花需要大家浇水呵护,才能枝繁叶茂,连成大片花圃,整个社会才能更加美丽和谐、温馨。
点点滴滴的回忆,让我对父母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恩,我爱我家。然而,没有国哪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家庭有好的家风,国家就和谐稳定、蓬勃向上、国富民强。让我们重视家风、端正家风、涵养家风,共同创建社会文明新风。
家教故事征文 篇16
学校发起家风调查。“家风是什么呢?”在回家的电梯里,我迫不及待的问妈妈。
妈妈微微笑着说:“你注意观察呀,其实,每天,你的行为,都在体现我们的家风。”
我怎么没有印象呢?我使劲挠了挠脑袋,疑惑的看着爸爸,爸爸懒懒的笑着说:“回去问问爷爷。”
我无奈的翻了翻白眼,知道他们肯定是不会告诉我了。只好自己观察吧!
到家,爷爷已经做好了香香的饭菜,我抢先拿了筷子,准备向美食发动强势攻击,这个时候,爸爸皱了皱眉头,说:“家风旅游去了吗?爷爷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风啊!我赶紧放下筷子,去厨房帮爷爷把最后一道菜端了出来,端正的坐在桌子前,等爷爷坐好了,爷爷说:“吃饭了”,我开动了筷子,大口大口的吃着饭菜。这时,老爸拍拍我的头,说:“对嘛,这才是孝顺懂礼貌的孩子嘛!”
“那我们家还有什么家风呢?”我大口嚼着饭菜,模糊不清的说。
老爸说:“食不言寝不语也是家风!不过,还有其他的家风,你练功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了好家风家教征文800字好家风家教征文800字。”老爸说完,贼贼的阴笑了两声,我突然背脊骨发冷,掉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好可怕!
很快就到8:30了,妈妈说:“幺儿,该练功了。”这声音像天使的声音那么温柔,可我觉真得像是魔鬼在召唤我一样!
“O,no!”我痛苦的呻吟了一声,极不情愿的放下手里的书,慢慢腾腾的开始换衣服。
半个小时踢腿、下腰、劈叉之后,我迎来了终极的考验――靠墙劈腿!这个痛从心底里钻出来,跑到我的每个毛孔里,我痛的说不出话,连惨叫都发不出声音,我只想赶快结束这个魔鬼时刻!可是老妈说:“还有5分钟,坚持一下,艺术团在向你招手哦!要不要听首歌放松一下呀?”她的声音很温柔,但我真的很痛苦!为了进艺术团,我只有咬牙坚持,我忍!我开始做大口的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请求妈妈为我放首歌,慢慢的,我不觉得痛了,我知道已经超越了今晚的极限――我的腿麻了!
这时,老爸推门进来了,他嘻嘻的笑着说:“今天不错嘛,坚持的越来越久了!看你的样子,再坚持九十分钟也是有可能的嘛!你不是问我什么是家风吗?这就是咱们的家风,吃得苦,有毅力!”
我心里一阵春风吹,偶也,原来这也是家风,我做得很不错嘛!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这样的,你们家的呢?
家教故事征文 篇17
最近,中央电视台在“新春走基层”栏目中开展了“家风、家规”调研活动。我本人认为,此活动开展的非常好!中央电视台新闻,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风向标,这说明国家在抓道德规范,抓国风民风,抓法制法规。是啊,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风尚和道德规范;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约束;一个家族,也有一个本家族传承习惯和约定俗成的家教、行为规范。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民族的传统风尚、门风;家规,是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传下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家风是仁慈的、宽厚的;家规是严厉的、强制的。家教,是围绕本家族的家风和家规而采取的引导、教育、约束的方式方法。
作为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已形成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文明孝行的国风、民俗。
作为我的家庭,虽几代人都没有总结、归纳、明确家风是什么,家规是什么,家教怎么做。但是,以我从记事到我现在五十多年的感染和体会,我总结认为,我们的家风就是:勤劳节俭;我们的家规就是:正道守法;我们的家教就是:孝老诚实。
“勤劳俭朴”的家风。我的姥姥、姥爷早年带着我母亲姊妹五人(母亲姊妹六人,排行老四,一哥二姐一妹一弟,当时大姨十五岁嫁人未随行),从山东老家徒步逃荒要饭到东北、进而到朝鲜,在朝鲜定居多年,后来返回老家——山东沂蒙山区。他们深知生活的艰辛和苦难,教育我们一生都非常珍惜每一粒粮食和每一分钱,要把每一粒粮食和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都用得恰到好处!他们从小养成的非常勤劳和特别节俭的习惯也言传身教给了他们的子女们。
“正道守法”的家规。祖辈们都一代要求一代走正道遵纪守法。偷鸡摸狗的行为决不允许;吃饭时吃再多不嫌,不到吃饭时,吃零嘴不许!对事业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忠诚守信、不甘落后。
“孝老诚实”的家教。父亲常说,要孝敬长辈,父母生育子女很不容易,父母省吃俭用,一口饭、一把尿的照顾养育子女,把你们养大成人很不易,到老来,父母的经营能力降低了、身体条件变差了、精神状态欠佳了,这时的老人需要人照顾、需要人安慰、需要人陪伴,这些就要子女们自觉去做到。对老人要孝敬,做人要诚实友善。不能贪图别人的利益、好处,对他人不能有坏心,要用善良的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要用付出的心善待他人;要身影正、品德良、心地善;要诚实守信,不说假话;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绝不得有害人之心!
以上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规和家教。我会身体力行继承和传承下去的,也期盼我们家族的人也都能做到并传承发扬下去。让我们的家风、家规和家教能留芳后世,为国家文明发展和民族进步做点滴贡献!
家教故事征文 篇18
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我觉得社会、学校、家庭这三种教育都非常重要,而我们家长往往都是偏重于学校,而疏忽了另外两项。所以,从孩子的成长角度出发,父母要在家庭中起到相应的作用。
在家庭中,我们家长跟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平等的关系。在我们家庭中,女儿平常爱看课外书,所以我们和女儿每次出去看到她非常喜欢并且适合她看的书时,都会给她买回去。每当这时候,她就会迫不及待的看完书中的内容。看完后,我们还会让她把书中的内容讲讲,说说她的感受,她的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这样做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想家校联合,我的孩子进步会更快。同时我们也会和她一起探讨从书中得到的启发,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滔滔不绝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和我们进行交流,有时还会为了一个问题争论好长时间。我觉得这样不但锻炼了她的读书能力,而且也促进了我和女儿的感情。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对于孩子的成长学习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作为家长既不能对孩子进行夸大其词的赞扬,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一定要做到批评表扬要适度,给孩子自信。
作为父母更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给孩子树立害的榜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因此,我们力求让女儿在家享受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只有让孩子在家庭中享受一缕阳光,那么才能在学校中放射万丈光芒。
家教故事征文 篇19
童年时,家家户户烧饭都用“蜂窝煤”。一天晚上,邻居陈姨的家庭发生意外事故,她家里由于窗户关得太死,空气流通困难,造成全家煤气中毒,一个正值花季的十八岁女儿阿莉,在这次意外事故中离开人世,家庭其它成员虽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但精神却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这一打击对陈姨可大了。从此,陈姨变得不苟言笑,见到人眼神总是呆滞无光,非常可怕。有一些素质较低的邻居,背后给她起了“百日乌暗”、“四季愁”的别名。
长大后,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我不高兴的表情也容易写在脸上。这个时候,母亲就会开导我:“ 一个人的形象,往往体现在脸部表情上,见人三分笑,很大程度上能给人一种亲切感和亲和力,陌生人,会感到你为人真诚,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就拉近了。”有一次,母亲还对我说:“如果你心里有痛苦,别人根本不知道;碰到熟人或陌生人,你老是板着脸孔,就会给人一种冷若冰霜的感觉,有时候人家还会产生误会,以为你对他有成见呢?”记得英国诗人雪莱说:“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情感就容易沟通了。” 后来,我经常在回味,觉得母亲话是发自她肺腑的真知灼见。她的话虽没有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其实和雪莱的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陈姨“百日乌暗”、“四季愁”的别名。
有一次,母亲跟我说什么,其实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正忙于手头工作,所以边听边应付着回话。母亲有点不高兴,待我忙完手头的工作,她叫我坐下来,说有话对我说,我静静洗耳恭听。她说:“我上午跟你说话,发现你好像在忙什么,心不在焉。作为家人,可以理解,也不会跟你计较什么,如果在外面,就应该注意这些细小节,这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与人交谈,不管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必须认认真真地听,眼睛不能斜视,还要有目光的交流,待人家把话说完,要学会尊重人。”与人交流,要尽量开门见山,能言简意赅把问题说清楚的,就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说了大半天人家还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更不要故作高深,使人觉得你城府太深,难以接近。有时候,对某些社会上不合理现象不理解,吃饭的时候,喜欢在饭桌上泄愤。母亲听后,非常生气地说:“这是鼠目寸光的表现,你对现实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怪话连篇,好像自己是正人君子的化身,你对人对事抨击这样尖锐、刻薄,祸从口出,这样为人和言行举止在外面工作非常危险。”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仁慈没错的。
母亲的教诲和及时提醒让我深铭永记,我也经常以身边人和事的现身说法,进行借鉴,那些事可为,那些事不可为;通过自省,深有所悟:要用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去对待生活,每天就会笑口常开,心中就会充满快乐。
家教故事征文 篇20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我们应该遵守这些家风,做一个守规矩的人。
在我家里,父母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一名诚实、守本分的人.在我大爷爷之辈,家中很少认识字,那时社会正处于文盲的社会,当时的大爷也希望下一代能学到更好的知识,他把当时的田地都卖了,供子女上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把家里的孩子有的供到国外留学,当是爷爷奶奶也都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在当地不少人夸他英明呢,孩子的教育是离不开家的风气。
社会的风气也很重要,在我们杉洋的一个小镇上有个余先生,他不顾一切的努力为社会做了不少贡献。比如,他出资个人的资金,建设了蓝田书院留下朱熹的足迹和孔子的诗经,还请了老师免费开设国学班和武术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如《三字经》《诗经》《老子》等等。
【家教故事征文】相关文章:
家教故事征文11-08
我的家教故事征文03-22
家风家教征文故事04-02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03-22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的征文03-11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2篇02-21
关于家风家训家教小故事征文03-31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1000字范文?03-31
家风家训家教小故事征文(精选27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