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关槐乡五月心得体会(通用6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槐乡五月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槐乡五月心得体会 1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抒情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洋槐花盛开的动人景象,抒发了对美好生活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段,描绘了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洋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的美好景象。第二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地享受槐花饭的香甜,设想中走进槐乡的小朋友一定会闻香沉醉,受到热情接待的情景,第三段叙写孩子们用槐花装点自己,表达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最后一节总写五月是槐花瓢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作者巧妙地将槐花与孩子融为一体,既赞美槐花,又赞美人。
语文教学中读书是必不可少,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书方式,如:个别读、齐读、自由读、表演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力求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槐乡的花美、人美以及文章的语言美。通过这次教学更让我明白了读书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技巧,要着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要不然读书就是徒然的。所以今后在朗读指导上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
一篇美文如果深挖进去的话会挖出很多内容,但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抓住了几个中心句,即“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让学生体会这种对称句式的妙用浓化了情境氛围,如同诗的意境叠加。这里,“远”“近”对称,用景语渲染了洋槐开花“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的情境。“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情为心声,体会这种夸张性的赞美,不但不感到唐突、张扬,反而觉得熨贴、自然。最后通过“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让学生通过赞叹的朗读把由衷的赞美之情一下子宣泄出来,体会作者赞的对,颂的准,让全文的美好意蕴达到了新的价值层面。
槐乡五月心得体会 2
在这次琼山区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琼山四小的尤小艳老师带来的《槐乡五月》。《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抒情的语言,描绘了槐乡五月洋槐花盛开的动人的景色,抒发了对美好生活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学时,尤老师以美为切入口,激发热情,让学生漫步槐乡,体验槐乡花的“香之美”,槐乡人的“情之美”,槐乡海西的“享受美”。扣字读文,以情带读,通过精美的多媒体教学为辅助,让学生在文本中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体验、感受,使文本花开有声。
一、品词、悟句、会感情
引导学生扣词扣句的感情、推敲。如:“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感受花多色白;通过“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球”、“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感悟槐花的多、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不同比喻的巧妙,同时教给学生学习圈圈划划,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品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且利用“空白”,“我们也想象一下,你看到的槐花像什么?”让学生展开充满诗意的想象,对槐花之美进行再创造。通过“嗡嗡嗡”“啪啪啪”等词语和诗一般的语言,感受小蜜蜂和孩子们的欢乐;通过“清香、醇香、浓香”“浸在香海”“香喷喷”“香气扑鼻”等词语感受槐花之香。
二、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
语文教学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时尤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补白”。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啪啪啪……孩子跑来了……”的地方让孩子们发挥想象,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拓展、丰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教学,学生能借文本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三、多媒体成功辅助教学
本课教学时,尤老师制作了简单实用的PPT文稿。每一张文稿都成功地给予学生直观的`图片、优美的文字、鲜明的感受,丰富了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眼界,让学生更贴切地感受槐乡的美景,槐乡孩子的快乐。
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教学中,尤老师在设计最后一个环节———复述课文,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复述,这是在游览情境中回顾全文,这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反馈。也显得目标不够明确,导致有点像是花架子。这样那样的遗憾,其实还有很多,但是我想,只要能正视这些不足,就会有不断追求完美的进步。
槐乡五月心得体会 3
学了《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我被槐乡孩子那天真、好客的形象深深的打动了。因为我的老家在农村,课文里面的许多描写都让我回味无穷。
老师在上面讲着课,我的心却一下子飞到了槐乡。五月,杨槐花开,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就连成群的蜜蜂儿也忙着采花酿蜜,给五月的.槐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看,五月的槐乡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那甜丝丝的槐花,香喷喷的槐花饭,一度让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奶奶家屋后的那棵老槐树。每到五月,槐花才刚盛开,那诱人的香味就把馋嘴的我引到槐树下,仰起头,看着邻家大哥哥从树上摘下一串串洁白的槐花,我拿到手后便迫不及待地大口吞起来。真想傻乎乎地躺在香气扑鼻的槐树下,伸手摘下一大把槐花,边欣赏着槐乡的美景边吃着槐花,累了就美美地睡上一觉……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到槐乡去做客,衣襟上也别着槐花,变成俊俏的槐乡小姑娘,再在口袋里装满槐花,边走边尝,走到哪里就让清香飘到哪里。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收获的季节。
我喜爱槐乡,也将更加热爱我自己的家乡!
槐乡五月心得体会 4
今天我阅读了语文教科书上第二十一课《槐香五月》,整个人都几乎浸没在槐乡的香海之中了。
那些白茫茫的槐花有的抱成一团,有的一串串地挂着。一会儿蜜蜂飞来采蜜,一会儿孩子们跑来摘花,其乐无穷!槐花不仅长得好看,气味很香,它还可以做成香喷喷的槐花饭呢!槐花饭有甜有咸,好客的槐乡孩子们还喜欢带小朋友们去家里吃槐花饭呢!五月,槐乡里迷人的`景色不仅有槐花,还有槐香的小姑娘们。她们喜欢把槐花别在衣襟上,戴在花辫上,她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留下槐花的清香。小小子们的口袋里也会装满槐花,手上拿着的还是槐花。
读完这篇课文,我好想去槐乡做客,去看槐花,闻花香,再吃上一碗香喷喷的槐花饭!
槐乡五月心得体会 5
今天早上第一节语文课,张老师给我们上了《槐乡五月》这一课。
我最喜欢第三节了,因为第三节写出了五月槐树开花了,槐乡的姑娘变得怎么样了?小小子怎么样了?我还喜欢第二节,第二节写出了槐树开花的季节,谁走进槐乡,准会被槐花的香气熏醉了,傻乎乎的卧在槐树下面不想回家。我家门前也有课槐树,每到开花的季节,我总是仰头看着满树雪白的槐花,白白的花朵,在绿色的树叶中随风摇曳,像冬天天空空飘落的雪,美极了。更人我喜欢的是,妈妈总是把嫩嫩的.花朵摘下来,和面粉活在一起,做成香喷喷的槐花饼,闻起来是淡淡的清香,吃到嘴里软软的,嘴里都留有槐花的香味。
槐乡的五月是美丽的,我家门前的槐树让我沉醉在槐乡中。
槐乡五月心得体会 6
南京共青团路小学张静老师,初见其人,就觉得年轻、儒雅。次闻其声,言语间充满智慧。她的课堂,看不出精心雕琢的痕迹,平实,朴素,洗净铅华。看得出的,她在追求一种语文的感觉,一种语文的本色。“什么是有感情?就是有一种感觉,沉入进去,融入到课文,身临其境!”对孩子写字的要求是“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脸可以长得不漂亮,字一定要写漂亮!”真的,于细微处见理念。
观摩张静老师所执教的《槐乡五月》,以“顺其自然”的最高境界,展示出“本色课堂”的无限魅力,生命力。
学科的本色,学生的`本色,教学的本色。这三个本色在整堂课中处处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语文学科的本色源于回归文本语言文字,纵观张静老师的整堂课,从课的导入,到课的结尾,处处都以文本语言为核心,内化文本语言,体悟文本的表达形式,修辞手法。如教学“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张静老师有机地引导学生体会槐花的多,开得漫山遍野,槐花色彩的白,并借学生有声地朗读,展示它的美。张静老师此时,巧妙的出示“像,如”这样的语言结构,让学生体悟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想象,浮现出生动的画面,吸收课文精彩的语言。这样,语言与画面相结合,边读边想,把文本中经典、优美、蕴涵丰富情感的语言转化成学生的语言。更巧妙的是,张静老师还在最好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用这三处语言表达结构,让学生用“槐乡五月似,像,如”这样的方式表达,这样就是在吸收文本语言的基础上的一种外化。整堂课上,立足于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表达的教学处处得以体现,所以说语文学科的本色源于回归文本语言文字。
语文学科的本色在于教师语言的准确与“一字千金”。
语文学科就是学生感受中华语言魅力,学习语言,语言表达为目的的学科教学。它不仅反映在学生身上,也从侧面反映在教师的语言功底上。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本色的语言去引领学生的思考,引领学生语言的发展。
张静老师课堂上的语言,准确、凝练、到位,又不乏幽默。这是语文学科教师本色语言的最佳定义,也给我们所有语文老师一个很好的启发。语文学科的本色,不仅源自于教师对文本语言的传授,更来自于自我语言的提升,表达的准确,“一字千金”。
【槐乡五月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槐乡五月》说课稿-笨鸟天空06-28
《槐乡五月》教学反思三篇04-05
《槐乡五月》评课稿汇编04-06
《槐乡五月》名师课堂教学实录03-31
《槐乡五月》语文教学反思3篇03-11
三下语文《槐乡五月》教学设计03-31
《槐乡五月》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1篇)10-28
槐乡的美丽散文03-21
《槐乡五月》教学片断(苏教版三下)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