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外国大学校长演讲稿
演讲稿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鼓动性的应用文体,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外国大学校长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外国大学校长演讲稿篇1:
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
开学典礼,无论对本科、硕士或者是博士生同学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攻读研究生的同学,事业和生活从此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而本科生同学首先感到的可能是自由,没有父母管束之后可以自我支配的自由,但接下来感觉到的则可能是迷茫,因为不再有高考这样的指针,为你们规定简洁清晰的生活轨迹。
与你之前所有的少年时光正好相反,从你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刻起,你们面前就没有了确定的道路,而只有无限的可能和精彩;但你们也有可能因为不明白什么是大学,而与所有的精彩擦肩而过。
那么,什么是大学?
大学是一道地平线。它的界限在你的视野范围内,却又在你永远不能抵达的地方。这不仅是因为大学自身的博大,也因为新的知识、新的思想会不断推动着大学边界的变化。所以,进入大学首先应该学会释放被无数考试所禁锢的思想,重新燃起求知的欲望,学会想象在你不能抵达的地方还有些什么,这样你就会有不断走下去的动力和梦想。
大学是滋养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殿堂。我们的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指出,大学之理想,实际上蕴含着人们关于文化和社会的最高理想。大学固然是社会的一部分,沉淀着现代社会所有的美好与无奈,但大学更应该是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一个高地,一个标杆。大学应该引领社会,培育新的社会与文化理想。这种新理想的境界有多高、力量有多强大,取决于其中每一个人的境界有多高、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力有多强大。
大学还是理性和科学产生的土壤。生命的力量首先来自于理性思考和科学创造的能力。理性与科学并不是一切,但它们是这个世界中最重要的精神与物质力量的来源。
理性意味着独立的思考、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围观的世界很热闹,但常常也很残忍。长期浸淫于围观狂欢中的社会,会遮蔽科学与理性,最终走向崩溃与陷落。所以,读大学的过程,首先应该是用理性和科学精神自我武装的过程。
大学更是与这个世界连接的通道。从科学无国界,到教育国际化,大学正在承担着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责任。从华师门走出去的学生都应该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胸襟。我们鼓励同学们大胆走出去,睁眼看世界。与此同时,我们更鼓励所有同学,走进图书馆,在那里同样可以了解世界。一名优秀的学生,应该能主动地受益于老师的言传身教,更应该能汲取图书的默默滋养,能在一个充满张力的知识世界中塑造自己。所以,我希望你们所有人都能是图书馆的常客,一个也不能少!
在你们即将开始新生活、迎接新挑战、实现新发展之际,我想送给你们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今天的步伐决定明天的风景——华丽转身、融入师大。希望大家能尽快把握大学学习、生活的节奏和特点,了解华东师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转变角色、融入师大,与师大一起欢快前行。
第二句话是,今天的选择决定明天的成就——学会选择、把握机会。大学的教育更多强调的是自主和选择。希望同学们学会选择、懂得取舍,处理好学习和工作、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把握好各种机会,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第三句话是,今天的'态度决定明天的高度——学会感恩、勇于担当。大学教育除了知识传授以外,更在于塑造完善人格和丰富心灵世界。
世界上有两种疯狂最为可怕,一种是什么都敢做的疯狂;另一种是什么都不做的疯狂。所以,在华东师大,我希望你们学会脚踏实地做事与做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学会感恩,我们可以忘却很多,但父母养育之恩不能忘,老师教育之恩不能忘。今天是教师节,是老师的节日,也将会是你们一部分同学未来的节日,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向自己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你们是我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迎来的第一届学生。作为新校长,我希望和各位新同学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你们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你们的成就将会是我最大的成就。
一位大学校长曾经对他的学生们说过:“你们就是大学!”这也是今天我要对你们说的话。同学们,你们就是华东师大!华东师大的身份塑造,取决于你们的自我塑造。你们今日与未来的创造,就是师大的未来与创造。你们将自己托付给师大,师大将她的未来,将天下的未来托付在你们手中。同学们,珍重自己,努力创造!谢谢大家!
外国大学校长演讲稿篇2:
同学们,相信你们在还没有跨入华理大门之前,就已经对华理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在这里,我想讲两位华理人一些轶事,与大家分享。
我校名誉校长,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是1954年根据当时国家院系调整安排,随华南工学院(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而来我校继续学习的,在华理整整度过了两年紧张而充满激情的学习生涯。
那时,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课业任务非常繁重,一两门主课不及格就要留级甚至劝其退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还要多次下厂实习,一般还要安排一次到外地工厂去,也没有老师带,就同学们自己与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参与试验并开展相关研究,帮助工厂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当时,成思危同学就非常出色,得到了师生和工厂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在天津永利碱厂实习期间,他每天从早晨六点半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点半才能休息,中午,就在车间里啃几个馒头权当午饭。为了做好实验,有时还要通宵干。1956年毕业时,成思危各门功课成绩(包括毕业论文)获得全优,为此,我校首任校长张江树签发给他的毕业文凭上专门加盖了“成绩优等”的字样,并获得学校颁发给他的40元奖金(相当于现在的4000元)。
我们从档案中找到成思危同学的一份学习计划,足见他是多么的“自强不息”(这是他12岁时,父亲专门送给他的勉励词)。比如:进一步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钻研,用做读书笔记和阶段性总结的方法来牢固掌握知识,并要不断地吸取同学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本学期考试成绩争取全部优秀;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做好毕业设计;国家考试(部属高校中的一种统考)的成绩要达到优秀;参加有老师指导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完成两篇有关专业方面的`文章;翻译五篇有关本专业的俄文文献,同时要通过阅读侯德榜先生的《Manufacture of Soda》(英文原版)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在毕业前英文和俄文的阅读速度都要达到平均一小时看两页水平、毕业后三年内要掌握德文和日文。另外,每天还要坚持读报30分钟,关心时事新闻,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等等。在体育方面,要坚持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练好中、长跑,1500米的成绩要提高到4分20秒(他原来的成绩为4分39秒,已是全校的冠军),争取达到国家等级的运动员水平。
毕业后,成思危校友成了我国硼砂工业的科研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而在1981年,已经46岁的他赴美国学习管理学。“中年的尾声”选择求学,困难重重,比如第一关语言关,课外阅读60页,美国学生3小时看完,他抱着字典3小时才看3页。但他坚持下来了,以三个A、一个A+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中国最早的MBA学位获得者,从此他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领域,积极推动中国创业板上市,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至今,成思危校友仍然活跃于我国经济学界,以学者的身份洞察全球经济大局。
像成思危这样全面发展、努力工作的前辈,在华理的历史上枚不胜举。于遵宏教授,也是我们的典范。
于遵宏教授是中国著名煤化工专家,1960年从我校毕业并一直留校任教,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气化技术,打破了外国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2008年7月,“石油焦气化技术”许可费过亿元,创造了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可惜,领衔开发这套技术的于遵宏却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场景,因癌细胞扩散,72岁的他于2008年6月25日溘然长逝。
去世前8天,于遵宏教授还坚持让人把两个博士生叫到床前汇报他们论文的进展情况。在他的遗物中,有一张纸上写下了他的“汗水哲学”:“1、扩大工作时间的可行域,尽可能把节假日、星期天的时间用上去;2、降低生活要求,也就是说在事业与生活的选择上,我对前者更有兴趣;3、凡工作需要而身体亦能支持得住时,减少睡眠时间,4、持之以恒,二十多年如一日。以上都是笨办法,并不足取。就个人而论,我还是相信汗水哲学的。”
成思危先生的“自强不息”、于遵宏先生的“汗水哲学”等座右铭,时刻在我的耳旁回响,他们无止境地追求知识、献身科学的精神激励我自己的同时,也希望能成为在座各位华理新人的学习榜样,从他们的身上获取力量,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抓紧学习,诠释好人的意义。
【外国大学校长演讲稿】相关文章:
外国经典座右铭09-13
外国谚语大全09-11
外国感恩格言09-10
外国友人赠言09-16
外国经典爱情格言09-09
我的外国朋友09-26
我的外国好友09-26
赠外国友人赠言12-29
赞美劳动的外国谚语09-11
外国谚语怎么写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