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 1
本书的理论模型是布鲁姆的分类法,这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去理解记忆的六个认知级别组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本书的目的是老师们能够运用高水平问题为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思考并表达出更为复杂的想法,从而使得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书的第二部分内容是一日常规活动,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一日常规?这对于实际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教师要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使幼儿在积极、快乐的情绪情感中,建立良好的常规。教师可以尝试的方法包括:
一、在环境创设中渗透常规提示
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提示幼儿遵守常规。例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摆放餐具、进餐、漱口、擦嘴等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二、强化幼儿的'良好常规
教师要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强化,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使其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例如:有的小班幼儿初入园时总是让老师喂饭,不肯自己动手。当教师一发现这类幼儿有自己吃饭的行为时,就及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们,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以强化其良好行为。
三、和幼儿一起制定常规
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分析、讨论、制定常规。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例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会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一个跟着一个走,靠一边走;手扶着栏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挤。
四、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灵活地规范班级常规
比如,在引导幼儿轻轻走路时,教师可以带领他们一起学习小花猫。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儿歌:“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别人做事不打扰,大家夸我好宝宝。”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在愉快的儿歌氛围中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师便可以告诉幼儿:“走路的时候我们也要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不跺脚、不蹦跳,做个好宝宝。”在这样的引导下,幼儿便知道了应该如何走路。
五、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常规
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或采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从“你必须这样”转化为“我要这样”。比如,小班的幼儿非常喜欢游戏情境,在情境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融入角色。因此,在培养幼儿形成收拾玩具的意识时,教师可以用“送玩具宝宝回家”这一游戏完成。比如引导幼儿边收拾玩具边说:“小玩具,要回家(把桌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里),黄筐住楼上(玩具柜第一层贴上黄色标志,中间一层贴上红色标志,最下面贴上蓝色标志),红筐住中间,蓝筐住在最下边。”
六、用拟人的语言引导幼儿习得常规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年龄小的幼儿。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例如:在培养小班幼儿的进餐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吃青菜,于是便将吃青菜说成:“小白兔最爱吃青菜,多吃青菜最可爱。”
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以激励其他幼儿以他们为榜样。例如:教师对认真洗手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希望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也要认真洗手。好榜样还可以是父母、教师或者是幼儿喜欢的文艺作品中的某个形象等。
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 2
本书详细介绍了在教师的区角活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等出现的学习的机会中,教师如何使用高水平的问题,这些高水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幼儿产生更高水平的思维的。其中还讲到了布鲁姆的分类法,这也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去理解记忆的六个认知级别组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本书的目的是老师们能够运用高水平问题为幼儿创造机会,让他们思考并表达出更为复杂的想法,从而使得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我现在带的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年纪小,能力弱,在游戏中的思维方式以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有些幼儿他们的游戏是无目的的,随意和偶然性颇多,这时候教师就要从记忆这个级别的提问开始,促进幼儿的思考和学习。但是对于重大班的幼儿来说,针对能力强的幼儿提问时,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采用不同层次的提问来促进教师的学习与思考,如:“我看到你在将积木堆起来。你搭的这是什么?你用到了几根长积木?几根短积木?(记忆)跟我说说这个积木作品吧。(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搭呢?(应用)你搭的这个作品和另一个有什么不同?(分析)如果把长积木换成短积木会怎么样呢?(评价)你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这个?(创造)通过递进的不同层次的提问让幼儿对他的一次偶然的或者无目的的游戏结果进行思考,从而促进他能力的提升。有可能有的问题幼儿回答不出,但就像书中说到的`,提出高水平问题更富有挑战性,这种尝试是值得的!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的提问方式也有所不同,另外我们在向幼儿提问时,不要吝啬一些专业、难懂、“高端大气”的词汇,虽然我们面对的是3—6岁的儿童,固有的思维让我们在跟小孩子说话的时候用词会直白、简单、幼稚,但是其实孩子们他们能根据你说话的语境、前后语句的含义来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也能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做为教师首先自身要使用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回答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回答以及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我觉得教师就是应该在不主导幼儿游戏的前提下,启发幼儿深入游戏和探索的问题,是促使幼儿进行批判性思维、想象、评价及创造的问题,是在适当的时机与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这样才能支持幼儿的学习,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 3
在阅读了《小脑袋,大问题》这本书中的部分内容后。我了解到我们可以提出高水品的问题,来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深度的学习。但是在向幼儿提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熟悉孩子,全面的了解孩子,了解他的经验和能力,才能选择适宜水平的提问来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如果我们面对的孩子能力水平低,我们一开始提的问题的水平也要相对的降低,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决定下一个问题的水平。如果幼儿的能力高,那么我们就可以提一些高水平的问题。不过鼓励幼儿进行更高水平的思考固然重要,但是其他水平的问题也是有价值的。我们还是要根据幼儿的反馈和具体情况来提问。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提问是高水平提问?书中它将问题分成了六大级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也就是“布雷姆分类法”。刚开始看到这六个词的时候,我还是不能从这写词中了解怎么提问题,好在书中用到了大量的,对应这些级别的提问,让我对这些关键词有了了解,对一些提问是什么级别的也有了一些认识。同时高水平问题它的答案绝非显而易见,封闭式的问题,而是开放式的,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回答,是能鼓励幼儿拓展思维和看问题的视角的。
像我现在所任教的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年纪小,能力弱,在游戏中的思维方式以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有些幼儿他们的游戏是无目的的,随意和偶然性颇多,这时候教师就要从记忆这个级别的提问开始,促进幼儿的.思考和学习。
而向对中大班,能力强的幼儿提问时,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采用不同层级的问题,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思考,如:“我看到你在将积木堆起来。你搭的这是什么?你用到了几根长积木?几根短积木?(记忆)跟我说说这个积木作品吧。(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搭呢?(应用)你搭的这个作品和另一个有什么不同?(分析)如果把长积木换成短积木会怎么样呢?(评价)你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这个?(创造)通过递进的不同层次的提问让幼儿对他的一次偶然的或者无目的的游戏结果进行思考,从而促进他能力的提升。有可能有的问题幼儿回答不出,但就像书中说到的,提出高水平问题更富有挑战性,这种尝试是值得的!
另外我们在向幼儿提问时,不要吝啬一些专业、难懂、“高端大气”的词汇,虽然我们面对的是3—6岁的儿童,固有的思维让我们在跟小孩子说话的时候用词会直白、简单、幼稚,但是其实孩子们他们能根据你说话的语境、前后语句的含义来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也能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中或者幼儿游戏时,因为有时间的限制,导致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就请孩子回答,试问你都没有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孩子如何能进行充分的思考和组织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呢,所以我们在提出问题后也要给孩子几秒思考的时间,让孩子充分的思考。
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 4
美国教育家艾默生曾说:“孩子最终会成为怎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教育者那里所接受到的爱的质量、陪伴及榜样示范。”参与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需要智慧、需要艺术,更需要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成人参与孩子成长的方式自然也不同,我们只有在有意识中逐步养成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行为和陪伴方式,才会让一切交流和成长变得自然而然、才会让心灵的碰撞引发长久的共鸣,也才会让有效的陪伴发声,为高质量的沟通添彩。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来回转换,而每个人也都对不同的角色有着方向一致但思考不同的认识。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感知、领悟。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等不同角色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和准备的软硬环境。
思维和理念的转变与更新是基础。变化不定是生活的法则,那些只回望过去或只关注当下的人,注定要错失未来。世界瞬息万变,那些曾经人们认为永恒不变的存在,都在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亦或是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有了或多或少的不同变化。尤其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不再仅仅只是靠机械化的学习与背诵书本知识就可以轻松获得和应对的。
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变化对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与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不停地思考去灵活的应对不同的变化与挑战。而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及思维的转变更是不断靠近孩子的前提,还记得初入工作岗位时总认为孩子的事情就是老师的事情,所以总是在不遗余力的为他们做着所有的事情,还生怕疏忽怠慢没有为他们做更多,但在相信孩子的能力后便慢慢放手让孩子去参与甚至自主完成之前我认为他们不可能完成的各项事情后,孩子反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及内化。
环境的预备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有准备的环境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尽可能的让孩子独立成长”。孩子必须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保持一个整体的关系,他们透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吸收周围环境的积极因素,获得对环境的经验。有准备的环境会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如果孩子不能依据自然规律吸收环境中的经验,那么他们对环境的敏感性也会慢慢消散。
初接语文区及科学文化区工作时,对于区域的创设及规划似乎有着大概方向,却又没有具体运行的点上概念。起初总是在固化的将每一份工作的投放当做该工作本身的投放,对工作与工作之间的连接缺少具体的思考策略,总是在工作思考与投放之间出现偏差。
在半学期的科学文化区及语文区的观察与实践中,开始对两个区域中不同工作之间的联动性及与日常生活等不同方面的衔接与渗透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并有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同时孩子们对科学文化区及语文区的兴趣及相应的自主学习有了更明显的感知与提升。
感知孩子的感知,体会孩子的体会。有了思维与观念更新与转变的基础及软硬环境的预备,便是纵向深入的发展。我们要认真感受孩子,走近孩子,从而走进孩子。
孩子有他们小小的'脑袋,但是却装着大大的问题。我们相信孩子才能给予他们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他们有着超强的感受力和吸收力,他们能够在体验中感知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而我们需要以基本的事实和信息作为基础,用平等的态度及互为朋友的身份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体会孩子的体会,最大限度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提出深思熟虑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并拓展孩子的学习,鼓励他们进行更具有批判性的思考。
有时我们总是主观定义孩子的很多想法是天马行空的存在,没有深入探讨的必要,便自然而然的忽视了孩子的思考、剥夺了孩子自我建构的过程,之后潜移默化的将我们的经验渗透给孩子。其实,我们眼中的世界并非我们眼中的世界,我们眼中的孩子也并非我们眼中的孩子,他所想走的路未必是泥泞,我们所选择的路也未必是坦途。
无论怎样,亲爱的宝贝,就像你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一样,我也是第一次参与你的童年,并和你一起成长,我只想要离你近一点。惟愿你们在感到安心和被关爱的环境中建立起爱和接纳,从而快乐成长。
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 5
本书结合了大量的师幼互动实例,阐述了如何在区域活动、一日生活常规环节以及其他时机提出高水平问题,以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和思考,避免我们幼儿教师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互动而互动。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发现高水平提问采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书中用具体的例子,阐述了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问。让我了解到,高水平问题不是用“是(有)或者不是(没有)”就能回答的问题,其答案是不唯一的。《小脑袋,大问题》也让我们教师学会了做一个用心的聆听者。
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 6
通过阅读,我觉得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过程中真正以儿童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应作为幼儿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启发者,是幼儿学习的伙伴。同时,教师应重视提问,保持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一致性,深刻领会提问的功能,做好活动前提问的预设,提高提问的'技巧和对话艺术,积极学习相关教学理论并努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这本书让我对高水平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高水平问题是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回答的开放式问题,而在不主导幼儿游戏的前提下启发幼儿深入游戏和探索的问题,是促进幼儿进行批判性思考、想象、评价、创造的问题,是在适当的时机与幼儿进行有意义对话的问题。
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 7
通过阅读,我觉得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过程中真正以儿童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应作为幼儿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启发者,是幼儿学习的伙伴。同时,教师应重视提问,保持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一致性,深刻领会提问的功能,做好活动前提问的预设,提高提问的`技巧和对话艺术,积极学习相关教学理论并努力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细细阅读了《小脑袋,大问题》户外活动”一章节,让我感悟颇深的是作为教师应如何为幼儿的户外学习创造条件。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遇到感兴趣的兴奋的事情就有可能会提出高水平问题并作出回答。教师要有所计划让幼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以再次探索,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自主提问,激励更深入的探究,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借助儿童文学网络信息资源来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录音、以及一些记录性的符号、绘画等来将自己的探索发现表达出来,支持孩子的游戏和学习!
【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关于读《小脑袋,大问题》心得体会09-18
脑袋里的虫作文06-02
脑袋里有虫作文05-20
脑袋里有虫作文8篇06-08
读小英雄雨来心得体会11-16
在脑袋木头桩读后感04-07
《不换脑袋就换人》读后感03-08
歪脑袋木头桩读后感05-15
《歪脑袋木头桩》读后感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