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天问》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天问》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天问》有感1
青天一顾谓何求——《天问》
初读《天问》便联想到了《诗经》中的句子:“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屈原一生恪守道德,“举世皆浊我独醒,众人皆醉我独清”,他把他的生命和精力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天问》可分为三部分,就自然问了六十九个问题,社会与历史部分共计九十六个问题,最后他从幻想与神话中醒来,心中感慨万分,并就此提出了八个问题。这里就不详细分析了。
这些问题没有主线,零散却又天马行空的想象勾勒出瑰丽的画卷,像是一个被打碎的花瓶落下一片片灵动的碎瓷。在一个星空浩瀚的夜晚,一位少年仰望天空,把身躯融入那浓浓苍穹。他像伊甸园内的'亚当,却不知道夏娃的踪迹,他在追随爱的步伐,却不知道爱的代价,于是他对天发问,倾诉心中忧郁。
屈原的《天问》是一部探求的字典,无法解答的问题像是伤口无法愈合的痕迹。
曾几何时,另一个少年也向往着同一个梦想。他在天空拥有最亮的一颗,“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他月夜逃去却中了吕后的诡计,从此星空坠落。他仰天大笑,一如少年时初遇星象的豪迈,那苍天一问竟成了绝响。
千年后,柳宗元写出了《天对》以应屈原的《天问》,文明无意中找到了最鲜活的传承方式,一问一答,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日记
屈原的问正是他精神之所困,纵然江水漫漫,又何尝不是他自身的悲剧?他太孤洁,又太孤绝,精神的枷锁击溃了他最后的防线。他沉水而死,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幽香,和着他的遗愿和悲伤。
后记:魂归来兮,诗言三千行,一人独饮一江愁,屈子的背影在临江的斜阳中拉得很长很长……
读《天问》有感2
灯灭了。黑暗如潮水一般湮没了我的视觉。在漆黑的空间,唯有心绪如一只滑过草丛间的飞舞的荧火虫,把黑暗的世界一闪一闪的照亮。有了这一丝光亮的我,把心翅舒展开来,沿着如梦境般的、亦真亦幻的乡间小路飞行。路旁,不时有诗意的灵动的.火花闪烁,让我似一个幼年的孩童一般,不时拾拣着这些转眼即逝的文学的精灵之魂。
透过窗户,天空依然繁星点点。那是神仙们的一双双慧眼吗?看着表面好似寂静,实则却是俗意翻滚的红尘世间,他们在寻找什么?是寻找人世间美好的情惑,还是其他需要找寻的东西?可他们的眼神却为何总带着一丝失望的光呢?
一片云飘过来,恰好遮挡住我与星星互视的目光,在这时刻,星星――那一颗星星的心里又是怎样想呢?是感慨红尘俗气,找不到亘古就已存在的人类的博爱?还是已经放弃了希望,不再苦苦找寻而无奈地闭上了双眼,并且把内心的悲伤化作了近日连绵的细雨?是否是想用泪水冲洗蒙在人类良知上的污垢,用之浇灌养育他心中那如似雪域之颠的天山雪莲般的沌洁之爱呢?
风渐渐大了,是不是天神那急切的呼吸?他找到了人世间的爱了吗?星星又露出来了,目光依旧寻视着茫茫红尘。我怎看到目光中那依旧的困惑。难道这么久的无望找寻,依旧不能使他放弃心中的希望。是否千万年前,他与人间真爱有了前世的不散约定?那么,他们留下了怎样的言语和对语,才能相互看清对方,就是自己前世的知音呢?
难道有时候的雷电轰鸣,暴雨狂啸,就是上天对世间蒙尘的愤怒,抑或是警告吗?可是,又有谁能够听懂上天的告诫和规劝呢?既便听懂,又有谁能改变这个无助的世界呢?失去爱的世界,注定是一片荒芜吗?看看那无边的、滚滚风沙的荒漠,那种失去生命的土地是何等的可怕,爱心做为滋养人类生命的精神,不就是那绿色的植物吗?没有爱心的人类世界,心灵怎不会变成一片沙海呢?这是必然,但不是人类所期望的,不知看到人类自己毁灭自己的行为,人类是该笑自己愚蠢,还是笑自然界愚蠢呢?
每个人,自己都有自己的答案。可是,谁为我们人类来阅卷,做出判决呢?
我心中的老师就是时间。你们呢……
读《天问》有感3
其实我是一直有点畏惧读这部小说的,一是因为陀氏的那种俄罗斯风格很晦涩,很久之前读过《罪与罚》的折磨感印象犹在,另一个是读过内容简介之后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难以理解和思考这个弑父的故事引发的深刻主题。
这次开卷纯属偶然,是在网上看见有话题讨论谁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有人回答说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光是在俄罗斯,纵观世界文学史,能胜过他的也没几个。这话说的颇有点华山论剑兵器谱的意思,我忽然想起这部书还在书架上落着灰等着跟我重逢呢,一下子生出点豪侠之气,深夜扼腕之余,一咬牙一跺脚,两个月起早贪黑对自己下狠手,终于读完了。然后,就觉得不写点文字,真对不起这两个月对自己的折磨。
我还记得挺清楚,这部书是当年在毕业生摆的地摊上买的,最古老的人民文学版本,边缘都有些磨损破旧,纸张也略微发黄。这种硬壳本垫在哪儿都方便,功能性较强。以我推断,卖书的那位师兄应该也没看过,因为侧面看来书页还是非常紧密。当时的我在师兄看来估计也跟他当初买书时一样,正处于附庸风雅症的爆发阶段,选修过欧美文学史之后一时踌躇满志,要把经典著作一网打尽,读不读的至少要买几本。虽然当时我对陀大师的理解几乎仅限于《空中监狱》里约翰库萨克的那句台词“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要看它的罪犯就知道了”。
于是,好像十块还是八块的就拿下了,既为减轻师兄打包的重量略尽了绵薄之力,也满足了自己的小小虚荣,双赢。后来理所当然的,书就在买的前几天翻开过几页,然后就压箱底了。但我与师兄不同的是毕业时没摆地摊,而是把没看过的书都封箱寄回了家。
屈指一算,十七年过去了。我搬了无数次家,这部书也就游历了无数的纸箱和书架,一直没见过主人的天日,以致灰尘仆仆。今日读完,真是惭愧又欣慰呀。
书归正传,陀氏的书不好读,我上学时读过《罪与罚》,现在想来,除了记得故事简介和圣彼得堡的白夜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了。但那种神经质的印象就此种下了,觉得俄罗斯人民普遍有神经病,还不怎么睡觉。还有就是里面的人名能把读者折磨致死。
而《卡拉马佐夫兄弟》作为陀氏的晚年大成之作,在弑父的惊世骇俗主线故事之中更是集中了大量的道德诘问和哲学思辨。读这种书,有时候真是力气活,就是看能不能抵挡或者忍受作者的思维之剑,陀氏这样的还往往数剑齐发仿佛置身剑阵,让你喘不过气来,评论家称为“复调”。所以,年轻时不读是好事,就跟读《罪与罚》时的我一样,虽然年轻力壮,但思维脆弱,读后两眼发黑。
人到中年之后,对世界和生活终于有了一点经验,再读这种书才算是时候。
其实想想当年是读过一段本书节选的,就是“宗教大法官”那章,即使以当时幼稚有限的视野看来,也被极大的震撼了。当然理解很浅薄,也还有很多困惑。比如对其中上帝的三个故事的理解,陀氏认为那解释了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的根源。我就很不明白。
这次全文阅读,有了更多的感受,但也不敢说理解了全部。陀氏的特点是并不负责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他只是展示问题,剖析问题,往往用极精准的思维把问题分析的极为透彻,让你觉得无懈可击,但却无法回答。也许他也认为思考的过程比答案更有意义。
本书的核心是道德和上帝的问题。在我们这个宗教感弱的世俗国家,可能很难想象东正教徒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也就没法深入感受到失去主宰后的虚无之感。但关于道德和理性的争斗,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和可以思考的。伊凡所谓“什么都可以做”,这是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极端,个人即上帝,也是尼采“上帝死了”的呼应。不同于哲学家们晦涩的思辨,文学家可以把问题展现在具体的事件上拷问人们的良心抉择,还可以同时审视不同选择的人们的结果。
本书就是如此多线并行的让不同的人分别做出回答。理论家伊凡最后如尼采一般脑膜炎发作疯了,病症或许是巧合,但与他终日思索想要建立个人主义的绝对威权不无关系。实践者斯麦尔佳科夫则自杀身亡,他目不识丁,没有建构高深理论的能力,但却能够借由愤世嫉俗的仇恨感去付诸实践,而仅有仇恨并不能克服他的道德律,伊凡的理论客观上帮助了他,读书笔记但实践后的折磨仍然是他无法承受的。而口是心非的米卡则在法庭上被判有罪,他是语言上的巨人,把杀人挂在嘴边,但他内心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的,他只是个情绪不稳定的青年人。卡拉马佐夫兄弟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都没逃脱惩罚的命运。只有笃信上帝的阿辽沙始终能够获得心中的安宁,得益于他的某种天生性格上的因素,当然更得益于他的导师佐马西长老的引导。
作为戏中戏的宗教大法官章节多年后读来仍然最为震撼人心,今天再读耶稣经历的三个故事,我可以解读出物质、奇迹和权势与人类自由的纠缠。纵观历史,自由的枷锁或者说自由所可交换的几乎无外乎这三种。陀氏所谓解释一切世界根源问题,想来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的说的了。比起当年我的粗浅理解偶像崇拜被权势所利用,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可以说仅凭这个章节,这部书就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这终极问题永远存在,必将纠缠无数爱思考的人类。另外伊凡与魔鬼的几次交谈也极为复杂深刻。
即使仅从小说的角度来看,这部书其实也非常精彩。只是在已经习惯快餐的这个时代来看,这书的节奏非常缓慢,读长篇小说最重要的入戏感就比较难获得。可读进去之后会发现许多细节描写非常之丰富,足够描绘一幅完整的俄罗斯风俗画。陀氏要是知道现在我们都是听读书会主讲人直接说干货一本书几小时讲完,估计也会觉得这些细节太多余了。但正是这些细节以及细节支撑起来的一个个人物建立了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人民群像:无耻到老毫无情感的父亲,跛脚自卑又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小姑娘,自尊心强到不肯承认自己内心的未婚妻,经历坎坷反复无常又渴望真情的交际花,木讷善良认死理的老仆人,狡诈的乡下客店老板,身无分文只有傲慢的波兰军官,醉汉商人,年轻有为意志坚定的军官,还有在贫病与屈辱中悲惨死去的小男孩,心思细密胆大妄为又早早看透自己的早熟少年。看的过程中我不时有些喟叹,现在也许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作家深情细致的描绘他的.时代了。时代发展至今,小说既已不是主流,现实主义更加渐行渐远。
陀氏还有一项绝艺,就是对心理的描写,也是开了意识流的风气之先。很多看似不可思议互相矛盾的行为是如何在人的心理层面进行转变的,那种种变化的细微之处的阐述非常生动自然让人信服。比如法庭上双方律师的心理学讲解;未婚妻是如何忽然由竭力辩护突然倒戈指控的;隐藏杀人罪名数十年的官员如何忽然无法抑制的吐露给陌生人,道德律如何微妙的作用于人的心灵,即使他周围的的人们都无法相信,更无法理解。此外对少年心理的种种描写也非常细致,尤其是伊留沙和父亲的种种描写特别让我感动,那些话语真挚而纯粹,无人可以埋怨的悲惨生活让人更加哀伤。
这部书内容之丰富,一时间我想不到有能与之相比的。关于人性中的善恶,人的心理感情,人的选择理性,人的命运和疑惑等等,可谓辽阔广大。读的过程中,总有许多横生枝节的联想和感觉,读完之后,又颇有点消化不了的肿胀感,这里能够记下来的也是挂一漏万。
今天我们身处眼花缭乱的新时代,难免不时心旌摇动无所适从。如果能读读这部书,偶尔思索一下终极关怀,得悉世界仍然维系于宗教信仰物质权势理性自由等种种锚定之下,千百年来不曾改变,虽然略显乏味古老难解,但浮云过眼之后的心中清明应该不难获得。
读《天问》有感4
《天问论笺》是著名文学史家林庚先生对《天问》做的详实注解,它突破了一般古笺释的格局,融序,笺,释,译,论为一体。各个部分自成伍而又浑然一体,期间类容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完全是一部独具一格而又集大成的古籍研究专着。
《天问》乃是古代传说的一部兴亡史诗。主要提及王朝的建立,衰败。以高度简练的问话体形式描述一兴,一亡朝代更替,无不在感叹历史变迁,无不在叹息楚国历史的多舛。诗中内容主要包括从天地万物到夏商周兴亡再到秦,楚的兴衰演变。
有学者认为《天问》自身没有次序。但是,林先生认为《天问》是有顺序的。从整体着眼,首先《天问》的一百八十句中明显地是分为两大段落。自“遂古之初谁传道”至“羿焉?日乌焉解羽”这五十六句是问天地,也就是有关大自然形成的传说;自“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至“何诫上自手中名弥章”这一百三十二句是问人事的,也就是问有关人间盛衰兴亡的历史传说。
这两大段的基本轮廓是分明的;先是问天地的开辟,次问人事的兴亡,乃是完全乎自然顺序,这首先就提供了一个无可置辩的顺序。林庚先生认为造成零乱的原因:一是发生了错笺,就会使顺序零乱;二出现错字,字错了使原来的诗句不可理解或被误解,这也会造成上下文之间失去应有的连续性,而使人感到顺序零乱;三所涉及的故事传说已失传。
还有学者对诗的中心主题提出质疑。这样一部长篇巨制有没有中心主题呢?林先生也对此作出进一步回答。《天问》的兴亡史是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的,这三代历史的发问占了整整一百句,超过全诗一半以上的篇幅,它的兴亡感也就是全诗主题的焦点。
此外还有关吴,楚,秦等五霸诸侯们的发问,事实上莫非历史上治乱兴亡的大事,这也更好的说明《天问》是一部历史兴亡史诗。也正如作品中说的那样“天命反侧何罚何佑?”“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天道问之”历史的'兴亡。屈原想从历史中寻求历史兴亡答案的苦心孤诣,真可谓“悲其志”。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倾倒,《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人。
之所以说《天问论笺》是一部具有极高价值意义的古书注籍,源于林庚先生对《天问》中的错字,错笺认真严谨全面笺释,校勘。他广求异本,相关资料,精研所校之书,对不确定的字词认真审度。如:”斡维焉系天极焉加“中的”斡维“指天体旋转维系之处。斡:一本作筦。维:也即所以用以维持运转之物。
《庄子·天运篇》:”天其运乎,熟主张是?熟纲维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耶?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耶?“这正是战国时期,天体作为一个客观的大自然,而提出来的新课题。历来注家们的解释大体相同。王逸《章句》:”斡,转也。维:纲也。言天昼夜旋转,宁有维纲系缀其际,极安所加乎?“洪兴祖《补注》:”斡,《说文》云:‘毂端沓也’。杨雄,杜林云:‘韶车轮斡也。’贾谊《鵩鸟赋》云:斡流而迁,皆为转意“朱熹《集注》:”斡,《说文》曰毂端沓也,则是车毂之类以今为筦而受轴者。“丁晏《楚辞天问笺》引《说文》曰:”斡,蠡柄也。从斗,声。“闻一多《天问释天》乃又据《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以为即北斗而言。并认为”天极“亦即天极星。按上文”明明音音为时何为?既指天体昼夜始分而言;下句“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又乃就天宇整体发问,此处似不宜忽出星辰。当依《庄子·天运篇》,以天体运转之说为胜。
对其中的错笺先生也作出明确纠正。错误发生在原第一六六与一六九句之间。文中一六六句以上问到文王,武王,成王的故事,而一六七,一六八两句却忽然出现了成汤与伊尹的故事,而成汤与伊尹的故事又远在周民族故事出现之前早就打断地出现过了,这两句落在这里显然是出于错笺。
而更有巧合的则是还在周民族祖先后稷出现之前,却先在原第一三五到一四二的位置上出现了周昭王到齐桓公一连串历史顺序分明的八句,这尤其是不合情理的。而这八局的历史顺序恰恰就是应该紧接在一六六句周成王的故事之后。这就说明一六六句与一六九句之间确实曾发生过错笺,结果是把原来在这里的八句错到了前边,又把前边的两句错到了这里来,里外就造成了十句错笺。
对史实林庚先生也以怀疑的态度,他找取古书,善本进行最贴近历史的考据。《天问》尾章“薄暮雷电归何忧”以下十句,林庚先生又重新进行解读。先生认为:以王逸倾向的“这一段是由屈原篇终时的自我感慨”实为不妥。他认为《天问》末章十句,正是专问楚国历史的,主要是平王与昭王两朝的故事,也就是吴楚之争最激烈的年代,这是关系楚民族的存王的。因而又问道过去楚的忠贤令尹子文,这里自然也就有着屈原自己的向往之情,以此作为终篇,恰到好处。
林庚先生呕心沥血完成这项挑战性工作,以全面求实的态度为我们展现出几千年前屈子的一片赤诚丹心和一腔热血的豪迈壮志,无不叹息,无不惋惜。这一片从历史上寻求答案的丹心寸意,“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读《天问》有感5
《天问》问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生死问题。
面对死亡,科学家探求对策,哲学家追问意义,宗教寻求安慰。但是,不能不承认,探求是徒劳的,追问是无解的。宗教的安慰也难免虚妄。
但是,人生并非一个自然流向结果的过程,结果关乎过程的意义,就不可能不追问结果。因而,当人的思索面对死亡时,其实也是在面对人生。
余光中先生的追问自然是无解的追问。明知无解而依然追问,体现了人类知性的局限却更透露着人类思考探求的执著。须知,正是这种知其无解而求之的'精神,产生了多少有意义的人生哲学。余光中先生是诗人,当然用诗的方式去思考,去表达,于是,生命与死亡便都具有了诗的意味。
在诗中,他把人生比作了霞光、灯光和星光,把死比作了暮色、夜色和曙色。生与死不再作为一种对立,而成为一种融合。既是融合,就没有突然之感,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你看作者用的两个动词“没入”与“归于”,多么宁静,多么浑然一体。那么,生就追求霞的绚丽、灯的温情、星的璀璨吧,一旦激情燃尽,美丽耗竭,暮色与夜色便是最好的休憩。尤其当曙色已印上天边,那一颗颗隐去的小星星又有什么遗憾与怨恨呢?我们会感觉到,那种融化并非消失,那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而且是我们需要的形式。
全诗意境浑然,霞光、灯光与星光从色彩、温度、亮度上带给人丰富的感受渠道。诗中既没有眩目的明亮也没有绝望的黑暗,一切都笼在一层朦胧的光线中,与那思考的氛围、略带迷惘的探询心情构成了一种完美的和谐。
读《天问》有感6
格律诗词是最难创作的,既要用简短的语言去表达,还要符合格律、韵律、对仗的要求,即便是各方面都符合了,很多时候读起来还是比较难于理解,甚至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在古代,人们的文化生活是比较贫乏的。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文化层面的最普遍的就是长辈们的故事,能听一出大戏或者诗词,应该算是比较高端的文化享受了,像“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情景应该还是比较少的。
在当今,不光是物质丰富的时代,也是文化繁荣的时代。电影、音乐、书籍等各类电子文化制品,通过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就能信手拈来。作为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戏剧和诗歌,欣赏者已经很少了,创作者更是寥寥。
有一个青年诗人,痴迷格律诗词创作,大学时期遍已拿到了诗词创作的全国奖项,三十多岁已经出版了好几本诗集,在河北诗词界有一定的影响力。近一段时间,收到他新出版的诗集《问天酹月》集,读来还是很感动。
说实在话,我对古诗词的认识,还是一个门外汉,但是喜欢读。特别喜欢诗词作家们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描述出一幅美丽的景象、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时不时的就会有一些古诗词在脑海浮现,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
可是,我们现在能欣赏的,都是古人创作的诗词,现代人创作格律诗的很少,能够被人们所熟知、吟诵、引用的更少。而且,相对于小说创作、新诗创作来说,格律诗创作很难为作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以,现在能够坚持格律诗创作的,内心追求的一定不浮华。这是让我感动的第一点。
文学创作,总的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用“码字工”形容还是有几分贴切。对于多数人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生活打拼,只有在夜深人静别人都已睡去的时候,挑灯夜战。他们所用的努力仅仅是源于自己的爱好,或者是一个单纯的梦想,能在这方面走出一片天地的可以说是万里挑一。《问天酹月》的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并且成为格律诗方面的行家,这是让我感动的第二点。
语言和文字是什么?是传播情感与思想的载体。我认为,在能够完成的表达语言与情感的情况下,语言和文字越短越好。在古代,在竹签上撰写文字的时候,语言和文字要尽可能的精简。当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也需要语言和文字尽可能的简练。在这方面,格律诗词是最短小精悍的,但是,格律诗词是最难创作的,既要用简短的语言去表达,还要符合格律、韵律、对仗的要求,即便是各方面都符合了,很多时候读起来还是比较难于理解,甚至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张雷创作的格律诗词,格律很严谨,表达也很完美,这是让我感动的第三点。
更为难得的是,这本诗集出版后,著名词作家陈小奇、著名评论家刘绍本、省诗词学会会长王学新都曾撰文赞扬,我想这本诗集正像她的名字——“把酒问天,对江酹月”,满满的都是厚重与豪情。
读《天问》有感7
余光中的《天问》,由光的自然变化,融入生命永恒的向往,从而浮现出人生前死后的种种联想。在他向创造主发出的提问中,显示出人在时空中的生命,面临着一波波的递嬗与蜕变。在晨昏光影的推移中,人无可避免地要被「接走」;但离去时的「天色」,却能标示出人生终极的趋向。
这首《天问》,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是复杂的,我们一定要要慎思明辨。
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永恒的.。个体生命终将走向灭亡,在永恒的时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渺小啊。一直,我都只肯谈生活,而刻意回避生命的话题,大概是因为心底的那一丝恐惧吧。
拥有时永远无法知晓失去后的感受;而失去之后就再也无法找回曾经的拥有。
读《天问》有感8
余光中的《天问》,由光的自然变化,融入生命永恒的向往,从而浮现出人生前死后的种种联想。在他向创造主发出的提问中,显示出人在时空中的生命,面临着一波波的递嬗与蜕变。在晨昏光影的推移中,人无可避免地要被「接走」;但离去时的「天色」,却能标示出人生终极的趋向。
这首《天问》,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是复杂的,我们一定要要慎思明辨。
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人生是短暂的',时间是永恒的。个体生命终将走向灭亡,在永恒的时间面前,生命显得多么渺小啊 一直,我都只肯谈生活,而刻意回避生命的话题,大概是因为心底的那一丝恐惧吧。
拥有时永远无法知晓失去后的感受;而失去之后就再也无法找回曾经的拥有。
附:《天问》
作者: 余光中
水上的霞光呵
一条接一条,何以
都没入了暮色了呢?
地上的灯光呵
一盏接一盏,何以
都没入了夜色了呢?
天上的星光呵
一颗接一颗,何以
都没入了曙色了呢?
我们的生命呵
一天接一天,何以
都归于永恒了呢?
而当我走时呵
把我接走的,究竟
是怎样的天色呢?
是暮色吗,昏昏?
是夜色吗,沉沉?
是曙色吗,耿耿?
读《天问》有感9
说来惭愧,想起来要读天问,是因为偶然看到“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而想起歌词“羲和的金车走了多长,望舒御月去了何方”。于是就查寻起来,自然而然找上了《天问》。
粗看不明所以,全篇的问句让人把握不住屈原的心思。用词也让人觉得生疏,但时常出现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人物,屈原一贯的博学体现淋漓尽致,各种神话传说的运用又富于想象,出现了不少山海经里熟悉的“异兽”。充满神话与幻想风格的天问或许有些难懂,但无疑也富有吸引力。如此华丽的句子,就算读来完全无法理解,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吸引。
全文都是问句,取名天问不知是老天借屈原之口问人间,还是屈原问苍天,抑或是借天来问君王,问时政。全篇问句森罗万象,从天问到地,从史诗问到神话传说,如此多元而充满想象的文字无疑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蚀龙到羲和,从女娲到伊尹,天问所包含的信息量让我觉得更像是屈原凭借自身才华与博学一连串咆哮而出的质疑与谴责。前面大都还是对自然物象的疑问,中间就转向历史人物,最后变到了君臣。联系屈原的境遇来看,他确实有资格发出这般质问,但这是《天问》,上苍的寄托并不会对当时的境遇有所改变,我相信这般多而纷繁的问题里住着屈原的无奈与出离愤怒。
本篇中很多问题受制于时代,并无答案或无法得出答案,而另一些问题则是有着明显的答案与结论。但这些问题依旧被问了出来,我相信这是屈原的咆哮和质问。尤其是最后一句,‘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这哪里是问问题,这分明是文化人的'“他凭什么能这样”的委屈与无奈。‘悟过改更,我又何言?‘这也是问句,但这是直指楚王的反问,或许当时他义愤填膺,或许当时他悲愤交加,但他已然失去了机会,只能以此排解自满腔澎湃的情绪。
我一直觉得屈原是一个情绪很强烈的人,若非如此,写不出如此包含情感的句子。《离骚》如此,《天问》也是如此。最初吸引我的,是华美的语言和丰富的神话典故,最后吸引我的,是那个向天发问满心疮痍燃烧着的人。
写完才了解到,《天问》是楚人所整理的屈原写在墙上的句子,可能真的是心中不平所发出的咆哮吧。
【读《天问》有感】相关文章:
问天寻梦07-04
问天寻梦04-12
神七问天05-31
神七问天05-07
神七问天04-28
神七问天05-31
神七问天05-07
读《天问》有感(通用6篇)10-11
屈原《天问》的艺术特色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