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读书心得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书心得,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心得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孝》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1
不经意一看《二十四孝图》,这样的字眼映入眼帘:“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刻木事亲”、“埋儿奉母”让人觉得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尝粪忧心”则让人恶心。
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目是悲哀的,卫道是可恨的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其主要目的是弘扬封建孝道。而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让我们先谈谈郭巨埋儿吧。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成两份,他给了两个弟弟。他独自抚养母亲,对她非常孝顺。
后来家庭逐渐贫穷,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居担心抚养孩子将影响供养母亲,就和他的妻子讨论:“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
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然有孝道,但杀子的行为,却违背了人性,不符合儒家“天人合一,人为贵”的这一思想。看似大孝,实则残忍。
在古代,有一些人求神治愈他们的父母,并放弃了他们的生命。还有一些人为了满足父母吃肉的欲望而割肉。为了节省食物,他想杀死自己的儿子。
一则有违老母爱孙之心,二则陷老母于不仁。,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大地上最古老的中华美德,我们应该知道如何理解长辈的心,知道如何感恩,知道如何尊敬长辈。只有懂得孝顺父母,才是一个负责任、高尚的人。
最后,我祝愿中华民族的美德——“孝”代代相传!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2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为《二十四孝》的书,里面的故事有很多,让我给你们讲一个吧!
原谷九岁时,祖父已经非常年老,不能劳作了。原谷的父亲厌恶祖父,想把他丢到荒郊野外。原谷听说后,再三为祖父求情,却遭到父母的斥责。
次日凌晨,父亲把祖父放进篓子,背着去将祖父丢弃。去荒野的一路上,原谷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祖父。篓子里的祖父,神情暗淡地注视着频频回头的孙子。
将老人背到荒野后,父亲命原谷丢下篓子回家。原谷说:“不,篓子还有用!等你年老了,我还可以用这篓子把你背到这里来。”父亲听后十分生气:“小孩子怎么可能这样跟大人说话?”原谷反驳道:“你能这样对待爷爷,我为什么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你呢?”
原谷的话使父亲大为震惊,继而羞愧难当。于是,父亲跪倒在祖父面前哭求饶恕,然后将老人重新抬回家中,精心赡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敬父母,孝敬长辈,百善孝为先。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3
鲁迅的文章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二十四孝图》。这样一篇文章,虽然叫《二十四孝图》但其实并没有写出如何孝顺父母,没有起到教孝的目的。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尝粪忧心令人发指。
其中郭巨埋儿是说晋代有个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养母亲,对母极孝。后来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生,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粮食好供养母亲。夫妻遂把儿子抱出,挖坑要埋。,兴好挖出一坛金子来,才免了儿子一死。
郭巨虽有孝心,但杀儿之举,欲有违人道。所以后来有人把这种孝举,称为愚孝。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4
最近几天,我读了《二十四孝》,一个个都吸引着我,但我最喜欢“卖身葬父”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读完让我深有感触。
这个“卖身葬父”的主人公是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人,年纪幼小时母亲早亡,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湖北),后来父亲也死了,董永为把父亲埋葬,吧自己卖给富农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与槐荫下遇一女子,说她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个月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说自己是天上的仙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这《二十四孝》每一个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想:“我们应该学习《二十四孝》的主人公一样孝敬父母和长辈,虽然不必像古人一样,但我们也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报答他们,孝心能感动天地。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5
中华美德小故事众多,其中二十四孝中的《打虎救父》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宣扬的对象。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到田里收割庄稼。有一天,突然有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已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虎口。
主人公杨香在父亲遇到危难之时,爆发了身上的潜力,置老虎于死地。人的潜能不可低估,爱的力量不可低估。想想,生活中父母亲处处保护着我们,爱护着我们。为了我们能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宁愿牺牲自已的一切。当父母们遇到困难或老了、生病了、走不动了、行动不方便的时候,难道我们做子女的不应该‘孝’字当头,挺身而出吗?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6
二十四孝里的故事都很感人,他们用自己的孝心、爱心、仁心、善心来帮助人们。
二十四孝里我最喜欢的是《孝感动天》,主要讲的是舜的事故。舜的后妈对他很不好,但舜不在乎这些,还是每天辛苦地劳动。他的孝行感动了尧帝。尧帝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舜回到家乡,依旧辛苦劳动,从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上天看了他的行为,就派小鸟和大象去帮他干活,最后终于迎来了大丰收。
我以后也要做个有孝心的人。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7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二十四孝》的故事就是传统美德的推广,每个故事都让我感动不已。《亲尝汤药》这个故事讲了西汉时的汉文帝,是刘邦的第三个儿子,从小便奉行孝道。虽然是一国之君,但他倾心侍奉着母亲,母亲生病了煎好的汤药,他都要亲自尝尝,才放心给母亲喝下,他的仁义和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所以他能取得那么卓著的政绩,开创出汉朝的盛世。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符合人性的规律。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尽心尽力地抚育我们健康成长,我们理应竭尽全力地孝顺父母。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8
在暑假,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之前,我和要好的朋友去参观北京的孔庙,在许多展品中,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眼就看到很小的角落里,甚至字都看不清的二十四孝图,其中一个“郭巨埋儿”。
正如鲁迅所说,画面确实很清晰,但我还是不想承认我明白其中的意思。
照片上还有一张纸条,上面的字很小,我又看清楚了,而且又我只能看到一栏字,“子可再有,母不复得”,但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埋葬儿子。
直到八月,看到《朝花夕拾》,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他们家穷,真的养不起那么多人,只好把老人养活,把儿子活埋了。
这张二十四孝图太恐怖了,对于一个“孝”字,竟然想要那么多的讲究,甚至完全抛弃自己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有时还是为了孝顺并未养育过自己的后母!难怪过去的人见父母都跪下来说“不孝之子见父母,求父母……
这二十四孝的人物,就这二十四孝图,我与小时侯的鲁迅先生真是有同感,自己不要做孝子,并且希望父母也不要做孝子!
照片中的孩子仍然微笑着,在妈妈的怀里玩耍,而她的爸爸想要把孩子抱过来。孩子的母亲似乎有些不放弃,有些我不记得了,如果,婆媳之间的关系将来不好,那么孩子就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一点也不反对他的父母!
旧社会真的很邪恶,人们是对的。我想知道郭巨的妈妈是不是故意这么做的?她没想到郭巨会把孩子埋了。因为郭巨一定一直很孝顺。
后来,我和朋友去首都博物馆玩,看到了二十四孝图,这张图很大,我给他讲了这个故事,她也很害怕。看来鲁迅先生认为的不错,小孩子们都是可爱的,且心意相通的。
【《二十四孝》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孔乙己读书心得02-20
最新读书心得02-10
管理读书心得01-20
数学教学读书心得-读书心得体会12-23
活着读书心得精选03-11
朱子家训读书心得03-07
教师名著读书心得02-28
《飘》最新读书心得02-28
鲁迅《孔乙己》读书心得02-25
边城课文读书心得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