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医授课比赛演讲稿

时间:2022-08-11 11:12:36 演讲稿 我要投稿

中医授课比赛演讲稿

  好的演讲稿可以引导听众,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演讲稿,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授课比赛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医授课比赛演讲稿

  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大家觉得学中医吃不吃力呀?在座有没有同学每天都六点起床去晨读,背内经,读中药的?你会不会郁闷怎么眼睛看进去的东西总是从耳朵里溜出来,过没一会儿就忘了?是不是觉得虽然接触中医一两年了,始终没能建立起中医的思维,掌握中医的学习方法?每次考试前拼命把题库做得滚瓜烂熟,但考完之后又把知识全都还给老师了?广中医试卷难度不大,分数还是比较可观,临时抱佛脚也能六十分万岁。不过我想提醒大家一点,如果大家将来想从事临床的话,那打好中医基础是绝对必须的!绝不单单完成那张试卷就ok了,这可是关乎一辈子的饭碗,关系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运用‘中医四诊’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心得”,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帮助大家寻找到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方法。

  同学们,大家都学过中基和中诊吧?你把那些零碎杂乱的知识点记牢了吗?给大家看一份东西(ppt)这是我蹲了两个星期图书馆,面包当晚餐,浩浩荡荡做出来的一份三十二页的《中基知识扫描》——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的哦!那时考前做完这份扫描,还是有点成就感的。理清线索,筛出重点,挖掘内涵,把中医学大厦的骨架粗略地搭建起来。凭着一腔热血和一身干劲,考完中基,开始上中诊,我就想着要着手整理《中诊知识扫描》,那样,到了期末,自然也得心应手胸有成竹。然而,一翻中诊书,我就觉得似乎每句话都是重点,每个点都应该牢记,而且诊断要点不像阴阳五行脏腑经络那样逻辑严谨,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可知一而推十。光是“望色”一节,足以让我跋前疐后踟蹰不前。我瞎折腾了好几天,不但没理出头绪,反而把信心弄没了,还把身体累病了。

  那个周末我就回家了。有个晚上,我和老爸促膝长谈到凌晨四点,我老爸是咱们大师兄,广中医78级学生。谈话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他将当年学习中医的经验方法传授给我,将他行医二十余年的心得体会与我分享。最让我赞叹不已的正是他巧妙地运用中医四诊诠释学习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要领。大家都知道四诊吧?对,望闻问切!

  首先,接触一门崭新的`学科,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宏观地俯瞰——对学科特点,内容,性质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就好比来了一位病人,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望诊”,了解病人的精神面貌,整体情况。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是接下来整个诊断过程的一个基础。“望而知之谓之神”,如果我们能通过对目录的浏览,对绪论的通读,便明白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范围、重点,因其特质制定学习方法,往后学习便如驾驭轻舟,如鱼得水。落实到中诊的学习,通过“望”课本,知道中医诊断学由三部分组成——四诊、八纲、辨证:四诊为辨证获取全面而详细的信息,八纲是辨证的纲领性指导,而辨证是四诊的目的,也是处方用药的依据。把握了这个主线,心中已了然,大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

  接下来是按部就班,一字不漏地系统接受知识,包括听课和看书,这就相当于四诊中的“听”。面对虽然只有一百来页,但却几乎字字讥珠,句句精华的中诊书,如果囫囵吞枣,便要深得书中精华,并将其化为自有,那绝对是异想天开。好比病人刚坐下,连主诉都没有,直接就问“医生,你说我怎么啦?”我之前因为尝到做《中基扫描》的甜头,便想着照搬到中诊学习中,跨越了系统学习的阶段就想做总结,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在点滴积累的过程,无论心中多少困惑,路上多少困难,都要坚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先把所见所闻都统统丢进背篓里。这就像一个耐心而又细心地医生,默默地听着病人诉说,从他发病初始,经过演变,到现在的状况,期间经历多少起伏跌宕,还要掺杂一些看似混淆视听的次要信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倾听过程中,医生的脑袋需要高速地旋转,筛选能反映问题实质的关键点,去伪存真,去繁索简,随着信息掌握量的增大,清晰的头绪迟早会露出水面。这个过程医生最忌心浮气躁,随意地打断病人,无意中引导了病人的意向,甚至误导病人为自己主观臆断的诊断结果“作假证”。所以,切不可妄自对知识做取舍,特别是依据所谓的考试题库,只记忆题中有的,不顾知识系统的整体性,忽略了细节上的关键点,不但做不到目牛无全,更是管中窥豹。

  “闻诊”完毕,接下来才是问诊——有重点有目的地搭建自己的思维体系,临床上便是开始按照辨诊的雏形进一步获取信息。这好比考前的冲刺复习,课本已经学完,背篓里塞满了凌乱的要点——课文斑斑驳驳的划线,书里密密麻麻的笔记,学过了又忘记的,新学的还没记下的——有些慌乱,有些迷茫,还有些彷徨。不用担心,“知识扫描”该上场了!可能负责周到的老师已经为你悉心准备好一份复习重点,或者师兄师姐有遗留下以前的应试指南。但那些终究是别人的东西,还不能成为你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把全书再从头到尾过一遍,把握了线索,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隐藏的规律,理清逻辑层次,筛选重点,做出一份完整的知识扫描,这才真正你自己的东西,是你对这门科目掌握程度的真实反映。也许不久的将来,你不可避免地淡忘了某个知识点,但你心中有数地翻阅“扫描”,当年深刻的印象又历历在目——人不是储存信息的机器,人是懂得思维的高级动物。大学毕业出去后,关键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百度一下便随手可得的信息,而是你敏捷的思维能力,准确的定位能力,全面的统筹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在第一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中医授课比赛演讲稿】相关文章:

授课的造句05-11

太空授课09-05

太空授课09-05

有趣的太空授课06-29

观看太空授课11-05

有趣的太空授课06-29

中医演讲稿01-20

听太空授课有感06-29

中医相关演讲稿精选04-06

观《太空授课》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