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春季开学时,我们班有两个学生没有来报到,打电话询问他们的父母,原来是出外打工了,看看其他几个班,也有类似的情况。这现象让我无比感慨,他们才上六年级,也只有十二、三岁。就这样早早地步入了社会,他们能干什么?他们的将来会是什么样他们会不会误入歧途?我不敢想象。细细调查,我发现这些孩子都是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或许感到升学无望,他们或许早已经厌烦了学习。那么,孩子走到这一步怪谁呢?怪他不好好学习吗?我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诚然,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更有学校的原因,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该承担什么责任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想,要杜绝这种辍学的现象,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切实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让学困生喜欢学习、爱上校园、健康成长。
我们知道,历来对学生的评价不外乎“好学生”和“学困生”两种,其实,好学生并非完美无瑕,学困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从发展水平来说,差异总是伴随着个性发展而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认同学生的差异性。由此出发,教师不仅要当园丁,又要当伯乐,在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中,让好学生、学困生都能超越自己。这也是教育创新的目的之一。
对于学困生来说,长期的失败和挫折,会在他们的心中形成成见和恐惧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有人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让他们经过尝试获得成功,他们就会突破心理的囚笼,重新获得自由。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绝大多数的学困生不仅是基础差,而且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些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记忆力不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有很大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唤醒他们的自信,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在流畅有效的学习过程中体察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改变对学习的感觉和感情,让他们觉得原来学习并没有那么难,原来学习也可以很有乐趣。不是强制性的学习,而是成功流畅的学习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把厌学生转变成好学生。
在我们班,有几名学困生,我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将他们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上,我们知道,学困生有好动、走神、自制力差等缺点,把他们放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便于纠正他们这些缺点。第二,给他们每人配备一个成绩较好的同桌,便于指导他们学习,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鼓励学困生多学多问、好学生多讲多练,共同提高。第三,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多的给学困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在经历中获得进步、充满自信。第四,课下,我经常与学困生交流得失,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及时指导,给他们布置适量的作业,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择优奖励。就这样,我用多种方法帮助学困生取得进步,虽然有时进步很小,但我认为,只要我们尽力了,便问心无愧。
学困生是教师教学最大的负担,也是班主任工作最关注的人群。面对这个无助和被漠视的群体。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不仅以教“好学生”为荣,更要以“教好学生”为荣。
理想的教育,一定要给学困生机会放慢进度来提高学习质量,一个学生有机会提高学习素质,远比多学一点新知识更重要。和谐社会一定是由心理健康,能高质量做事的人群组成的。
因此,让我们关注这个特殊群体,有效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坚持倡导并努力营造爱心教育,将严格要求渗透在对学生的热情关爱之中,将真诚的教育建立在学生的充分理解上,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关爱的行动,常常能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往往能以最小的教育成本获得意外的教育收益。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不要求一次成型,而注重化整为零,分解要求,降低难度。有序推进,逐步实现预期目标,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寻找每个人闪光点,增强集体凝聚力,帮助这些同学找回自我,回归集体。
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吧,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习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成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辍学的现象,让孩子们呆在他们应该呆的地方,一个都不能少。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一个都不能少演讲稿】相关文章:
一个都不能少日志04-16
观《一个都不能少》有感04-21
一个都不能少作文素材04-16
观一个都不能少有感11-26
观《一个都不能少》有感02-14
一个都不能少的观后感12-23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03-21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0-04
关于观《一个都不能少》有感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