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心得【精华】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楼梦读书心得1
我曾对“红学”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直到我亲自阅读了《红楼梦》,学习其中的深意,才深刻认识到一本书竟能成为一门学问。
在《红楼梦》中,有一篇咏柳絮的诗,这篇古诗并非单纯描写物件,而是托物言志,寄情于景,达到寓情于物的艺术效果。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达角度,能够产生多种多样的立意,包含着丰富的感悟和寓意。大观园中的几次诗会都深深地表现出这一点。
在薛宝钗笔下,柳絮呈现出坚强、积极、主动的形象。柳絮虽然没有根,但它从不屈服于逝水或芳尘。柳絮不甘于被命运左右,它联合外界力量去栖息,实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理想,其词语和豪情壮志令人叫绝。这种不同寓意,也反应出宝钗的性格特点。
而在林黛玉笔下,柳絮则呈现出忧郁悲凉的.形象,如同那些无依无靠的女子,缺乏自主性。柳絮“漂泊亦如人命薄”,白色棉絮勾起了黛玉的愁绪,使她不禁感叹:“韶华竟白头”。年轻的黛玉身体虚弱,早已预感到自己的生命短暂。柳絮成为东风的妻子,其生命在风中烟消云散。
作者能够如此准确地揣摩和处理热血与哀艳的情感,且一面之词包含多种题材的诗词,这本身就是令人惊叹的。而柳絮这个意象在全书中也有着明确的寓意,它指向着荣国府、宁国府里没有独立生活的女子们的命运,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悲剧。这一意象与全书的主题相契合。
人生如柳絮,无奈悲凉。
红楼梦读书心得2
或许,两个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题记
悲剧,不一定是要哭着看的,笑着看悲剧,你会体会到,其中的另一番滋味。
我迈着忧伤的步伐,来到几千年前的红尘凡间。
正是长相思芳华茂盛,淡紫悠然的日子。无垠的雪地,红衣女子纤弱的背影横置于地,毫无生机。青丝乱散,却掩不住点点殷红,犹如傲雪之梅。似乎是极为熟悉的场景,却又陌生如在天边。没错,她就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泪水,是她诠释心情的唯一方式。伤心了,哭。生气了,哭。害怕了,也哭。感动了,还是哭。我终于知道,什么是所谓的“女人是水做的'”了。母丧父病,家道中落,不得不投靠于贾。纵然是受姥姥的百般疼爱,在封建的背景下,也算是寄人篱下。那个时代的女子,有才,有思想,却更受束缚,她爱上了贾宝玉,从此,总算有了心灵寄托。
黛玉和宝玉,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到长大后坠入爱河。曹雪芹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往往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的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
种种这般,都使得她像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着着自己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我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时,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
最叹息的还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注定了她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纵使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在宝玉,宝钗结婚那天,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夜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我摇了摇头,离开这洋溢着凄凉的,红,尘,凡,间。
《红楼梦》的结局注定是一个悲剧,许多人看了,都会摇头,叹息。为发表自己对结局的不满。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一个角度,去观赏同一个事物呢?
林黛玉的死,贾宝玉的出家,在别人看来,都是不可理喻的。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终结了这一场,以悲剧结尾的爱情。至少,林黛玉死了,不用那么辛苦地在别人的眼里活着了,不用那么悲伤地看待自己和宝玉的爱情了,她摆脱了尘世间的喧闹,终于,可以寻求一个真实的自己了。
同样,对待生活,也是如此。
人的一生,就行一场旅行。旅途上,难免会有一些狂风暴雨,在自己手足无措时,该怎么面对呢?是逃避,还是乐观面对?我认为,只有积极地迎接风浪的冲刷,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使自己的旅途变得更加完美,让前途变得更加灿烂。
有一句名言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如果,我们的心情豁达,乐观,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这就是《红楼梦》向我娓娓道来的人生哲理。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烛前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洗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红楼梦读书心得3
怡红别院驻在烟雨楼前,停在台阶拦我越走越远。一角的天,满眼的弦,奈何不了前世的缘。
——题记
窗外的落红已是满眼,桌上的书已成山,只是那红楼韵却又神似地穿透出来,揭开了那尘封的泥,为我引一段线。
最爱她似笑非笑的迷人眼,最爱他似懂非懂的勾魂颜。最怨她捂脸葬花情已伤,最怨他撑脸开盒吃胭脂。最爱他们的稚嫩,最爱他们的叛逆。
是第几次,翻开那厚重的书页,淡淡的书香拂过鼻尖,已记不清。
只是,那些捧书细读,字典在旁的朝朝暮暮,像是蒙上了一层细细的轻纱,从眼前拂过。此刻,雾里看花。
太白小时不识月,竟呼作白玉盘。而小时的我,不懂红楼,却也真真地落了泪。
是太小了吧?还未经世事,不问悲欢离合,不管七情六欲。只是生离死别,也许还是懂了的。
漆黑的夜,咆哮的风,她斜卧在榻上。阵阵白烟像是幽灵,一点点允吸着她的精魂。泪好像已经流干,只剩下涩涩的痛。那熊熊烈火吞噬着她的情,他们的.曾经。那些娟秀的字体,情意的诗句终将燃成灰烬,猎猎作响。
雪似的手绢,冰似的人儿,终在这火热的情中溶化。突兀的留下了那格格不入的红,呕心沥血的红,她终究还是放手了。
用一世的泪,还了他的滴水之恩。遂了愿,了了情。
在学堂的第三个年头,少不更事的我,为这段情,这个人,流了泪。不懂爱,不是因为爱,只是那份至死的执着,箍紧了我充血的心脏,丝丝入扣。
到了此刻,我已不会为了那份纯真的年少情而落泪。只是,心中还是会有些抑郁,挥之不去。
身处红尘,只是过客的我,已明白,往事如烟,不必忧愁。
只是,还是爱捧着书傻笑,望着天思念,还是会稚嫩得像天上纯净的云。不过,我们还是被时间的风磨出了些许棱角。我们已习惯了抵抗老师,顶撞父母,我们叛逆得像草原上驰骋的马。
对于宝黛,有人感动于他们的爱情,有人感动于他们的悲剧。而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的我们好像已学会了感动于他们的真实。
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哀痛,他们可以狠毒地道出心中的不悦,他们有士气翻看开那本罪恶的《西厢》。但他们最真实的莫过于他们躲不过人世的网,再怎样躲避,逃脱,不过是自己织网,独自死亡。
但至少,他们曾努力过,努力冲出那银丝的网,却已足够。
都道“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非也。于我“不求结局如愿,但求有过奋斗!”这已足够,这便足够。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捧一杯红茶,梦一回红楼。
红楼梦读书心得4
自从读过红楼梦以后我发现这本书太悲痛了,我发现红楼梦里边的人物太苦了,比如林黛玉,自小就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来到自己的外婆家,而且她还有一种病。
这种病就像是永远也好不了一样,在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段林黛玉初见贾宝玉的那个时间,还有很多公子姑娘在一个地方文思作画,还有就是林黛玉写的诗句,林黛玉通过傻大姐知道贾宝玉今天结婚和贾宝玉发现洞房花烛后的人不是林黛玉,而且林黛玉在自己洞房花烛那段时间烧掉了自己和林黛玉一起写过的诗,和林黛玉四千是那么的伤心痛苦内心是什么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看见红楼梦自己总是觉得最后林黛玉应该和贾宝玉在一起的.,我真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曹雪芹到底是糊写的还是在这世上真的有那么一件事,为什么零待遇和贾宝玉就不能作梁山伯和祝英台一样,就算死了,但是最后他们两也能一起化成蝴蝶一起飞走。
说实话,读前面一点我对这本书还感兴趣,快要读完这本书的一半我就不感兴趣了,要不是我想看一看后面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我才不会去看这本书。
但是看完这本书就好像是我们的人生一样,有酸甜苦辣,就是黛玉酸就是林黛玉吃那些姑娘们的酸一样很不舒服,甜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俩人在一起作诗,苦就是贾宝玉和那些姑娘们在一起把林黛玉一个人扔在那里看着他们一个个欢快高兴的笑脸。
我希望我的人生不要和贾宝玉和林黛玉一样痛苦,两个人没有在一起,我想起然后两个人有缘人又不能在一起,所以要是我,我不会吧太多感情放在爱情上面。
所以最后读后感是这本书不能说不好看,也不能说好看。所以随大家看不看都不关我的事。
红楼梦读书心得5
尊重是共情能力、平等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尊重能够暖他人之心,显自身之德,也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红楼梦》第九回中,贾宝玉和秦钟上学堂,本应是接受教育、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桩美谈,宝、钟二人更是相见恨晚,情谊甚笃。然而偏就有人不信君子之交,非要杜撰些离奇情节来抹黑二人。秦钟更是深受金荣诬陷,明明只是与同窗说了两句话,却被捏造成青天白日下行苟且之事。如若秦钟不是贾宝玉好友,没有宝玉为他撑腰,也许以后就沦为众人的谈资,他也是个面皮极薄的人,只怕是再不能在学堂里呆下去了。金荣的做法正是不尊重他人的典型,不分青红皂白便构陷他人、损人清誉,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
第十一回王熙凤到宁国公府探望秦可卿时遇见了贾瑞,而贾瑞竟因垂涎王熙凤的貌美,动了冒犯之心。若非王熙凤是个精明聪慧的.女子,只怕遍要遭他毒手了。正是因为缺乏对女子的尊重之心,觉得一介弱质女流无力抵抗,自然可以随意冒犯,贾瑞才会动此大不韪之意。
而金宋和贾瑞也得到了报应。金荣在学堂给秦钟下跪道歉,而贾瑞则被王熙凤设计戏耍,加上后来病中不听道士之言,擅自翻转风月鉴,落得个身死魂消的下场。由此可知,尊重他人,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啊!
而林黛玉则与他们全然相反。二十三回中,同样面对一地落花,宝玉只想到为免花遭践踏将花抖入湖中,而心似玲珑的黛玉,却盖了一座花冢以葬落红。纵是落花没有生命,黛玉却以与人相同的礼仪埋葬它们,也难怪人们会如此怜爱黛玉了。
学会尊重其实并不难,难的其实是拥有一颗站在他人角度着想的心。一个充满尊重的世界,必然是一处充满温暖与感动的桃源仙境。
红楼梦读书心得6
今日闲暇之余,饮茶坐看《红楼梦》。这部“批阅十载,增三五次”的大家之作,从前只是浅浅翻阅,未懂其意。如今,再读此书,竟被林妹妹折服。先前读时,对林妹妹哭哭啼啼和抽噎感到不可理喻,一个大家闺秀,何必为了一点小事而伤心落泪?只觉太小家子气,与宝钗相比更是没了大家闺秀应有的气质和风度。见到她,总让人感到惆怅。难道这就是“病态柔弱美”吗?
这次再读此书,我被林妹妹的才华与心胸所倾倒。她满腹才华,吟诗作对无人企及;她顽强的性格和坚韧的品格,让人为之动容……她的一生令人同情,虽说出身名门,但自幼体弱多病,小小的她常年泡在药罐里,但身体却未见好转,仍然虚弱。她是林家大小姐,是父母捧在手心的明珠。礼仪、才华、样貌虽比其他大家闺秀差了点,可见她的无所顾忌与自由随性。
林妹妹的文笔,吟诗作对和随机应变的聪慧无人能及。但唯独面对宝玉玩世不恭、不知上进,她却毫无责怪且认可他。可见,林妹妹也不喜欢礼教束缚的`家庭,不喜欢朝堂的诡谲。这或许就是二人缘分加深的导火线,他们二人互为知音,彼此吸引。在所有人,要宝玉考取功名利禄时,她只要他随性做自己。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是对封建礼教的鄙视和对风谲云涌时局的厌恶。
她很坚强与勇敢,孤身一人来到贾府。没有父母相伴,无人相识。贾府人心叵测、人人满腹诡计,却又最具心机。她难过时无人倾诉,于是自我排解。她见到落花惆怅是因为她想到了自己的一生犹如这花飘落,但却又孕育生机。“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可见她想逃离封建束缚的决心。
林妹妹,此前未曾读懂你。今日,我想我大抵是理解你了。你是封建社会残存的一朵莲花,本该不染尘埃,奈何天道有常,岁不叫人愿。
红楼梦读书心得7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
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数不胜数。首先,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顺水推舟,让我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这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归到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还有要说的就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了。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
红楼梦读书心得8
都说读一本书是在跟作者交流,阅读过程中感觉作者时常提醒我们要分辨书中的“真”“假”“有”“无”“虚”“实”。随是如此,阅读的过程中不免产生悲伤的情绪,历时65天也有点悲情忧调的,这种伤感其实不是对书本身剧情的.伤感,而是跟现实结合起来,虽是清代小说,可是对当下社会的现象真是如出一辙,也才明白《红楼梦》为什么会被评为现实主义小说。
《红楼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剧情严谨,前后呼应,字字镀金,作者惜字如金,能少一笔的绝不多一笔,以致给读者产生联想,这或许是“红学”产生的一个原因。本文绝不是对《红楼梦》的评价之文,也不是对剧情的解析,而是愚者阅读之后的些许感想,这样一篇巨著,如果不写个拙感劣想的,倒觉得有些雁过无留痕的遗憾。
红楼梦读书心得9
时光荏苒,今天,再走到这潇湘馆时,已是人去楼空,地上只堆着一个破碎的,沉重的棺木。里面躺着闭月羞花的你——潇湘。
潇湘,你爱落红,江畔边你荷锄而归,采下一箩筐的残花。于是,你不也是一朵小花吗?你很安静,你喜欢静静的听落花的声音,喜欢悄悄地看花悄然落地,喜欢捡起落花,细数它那分叉的纹理,闻闻它留下的轻微的香气。看那荷锄而归的你,那一箩筐的残缺,不堪的花,正如今日躺在棺材里的你逐渐冰冷的容颜。
空对着,山中高仕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潇湘,你才华横溢,晓畅诗书。你爱宝玉,记得你们一同葬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记得你们在寂寞的夜晚对诗,由侍女相送,记得你们互增手帕,你们一起,你们的爱情故事有目共睹,所有人都认为你们会在一起,可,人终究还是敌不过天。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梦如兰,堪羡优怜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蘅芜的出现打破了这安逸的爱情,她处处不如你,她得不到宝玉的爱,达不到大家对她的祝福,她才华不及你,但是,她抢走了你的宝玉,抢走了原本属于你的幸福,抢走了你世界的一切。
你输了,彻彻底底的输了,因为你的懦弱,因为你的优柔寡断,因为你保持你那份谨言慎行,最终,他把凤冠霞披戴在她头上,一顶花轿断送了你,也毫无疑问的断送了你们的一切……
霜冷长河,蒹葭苍苍,伊人何在,独坐未央。
蘅芜根本比不上你,但她的'才华也仅次于你,你为何不振作,你为何要败于宝钗呢?答案不在你那一句“宝玉,你好……”而是你没有一个快乐的心,如果可以放弃你的优柔寡断,放弃你保持的那一份谨言慎行,放弃你所有的多愁善感人生纵使有多番不称意,但是,也不应该总想着他,做一个快乐的潇湘,做一个快乐的黛玉。如果你发现当初的负心人不是真的而是你亲手葬送了这一切,你心里有没有一丝悔恨呢?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火葬厂门口,你静静的躺在棺木里,待容颜成灰的那一刻,这应该是你是你知道“负心人”之后最想去的地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这潇湘馆已经不在了,但是,走到那个地方不免泛起了一阵涟漪,仿佛贾府还在,大观园还在,你们还在,原那红楼不过一场梦罢了。
红楼梦读书心得10
一本《红楼梦》看出的或是宝黛的爱情悲剧,或是大贵族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亦或是古代的各种生活习俗。其中描绘的一干女子,或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或许平凡,无法被称为重要人物,她们的性格都各有各的特点,而每个人不同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命运。
就连看似最光鲜亮丽的贾府大小姐贾元春也逃不过命运,她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宫中选秀时被选入做女史,后来又升官成为凤藻宫尚书,可以说是后宫权势极大的人物了,在这样的步步高升之下,人们往往只看到她的“权倾一时”,但无人看到过她的痛苦。在省亲之时,她几乎全程在落泪;省亲时间也定在晚上,颇有“百鬼夜行”之诡异感;在几人哭泣,她劝其余人开心时,也说出皇宫是“见不得人的去处”……归根到底,她不过是贾家的一个依靠,皇帝的一个棋子而已。她提拔如此快速,绝对不是因为表面上的“贤孝才德”,而是皇帝对贾家的试探,在宫中她身不由己,只能“望家乡,路远山高”;省亲之时也不得不摆出皇家的姿态,自上而下地对生母,父亲,祖母等亲戚说话,连想见弟弟贾宝玉回到的也是“外男不得擅入”;最后在也只得托梦给父母“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她悄无声息的死在宫中,一定经历过宫斗,但是她没有心机,没有城府,虽然勤俭,崇尚朴实,但终究不能活在“步步惊心”的宫中,她只能挣扎,但是为了贾府,为了她所爱的亲人,她只能忍受。
与之情况相近的是贾府二小姐迎春。迎春性格软弱,麻木,也就因此,她并没有获得过长辈们过多的认可,父亲贾赦对她不理不问,生母早早死去,邢夫人虽关心她,但对她说话态度则是批评,贾母也没有对她有过特殊的照顾。她的软弱无能,也就造就了她没有主见的性格,她管不好她手下的嬷嬷和丫鬟,她的奶娘甚至偷了她的累金凤赌博,被迎春的大丫头司棋,绣橘发现时,仍振振有词说其他小姐都给她们的下人们好处,她偷东西赌钱是应该的……她对于这种事情,只能忍气吞声,进而逃避,在司棋,绣橘与奶娘争吵激烈时,她却只自顾自地埋入《太上感应篇》,她不认命,她也想活得更好,但是不敢反抗,甚至贾赦为了还债将她出嫁给“中山狼”孙绍祖,但是被虐待之后,她只能哭诉:“我就不信我的命这么不好”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她只能蜷缩在缀锦楼,用麻木不仁换取自己少量温暖,最后也只能“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她虽不认命,但她不知“性格决定命运”,她温柔善良的性格也就终究决定她被欺,甚至连旺儿都说她是“二木头”,连被扎了也不知道说一声。
但三小姐探春则不一样,她性格鲜明,坚强,有情商,虽是赵姨娘的女儿,地位比其他小姐低,但是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努力成为了三春中最出色的一个,她的容貌就不俗,“神采飞扬”,“见之忘俗”屋中笔插得如小山一般,文章造化也是三春中最高的一个,也就因此她是三春中最受喜爱的,在南安太妃来时也只将她和亲戚史湘云,薛宝钗,薛宝琴和林黛玉出去会见。就连旺儿也赞叹她是“老鸹窝里出凤凰”与元春的容忍,迎春的麻木相比,她的.性格中多的则是凌厉和改变,她首先在大观园内创立诗社,使大观园增添了几分活力和文学色彩;她勇于改革,即使得罪了某些人的利益也要兴利除弊;在抄检大观园时,她是唯一一个起来反抗,斥责此行径的,并说出“这样大户人家,若从外头杀进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就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从内部自相残杀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样一番振聋发聩的言语。她看到了贾府的丑恶,也就因此她要做出改变,她想着贾家的未来,而不仅仅是她自己,对青年人而言,探春则是最好的生活状态,或许对于成年人而言,元春的默默忍受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但是对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年人而言,更需要的是做出改变,青年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这也就是为何王安石变法之时多采用门下“儇慧”的年轻人。
四小姐惜春则是贾府兴盛衰败看的最清醒的一个,每次出现都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旁观者清,也就因此她对贾府的丑恶感受更深,但是她对待丑恶的态度是远离,也算一种变相的逃避,也就因此她逃避世俗,大彻大悟,最后出家。在看到自己大丫鬟入画干了不干不净的事情时,她并没有挽留,而是狠心赶走,正如她所说,引用古人的话“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她对待事情的态度是一味逃避,有人说她无情无义,但是她的出身就是一个迷,她的父亲贾敬早年就为了逃避名利场做道士,母亲早亡,哥哥贾珍每天偷鸡摸狗,恨不得将宁国府翻过来,哥嫂尤氏一面受贾珍的气,一面管理宁国府这个“除了门口两个大狮子干净,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状况,因此她也就一直处于没有人关爱的状况下,又为何批判她无情无义呢。在贾府这个是非之地,她只能“明哲保身”,看似荒唐无情,但是却是在末日来临之际保全自己的重要手段,就如同庄子在《庖丁解牛》所说的“恢恢乎其必游刃必有余地也”,她虽不如邢岫烟一般如同“闲云野鹤”,但也是一直有自己的主见,特立独行,也就因此能和妙玉合得来,她的叛逆,她的无情,也恰恰使她最后也受妙玉的影响遁入空门,抛开凡尘繁杂琐事。
四“春”,代表着四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贾府中其余人,如林黛玉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她对贾府丑恶的理解力不输于惜春,但她却更多的是天真,清净,她缺少母爱,因此在薛宝钗糖衣炮弹的攻击下毫无招架之力,甚至认为她是个“待人极好”的人,被贾宝玉惊讶为“孟光几时接了梁鸿案?”,她虽然喜欢耍小性子,但是这恰恰体现出了她对“情”的渴望,无论是贾宝玉与她的爱情还是父母兄弟给她的亲情。但是她对情的渴望也就暗示了她悲惨的结局,正如“流水落花春去也”。薛宝钗则是“知世故而事故”,在封建思想的熏陶下,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般叛逆,反抗,而是自愿接受维护封建思想。她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实现“金玉姻缘”,努力在贾府营造出好人设,甚至和赵姨娘这样与她毫无关系的小人物都要尽力拉拢,也甚至在偷听到小红和坠儿的谈话之时,为了防止对方怀疑用林黛玉来脱身,进而败坏了林黛玉在贾府的名声,也就因为她的心机,她的野心,正如她所写的词中“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般。史湘云则是乐观开朗,虽然也是父母双亡,但是笑得放肆,笑的开朗活泼,正如她自己所说的一样“是真名士自风流”。
但是她们命运在当时的末世下不可能完美,也绝不可能会“岁月静好”,最后也就只能“原应叹息”了,虽然她们命运各个不好,但是对比而言,元春,迎春悄悄而又悲惨地死去,远嫁海疆的探春命运虽没有说出,但是根据放风筝时她的凤凰和“喜”字缠住知并不差,“独坐青灯古佛旁”的惜春也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清净,黛玉结局虽也没有告诉,但可推测出是因情而死,宝钗虽然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但终究是使贾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若是她们到了现在,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下,命运一定会好很多的,也正如“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
正如西班牙大文学家塞万提斯所说:“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适合自己的好的性格可以成就你的一生,决定你的命运!
红楼梦读书心得1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作为一部具有浓郁人情味的小说,红楼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读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更是为了在其中寻找灵感和教益。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对人性、情感和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下面,我将分享我对红楼梦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
第一段:《红楼梦》的魅力
《红楼梦》是一部千回百转的长篇小说,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王朝腐败堕落的社会现象。小说中虚实结合,想象丰富,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无限的空间供人思考。作者曹雪芹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妙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使读者在欣赏小说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宝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段:感受家族的兴衰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深刻体会到家族兴衰的无常。贾府从盛极而衰,再到最后的破败,展示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衰轨迹。人物之间的命运转折和复杂的关系网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线,我看到了命运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婚姻、权力、利益等因素深入小说,让我对人类的欲望和现实的社会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三段:爱情的伤痛
红楼梦中的爱情是复杂而令人扼腕的。贾宝玉爱林黛玉,却被迫与另一个女子成婚;林黛玉爱贾宝玉,又因为自己的身世陷入了绝望。小说中充满了痛苦和悲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的脆弱和命运的无情。这也让我明白,爱情不仅是美好的,更是复杂而艰难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背叛真爱,这让我深感人性的悲哀和虚伪。
第四段: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红楼梦》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即蓉儿才子、黛玉才女的美好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宏大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小说中虚幻与现实的冲突和碰撞,让我反思了现实人生中的无奈和妥协。在红楼梦中,虽然有许多人物追求自由和幸福,但最终却被现实所吞噬。这也让我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理想与现实之间常常存在着巨大的冲突,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情。
第五段:获得的启示和感悟
通过回读《红楼梦》,我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感悟。第一,人生充满变数和无常,我们不能轻易放弃理想和追求。第二,爱情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神圣的情感,但现实生活中它往往面临很多困难和痛苦。我们要学会珍惜和呵护。第三,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情,我们不能消极退缩,而应该积极向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总结:
《红楼梦》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经典之作,在此次回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以及人世间的无常和变迁。从小说中我明白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得到了对人性、感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这次回读,我收获了很多,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我相信,这部伟大的作品将继续影响着后人,启迪人们的心灵和智慧。
红楼梦读书心得12
没一会儿的功夫,黛玉都知道了王夫人的决定,其实袭人自己还不知道。院里没人,湘云去找袭人,黛玉来找宝玉。宝钗平常是会避让这样的情形的,这会稍稍疏忽了一点,就被黛玉看见了。湘云这时候蛮贴心的呀。
蒙府侧批:请问:此“怔了”是呓语之故,还是呓语之意不妥之故?安排宝玉说这个梦话,是什么意思,故意让宝钗听的。宝钗是被呓语之意吓到了吧,宝玉做梦梦到的是些什么东西啊。宝钗不会不知道宝玉的真正心思,梦里话一说,更加笃定了吗?
黛玉湘云对说了袭人将来的造化,她还不相信。
宝玉很是高兴,似乎可以永永远远在一起了。宝玉的占有欲,让袭人不舒服,谁能长久的拥有谁呢?我们之间终究只是一段关系,或长或短,但不会陪你一生,一段旅程。需要让自己成长,学会独自面对,自己是独立完整的个体。当然也是需要和别人的连结,但没有这种关联的时候,要能够承受。
生死,似乎是避免不了的话题。谁都无法逃脱的'命运。深深的想下去,死亡真的是令人害怕的东西。不知道要等到多少岁,才可能领悟死亡只是生存的另一面,它的存在让人懂得克制。从心所欲,不逾矩,需要岁月的积淀才能达到的境界。
袭人看的比宝玉通透,可怜痴儿尚未领悟。宝玉一概而论、以偏概全了,确有沽名钓誉之徒,也不乏死得其所的忠良名将。他只活在大观园的女儿堆里,眼界和知识面还不够广阔,是需要一些不同的观点的冲击,以阔思明路。
在女儿去之前自己走了,不看到百花凋零,不必悲伤。把眼泪都留给其他人,自己死而无憾。如何评价呢,不好说,你高兴就好。蒙府侧批:非龄官不能如此做事,非宝玉不能如此忍。其文冷中浓具意蕴而。诚有“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意。
龄官有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性情,和黛玉有几分相似,不像其他女孩子。“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
蒙府侧批:此一番文章为画蔷而来,蔷之画为不谬矣。贾蔷在哄她的时候,像极了宝玉哄黛玉,龄官的言语同样像极了黛玉。“画蔷”的深意,正如黛玉的深情。各人得各人的眼泪,是深刻的领悟,比起二十二回里的“悟禅机”,这次是真悟了。情分不独于你。
男女间暧昧的东西,要谨慎,尤其是贵族子弟。宝玉是敬重宝钗,怕“亵渎”了她。湘云在家里过的不好,但无可奈何。
红楼梦读书心得13
10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红楼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陶醉于书中优美的诗词歌赋,被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所打动,无法自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一次阅读,都给了我不同的感受。
初读《红楼梦》时,我被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之间纠结的爱情悲剧催人泪下,给我以深深的震撼。当读到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时,忽然感觉昔日在大观园中的欢声笑语随即被巨大的痛苦所遮住,就像天空中低而浓黑的乌云,让人窒息得喘不过气来,只剩下撕心裂肺般的悲痛和无尽的凄凉。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林黛玉身上的`那种唯美。林黛玉并不完美,她嫉妒心强,好炫耀才能,可是她真的很唯美,就像水晶折射出的光辉那样纯净,令人为之震撼!我曾抱怨过母亲的唠叨、老师的批评、同学的争吵,但同贾府中众多奴婢的悲惨下场比起来,这些事无不体现了师长对我的关心和同学之间的真情。于是我开始爱我身边的人,开始体验生活的珍贵。
再读《红楼梦》,我渐渐悟出了曹雪芹的本意。身为富贵公子的曹雪芹,沦落“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不能不对世态炎凉发出许多感慨。试看当初“白玉为床金作马,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贾府到头来还是“为人作嫁衣”,这正如曹公的经历,他把自己的“痴”寄托在宝、黛身上,奏起了一曲封建王朝的挽歌。宝、黛试图为爱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到头来却是一个夭折,一个癫狂。走近了,才发现,他们不是没有反抗,只是太无力,他们的武器只有泪水;他们不是没有反抗,只是对立面太强,整个社会、整个制度都是他们的对手。这爱情似水中月、镜中花,到头来只是一个没有做完的梦,还有无限的遗憾。也许他们心里似明镜般清楚,是什么葬送了他们一生的幸福。当我走近他们,他们轻轻告诉我,他们的一生被前缘所误,被时代所误。
红楼一梦,传阅千年。但梦在红楼,变化在我们,现在没有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我们可以放飞自我,张扬个性,将来能尽显能力,为国家做贡献,这等机会,我们又怎能错过?
红楼梦读书心得14
《梦》中茶甚多。有含泪的“千红一窟”茶,也有高贵的枫露茶;有朝廷贡茶之一的六安茶,也有香气高爽的老君眉茶;有形如雀舌的龙井茶,也有能助消化的女儿茶;有用各种粮食制成的香茶,也有用各种补品做的杏仁茶。茶,多矣!
《梦》中酒亦多矣也。有百花之蕊酿成的万艳同悲酒,也有在金谷园酿造的金谷酒;有产于江南的绍兴酒,也有用糯米做的`惠泉酒;有夫妻双双喝的合欢花酒,也有高压清淡的菊花酒;有医圣华佗所制的屠苏酒,也有为人所独钟的香甜的桂花酒。酒,不甚多?
我觉得《红楼梦》不仅仅是一本书,而且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茶品酒的好习惯。这种好习惯,会陪你度过悠闲的一生。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喜读《红楼梦》,爱品茶喝酒之人。妈妈说爸爸不嗜烟不好赌,喝茶喝酒总要满足他的。为了爸爸喝好茶的嗜好,妈妈有时会毫不吝啬地上百一两、上千一两的茶叶买来给爸爸享受。有了好茶,只见爸爸抓一小撮月芽似的茶叶放到杯底,用热水慢慢往下冲,哇,太神奇了,一股一股的热气送来了清新与淡香。爸爸捧起一杯茶的悠然,看那层层迭迭的薄雾缭绕,与我一起惬意地读《红楼》,说宝黛,谈金陵……爸爸还爱喝酒,说实话,他对酒的要求并没有对茶的要求高,所以不能称为品酒,只能说是喝酒。爸爸喝酒的习惯是冬天喝黄酒,夏天喝啤酒。他喜欢那啤酒快把杯子淹没时所发出的“啪啪”的声音。爸爸总是会旋转着杯子,一口一口地慢慢呷着淡黄色的液体,仿佛在体会着喝酒时的乐趣与痛快。兴起时,他会情绪高昂地跟我议论“元、迎、探、惜”,他会兴致盎然地跟我争论“贾、史、王、薛”,他滔滔不绝地跟我谈论“诗、词、茶、酒”……有酒有茶的日子总是透着那幸福吉祥的气息。
酒,不能多喝,而茶,每日必饮。看书时品茶,学习时品茶,工作时品茶,浓浓的馨香可直沁心田。酒,在特殊的时候,慢慢呷,慢慢呷,辛辣的味道会给你一种动力。呵,酒和茶,茶和酒,你们都不会被替代啊!
酒不醉人人自醉,茶不迷人人自迷。“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品茶人之意”也就“不在茶”,而在《梦》中!
红楼梦读书心得15
《红楼梦》一书,就是生字多,尽不认识的字,东西多,尽叫不来的,叫来也不认识的,女人多,连主子带丫鬟,近一千人中,女人占了一多半,有人统计书中有975人,男人495个人,女人480人,这女人多,事也多,所以,里面闲话也多,长篇大论的人情事故,非常费脑筋。人多人也杂,从皇帝官吏到种地的,尼姑道士,神仙鬼怪,阳间的阴间的都有,连打发死人都有详细过程。无所不有。书中梦也多,梦中有梦,有大梦也有小梦。复杂,啰嗦,所以,让人很难看下去,所以,看《红楼梦》需要毅力,需要耐心,也需要一颗能明辨是非的大脑。
一部红楼史,三个人的感情纠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红楼梦》规模宏大,故事动人,作者用“一击两鸣,空谷传声,云龙雾雨,两山对峙,草蛇灰线”等写法,折射,隐喻,记叙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许多人,我们非常难忘。比如贾瑞,焦大,刘姥姥,贾链,小红。
《红楼梦》有许多版本,也有四种研究派别,我看的是综合列宁格勒手抄本在内的,最权威的版本,书是王庆祝买的,他已经看过至少一遍了,书的旁边都有他当年看书的批语。他喜欢买书,不喜欢藏书,可能经常搬家的缘故,有好多书都放在了我这里,当然,书是财富,他可以随时来取。
我不是红学专家,研究不了书中的故事和人物,也不懂书中的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我只把《红楼梦》当作一部小说来看,当作一部纯文学艺术加工的小说来看。
书中涉及很多知识,有茶叶知识,有做饭菜谱,有医学看病,有园艺技术,有建筑设计。作者非常了不起,知识渊博,见识广阔,阅历深厚,一般人不能比,这大概也是《红楼梦》至今威望不倒的主要原因。因为无法超越。
我只不过是一个读者,不是大师,所以,看法也非常浅薄。那也看完《红楼梦》了,总得写个读后感,不然,这书就白看了。所以,厚着脸皮,写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红楼梦》中的人,都不运动,没有早起锻炼的,没有跑步的,只有修行佛法静坐的,瑜伽从唐朝传入中国,贾府那么上层的家族,接触瑜伽应该不难,但也没有人练习。她们的身体都不好,就查贾母身体挺好,活了83岁。但也是小毛病不断,今天跑肚,明天头疼。贾宝玉从一个家走到另一个家,还有小厮拿的皮大衣跟着,回来就感冒了。而且,从上到下,没有人重视体育这个问题,贾府家规则严,却没有强调运动的。
二、是喝酒,《红楼梦》中,从男到女,人人都喝酒,有事没事,喝个酒,大小聚会也喝酒。这女人喝酒,历来是商都人的习惯,但书中,没有女人因为喝酒被骂,或者被人耻笑。曹学芹爱喝酒?这酒都是贾府自家酿造的。这贾府,连药都是自己配制,能自己加工制作的`,全是自己来。可能那个时候市场经济不发达,没有超市,没有物流快递,所以,也没有那么多奇怪的病。超市经营的宗旨就是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能不让员工休息尽量不让休息,能不让员工睡觉,尽量不让睡觉,然后从外地奇奇怪怪的运回各种食品,农村人见了,稀罕又喜欢,最后各种奇奇怪怪的疾病使医院里全是农村人,连星期天都饱满排队。
三,是因果报应。《红楼梦》中多次提到佛学,贾母抄经,妙玉修行,惜春出家,书中借以佛家的因果报应来惩恶扬善,告诫世人。书中家庭的盛衰,人物的兴亡,从开始到结束,表现出人生的必然过程,刘姥姥救了巧姐,就是因为当年三进荣国府,受到了王熙凤的恩惠。王熙凤一生富贵之极,高高在上,把下人不当人,终日巴结贾母,贪财虚伪,爱慕权贵,骄横跋扈,最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得了“血山崩”这种“灰病”。我们现在也非常讲究好人好报,不做坏事。小剑说,过去上一代人的事会报应在下一代,这一代人活的好是祖宗给积德,他说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人们自己做事就会报应到自己身上,有时候,今天做明天就有了报应,如果按他说的,应该是老天公平了。贾府“赫赫扬扬,已将百载”,靠着祖宗的功德,延续着旺盛的香火,然“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终究在后辈的挥霍下,荒诞中,“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啥也没有了,人死楼空。后代人逐渐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世上有报应一说,当然这是一种宿命论,不是奋进的人所追求的。总的来说,多读书,少害人,是为人之道,是延续香火之道。
【红楼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红楼梦读书个人心得12-23
[经典]《红楼梦》读书心得08-26
《红楼梦》读书心得06-16
红楼梦读书心得(经典)07-23
红楼梦读书心得08-23
红楼梦的读书心得07-23
红楼梦读书心得12-12
《红楼梦》 读书心得04-04
红楼梦读书心得06-13
《红楼梦》读书心得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