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爱的故事》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的故事》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的故事》观后感1
前几天我读了《爱的故事》这本书,故事内容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主要写了吉普茜的爸爸在她五岁时自杀了,而伍德罗的妈妈也在一天清晨突然失踪了,他们俩的人生也在外婆家生活的那一刻起就不一样了。他们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吉普茜终于有勇气面对爸爸自杀这一事实,而伍德罗也因为他的坚强和豁达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放下书,我掩卷沉思:在面对母亲突然失踪的打击、外界的谈论和自身的缺陷时,伍德罗没有变成一个问题少年,反而成了一个聪明、热情、坚强、勇敢、豁达的.少年。从书中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勇气、信心会让我们勇敢地面对一切挫折,而爱,就像阳光,给人带来新的希望,让人重获新生。
细想一下,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前不久,电视上报道了一名打工者,因为弄丢了打工挣来的八千元钱,就要跳楼自杀。这种懦弱的人和那些勇敢、坚强、有爱的人比起来,真是太微不足道了。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学生马健,在地震发生后,他的班上有几名同学没有来得及从教室撤出。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们发现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悄悄回到学校,蜷缩着身子一次又一次钻进废墟,大约四五个小时后,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救出了向孝廉。这样
《爱的故事》观后感2
画面很诗意,旁白极具文学性,而且很可能这些精彩的文案本身就来自原著小说,反倒让我更愿意去拜读原小说。
不光是那时特拉维夫的日光与耶路撒冷的日光同今天相比有许多不同,而且连万有引力定律也截然不同。在特拉维夫人们走路的方式都不一样,他们健步如飞,如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飘浮。
在耶路撒冷,人们走路的方式倒像是参加葬礼,要么就是像听音乐会迟到的人,先踮起脚尖,测试着地面,然后,一旦他们放下脚,就不急着前行了。我们等了两千年才在耶路撒冷找到了立足之地,实在不愿立刻离开。要是我们一抬脚,别人就会立刻把我们那一小块地方拿走。另一方面,你一旦把脚抬起,就不要急急忙忙地落下——谁知道你是不是有踩到蛇窝的.危险呢。几千年来,我们为自己的冲动鲁莽付出了血的代价,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入敌人的魔爪,因为我们没看地方就落了脚。这多少就是耶路撒冷人的脚步吧。但是在特拉维夫,嗬!整座城市就像个大蚱蜢。人在腾腾跳动,房屋、街道、广场、海风、黄沙、林阴大道,甚至连天上的云彩都在跳动。
《爱的故事》观后感3
影片根据以色列已故知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的同名小说改编,同为犹太人的娜塔莉·波特曼导演、编剧和主演。电影呈现的是一个家庭的爱与黑暗的故事,加上两个民族纷争的复杂社会背景,令影片带上丝丝阴郁的气质。对于民族纷争,作者阿摩司·奥兹在小说中有深刻的思考,有其对国家、对母亲、对人生命运的追问和探索,是寻根,也是回答。
电影则围绕阿莫斯的母亲法尼亚展开,一个浪漫主义和理想化的文艺女青年,漂亮、优雅,又忧郁的气质,最终没能走出自己的.内心,选择自杀。阿莫斯的父亲则是务实的理性主义者,他当然理解不了自己的妻子,也是内心时时需要依赖的小孩子,一句:你妈妈就是想通过惩罚自己来惩罚我,说出内心的脆弱,甚至会依靠自己12岁的儿子。小阿莫斯也是母亲的希望和阳光。一个10岁出头的小男孩承受了太多,所以他成年后最终成为作家,用书写来表达、释放和思考。
时代背景的身不由己,内心迷茫的年轻人,需要精神寄托。阿莫斯的母亲寄托在幻影,父亲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两个人由相爱到逐渐冷淡和远离,只能说是不成熟的错。所以完整的人格对于夫妻抑或父母是多么重要的修炼,阿莫斯在小说,娜塔莉·波特曼在电影中,给我们提示和启发。
五色电影,五彩人生!
【《爱的故事》观后感】相关文章:
爱的故事作文04-19
名人爱读书的故事07-19
对苹果的爱名人故事07-10
爱熊女郎的故事10-15
爱的悲剧睡前故事09-14
名人爱读书的故事10-22
关于爱的故事的作文12-08
关于爱的故事作文02-02
爱读书励志故事04-14
爸爸的爱故事 爸爸的爱人生感悟故事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