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草垛》的演讲稿
有一位乡土诗人曾这样写道:田野和草垛,架起了我对故乡全部的记忆。是啊,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回望改革开放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在辽阔的乡村大地上,最美的风景,莫过于碧波万顷的田野和一簇簇金黄的草垛了。今天,当我们衣食无忧再也不为柴米油盐犯愁时,今天,当我们出入于宽敞的办公室远离了谷穗和泥土时,记忆中的草垛也从生活中渐渐远去了,但对于草垛的感情,我却从未减少过,因为那里载着老一辈梦想,那里藏着新一代的希望。
相信很多人都有着与我相似的童年,金秋的傍晚,当我们放学归来,总能看到在打谷场的空地上,父亲与叔父们拿着扬叉,接着母亲和婶娘们递上的草捆,一层层地往上垒着草垛。看着一日日增高的草垛,我们这些孩子们无不打心底地欢喜,因为这不仅代表着来年的灶膛里有了充足的柴火,更代表着一年的大收成。当我们放下书包,跑过去帮忙捆扎草秸时,却免不了又一顿训斥:娃娃家,快快回去写作业。于是我们悻悻而归,只好幻想着夜晚时,叫起玩伴们在各家的草垛场上玩起月光下的`游戏……
对于草垛,我总是感觉亲切的,而父辈们,对于他们亲手垒起的草垛,却是深情的。常在深秋的草垛旁,听起父辈们讲起那些苦难的岁月。大锅饭的时代,吃不饱,穿不暖,大集体的土地上,谁都渴望着能有一块属于自家的土地。1978年,土地承包制在乡村大地上炸开了锅,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改革大潮中,我的父辈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土地,就有了汩汩流动的思想;有了土地,就有了鲜明活跃的生产自主权;有了土地,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草垛。一方土地,一个草垛,就意味着一个简简单单的幸福与满足!
时光流转,岁月荏苒,当我们在日益富足的生活中逐渐成长,开始了远走他乡,家乡的草垛自然成了记忆中一道难以磨灭的风景。曾几何时,当归家的脚步驻足村口时,是那一簇簇草垛让我嗅到了家的味道和温馨;当倚靠在火车的窗口上,看到异乡田野中的草垛时,不知不觉地便勾起了乡愁。我知道,我对草垛的感情再难割舍了……
有人说,草垛是村庄的太阳,在外的游子一看到家里的草垛,心就暖了;有人说,草垛是一整代人快乐的源泉,一簇簇草垛里,填满了少年们的欢笑……今天,我想说草垛是我们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进步的标志,它伴着我们走出饥饿的年代,开始了新生活!
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风雨兼程,而今当我再次走进家乡时,不经意间才发现那高高矮矮的草垛渐渐从视线中淡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新房,一座座工厂,就连与之相依的灶膛,也被煤气灶、电饭锅所代替。尽管父辈们依然生活在辛勤了一辈子的土地上,但黄牛早变成了铁牛,汗水和镰刀也被柴油和机器所更替。家家户户过上了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幸福日子,贫穷的记忆被剥去斑驳的外衣,再没有孩童趴在草垛上认书写字,迎接他们的是宽敞明亮的教室……
今天,草垛渐渐远去,但农民的土地仍在,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国家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又有了更大的扶持政策,相信在这块充满勤劳和智慧的土地上,我们定会创造出新的奇迹,一如那一簇簇金黄的草垛,来时载满希望,去时一路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