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合集)《杜甫传》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传》读后感1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与诗仙李白齐名李杜。可他却和李白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世人的印象中,他的诗词主调大多是哀愁,他仿佛也从未年轻过。他在那个时代也许只是个诗人,在现在回望,他却是个圣人。他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却成功蜕变,从爱家到爱国,从爱己到爱民,从小爱到大爱。
可他并不是一出生就这样的,他出生在鼎盛的唐朝,见证了这个时代的衰落,他是名仕之后,他也曾年少轻狂过。是那个时代迫使他成长,迫使他蜕变。他少时爱好剑舞,九岁便惯于书写大字。他也曾写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他也曾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将屈原,贾谊,曹植等古人都不放在眼里。青年时代的杜甫就像当代的年轻人一样,有裘有马,能用放荡与轻狂来鄙视人间的庸俗,只因未受过人间疾苦,有理有据却只得纸上谈兵,空有一腔大志,却无真才实学。往往高估自己,认为天下不过如此。那时的杜甫还配不上“诗圣”的名号。
杜甫始终是一个出生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的人,受到家庭的熏陶,与大多数人一样,执着于功名利禄,也有着自己的政治诉求。但杜甫可能并没有什么官运,在最纵横的年,遇上了一个从精明到糊涂的帝王——唐玄宗。在长安的十年里,他用尽全身力气,却也做不出任何改变,只得孤寂寥落,离开长安。他看见宫室里的华美,不禁想起长安街头的'饿殍只得叹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终于开始蜕变,经历过安史之乱,国家破败不堪,再不能享受朱门里的生活,杜甫的生活,落魄了。再失去了李白,那个他一生向往崇拜的男人,他身心俱疲。他从此颠沛流离,于天下游走,见识世间疾苦。
应他家族的观念,他无可厚非的追逐着功名利禄,而他只剩偏偏与官无缘。皇帝身边尽是奸佞小人,侍奉皇帝也变得如此艰难。国家遍是胡人的侵略,人民饱受胡人的摧残,大地满目疮痍。想要救国家,救人民,杜甫只有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李氏朝廷上,在他的时代,不可能对于帝王制度有任何怀疑,他所拥护的朝廷平时是剥削人民的,到了困难的时候,也不能发动人民抵抗。想救国家,只能征兵役,而人民在兵役在家破人亡。在这当中,一个正直的诗人自然要感到极大的矛盾,若是强调人民的痛苦,反对兵役就无法抵御胡人,但是在人民在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当中,到了难已忍受的地步,他又不能闭上眼睛不看、堵住嘴不说。他所站在人民的立场反对侵略战争,这时他除去替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与民族所面临巨大的危机。在这时,杜甫把他今生听到的、经历的作出了这三吏三别,他一生成就中的一所高峰。他的诗已然能成为“诗史”。
杜甫对这世间的疾苦却又无能为力,他终于是放弃了做官,对当前的政治表示无望。国家不兴诗家行,在任何时候,杜甫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杜甫依然还有满腔的热情,又投入到了诗歌的创作当中,才有了今天所看到的诗圣与诗史。
杜甫离开了长安,去到了成都。那个谈杜甫都不会忘掉的——杜甫草堂。就是在四川这个地方,杜甫在深山中曾经常说怕死,在途中永远只能被“高人”小视。杜甫说这样的话未免太过忠厚,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小视杜甫,反而是杜甫的肩膀与实际的精神,使一切所谓“高人”都会自惭形秽。杜甫觉得他的一生免于荷役,已经享有特权,也就不辞路途的艰苦吧。杜甫去到了他成都的草堂,结束了他十载长安、四年流徙的生活,在世外桃源中得一栖身之所,清苦但快活。难道杜甫沉醉于自己的生活中,忘记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并没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天下,他从未忘记,他依旧心系天下。他二度出川,无奈这天下实在苦难,最后只落得个悲剧的结局。一生最后,仍不忘北归,终了在湘江一漂浮的小舟中逝去。那年冬天,他五十九岁。
他是个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是个悲剧。一个正直的诗人,在封建社会里必然的悲剧。他对着社会抱着无限的希望,最后落得极大的失望。他这一生中不乏政治热情与创作热情,他的诗才,也不曾因为生活上的阻碍而枯竭,因为取之不绝的源泉就是生活。
可能每一个初出江湖的年轻人都曾年少轻狂过,都认为清华北大不在话下,都认为自己定能在这世间闯出一片天地。到真正面临生活的一座座大山,无数人不得翻越时,才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无力。杜甫也曾真真正正奋斗过,遭受过无数的打击,最终也放弃了他的政治抱负,但他从未放弃过的,是手中的笔,他抒发内心的武器。一支笔杆撑住他腐朽的身躯,不朽的灵魂。杜甫是站在人民一边的,杜甫仍是符合当今社会主义的诗圣。
我们现在正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有裘有马,但我们不得猖狂,唯有经历过,才知世间疾苦。也许我们也会不断的经受打击,但请记得,握住了笔,也要握住初心。
《杜甫传》读后感2
《杜甫传》书毕,心敬万绪起。
常听人言,一代“诗圣”杜甫何以了得,其心爱国何以赤城,其诗文笔何以优美……今日一见,果不负此般美誉,此外余于《杜甫传》一书所观,粗明杜甫生平,对其更为了解,对往日所闻杜甫之评更有感触,同时,也新多了几分对杜甫的看法。
读杜甫的一生,似是读一个朝代的兴衰、一曲盛世文化的哀奏。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古代读书人的理想,大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换种说法,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杜甫亦不能免俗,不仅如此,杜甫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家中的教育以及祖辈的影响,令他对致仕一途执念深刻,所以杜甫一生的沉浮也与着他的仕途升降相关。可怜杜甫半生的努力与漂浮,他的仕途可谓崎岖坎坷。早年杜甫到洛阳考取进士,却因李林甫编导的“野无遗贤”的闹剧,当时所有考生全部落选,后来杜甫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方得一小官。又因安史之乱,他几经沉浮,后投靠唐肃宗,终得小许重用,却因直谏为房绾求情,杜甫逐渐被冷落。后关辅饥荒,杜甫弃官,几经漂流,最后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杜甫的.仕途便如此“碌碌无为”。
对于杜甫的仕途,我看出他的许多矛盾。一方面,他与李白携手同游归后,因他对致仕耀祖这一思想的根深蒂固,他选择求官。一方面,他又十分怀念当初与李白游乐的日子,闲暇时常追忆,他也羡慕和向往像李白那样的生活,并曾多次作诗赞美怀念李白,无奈杜甫自己的心,唉……
从小读杜甫的诗,听着崇高的解读,加之老师、些许文章等对杜甫的高评,我一直将其认为是一位如圣人般的诗人,但《杜甫传》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杜甫,他,亦是一位普通人,也有缺陷。杜甫并非就真十分正直。他是嫉恶如仇,但基本上只能表现在他的诗歌里;他也会阿谀奉承,为求得一官半职作出违心之诗;他也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他性格也有偏激,他在成都依靠严武期间,曾指着严武大骂;除去作诗之外,我个人感觉,杜甫是有几分无能,每遇生活窘境,他总想着依靠别人的帮助施舍,而不靠自己尝试从其他方式去克服……以上这些看法,或许有些片面,或许少了对当时时代背景的考虑而有几分欠妥,又或许有对杜甫太过苛求而使我钻了牛角尖,但这确实是我真实的观后感受。
看《杜甫传》,或许我的感受千万,但那最深刻且从未动摇的,是对杜甫爱国忧民的忱心的敬佩。与李白携手漫游祖国大好河山,他拳拳爱国之心感受到了山河壮丽;十年长安的仕途之旅,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四处流浪的痛苦经历,他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杜甫的内心埋下了“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的种子。因为这颗种子,在杜甫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还是漫游,抑或是流浪、逃命,他不曾失一分对祖国的热爱,不曾少一毫对百姓的忧愁,因此,他的诗亦从着他的心,衬着他的见闻,和着他的感受,堆砌了其诗“诗史”美誉,基奠了他的“诗圣”雅颂!这就是杜甫,站立泰山之巅,观壮丽之景,能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志;安史之乱,从东都流浪到华州,目睹了百姓的百般凄苦,悲痛而咏出了“三吏”“三别”;晚年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杜甫,一个自身难保仍在忧国忧民的杜甫,一个对着爱国爱民至死不渝的杜甫!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实无愧于他那名流千古的诗圣之称,带着他赤诚之心的诗篇,为中华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合上《杜甫传》,心潮一阵起伏,在因台风雨而略显清冷的天气里,我的赤心跳动得更为火热……
《杜甫传》读后感3
近日,拜读了冯至教授的代表作《杜甫传》,一个被后世誉为“诗圣”的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我眼前逐渐立体丰满起来。我感受到了他的浪漫质朴,沉郁悲哀,忧国忧民。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流传至今仍璀璨夺目。
杜甫出身于官僚家庭,衣食无忧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接受了完整的儒家传统教育,他的聪慧和好学让他在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读万卷书”为他积累了更多的学识与底蕴。出入上流社会一些社交场合,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对以后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见识不同的艺术形式也开阔了他的眼界。
青年时期的杜甫,曾用十年在吴越与齐赵间长期漫游,通过“行万里路”饱览了大好河山的壮丽美景。丰富了生活,增长了阅历,用身体力行感受这个时代背景下,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变迁,裘马在身的他是浪漫而轻狂的(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也正是这些真实的生活经历让他对这个国家和人民充满了热爱,也为他今后的伟大奠定了萌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健壮雄浑的诗句便是以此为发端,不断出现在他的笔下。
结束漫游回归科举的杜甫考试落榜后,为求取一官半职周旋于达官贵人之间,得不到赏识且处处受到排挤与压迫,随着父亲的去世,生活愈发窘迫,这个时期,国家正处于乱世之初,奸臣弄权,穷兵黩武,人民的生活也困苦不堪。杜甫遏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自此,一系列质疑战争,讽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作屡现笔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划时代的杰作,反映出安史之乱前社会的实况,也反映出杜甫内心的矛盾与他伟大的人格,这是他对自己在长安辗转九年求官生活的总结,使他在思想的进步上和艺术的造诣上都更进一步。
安史之乱,长安沦陷,杜甫开始了流亡,颠沛流离,亲友相隔。他长期置身于下层,有一颗悲天悯人的爱民之心,有着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也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切身感受到了安史之乱的民不聊生、官吏的残暴以及至亲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了诗中,描述民间疾苦的“三吏”、“三别”,正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有着他对百姓穷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兴亡的深深思虑。在此期间,他曾担任过不同地方的长官。那次,他担任一个管理军械的小官,处理完公务回到家,却发现最疼爱小儿子已经饿死了。丧子之痛不禁让他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慨。吃饱穿暖,有个固定的居所,这些在我们眼中看来不过是些轻而易举的小事,可在当时却是难上加难,身处茅屋却忧国忧民的杜甫发出了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正是当时的社会造就了他淳朴厚重的诗风;正是他个人的遭遇使他不由得生发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虽破受冻死亦足!”的仰天长叹;正是从他的诗中,我们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明白了处于幸福之中的我们更应加倍珍惜。
读完《杜甫传》,我被深深地感动着。杜甫忧国忧民,欲报效国家而得不到赏识与重用,替黎民百姓呼号却无力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晚年生活困窘,颠沛流离,但他的作品却能使读者精神焕发,意气高昂。这是因为杜甫的诗作充满了乐观的精神,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在字里行间感染着我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读书人的理想。杜甫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我们记录了一个蘸满血泪的时代。杜甫是不幸的,所处的时代让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社会的动乱让他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而我们是幸运的,大唐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员,造就出一个伟大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
在新时代的我们亦应如杜甫一般胸怀天下,以复兴为己责,以强国为己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何为“心系苍生,兼济天下。”现在的我需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合上书,默默吟诵着杜甫名篇佳作,这时的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杜甫的一吟一诵,一笑一叹,生动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们此刻心灵相通,我告诉他,现在您的愿望早已实现,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国家强盛。此时,杜甫点着头,一手捻着胡须微笑着对我说,他看到了,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下,一切都越来越好·······
《杜甫传》读后感4
“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像一件旧衣裳,就是一丝一缕在人间,也有无穷的神的力量。”这是冯志眼中的杜甫。人们都说杜甫的坚守,少年时不爱,爱时已非年少。而我刚过碧玉年华,仅仅初尝到杜甫的光芒。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的诗人里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与对人民的热爱,写出许多反映现实与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在过去,无论在多么黑暗的统治下,这些诗都不曾停止放射他的光芒。他的诗篇与他的人生经历有斩不断的联系。他经历过无数艰苦的过程与矛盾,超越了他阶级的局限,体验到被统治、被剥削的人民的灾难,从而使唐朝的诗歌得到巨大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对杜甫的印象仅限于课本上的《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的悲情呐喊让我觉得杜甫一直都是一个郁郁不得志,忧国忧民,一生穷困潦倒的愁苦“诗圣”。
然而,杜甫的一生并没有如此刻板。
他也曾是“庭前八月梨枣树,一日上树能千回”的天真孩童;他也有“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豪壮;他经历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丰实”的盛世确幸;他暮年在草堂定居时,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闲情雅致。
读这本书时,“诗圣”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随着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轨迹,以及他对人生信念的坚守,鲜活的映入我的眼帘。
杜甫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虽然他的家庭正在逐渐没落,但杜甫的童年不可谓是不幸运的。杜甫是晋代名将杜预的后人。杜预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子孙后代都以他为荣,杜甫也不例外。他曾多次在诗中对自己的这位祖先推崇备至。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创作的诗歌和宋之问、沈佺期齐名,同为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基者。这样的家学渊源也让杜甫十分热爱诗歌。
李白曾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像许多的文人志士一样,少年时期的杜甫也踏上了远游的行列。他经历了两次的漫游旅程,相比于为自己找活路的功利心,他更多的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渴望和向望。这两次的经历让他初次接触到了生活。
在杜甫到长安的十年里,便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原本心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满腔热血,却遭到意外的双重打击。当时的玄宗已经成了一个糊涂天子,朝政大群全落在佞臣李林甫手中,他害怕新上任的文人不受自己控制,他控制了科举竟一个人未录取。视这场考试为唯一出路的杜甫因此备受打击,同时他任职奉天县令的父亲也去世,这给他的经济带来了重创,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穷困。
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危机四伏,时常的暴力征兵让百姓的生活因为这暴虐的统治而苦不堪言。杜甫也在看到凄苦的百姓后写出了第一首为人民发声的诗歌《兵车行》。从此,他便成为了百姓的喉舌,讲述百姓被奴役的故事。
苦难才刚刚开始。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携着他的家人开始了流亡生活。风餐露宿,栉风沐雨,一路无数的艰辛。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杜甫得到了左拾遗这个职位,然而因为他的刚正不阿得罪了皇上,又被贬官为华州司功参军。一路上杜甫又一次接触到了流亡的百姓,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映像,写下了留名万世的“三吏”“三别”。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亡成都,他借助朋友的帮助,开辟了一片草地,盖了一间草屋,就是著名的杜甫草堂。这是时常流离失所的杜甫心中净土,正是这里让他过上了一段安宁清净的日子。自己的日子固然清贫,可他也没有忘记关心百姓,他和他当官的`朋友说要恪尽职守,爱护人民。
公元770年冬天,在湘江飘荡的一叶小舟上,杜甫发出他的叹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位一生凄苦飘零的诗人永久的闭上了他疲惫的双眼,生命终结在59岁。
一位伟大的诗人就此陨落了。
他的贫困是终日以藜羹度日,他身上的衣服寸寸都是补绽,他的疾病终日缠身,他看他的死期将近却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都没有忘记国家的灾难,他写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是怎样坚定又执着的信念,让他一直将自己目光聚向人民,为人明诉苦,为国家担忧。他时刻带着向上向善的力量,对国家安泰的希冀,对人民富足的憧憬,支撑着他劳苦艰难的一生。
“这个时代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着,我不在乎结局。”我生活在一个安定繁荣的时代,我可能不会经历杜甫经历过的,但我也会面临困难和迷途,我希望当我走投无路时,可以也有杜甫一样的雄心,也可以像他那么坚定,什么跳涧猛虎金睛猛兽都可以在我坐怀不乱的威风中迎刃而解。
愿我们裘马轻狂,笑对人间百态。
【《杜甫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杜甫传》读后感03-16
《杜甫传》读后感(通用14篇)09-22
冯至杜甫传读后感(精选8篇)11-04
杜甫的古诗12-14
杜甫的诗句01-30
经典杜甫名言02-09
古代诗圣杜甫11-23
关于杜甫的成语12-26
杜甫写“诗史”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