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2017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2017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1】
小组合作学习在近年的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成为课堂教学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我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了很多问题,通过反思和总结,我把小组合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合作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学习,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位成员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建设一种融洽、友爱的伙伴关系。当学困生遇到问题时,优等生帮忙解决。让他们在交流、合作中领略他人的思维策略与方法,从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二、注意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教学观是学生围着老师转,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可是,如果合作学习组织得不好,也会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动,而某些小组成员却无所事事,形成“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疲;有的学生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收音机”,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是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曾有次上课时,我为了体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小组合作组装正方体等一些简单的操作,结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在这样的课中我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动手的机会多,差生只是看着,听着。想要达到生生互动,共同合作的目的那就更谈不上了!
三、学生间的合作是否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要求每个组员都必须是主人翁,都要主动地参加。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活动欠主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次“分类”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我向每组提供了一大包物品(水果、玩具、学习用品等),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分类,看哪一组分得有快又好,个别学生把物品全部拿去,不让另外一个同学摆,或者你争我夺,打来打去。我想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注意小组合作的时间
在某些数学课堂上,我发现,呈现问题后缺少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我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刚开始讨论,我就开始问:讨论好了没有,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了”……后来我反思后觉得我没有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要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精心组织,挖掘学生合作学习的新潜能和我们教师不断的反思,是我们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努力实践、不断探索的!
【2017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2】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于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觉的还不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学到很多知识,小组之间通过比赛、竞争形成了赶比超的学习氛围,但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两极分化;好学生更好,差学生更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出示问题让小组合作完成,然后让小组展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好学生往往是这一个小组的这主导者,问题的答案都是出自好学生的口,动脑子的也往往中好学生,而这个小组的差学生在这一过程并没有干什么事,他只是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下来等待老师的提问。这样的小组学习只是把老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一言堂,长期以来,好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思考问题最多的,解决问题最多的,差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样就养成了一种思维的惰性,时间一长就没有了学习力。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不利于老师充分了解学生学情。老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教学才能有的放失,才有侧重点。但小组合作学习,差学生往往在合作学习中不动脑,练习过程中有好学生提供答案,这时老师很难发现学生的学情状态。
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也有弊,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动一定的脑筋,用其利克其弊,处利好学生群学与独学的关系。
【2017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3】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收获,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性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