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哈拉沙漠》读书心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1
三毛果然如“三毛”一样,拥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她的撒哈拉生活,带给撒哈拉人不同的感受,同样也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
三毛去沙漠是因为看到了一张那里的照片,从而感受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她便二话不说搬到了那儿。她的丈夫荷西也为了她到了那儿,并且他们是在那儿结的婚。从此他们每天看着变幻莫测的沙漠风景,与他们又爱又恨的撒哈拉人一起生活。他们夫妻的生活也是让我笑个不停,因为三毛的丈夫是个外国人,不懂中文,所以三毛骗他丈夫粉丝的名字叫“雨”。还有三毛当“二两”医生,她用指甲油帮撒哈拉人补牙齿……可有趣了。
后面便提到了撒哈拉人,他们封建、重男轻女。因为三毛与她们不同,所以三毛一到那儿就受到了女性的欢迎,但是三毛始终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对门的姑卡与三毛的关系较好,三毛见证了她十岁时结婚的.痛苦与泪水。对于撒哈拉人对于女性的歧视在这场婚礼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像场闹剧一样。我看了真的为姑卡感到心痛,也庆幸自己是生活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里,那里实在是太封建了,太不把女性当做人了。撒哈拉人不光封建,他们还以胖为美,终年不洗澡,养黑奴。对于养黑奴那件事,我与三毛一样倍感痛心。那个黑奴明明是这样好的人,他因为有个妻子与孩子,所以他什么都做,不怕苦。他那么善良,凭什么要歧视他,欺负他,最后还卖走他。撒哈拉人的那种自视清高,让我感到厌恶。那个黑奴的深情则感动着我。
撒哈拉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有泪,有开心。一切都如那沙漠一样,变幻莫测。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2
寒假里,我给佳钰向同事借书,她自己选了这本书,这本书是带有图画的,共有17章内容,才开始时,她没有看,过了几天,就拿起来看了,一夜就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笑,我们听着都跟着想笑,看来她看得挺投入的。第二天早晨,她又那起这本书开始看,一会就打开了电脑开始写亲子阅读读后感,并且告诉我,妈妈这本书很好的,很有意思,并且翻开到有意思的地方叫我看,还告诉我你也要读,你还要写读后感呢。
今天,我看了她写的读后感,其中她写到:在这里我学会了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总面积达860万平方公里,是韩国和朝鲜总面积的40倍,这本书里边的人物有:列奥、叔叔、宝萝。动物有:骆驼。他们在沙漠里互相信任,同心协力,最后他们顺利的.通过了沙漠。《撒哈拉沙漠求生记》还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沙漠的知识。比如在沙漠里生火有:火犁取火、钻木取火、透镜取火、手砖木取火四种办法。他们四个在沙漠里搞笑,最可笑的是,列奥往骆驼脸上吐口水,骆驼转过身来拉了列奥嘴里啦。看着她写的,我感到很羞愧,因为开始时,我只认为她只是看书中的笑话,并不对沙漠知识不敢兴趣,我错怪她了。现在我拿起这本书仔细地翻阅,感到这本书却是不错,孩子在笑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通过这件事,我认为对于孩子阅读的书籍,作为家长最好也看看,这样就跟孩子有了一些讨论的话题,让孩子说说书中的内容,学到了什么知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表达、总结能力,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读书兴趣。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3
这几天,我读了《撒哈拉沙漠求生记》这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列奥、叔叔、宝萝和骆驼在撒哈拉沙漠中遇险的故事。他们经历了重重困难:风暴、沙暴、缺水和缺食物、暴雨、呼叫救援队失败等等。他们也遇到了很多动物:飞鼠、蝮蛇、骆驼、大耳狐、蚂蚱、沙漠刺猬、蝎子和蜥蜴等。
我看了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魔鬼三公式”,它指的.是:没有空气,只能活3分钟。没有热量,只能活3小时。没有水,只能活3天。没有食物,只能活3周。
我觉得这次旅行三个人中缺了一个都不行:列奥要坚持到最后,有着坚强的意志;宝萝脖子上戴了个镜子,镜子在逃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叔叔想办法寻找水和食物,两个孩子早就饿死、渴死了。
通过读这本书,我还得到了很多知识。例如:我知道了据说,狮身人面怪物斯芬克斯对路过的每一个人都要提一个问题,答不出来的人就会被他吃掉。这个问题是:声音相同,有时四条腿,有时两条腿,有时又有三条腿,是什么东西。我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还知道了金字塔象一个三角形的房子,有三座。它的底下有一个地下室,它的结构很特别,其中入口和地下室的连线正好对着北极星的位置。以前人们以为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里面一定有很多的珠宝财物。可是当有人进到了金字塔里,却没有发现黄金和宝物。有人认为,其实金字塔是用来观察北极星的,而不是用来当作墓穴的。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4
好像一说到非洲,就会想到“野蛮”“粗鲁”“不文明”等等字眼,没有经历过教育的洗礼,所以他们会显得很无礼,乱抢,乱用别人的东西,还觉得理所当然。三四年不洗澡,身上堆积的污垢,在我们天天洗澡的人眼里看来,是非常讨人厌,非常嫌弃的。三毛和他的丈夫荷西,相互扶持在撒哈拉沙漠过着充足的生活,虽然住在坟场区,白手起家把自己的小家精心装扮布置温馨,三毛跑到废物厂找东西改造成家具,还把别人不要棺材木变成吃饭的桌子椅子。荷西在一家矿工公司上班,三毛专心做着家庭主妇,有了一辆吉普车之后,生活更是有趣,两人睁着抢着要开车,看见路边的要去镇上的撒哈拉人都热心的让他上车,三毛趁着荷西上班开着车在撒哈拉沙漠上驰骋,即使中午晒人的太阳会灼伤皮肤,她说“宁愿晒死,也不要在小屋子里寂寞无聊死”。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体验到的东西,在心里的感觉都不一样。撒哈拉沙漠那辽阔,气势也是很吸引人的。去到每一个地方,我们还是要尊重当地的风俗。
撒哈拉威的女人是没有一点尊严和地位的,父亲觉得一部车都比自己的女儿贵重。从小被指定成婚,没有选择的余地。那里还有奴隶,命运从来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身体从来没有得到自由,受尽耻辱和打骂,这让他们已经从心底里认为自己本来就低人一等,自卑感深深的扎在心底。但是他们奴隶可能更会让我们这些读者感动,因为他们会很珍惜和家人在一起,虽然身体不自由,但心却像飞翔在蓝天下的大鹰一样自由自在。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5
说实话,读了这么多书,我不欣赏那些虚构的情情爱爱的言情小说,也不喜欢文字严谨,构思缜密的侦探小说,我唯一敬佩,喜爱的作家就是勇敢,执着,又不失幽默的三毛。
第一次读《撒哈拉沙漠》,在图书馆里我忘记了时间,从中午坐到了晚上,整本书一字不落的被我细细品味,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沉浸在文字构成的世界里。
《撒哈拉沙漠》讲的是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与当地相识朋友的故事,沙漠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透露出这个女孩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
三毛的笔尖柔软又深刻,不知不觉的把我带进她的世界,毫无违和感,仿佛每一个故事都是我亲身经历,看到三毛给自己盖房子,装饰房间,让自己的小房间变得越来越美好,我就仿佛看到自己的小小梦想成真,不自觉高兴。
看到熊孩子打破了三毛和荷西的屋顶,不禁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虽然我没有见过三毛,但是这个奇妙女孩的长相仿佛通过那一页页文字慢慢的勾勒出来,她桀骜不驯,却热情大方,她追求自由,却不局限于环境,她美丽坚强,独自追求自由梦想的生活。
这样一个背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看完这本书,我还觉得余韵未尽,仿佛三毛活灵活现的站在面前,这只不过是她生活的一个小片段。
这是第一次,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给我一种和她在对话的感觉一样。
三毛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个灵魂独立,热爱生活的奇女子,她让我对生活永远都饱含着热情与希望。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6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撒哈拉了,也只有对爱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现出它的美丽和温柔,这是三毛在《撒哈拉沙漠》中最深情的告白。
三毛,本名陈懋平,旅行和读书是她生命中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疼痛都夹杂其中。她没有数字观念,写作之初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她看到了一张撒哈拉的照片,感应到前世的乡愁,于是决定搬去那里,写下了一系列散文作品。
《撒哈拉沙漠》就是三毛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三毛在撒哈拉沙漠中多姿多彩的生活,它将大漠的狂野温柔和活力四射的婚姻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热情,温暖,会生活就是三毛的代名词。在面对一群又一群无赖的沙漠邻居时,三毛也会愤怒,会生气,但是三毛依旧会在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在她开车去接荷西时,总会时不时搭载一些沿途过客,尽管,他们有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会把车上弄得乱糟糟的,但三毛并不计较。茫茫大漠,三毛把自己不堪的'沙漠小屋装扮的奢华而别致,成为沙漠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撒哈拉沙漠,是寂寞的,是凄艳的。但三毛并未因此退缩,她用一颗乐观的心去面对生活,用自己的积极感化他人,感化生活。生活中,我们也应如此,挫折是难免的,关键看你怎么对待。自暴自弃也是一天,积极面对也是一天,与其一天到晚哭哭啼啼,抱怨生活,还不如擦干眼泪,大步向挫折越去,正如三毛所说的:“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
在三毛的内心深处,撒哈拉沙漠是梦中情人。于是,三毛积极乐观的面对那一片陌生的土地。让我们与三毛一样,使积极成为人生的主旋律吧!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的撒哈拉沙漠之路10-08
我的撒哈拉沙漠之路10-08
唯美句子:描写和赞美撒哈拉沙漠的句子05-31
读撒哈拉沙漠有感08-24
《撒哈拉沙漠》读书心得10-17
读《撒哈拉沙漠历险记》有感05-28
沙漠10-05
撒哈拉作文05-16
沙漠的作文01-13
沙漠作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