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素质教育心得

时间:2024-06-06 16:28:1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素质教育心得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教育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素质教育心得

素质教育心得1

  一、教师的职业素质构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家毕克博士:教育的品质是教师品质的反映,没有好的教师就不会有好的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可以弥补办学条件的不足。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柳斌指出:“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到底是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陈安丽厅长:教育要优先,教师为首要。

  (一)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素质

  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教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拥护党的领导,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维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和上级领导保持一致性,做到知法、守法、护法。就是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珍视和传播祖国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以教报国,做一个忠诚的爱国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教师首先做到了政治合格,才可能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为我们的党、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和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政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能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人们在交往和联系的过程中,都必须共同遵守一种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的行为准则。如尊老爱幼敬贤、文明有礼有序、团结友爱互助、待人和气友善、讲究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物、见义勇为等。这种准则就是社会公德。教师是社会中的重要成员,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塑造未来人才的巨匠,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示范者和建设者。教师必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为社会、为学生树立榜样。

  3、能恪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职业道德是构成教师完善人格的核心因素,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对于传播文明、开发智慧、塑造灵魂、影响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教师的职业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教委97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八个方面。20xx年修改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条。

  4、具备良好的个性品格

  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和蔼、热情、宽容、耐心、民主、礼貌,处理问题公平合理及时,有幽默感,性格温和,行为规范,性格坚韧,方法灵活,能力高超。优秀教师在个性品格修养过程中,应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作则、诚实正直、助人为乐、艰苦朴素、谦虚谨慎、爱憎分明,还要加强自身的性格、气质和风度的修养,做到衣着朴实整洁而不呆板,稳重端庄而不矫饰、性格活泼开朗而不轻浮、待人热情诚恳而不做作、善良和蔼而不怯儒,语言谦逊文雅幽默而不庸俗粗野,处事迅速公正果敢而不武断偏执。而且时常注重克己自律,反躬内省,做到兼听则明,闻过则喜。

  (二)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素质

  1、要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教师要博学多问,储备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这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部分。柯瓦列夫说,“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他教给学生的范围,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学生的眼里,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什么都能的教师就是最优秀的教师,就是他崇拜的偶像、学习的榜样。在教师、家长的眼里,多才多艺的全才才是最优秀的教师。

  2、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什么都懂,但不可能什么都教,毕竟术业有专攻。作为教师,只有站在了某一方面知识的最高峰,才能把握其来龙去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并使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谓精深,就是指对该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整体结构了如指掌;对基本定理、公式和要领烂熟于心并能运用自如;熟悉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懂得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思想方法;能够解答本学科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并能应用学科知识分析现实矛盾,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本学科的横向联系及与相关学科的互相渗透,成为学科知识的学者、专家。

  3、要有相当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掌握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懂得班级、年级、学校教育与管理,了解教育管理学、教育史和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概况等知识。只有学习掌握了这些知识,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把握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才能加强工作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从而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教师的素质时曾断言:教师不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在工作中就会象是夜中走路一样,辨不明方向,达不到目的。

  4、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懂得各种现代技术并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幻灯、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较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可以更宽更广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可以形成立体、直观的教学氛围,将抽象的要领具体化,将模糊的过程清晰化,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将静态的事物动化,将动态的事物静化,以减轻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提高认知质量和效率。

  (三)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能力素质

  1、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能力

  能够及时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点滴情况及变化,能够全面、发展、辩证地分析问题,能够积极有效地帮助每个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这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教师对学生言行举止要有敏锐的观察、发现力,对学生思想发展要有准确的分析、预测力,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要有对学生班级集体的管理能力。要有寓思想教育于各项活动的组织能力,善于把思想教育工作这把盐,恰当有效地溶于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及生产劳动等各个领域。

  2、要有“轻负、优质、高效”的教学能力

  一是教学的设计、组织能力。它要求准确地把握教学大纲,正确处理教材,精心编制教案,巧妙设计板书。既设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且将两者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两者的积极因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教学的实施、调控能力。它要求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有区别、分层次地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全体发展。

  三是教学的检查、评定能力。它要求依据客观有效、可靠可用的标准选择考试考查的方式,按照严格、科学、公正的标准实施考查行为,全面准确地评定成绩。

  3、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以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为对象,揭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科学研究,即教育科研。它是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教师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坚持教学为主的同时,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把“教书”、“读书”、“写书”结合起来,可以促进教师自觉地钻研文化科学知识、钻研教育科学理论,及时掌握教育动态信息,深入开展教学实验探索,不断丰富学识,不断提高治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水平。

  4、要具备广泛的交往协调能力

  这种能力是团结依靠全体科任教师,形成教师集体的能力。一是要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个体积极性的能力。二是走访联络学生家庭成员,形成家校合一的能力,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深化和补充,教师要善于与家长打交道,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实现家校教育互为补充、互为帮助、互为信任、互为理解。三是请示汇报工作,积极争取领导帮助、支持的能力。四是加强校外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如少年宫、文化站、图书馆、居委会等部门和离退休干部等人士参与、支持教育的能力。五是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实际,与学生交朋友的能力。

  (四)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1、要有强健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基础,是其他一切素质的物质基础。教师的工作是教育影响人的工作,必须五官端正,听力视力好,反应敏锐,身高体重适当;教师的工作辛苦,生活艰苦,因而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即要有健康的肌体和充沛的精力,能担负日常的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事务工作,即使不能按时作息,也不会过分紧张,不会疲劳,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二、教师的职业特征

  教师的职业特征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职业品质的表现,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特征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必须首先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理解教师的职业内涵。

  (一)学高身正——教师的职业资格

  所谓学高,即博学多问,知识储备丰富。只有站在知识的最高峰,才能把握其来龙去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己昭昭,使人昭昭。只有教师精通知识体系,做到博闻广见,才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高才能为师。

  所谓身正,即德高望重,以身作则,常言道:师以德为本,艺无德不立。战国时哲学家杨朱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教师必须在道德行为方面作出表率,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广泛信赖和尊重,否则,就不配当老师,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作用。其次,身正,也是教师的一种强劲有力的教育手段。“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强烈的典范性,是学生效法、上进的精神力量。身正才能为范。

 (二)教书育人——教师的职业责任

  作为教师,就必须教书育人,就像军人必须保家卫国,农民必须耕田种地,医生必须救死扶伤一样。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国家、民族对教师的主要职责要求。唐代韩愈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之说,传道即育人,授业即教书。徐特立先生则认为教师应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是学生社会化的“助产士”。教师必须从“书”和“人”即“知”和“行”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把书教好,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会本领,增长才干,当好经师。同时,教师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前途理想教育,把人育好,使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成为人师。“教书”与“育人”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偏正关系。

(三)因材施教——教师的职业原则

  作为教师,就必须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医师治病必须对症下药。服装师制衣必须量体裁衣。农民种田必须因地制宜。军人打战必须有的放矢。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虽然都是受教育者,但各个学生都存在个人禀赋才能、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区别、分层次地进行教育,使学生都得到恰当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求的不同类型的人才,这是教师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

  教师要具备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善于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具有“伯乐”的慧眼,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特长和潜力。对学生的普遍特点和个别性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施教能有的放矢,学生能各得其所。

  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方针,全面发展学生,全面提高质量的方向,正确处理好一般的基本要求和个别特长发展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实施既符合人才培养方向,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开发每个学生的成才成功之路,使学生得到各自应有的充分的发展提高。

(四)学而不厌——教师的职业习惯

  教师工作的性质注定了教师本人必须终日与书本和学问打交道。“吾生也有涯而学无涯”,学海无边,艺无止境。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提高,要求都必须学而不厌,学而不已,勤于吸收新鲜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自己的教学艺术。因为教师的治学不仅是教师“独善其身”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事关“后生”的大事。勤学首先是教师永远保持教学魅力的前提。

  勤敏好学,学而不厌的习惯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好的最直接的示范和最良好的影响。这种示范和影响往往比教师的说教要有份量有效果得多,“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学习行为,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习惯、学习精神、学习成就就成为学生钦佩、摹仿的榜样,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爱学怎能要学生爱学呢?所以,爱学、勤学、学而不厌,应该是一个教师良好的职业习惯。

  (五)诲人不倦——教师的职业精神

  诲人不倦,是衡量教师职业街道水准的重要标尺,它是无私奉献的品行的职业化。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比作“人梯”、“春蚕”、“园丁”,都是教师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的形象化。这种职业精神具有多重内涵,更需要长期修炼。首先,它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愿意并且勇于献身三尺讲台。列夫托尔斯泰认为:热爱事业与学生合起来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教师只有真正地爱学生、爱教育,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才可能付出高度的虔诚和慈爱甚至毕生心血,才可能热心、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进而赢得学生的崇拜和信赖,赢得社会的尊重的敬仰,教育也才可能取得极大的成功。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持之以恒,遇逆不烦,遇挫不馁。不因学生调皮淘气,偶尔或时常犯错而倦怠工作;也不因教学失误失效,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总是趋于落后而灰心倦怠;不因教改创新未被领导接受和支持、工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而灰心倦怠;也不因教师工作辛苦、生活艰苦,得不偿失而灰心倦怠。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就是要把自己平凡琐屑的工作与国家、民族未来统一起来,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不懈的努力,清贫乐道,奉献不止。

  (六)多快好省——教师的职业艺术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率和效果。教学改革追求的目标就是“多快好省”。

  教育教学既是一项技术,非专业人才不能胜任,也是一门艺术,非“多快好省”不算高明,教育及教育科研、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所谓“多”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社会尽可能培养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的数以亿计的工、农、商等各行各业懂技术的劳动者,尽可能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厂长、经理、经济师、会计师等经济技术人员,数以千万计的教育、科学、医务工作者等,就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水平。

  所谓“快”就是要顺应时代的步伐,跟上发展的速度,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好”,就是要培养高标准、高质量的人才,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才兼备。

  所谓“省”,就是要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缩短教育时间,减轻教育劳动强度。当前,就是要切实实现由“应试教育”的转轨,着眼于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任何职业者,没有好、坏、贵、贱之分,但都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类之别;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味。教育工作者,其劳动出现“少慢差费”,应该就是不称职之列。少,即教育对象少;慢,即教学速度慢;差,即教学效果差;费,即教学成本高。

  工业技术人员如果生产出不合格产品,还可以返厂再生产;教育技术人员的工作是单行道,如果培养不出合格人才,是无法返校再培养的,其直接结果就是误人子弟,毁人终身。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技术员,教师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园丁,教师是吃桑叶吐茧丝的春蚕,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是帮助学生攀登高峰的人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教师确实是受人尊重的职业,但受人尊重的职业不单教师,教师作为职业是受人尊重的,但作为教师个体不一定受人尊重。

  教师既是一种身份,也是一种品位,只有学高身正、诲人不倦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一致的尊重;教师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艺术,只有爱岗敬业、学而不厌的人才有可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素质教育心得2

  一、学校体育促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人的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根椐辩证唯物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心理和社会统一的观点,把素质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下面就这三个层次分别加以分析。

  1、学校体育和生理素质。

  生理素质是人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是素质发展的物质前提,为素质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的生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影响。对中学生来说,体育锻炼是最重要、最积极、最经常的影响形式之一。学校体育对提高中学生生理素质提供了重要途径,科学的,经常的体育锻炼,对人特别对正在发育长身体的中学生的生理机能、体格、身体素质的健全发展效果特别明显。学校体育应把增强体质作为首要目标,根椐中学生身心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手法,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育体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发展。

  2、学校体育和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等方面素质。过去由于我们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研究,使学生身心特别是心理素质没有很好发展,在学习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的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从多角度去揭示学校体育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系统,进一步明确树立起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使学校心理教育纳入正轨。

  学校体育教育过程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体育教育的鲜明特点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内容丰富多采,适合青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能吸引他们积极参加。又由于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群体成员为了在比赛中取胜,往往能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以便同别人展开竞争,则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通过竞争与合作,学生学习成绩诸要素和个性心理特征得到充分显示和健全发展。另外,教师高尚的人格,积极负责的态度也会使学生情感得到提升,个性心理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精心设计,科学组织体育教学并注重教师自我形象完善充分挖掘整合,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3、学校体育与社会文化素质

  社会文化素质主要由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构成,学校体育对这几方面无不起积极的作用。

  文化素质包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学校体育的独特功能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人的生理机能。通过体育运动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另外,体育教育所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及为有利的。

  道德素质见诸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多个方面。教师的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以理导人,以形动人,以情感人,以严律人,以及运用自己的人格和模范行为来影响学生,同时对学生不断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提高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学校体育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学生间都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师生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合作,共同遵守纪律及时完成学习任务等等,都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因素。通过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学习各种思想、品德准则和规范。

  审素质包括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体育本身是一种健与美的统一的活动,体育锻炼能使学生体魄健美、体型匀称、姿态端正、动作矫健,这些既是健康的标志,又是人体美的表现。学校体育能以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姿态美、仪表美和心灵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热爱美、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气势美、教学中教师示范美等等。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美的原理,把学习过程变成审美过程,发展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体育适应学生素质发展的若干构想

  当今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要适应社会,适应学生,也必须转轨,改变过去的学校体育目标的单一化现象,使学校体育教育素质化。

  1、学校体育须面向全体及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在应试学科的学习上,体育在学科中没有应有的位置,甚至有的地方连体育课也被占用,更谈不上育人了,以致形成学生身心畸形现象,当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既是学校体育的根本方向,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使具有不同体育基础的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育教育,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进而把自已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事业的成功者。这正是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期盼,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希望在教师”。如何使体育教育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这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为内化,内化在于主体能动性,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顾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发展个性,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2、学校体育评估的综合性。

  学校体育的评估是根据学校体育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定性、定量的分析。随着学校体育素质化,也应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它应该具有综合性特点,就是在评价体育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质量的时侯,建立全面的质量指标,不只看其身体素质、形态和机能变化,不只看其一般技术、技能的形成掌握,而应该把学校体育中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体育兴趣、情感、习惯的形成及学生参与锻炼的普及率来全面评估。

素质教育心得3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作为一位教师,教育作为工作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哪些差距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们的学生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

素质教育心得4

  通过观看这次视频讲课,本人有如下的体会:

  一、观念决定一切

  观念决定一切,理念可以制胜。观念错了,什么都错;观念落后了,什么都落后。一个地方穷,首先穷在这个地方的领导人和老百姓的观念上;一个地方富,首先富在这个地方的领导人和老百姓的观念上;一个医院的快速发展源自全体医务人员和核心领导的正确观念,一个医院陷入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也是观念在作怪,观念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先有观念,然后产生相应的心态,再采取相应的态度,再采取相应的行为,一定的行为决定了结果,所以,观念决定一切。

  医务人员应该树立优质服务的理念:把患者看成亲人、朋友、衣食父母,主动服务、全面服务、全员服务、全程服务、负责到底;通过协作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精品化、亲情化的服务,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问题,从患者的需求和愿望出发,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全面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患者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尽快解决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找借口。

  优质服务的核心理念是:用心服务,创造感动;朋友式医患关系,亲人般全面关怀。做别人不做的,做出特色;做别人想不到的,做出意外;做别人做不好的,做成精品;做别人不在乎的,做出感动;做别人不想做的,做出奇迹。

  二、心态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成功20%决定于智商,80%决定于情商。现代人出现四大“心毒”:对人不知感恩,对事不知尽力,对物不知珍惜,对己不知克制。

  要培育积极的心态:感恩心态、自信心态、平和心态、进取心态、谦让心态、包容心态、快乐心态。

  要积极进行情商训练:要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建立积极的心境、用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积极的心态控制事态的发展。要做事情,先调节心情。失败者总是在找借口、理由和问题,成功者总是在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细节决定成败

  服务细节最容易造成差异,差异可以形成品牌,品牌可以铸就核心竞争力。现在的大部分医院都采用了粗放型服务和管理,如果我们能采用精品化服务和管理的策略,就可以迅速增加医疗市场份额。不关注细节就难以保证质量,就难以增加附加价值,就无法让病人感动,细微之处显真情。精品就是把细节做到极致,绝招就是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

  四、素质决定质量

  医院的服务质量是无形的,既不能像有形产品的质量那样预先检测,也不能通过控制生产过程和原料质量来达到控制服务质量的目的。医疗服务的质量主要决定于医务人员的素质,不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就无法从根本上保证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的素质与他们的观念、态度、知识量、知识面、技能、成功激励、技术水平等密切相关。在解决了观念问题之后,重点要解决技能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成功激励。

  五、服务决定效益

  现在是技术过度滥用而服务严重不足的时代,很少有医院注重优质服务的竞争,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优质服务的竞争策略,现在的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不高,因此,优质服务营销应该是医院营销的首要战略。优质服务有十大要求:优质的环境;优质的流程;优质的观念、仪表和态度;优质的服务精神和沟通技巧;优质的医患关系;安全的服务质量;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愿望;较高的附加价值,不打价格战,要打价值战,提供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服务;关注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感动。

  六、沟通决定关系

  人际关系是第一资源。建设和谐的工作环境,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更需要娴熟的医患沟通技巧。沟通技巧:关注自己的仪表,培养自己独特的魅力;重视交往礼仪,使自己彬彬有礼;学会赞美别人;用心观察,用眼睛去沟通;用心倾听;修炼行为魅力(走、站、坐);微笑服务;医务人员要学会接诊的一些技巧。

  七、学习成就未来

  医院的成功等于所有医务人员成功地整合,医务工作是一种需要终身学习的工作,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自我学习与进步的技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阅读者,要学会读书、大量阅读,读书有精读和泛读两种方法,然后,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或资料库,向专家学习,从患者身上或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每位医务人员要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或每天进步1%。失败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

  20xx年1月17日

素质教育心得5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很重要

  素养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教育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施素养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种种落后观念,树立素养教育的先进教育观念,如同等教育观、新型师生观、科学人才观、新型质量观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假如没有新观念新思想的变更,接着沿用应试教育的各种落后观念指导现代教学,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素养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要踊跃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汲取素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

  现代社会,信息更新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素养教育的各种教学改革实践不断开展,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在教学工作中要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经历和传统,探究和借鉴世界各国尤其一些西方国家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谨慎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中有关生命科学、教育科学开展的新成果、科学教育理论,不断充溢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的造就。

  应试教育只注意采纳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分数,无视了学生实力的造就,造就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实施素养教育就要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全面提高学生实力的道路上来。在重视根底学问、根本

  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情感、看法的造就,增加学生的自信念、主动性和学习爱好。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性、探究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造就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力。由于学生年龄小的特点,还要让学生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就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和语言沟通的两种方式进展复习。总之,在素养教育中,要想尽一起方法使课堂仅有的40分钟内分秒不奢侈,造就学生举一反三的实力,以及学会学习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实力。这样可以留给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做一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看一看更多自己不知道事情,驾驭其他更多的科学学问,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开展的目标。转载自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养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彻底变更过去那种重分数,轻实力、一切围着考试转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纳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教学方式,变更以往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议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造就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获得新学问的实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实力。

  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踊跃探究,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素质教育心得6

  前几天,开家长会,听了两位家长的育儿经验和心得,很是受启发,非常佩服这样有心的妈妈,育儿方面做得如此好,真正学习了!关于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多么深奥的知识呀,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探索,和学习!很幸运的认识和结交了班级里几位非常热情而又热心的妈咪,大家共同群里聊孩子,聊生活,聊美丽!大家互相探讨育儿,互相学习和帮助,我能说的只能用“认识你们真好”来形容!关于育儿,自己也经常看看这方面的书籍,也会网络上看看和学习,多少心得是谈不上,但我们一直朝着以下几点在努力! 1.素质教育即人品教育

  在伦伦1周岁多-3周岁,会和别的小宝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不免会互相争抢玩具,每每这个时候,我们总是让伦伦让着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的,或者大家一起玩,共同分享。或许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教会了孩子谦让和分享,记得伦伦幼儿园的时候,每次和老师沟通孩子学校情况,收到都是老师满满对伦伦的表扬和喜爱,因为孩子在学校里不会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不会有老师头疼的孩子之间互相抢玩具的烦恼,就算是自己喜欢的玩具正在玩,而别的小朋友要,他一定会让给人家,然后自己拿别的玩具玩。就是在公园里,自己带的玩具,别的小朋友拿去玩,他都毫不吝啬的给,甚至于在他想要,别的小朋友不给的情况下,他都是忍让,有时候自己看着,用我大人的思想来认为,这小子为何如此不强势,长大了会不会受人欺负呢?但是他的思想已经形成,用伦伦的想法就是:别人不想玩的时候肯定会还给我的,反正我现在可以先玩别的!或许这样的吃亏也是一种福气吧-我如此想!

  在伦伦2周岁多的时候,具体真是记不清了,但是事件记得很清楚,婆婆给我描叙的,孩子每年暑假的时候,都会在老家陪爷爷奶奶。

  婆婆说,公公单位有个很爱和孩子玩的“爷爷”,一天,他外面喝酒回来,脸有些红,看到伦伦,故意说:爷爷喝醉了,头很晕,走路不稳了。伦伦立马跑过去牵着爷爷,一直扶爷爷到床上躺在,然后自己说去倒水给爷爷喝就会好。对此事印象很深,是因为那个时候伦伦还很小,就懂得去照顾别人,帮助别人。诸如此类关于伦伦爱帮助别人的事件真的很多很多,关于此,我们真是没有特意去教导他,或许是因为妈妈和婆婆带孩子,妈妈和婆婆都是热情善良,爱帮助邻居之人,这样在不知不觉培养了伦伦乐于助人的性格吧!从我上小学的时候,就一直听到素质教育这个词汇,可是对这个概念并不是很理解,感觉它就像是挂在嘴边的一个口头禅——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是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对这一概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这样才能指导我的实践。

  在这一次的学习中,让我知道幼儿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为导向的教育,它以培养幼儿的各种理想素质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幼儿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它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的人生起点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幼儿的主体性、应该使幼儿得到整合性发展、应该尊重每一个幼儿。而在学习中,我也了解到幼儿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轻知”和“重智”、 “特长教育”和“特色园”等。通过学习,可以让我在实践中,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还可以转变家长的想法。在我们班的家长中,就有一个家长,让孩子很小就开始识字,说自己的孩子现在能够认识很多的字。可是,我却发现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差,语言表达也不是很清晰。经过学习,我就和这位家长进行了一些交流,将我的想法告诉她,让她给孩子多一些快乐,多一些发展空间。

  另外,我还发现学习中有一些思想与我所学习的,存在于我的脑海里的一些想法相契合。比如:幼儿的学习最好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家园配合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世界,都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需要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只有做到家园一致,才能发挥出最佳的合力作用。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掌握更多的先进理念,而我也会不断尝试,获得更多的经验。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来多年,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对如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等,同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以及体会。

  素质教育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同时针对现有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质量,综合国力的提高,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但是必须看到,几年来推进素质教育虽然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进展,但是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着重视语数外等主科教学,忽视音、体、美等学科教育和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情况。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确实的推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日常教学中要依法治教,自觉遵守学校安排的.课程、课时、规范学生的作业量、作息时间,不能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全面的进行考核,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深化素质教育,就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工作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生的做法。促进学生以德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克服那种只重视智育,甚至于只重视考分,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应试教育”倾向。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思考问题、参加社会实践和从事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按照“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认真组织施教,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现行的中国教育体制中,素质教育的贯彻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不考试、不留作业。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敢于质疑、懂得创造,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才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适应日益变化的教育形势,努力做一名自觉践行素质教育的工作者。

  有关素质教育的话题,说得实在太多。从学生到家长,从老师到学校领导,所有的人听得头都大了,可最终谁也说不清素质教育到底是个什么。现在各级各类的学校,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力,在素质教育问题上大做文章。我认真听过很多教育专家的讲学,仔细研读过学者们的论文,还呤听过上级领导的教悔,但是至始至终还是没有明白素质教育的真谛。

  昨天我碰到一位幼儿园的老师,谈到我的困惑。不想这位年青的幼儿老师,却教会了我一个最简单的释疑法,她说,你查一查中小学生常用的《新华字典》就成了。看着她充满自信心的表情,我半信半疑,这么多专家学者说了几年还没有说清楚的问题,一本小学生用的字典就能解决?

  《新华字典》上说,素:本色,白色的,指颜色单纯;本来的,素质、素性,指事物的基本成分;平素,向来。质:本体,本性;朴实;依据事实辨别是非。

  读了上述简单的文字,我恍然大悟,所谓素质教育,应当是指人的本体教育,是人的最本色的、最平素的、最朴实的、最本性的教育。这一点是幼儿园教师的特长,她们教育小孩子如何吃饭,如何睡觉,如何说话,如何洗脸,如何走路,如何与小朋友们交往,如何懂得礼貌,如何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我进一步向她提出设问。我说,现在学校里都花了很大的精力提高学生素质,千方百计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声乐技法,如何进行舞蹈表演,如何提高绘画技能,如何训练演讲仪态,如何提高辩论水平,如何学会组织各类活动,并且定期将教育成果展示给上级领导看,这些不都是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吗?这些难道不是素质教育吗?她说不是,她说按照道理这些只能归附为才艺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是一回事情。

  我明白了这位幼儿教师的思路,她认为对人的教育可以分为知识教育、才艺教育、素质教育等等多个类别,而素质教育只是人日常生活中最基础的本体、本色、本性的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从幼儿教育抓起。

  看来,专家学者们研究了好几年也没有理清楚的事,竟然被一个幼儿园的教师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而且讲得很直白,很有道理。有关素质教育的问题,我宁可相信幼儿教师的初级解读,也不想再听专家学者的精典之言,因为他们把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搞得越来越复杂了。

素质教育心得7

  说实话,我对教育类的书总是有排斥的心理,如若晚上睡不着,它可能是我最好的催眠曲。很多教育类的书籍总是用高深的理论堆积而成的,枯燥乏味,陈校长给我的《课程管理手册》我看了将近一个学期才看完,很多内容看完了也记不住了。

  李镇西的书以前常常听别人说起,自己没看过。接过近3厘米厚341页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我心里直犯嘀咕,一个暑假可以看完吗?但书名还是吸引了我,我要看李镇西是怎样用爱心来诠释素质教育。

  《爱心与教育》分为"爱心和童心"、"与顽童打交道"、"锻造卓越人格"、"回答心灵的呼唤""沉重的思考"、"生死两地书"和"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几个部分。

  暑假因忙于准备开学各项工作以及应付家里老人病痛处理,到开学《爱心与教育》才断断续续读了一半,有"爱心和童心"、"与顽童打交道"、"锻造卓越人格"几部分。通过阅读,感受了李老师对学生门的一腔爱心。他发自内心地爱着他的学生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着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十几年坚持不懈地写教学手记、札记。李老师教育学生因人而异,真正的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说有位后进生上课特别爱唱歌(虽然有时候只是小声哼哼),他知道同学们对他这个坏习惯很反感,自己也想改正,缺乏信心,于是李老师就对他说:"你现在是每堂课都要唱歌,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这样吧,你先试试尽量争取每天有一堂课没唱歌,你就给我来个喜报,好吗?"第一天,他没有来喜报,第二天他来喜报了而且特别兴奋;第三天和第四天他又没来喜报,第五天他来喜报了。尽管一周内他只有两天来喜报但李老师还是给他热情的鼓励。就这样,他犯这个错误的频率慢慢少了,半个学期后,他基本上改正了坏习惯,李老师在全班人面前表扬他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毅力"。还有一位学生上课在抽屉里偷偷研制炸药,结果引燃了书包,李老师就把这位学生介绍给一个化学老师,结果他渐渐的迷上了化学。对上课好思想溜号,自控能力很差的学生,李老师帮他出主意,让学生对自己"每天十问",如一问今天学习任务完成了吗?二问明天的新课预习了吗等。连问十个问题,并且要求坚持这样做。还有一位学生一上课就睡觉,李老师给他推荐既有教育意义又有精彩情节的长篇小说《烈火金刚》,叫他上课抄这本小说等等。

  李老师认为后进生的教育很难一劳永逸,教育者期望通过一次谈心、家访、班会等,便想把他变成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看的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认错…"这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循环。他推荐了几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如写《家校联系本》,让后进生为自己确定一个帮助人,让这个帮助人每天将后进生的当天表现记在上面,然后让后进生带回去给家长看。还可以采用填《报喜单》,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等方法。本书中被李老师作为案例的是一个名叫万同的后进生,这位后进生到学校的第一天就偷窃,上课极端的不认真,从小学开始就被老师们所放弃的孩子。经过李老师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教育,后来他成了国旗下的演讲者。由于基础实在是太差,最后他没能考上大学,但他成了一名通信兵,成了国家最"可爱的人"。

  李老师以自己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与他学生同喜同悲,吃喝玩乐,打成火热一片,再玩世不恭的顽童也会被李老师伟大的爱心所俘虏,孩子们于是敞开心扉,心甘情愿接受李老师的谆谆教导,李老师用自己博大厚重的爱融化了一块块坚冰,让每一位孩子抬起头来走路。

  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说他每个学期前总会印很多的.报喜单,哪个孩子在学校有进步,不仅仅是成绩上的进步,都可以让他们填写报喜单,并让他们带回家。李老师每天都会亲自为学生朗读小说,和学生一起品味"书"的味道。李老师让学生写考试作文《×进步大》,让全班关注差生的表现,将差生个人的上进心激励与全班学生的集体主义自我教育巧妙有效地结合起来。

  上个星期六我再次捧起《爱心与教育》,从"回答心灵的呼唤"到"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欲罢不能,一气呵成,一天看完。我被震撼了,感动得一塌糊涂。我为花季一般的少女宁小燕的陨落痛心,为积极乐观坚强饱受病痛折磨的杨守丰的逝去而扼腕叹息,为李镇西老师数年如一日坚持和远方一群素不相识中学生大学生的通信畅谈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而折服,为我们目前的德育沉思纠结…

  初读《爱心与教育》,我认为本人对学生关爱和李老师相比没什么两样,自己也算是一位爱心满满的比较优秀的老师,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点草去,只不过是文笔差点,没有把所做的点点滴滴用美妙的文字描绘出来。通过用心细细品味,结合自己的实践,反观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差距太大了,一个是教书匠,一个是教育家。

  差距一:我对学生的爱较多的是慈母般的感性的爱。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让人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感觉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李镇西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理性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镇西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差距二: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的一些教学体会、想法、构思都想用文字表达出来,但一提笔却无从落笔,新的思想一次又一次流产了、熄灭了。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因为教语文的缘故,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李镇西老师称之为"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的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系列教育专著:《要相信孩子》、《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关于人的思考》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女儿的信》等等,我只读过《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要相信孩子》,实在是孤陋得可怜,今后一定补上。其它书也应广泛涉猎,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啊!

  差距三:李镇西老师特别勤奋。在《爱心与教育》这本手记中,他常常整篇摘录过去教过的学生的优秀日记或作文,作为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可信性。对比之下,我在学生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方面就怠惰得多,26年只留下点滴在心头。我也常常把"天道酬勤"作为口头禅,但是实际上行动却不如心动。曾经认为成功都是勤奋与幸运牵手使然,而寄希望于侥幸和偶然,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我想,今后要向李老师学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差距四:李老师的素质教育理念。李镇西说:"我们的教育活动目标,并不是一张张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讲到这里,我有点惭愧,回想我的教学活动,似乎真的像教育家们所说的那样,把学生当成了承载知识的容器。我希望我的每个学生上课能够认真听讲,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希望那些后进生们别考得太差,别把平均分拉动太大。事实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怎么能让他们变成一模一样的产品呀!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今后我要让我的学生坚信这一点,做人远比分数重要。

  差距五:李老师对德育的反思。因为爱教育则要反思教育,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李老师对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教师、德育情感、德育艺术、德育方法、德育过程、德育环境、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做了深刻理性的分析思考探索,体现教育家的博大情怀。而我对德育的思考只是蜻蜓点水,实施过程带有盲目性,遇到困难爱找借口。爱之深责之切,我们每一位素质教育的真实拥护者都应象李镇西那样不懈探索、不断创新。

  "爱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李镇西老师的一句句真诚的话响彻心头,在我心里撞起了千层浪。爱,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对教书育人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层的解读,我要象李镇西老师一样用爱播撒世界、浸润世界,努力让身边所有的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素质教育心得8

  从我上的时候,就一直听到素质教育这个词汇,可是对这个概念并不是很理解,感觉它就像是挂在嘴边的一个口头禅——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的创新和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主义业的者和接班人。可是作为一个园,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对这一概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这样才能指导实践。

  在这一次的中,让我知道幼儿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为导向的教育,它以培养幼儿的各种理想素质为,通过各种教育使幼儿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它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的起点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幼儿的主体性、应该使幼儿得到整合性发展、应该尊重每一个幼儿。而在学习中,我也了解到幼儿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轻知”和“重智”、“特长教育”和“特色园”等。通过学习,可以让我在实践中,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还可以转变的想法。在我们班的家长中,就有一个家长,让很小就开始识字,说自己的孩子现在能够很多的字。可是,我却发现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差,表达也不是很清晰。经过学习,我就和这位家长进行了一些交流,将我的想法告诉她,让她给孩子多一些,多一些发展空间。

  另外,我还发现学习中有一些与我所学习的,存在于我的'脑海里的一些想法相契合。比如:幼儿的学习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家园配合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和幼儿园是幼儿的两个,都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需要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只有做到家园一致,才能发挥出的合力作用。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让我学到更多的,掌握更多的先进理念,而我也会不断尝试,获得更多的经验。

素质教育心得9

  今天我在电视机上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让我学会了怎样避免突发事件,安全知识,以及面临突发事件应怎样处理,采取怎样的措施。

  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一但失去了,永远也弥补不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生命绝不能拿来开玩笑,所谓安全第一,人人有责。说起安全,自然灾难有:火灾、水灾、地震。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要紧急疏散,跑到空圹的地方,千万不要在建筑物下躲避,不然后果更严重。如果来不及疏散,可以躲在比较硬的家具下或用枕头抱住头部,也可以躲在比较小的地方角落,避免倒塌。地等待救援时,要保持体力,用较硬的物体敲打有铁的东西,发出声音以便消防人员容易搜索。要用水弄湿衣物,以便防止煤气泄漏,(如没有水可以用小便代替)。在地震发生后,会有余震发生,被建筑物下压情况中,可以用木条或木板顶住建筑物,以便防止建筑物在余震时再次倒下。

  在游泳时要有家长陪同,不能善自结伴去不规范游泳池,不能在小河、江边、海上游泳,千万不能戏水,万一溺水,不能下水救援,等待专业人员救援或用漂浮物品放在水中,让溺水者扶撑,也可以大声呼喊,让成人或者借助工具救人,最重要不能让溺水者慌张。火灾时,如果有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快速逃离现场,不能乘坐电梯,不能跳楼,但可用衣物扭成长梯,往无火的'地方逃离,如身上着火,在地上打滚灭火,往下趴行。

  安全你我他,安全靠大家。通过这次节目,让我增强了对安全的知识,学会的自我保护,认识了人的生命的宝贵的。

素质教育心得10

  基础教育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但为什么中国却没有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中国孩子从小开始就被教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中国孩子真的很苦,每天埋头于题海中,还要经受一次次考试评比的打击。

  素质教育提倡了很多年,但是改革发展却是举步维艰,毕竟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推翻和改变的。于是很多人开始批判中国的教育体制,而崇尚西方的教育。然事物总是有双方面,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完全西化是不符合实际的,在《美式教育——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旅美教育学家黄全愈以自己孩子在中、美两国接受的不同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中美教育的差别,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参考和警醒。

  在整本书中,几个问题发人深省。

  一、创造性能不能教?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似乎就在慢慢磨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加注重模仿。他以自己孩子学画画为例:儿子在中国学画画基本功学非常了得,可以说是画什么像什么,这一点使得他的父母非常自豪。可是到了美国,美国老师却不教怎么画,而是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自由构图,美国孩子的画也是不成比例、不讲布局、没有结构,甚至没有基本的笔法。这让儿子一下子无所适从。中国孩子画画总是爱问“像不像”,而美国孩子喜欢问“好不好”。教育的差别可见一斑。

  技能可以教,但是创造性却无法传授,在长期的模仿中,孩子们逐渐没了个性。我们总说“熟能生巧”,孰不知“熟也能生笨”。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和技能可以传授,但教师绝不能仅仅扮演传统的“传到授业解惑”的角色,而更应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保持孩子们的童真和个性。

  二、能不能用左手写字?

  能不能用左手写字,是件很平常的小事,在中国很多孩子刚学习用筷子,家长就强烈反对孩子使用左手。这体现了追求表面的整齐划一造成的个性压抑、抑制人格发展的问题。作者以自己儿子学数学为例:儿子在其他同学还在捏着手指头学10以内加减法时就一件会多位数乘除法,上课的时候他不是讲话就是捣乱,这让老师很头痛。于是老师就让他改作业,有时候荣誉性地送他去图书馆帮工。在中国的课堂上行吗?我们规定孩子必须举手被请到才能回答问题,否则就是扰乱课堂秩序。然而在大班额的前提下又不得不压抑孩子的个性,要求整齐划一。

  其实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都不愿意看到孩子们的个性被压抑,限于现实种种,最后却不能不这么做。比如我们班有几个孩子非常有性格,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非常有灵性,但他们大多不受管教,这样就往往会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究竟该怎么教育是我目前比较头痛的'事情,在此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能。

  三、要不要教育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在美国的课堂上凡是属于见解类型的问题,老师是不能判定谁是谁非的,如果一定要表达观点,必须说明这仅仅是自己个人的见解。首先,绝对不允许老师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其次决不允许老师用自己的见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因为很多事情是不能以简单的“对” 或“错”“来回答的,很多时候对错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很多是属于价值观、审美观层面上的问题也不能用“对”、“错”来回答。因此作者认为,教育的内容应该以“真、善、美”作为依据。“真”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去证实,而“善和美”没有统一标准,才最能体现老师的水平。

  我想这也许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教育的本真。

  四、到大学阶段才做学问吗?

  我们一贯的观点就是: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但是中国自古就有“伤仲永”这一故事警醒人们,神童并不代表长大能成才,高分低能的大有人在,很多孩子都是高智商、低情商。这当然源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学问有关。中国孩子学得多悟得少,而美国孩子学得少悟得多。

  在美国从小就鼓励孩子去独立研究和独立动手,小学阶段就开始写研究报告,为了完成一篇研究报告,孩子们要去查阅各种资料、向不同的人请教、反复做试验,而师长只是旁观者。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因此我们不妨多给孩子提供自主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家长和老师不要做太多干预,也不要把结果看得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过程中的收获。

  在这本书中还探讨了很多尖锐的问题:要不要投自己一票?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作者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当然这也仅仅是作者个人观点,很多做法在中国似乎是行不通的,我们要做的只是作一个参考和警醒。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坠落凡间的天使,只是经过多年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很多孩子原本充满灵性的目光开始变得呆滞,原本活泼的个性变得沉默寡言。作为家长和老师该怎样保护天使不再折翼?

素质教育心得11

  1.1、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教育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同时它也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机遇。素质教育不仅是体育教学发挥其社会价值和功能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和本体功能发挥的需要。所谓体育教育本体功能是指:改善学生体质,展示学生的特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易于开发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依据刘林、景文胜在《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所说那样“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自身需求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刘庆谊所说,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文的创新与继承。

  1.2、素质教育的现状

  体育高校作为培养学生特长,展示学生特性,促进学生素质以及社会化的提高,同时也易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首先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明确。不同学者依据自己的角度,陈述了很多的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运动为主的“三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以“体育能力”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以“竞技体育”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成功体育”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等。

  (2)只重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却忽略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尺度把握不适,导致以兴趣作为教学的指导,使学生以发展个性为借口放任自流,忽视了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

  (3)在体育教学中,硬件资源不足,特别是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因其硬件资源严重缺失导致素质教育很难实施。因而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育工作者应因地制宜,依据实际,扬长补短,开展素质教育,创办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高校。

  2、体育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针对我国体育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现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妥善处理育体与育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生物、心理学一级社会理论作为指导,制定合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延长体育教学中开设体育课程的时间。下面进行具体讲解。

  2.1、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

  体育高校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主体也是大学生。体育高校教学的重点是能否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想增强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首先就必须加强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大学生对体育的本体功能,体育与健康以及生命质量的关系等有了解还要掌握体育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即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也可以增强其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重视体育的好习惯。所以说,体育高校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重实践,轻理论”,要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指导,使学生字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体育意识,提高其体育能力,养成终身重视体育的理念。

  2.2、妥善处理育体与育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育体是指对体育大学生的体育培育;育心是指对高校体育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完善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对知识、技术以及技能的掌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个基本任务多年来一直未变,并一直受到体育高校教师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目标已经被提及,并引起了广大工作者的重视,也为高校进行体育革新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有具备以下心理素质:具有自立、自强、自信以及自尊的精神;具有坚定的意志,冷静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具有顽强的竞争精神以及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合作团结的能力以及较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意识。因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正确对待育心和育体的关系,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把育心和育体紧密的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于高校的体育在各个环节上有机结合;依据体育高校建设的两重性,在实际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上必须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自己必须完成。

  2.3、以生物、心理学一级社会理论作为指导,制定合适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的形式也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从传统的只侧重“知识型”人才,向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转变。也就是说,现今应侧重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并具有高科技的时代所需的能力素质。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为:教育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兴趣,是他们渴望体育,主动练习体育的习惯,使体育逐渐形成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并完善其个性发展;促使学生的身心的自我完善,并把生活作为日常的一部分;培养自己能参与并享受社会体育文化具有的时代精神,把自己培养成文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4、以“终身体育”为主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和习惯。终身教育指导思想的产生于当下体育的需求密切相关。在终身教育思想者的眼中,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说,高校体育教学也应当把终身教育作为其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改善,劳动时间也大大降低,这使得很多人具有大量闲暇时间,体育作为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活动,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意识,也可使大学生自觉的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益身心。

  2.5、延长体育教学中开设体育课程的时间

  现今很多的高校,开设体育课程仅在大一、二年级,这种开设课堂的方式,既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不利于大学生养成好的体育意识以及终身体育的习惯。高校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爱好体育的能力,并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这不仅要求高校在大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也要在大三、四开设相关的体育课程以及一些体育选修课,否则要实施其目标将会非常困难。

  3、结论

素质教育心得12

  在我国长期的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对学习的焦虑,即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教师对教学现状的无奈,让教学出现了一种畸形发展的现状。新学期即将开始,如何更新观念,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要有一个大的转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一、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师德规范要求,树立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尊重并爱护自己的学生,具有奉献精神。二、多学习,多研究,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便把学到的知识能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三、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提高心理素质,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情感,也可掌握学生的情绪状态,更好地沟通交流。

  良好自学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剧增。而在中学阶段,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一要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可按每一节课的内容,列出自学提纲,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梳理本节基本内容,注意发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及各种逻辑因素。学生按这样的提纲自学,更容易抓住看书的要领,逐步养成看书的习惯和方法。

  二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有机会问,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有敢于质疑的思想品质。质疑解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对于那些有创造性和想象性的答案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而对于缺乏想象的学生,也可以设计一些熟知的知识作为铺垫,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要通过课后复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讲完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章之后,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让知识系统起来。促使学生自己把每一章知识归纳为几个主要问题,记住它的内容、方法和重要结论,特别是要对教学中已经选用过的例题、习题,以整章的知识为背景进行审视、总结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对本章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种由厚变薄的读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自学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中学生来说,思维能力已趋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而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然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捕捉身边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这样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学的也更轻松。因此,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非智力能力的培养

  心理素质已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部分,据此中学素质教育决不可忽视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两方面来实施。在心理认知过程中重点加强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观察、监控和调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良好心理素质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关键。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实用性、唯美性等特点,在培养心理素质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例如,知识的抽象性会使得很多问题的解决经常伴随着困难,会使学生体会到挫折和失败,而这种问题正是学生磨练意志,提高耐挫力的最好时机,越受挫折越发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心理素质。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的,学生只有具有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而且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

  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

  在我们学习的知识中包含着许多美的因素。如物理理论的简单性、统一性;数学图形的协调性、对称性;英语语法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适性;化学方法和结论的奇异性等等都是学科美的具体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完全可以的,而且内容非常广泛。

  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学科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感,使之形成对各学科的爱好,启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素质教育心得13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承担着教育主渠道的重任,所以,我们更要扎扎实实的学习相关理论,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身的素养。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要整合各方面资源,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

  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要抓住学校教育这一主渠道,以尊重为前提,以体验为途径,以“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为主要内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特殊阶段,要坚持分层次有步骤地正面引导。

  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言行,培养其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以及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使学校德育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拓宽素质教育思路,组织好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素质教育心得14

  20xx年,发生在昆明的明通小学踩踏事件、上海的外滩踩踏事件,是震惊全国的重大伤亡案件。特别是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和我们就在同一个城市,死伤的都是差不多一样大年纪的孩子。这些重大事件的后面,有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凡涉及儿童的交通事故每五起就有一起儿童死亡,烫伤、跌落、溺水这些又是怎么发生、应该如何避免呢?

  今天,我观看了湖南卫视播出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特别节目。节目中大力士竞赛、气球保卫战等数个模拟游戏,揭开了各种踩踏事故中引起大量伤亡的'原由;在模拟游戏的后面请出的安全防护专家向我们展示了遇到拥挤、踩踏的时候应该如果进行自我保护;在预防儿童溺水、交通意外等方面,节目又通过“鲁鲁贝贝奇遇记”小故事,对我们进行了有关如何预防交通安全的教育;而针对儿童误食误吞玩具、钉子这样高发的致命意外,急救人员手把手的演示,也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在意外出现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慌还有烫伤、高空跌落等等各种寓教于景的小故事,更让我们了解到: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危险无处不在!作为家长,我们在提高警惕、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同时,更应教育孩子如何避免各类危险的发生以及自救。

  看完这个特别节目,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和学习和这些方面相关的安全知识;因为多学一次安全知识,我们就能多些机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平时多进行安全知识的演练,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就多了一次逃生的机会!这不仅是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也是对所有成年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心得15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层次水平较高、思维最为活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之一。他们渴求知识、积极向上、胸怀博大,时刻关注国内外的风云变幻,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国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复兴融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不能集中精神进行学习,适应困难

  其中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上网聊天,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对考试感到焦虑。

  二、自我评价失调

  许多大学生都是中学时的习尖子,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而进入大学后,这种优势不再,这使得他们的优越感受到重创。这时一旦学习成绩稍有波动,就会降低自信心,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三、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由于存在交际困难,同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较,一些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迷恋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世界脱离。长此下去,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就业心理困惑

  这在大四学生当中尤为普遍。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发展和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它包括智力因素(认知、运筹、决策),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情感)和复合因素(意志、气质、审美、社交、道德等)。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归宿,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成才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心理学高深莫测,所以尽而远之,殊不知,在我们做每一件事,说每一句话的时候,都受某种心理状态的控制。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心理学的必要知识。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我们大学生会接触不一样的人,经历不同的事,而如果要在这个小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安然的度过大学,我们就必须保持心理健康。做到身心两方面的健康,而《大学生心理素质》则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正确对待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积极引导我们走向健康之路!

【素质教育心得】相关文章: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01-05

幼儿素质教育心得体会10-14

小学素质教育心得体会11-08

学生素质教育心得体会11-19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优秀04-19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04-13

中学素质教育心得体会03-31

关于素质教育07-12

关于素质教育07-12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10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