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闭幕式学生代表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二组的杜圣伦,来自北京四中,很荣幸可以作为营员代表发言。这十天以来我们在浙江行走,在太阳下、田野间、博物馆中探索考古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再回忆开营式上刘恩东同学所说,相信考古在大家心目中再也不会是模糊的,再也不会与盗墓、鉴宝等事情联系在一起了。从我们走进夏令营开始,与考古有关的一切就无时无刻不作用于我们身上。
首先我想代表全体同学感谢陪伴我们的老师们,是他们让我们最近距离接触到了真实的考古人,体会到了他们的辛苦、博学、亲和还有满满的对于考古事业的激情。寻求真理是个很理想的目标,然而正因如此它有其巨大的力量。就像给大家介绍田螺山遗址的孙老师,他在考古这条道路上走了近三十年,面色黝黑,衣着朴素,一如每个当地人,我却清楚地感觉到他的不同,是因为一种感情。他深切的感受到在他脚下深浅不一的泥土蕴含着多少故事,很多或许只是猜测,但是那些东西并不仅仅是泥土。几天来这种感受也逐渐从有到无出现在大家身上,这便是考古的魅力。
其次,我作为一名营员也更细致的`感受到了大家的才华与热情。第一次像这样与很多人从未曾谋面到谈笑风生,这次夏令营不但给了我们了解考古的机会,还给了我们很多志趣相投的同行者。
从谈话中了解到很多人都对我国考古相关的现状有过很多的了解和思考。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牵制,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冲突都不加掩饰的为大众所见。文化遗存是有限并且不可恢复的,等我们急急忙忙发展经济和军事堪堪自保了之后回头再来寻求文化上的发展时,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即使存在,最后无非也会变成苟延残喘的局面。
中国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是显而易见的,即使不能被一一证明,三皇五帝的传说也是深深影响着民族性格的,或者说它恰恰是后来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衍生物,才能最好的契合中华整个的发展历程。这恰恰说明了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性,也同样是考古的重要性。我们要找到自己真实的历史,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赵辉院长在第一个讲座时说了解历史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只有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才能得出自己应当往何处去。
我认为古人和现代人是可以和谐相处。既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默契的选择了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为什么不能产生出心心相印的亲切和包容呢?很多时候考古者需要抢在建设项目开始前被动的进行发掘和保护,而只看到遗存的价值,忽略的现在居民的生活需要也是不可能的。像莫角山的遗址,良渚人和现在的余杭人不都是在这片土地上用农耕文明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辉煌么?
在我看来这个事业需要的是不张扬又不沉默的品格。我们不将追求自我展示放在第一位,不需要用无意义的观点和问题吸引观众,也绝对不会错过将任何一个重要的发现和观点,保佑自己对于真实事物求索的激情和勇气。我们作为年轻人,能够用更具创造性的方法将考古事业从幕后推到台前,做文化的研究者、保护者以及传播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为何物,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主动地投身其中。用我们对这一切的喜爱和了解影响更多人,不管是否选择学习考古,这都是每一个从夏令营中走出去的同学们的责任所在,也是北大文博学院组织这个夏令营一大意义所在。
我真心感谢可以有这样一个平台与大家相识相伴,也期待着一年之后,我们还能从全国各处相聚一地,为考古而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