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发现》教学心得体会
近期与学生一起学习了六年级《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文章描述了9岁的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大胆的想象力。
课后我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深深感到: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为什么就是一次发现,一次发现可能就是一次科学探索。作为父母及教师千万不要错过儿童这一发现"的年龄段,引导孩子们爱上科学。为什么是很多儿童都在想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孩子们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儿童正好开始了对世界的神奇探索,每一次触摸、每一个发现,在我们成人眼里已经熟视无睹的现象,但对于孩子却是那么充满神秘、充满了吸引力。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世界、实践他们的设想、研究身边各种体验和经历带来的结果,是他们每天生活的重要内容。虽然孩子们对科学的情感可以天然生成,但是他们对科学本身的探究与欲望却来自于父母及教师的引导与培养。这份对科学的情感不靠灌输,也不能手把手地教,依靠的是孩子的不断的、直接的体验。只有让孩子们直接与科学现象接触,获得独特的、挑战性的直接经验,才能使孩子产生探究的需要。
所以,孩子们开始发现的.时候,正是父母及教师把握机会,让孩子不放弃好奇、不放弃探究的最好时机。父母及教师应时时用最简单的方式回答孩子的问题,慢慢引导,让孩子们对科学永远有兴趣。要时时让孩子们保持着想了解为什么和不断发现的心态,对科学产生深厚的情感。这是一个慢慢引导,充满情趣的过程。此外,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方式,不要用那些非常严谨的科学解释把孩子吓着了。比如,如果他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我们只需简单地告诉他,大自然给了它这种颜色,因为这样是最漂亮的颜色,或者这样回答: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颜色,天空的颜色本来就是蓝色的。相信只要保持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定会有更多科学发现的出现,涌现更多的小发明家。
【《童年的发现》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03-31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04-01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模板05-03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范文11-23
《童年的发现》教学课件设计09-05
童年的发现04-22
童年的发现03-26
童年的发现03-15
童年的发现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