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3-07-25 22:22:1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通用16篇)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1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行政作风。近年来,官员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行政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家风影响社风,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社会是千万家庭的'总和,家风汇聚起来就是社风,多数家庭家风淳朴,则社风淳朴;社风的急功近利,则说明多数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来人们对物欲的过度追求现象越来越严重,拼豪宅、拼豪车,甚至有结婚彩礼都明码标价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应该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而改变社会风气不能一蹴而就,着眼点仍需在家风。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2

  我们告别了安逸享乐的寒假生活,开始了暂新的校园生活,迎来了“新起点,新希望”。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一如既往地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这次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通过介绍赵一曼家书蕴含的爱国情怀、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什么是家风、家训?如何把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罗必炎秉承孝老爱亲、多行善事的家风家训。他任劳任怨地悉心赡养亲、继、养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怀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亲和睦。他的事迹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小时候我经常在爸爸、妈妈地怀里撒娇,总是不停地许诺: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平日里,每当我吃过饭后,经常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爸爸、妈妈却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他们总是先让我品尝,我却习以为常地拿起来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妈妈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他们身体不适,我只能问候一下,也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开学第一课》的观看,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家风熏陶。今后,我会用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3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4

  家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近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中国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5

  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对修养、气质、智慧、人品的传承,家风是由父母家族长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这样一代代的传承。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不断继承和发展,使整个家族有了一种灵魂和底蕴,家风传承越久家族底蕴越深厚。

  首先是修养,一个好的家风会让人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前几天在公交站台有一幕很让我感动,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她几岁的小女儿在公交站台等车,小女孩手里吃着零食,然后随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妈妈望着她对她说“妈妈在家里怎么教你的?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赶快捡起来丢旁边的垃圾桶里”小女孩弯下腰把垃圾捡起来丢到了垃圾桶里。年轻妈妈的教育让小女孩知道了乱丢垃圾是不对的,这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小女孩在妈妈这样的教育下必然会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的人。

  说到气质大家脑海里肯定出现了大家闺秀,绅士风度这样的词语,对,就是这样的,良好的家风会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有气质的家庭的家风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小时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说脏话,见了长辈要行礼打招呼,走路要目视前方腰板挺直等等。这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气质的一种表现。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智叟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动,便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有人会想我们是在谈家风,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个人的事而已,其实不然,愚公为什么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那是因为愚公的家风,愚公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办到搬走两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恒心,坚持不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的大智慧留给了后人,后人一代一代传承这样的家风,相信一定会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个家族的家风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诚信,正直,勇敢,真诚,坦荡,宽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醒等等。

  社会是由家族组成的,好的家风会形成好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好的家风的传承,让我们把好的家风传承起来为社会的繁荣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6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习。”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7

  家风是什么?或许在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风似乎都会觉得是老一辈人甚至是古代严厉讲求的内容,殊不知,一个人的成人成才与家风有着息息相关。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不是高精尖的哲学,也不是让人无法靠近,它更是一种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时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为新一代年轻人:

  一是要拥有家风的意识。理解家风是什么含义?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诚和坦率,都是家风的体现,作为90后,很多都已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风的体现,更是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种子。

  二是要坚持家风的.正气,家风是一个家族风貌的综合体现,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充满正能量的家风,思想不会被邪恶所迷惑,不会让行为越轨,正气是靠家庭中每个人的正气,是靠每个人的坚持。

  三是要做好家风的传承。家风与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扬和传承,也许我们每个家庭不一定会有专门的家风“秘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导,一代代的发扬,就会让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风中受益、家风是一本书,也不是一本书。靠的是生活中的思考,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断总结,良好的家风定会成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8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16年,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平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习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9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讲的是教育孩子引发的家庭纷争。对待孩子,“虎妈”采取高压手段,“猫爸”则是百般顺从。分歧不仅在年轻父母之间,老一辈也各执己见,各有招式,爷爷奶奶是极度溺爱,外公则不惜动用暴力手段来管教。

  这个家庭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太混乱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结果家庭不能和谐相处,闹得鸡飞狗跳,甚至不断制造出家庭悲剧。这种现象,现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爷爷奶奶老一套,爸爸妈妈用新招,有的使用土办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价值观不同,家风也就模糊混沌,家风不好,不止影响孩子前途,大人也难有幸福。

  再往大处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不好了,社会风尚又怎么可能清纯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人说,孩子是中国的最大公约数,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风,就得找到时代价值的公约数。

  从古至今,家风和国运,也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家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孟子也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现在,各地也都在倡导“最美家风”,寻找“最美家庭”,就是因为,家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家风关系社会风尚,影响国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经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人们众所周知的《弟子规》、《礼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就记载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细节,有很多家训警句,现在依然可以作为人生应秉持的原则。去年,我市武隆的杨兴明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中宣部、全国妇联还将杨兴明老人树为“全国教子有方先进典型”,就是因为这个家庭传承一百多年历史的《黄氏家训》,教育了黄家一代又一代子孙,形成良好的家风,值得更多家庭学习。

  家风是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在今天需要进行传承。对待传统文化,有个常识判断,就是不能全盘照搬,盲目拿来,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要求,围绕家风,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伦理,又要积极将时代先进的价值元素植入进来,来为每个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新家风。

  这种教育价值观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既要有传统家风崇尚的礼仪、仁爱、勤劳、朴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绝不能缺少现在国家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只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时代价值,形成新家风,家庭教育才不会出现那种价值混乱的现象。

  《礼记·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凝聚时代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形成符合现代社会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风”,让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识,来不断催生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最美家庭”,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10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风来照亮指引,家风的内涵很丰富,但这三点不可少。

  第一个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才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人世借几十年光阴而已,要在有限的时光里成己达人,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说是我家的第一个家风。爷爷奶奶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曾这样谆谆告诫子女:“做人千万不要去做恶事,作恶多端,会有报应。”这样的.家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打交道,我都与人为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第二个是“勤俭”。

  父亲教育我,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铺张浪费。父亲在当地农行工作,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不贪不占,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了养育我们6个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干着生产队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个是“学习”。

  学习无止境,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父亲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知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习中来。”父亲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他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刻苦学习,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现在老父已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读书看报,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

  心灵的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平坦。为此,我要不断为家风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传,千万不能让它们熄灭了。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11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正如培根所说,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成长在一个充满力量和气节的家风里,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出色的人物,去发觉自己的无限潜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这么被人们永久流传下来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也正是如此,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发达就必须严格在心中铭记这个家规,用信念去实现他们,像法律一样看待他们。《颜氏家训·墓贤》中说道“是以与善人居,如如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在家庭中每个人的职责也都是不一样的,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凶悍、气势压人、顽固偏激、心存报复怨毒,咬牙切齿、怒目瞪眼、结果只会伤人费己,克夫贱己、福报尽失、容貌枯憔。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每当盛夏时节,我的记忆总会被带回家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过晚饭后去锻炼,在她出门后没多久突然刮起了大风,狂风把大树吹打的动摇西摆,还不时的发出一阵阵呼呼的响声,伴着天空中银龙般的闪电,豆大的雨点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户,眼前的场景让我们心里顿时焦急了起来,顾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伞就向门外跑去,刚到楼下就碰到了满身雨水的妈妈,当她知道姥姥还未回家后,二话不说拿过我手中的伞就奔入了雨中,看着妈妈在雨中渐渐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闪过一丝担忧,我站在原地冷风席卷着雨丝时不时的飘到身上,吹的瑟瑟发抖,但我仍踮起脚尖不停的向远处张望,此刻的时间对我来说是那么漫长,终于我看到了两个熟悉地身影相携着朝我这边走来,悬在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紧紧抓住了她们的手,此时雨声似乎不再那么大了,因为它已经被我们三人的笑语声所掩盖,空气也不再那么冷了,因为亲情的气息已经温暖了每个角落。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传统美德的熏陶与影响。它像阵阵春风悄无声息地吹拂着整个华夏大地,无形之中渗透入了我们的国风,乃至家风之中。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12

  从小我就经常听父母告诉我们“家教”这个词,但那时是懵懂的,只知道平时听他们在言语交谈中提到小孩子要有“家教”,没有“家教”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是会让人讨厌的。在这以后成长的经历中,在父母言传身教中,让我慢慢懂得了“家教”的一些内涵。我的家庭世代都是农民,父母目不识丁,在家教上没有深刻的内涵和华丽的道理,只有浅显的、通俗易懂的一些做法,我就是在这种浅显的做法之中,潜移默化的慢慢成长为一名普通党员。为此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的血脉生命。同时,感谢组织给了我的政治生命,所以我说我有两个生日,一个是生命血脉生日(这是父母亲给的),一个是政治血脉生日(这是组织给的,就是我的入党时间1994年6月)。所以,今天借我们活动中心在这里开展好家风代代传教育之机呀,我简单的谈一谈在生活工作中一些小感悟,小感慨。所以我发言的题目就是叫“感悟好家风”。

  一、好家风是无私之爱、点滴之情。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就一直在农村那种非常纯朴民风下成长起来的,直到高中毕业参军到部队。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乖巧的`孩子,不要和别的小孩吵嘴打架,不要欺负别人,要有宽容忍让之心,遇事多谦让别人,不要和别人争高低,否则既伤害他人,也会让自己吃亏(也就是说损人不利已)。在日常生活中,教育我要站有站相(是指站着说话也好,或者站着干其他事也好,就是站着就好好站着,不能走来走去,蹦蹦跳跳的)、坐有坐相(坐着不要总是翘着二郎腿,或者不停的抖动双脚)、吃有吃相(吃饭一定要是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捧碗或要扶着碗,不能双手趴在桌上吃饭,吃饭时不能发出声音,不能说话等等)。父母这种简单纯朴的话语其实就是一种家教之风,这种家教之风孕涵着对子女的点滴之情和无私的爱。这些足以指引或影响着我四十几年的生活和工作,并且还会一直影响下去,终生受益的。

  我的父母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父亲83、母亲80),到现在他们俩个老人还是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我们四姐弟都不在身边,没法照顾。我的父亲从我记忆起,从大集体生产队里到如今乡村的左邻右舍,当地人从来不喊我父亲的名字,喊我父亲的外号,喊什么呢?就是一直称呼我父亲为“李好人”,小时候我并不懂是什么意思,但长大以后才知道“好人”就是说父亲安份守纪,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从不和人家吵架,在农村一直是与人为善。所以老人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正是父亲这些点点滴滴的一言一行,一直影响着我做人一定要厚道、一定要诚实,不可以做没有良心的事。说实话,我在部队时呆了24年,但回家陪他们过年一半时间都没有,说起来挺惭愧呀,而且每次回家返回部队时,老人家还掉眼泪呀,(就是现在我每次有回老家看望他们,返回时他们都心里有所不舍,依旧掉眼泪啊)。在他们心里只要自己还活着,儿子永远都是孩子,都是在时刻牵挂在心,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还有一件小事,就是上个星期我打电话回家,我父亲还叮嘱我说“最近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中央很多高级干部都犯错误被抓起来了,你在外面工作一定要当心呀,一定不能乱来,特别是公家的集体东西不能贪,还有说话做事时刻要注意,不能得罪人,要和同事和和气气相处”,多么朴实的话语呀,其实他老人家心里都是很明白的,虽然没有读过一天书,语言表达上比较粗糙,但是话粗理不粗。

  二、好家风是互动之爱、联动之情。好家风是双向互动的,是承前启后上下联动的,他不是单一,不是一厢情愿的,好的家风应该是有顽强生命力的,是上下几代人之间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是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情和爱。父母长辈对子女后代的教育培养其实就是世代家风传承的过程,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一言一行,我们常说“有什么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反之“有什么样的子女,就能衬托有什么样的父母原型”,这是相辅相承的、相互作用的。之所以说好家风是互动之爱、联动之情,我认为,一是父母长辈是家风的示范引领者。二是子女晚辈是家风的传承践行者。三是父母子女是家风共同守望呵护者。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单位也罢,都是差不多的。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长辈有义务、有责任当好家风的示范引领人,对子女后辈们做好言传身教,使家风潜移默化于子女灵魂深处,让好家风转化为子女后辈的自觉行动,真正的使好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同时,好家风在长辈和晚辈上下之间,要互动,要联动,具体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情时刻要不断的在好家风中传递,不是单向的付出或索取,而是双向的付出和回报,在互动和联动中共同守望、共同呵护、共同打造好家风代代相传。

  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道理其实也是一样,一个单位的氛围好坏,风气好坏,当然单位的核心领导、主要领导的示范引领是至关重要、不可惑缺的,但是呢,光有了领导的示范引领作用还是不行的,还得要下属有非常强的执行力去践行,如果没有很强的执行力,没有很强的践行意识,那再好的风气,再好的工作措施,再好的工作部署,如果没有去执行,最后都是等于零。所以对单位来说,好氛围、好风尚更要突出互动和联动,领导关心帮助下属,为下属解决生活工作中实际困难,引领大家积向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部属为单位全面建设要积极建言献策,为领导当好参谋,增强日常工作的执行力,努力践行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共同维护单位的整体利益,共同打造单位各项建设上台阶,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等等。

  三、好家风是仁义之爱、正义之情。我们说:人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位。家庭离不开社会,更离不开国家和集体。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中的,好家风也是一样。好家风更是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国家。家风好,则民风纯;家风正,则社会风气正;家风和谐,则国家和谐稳定。因此,好家风一定要致力于社会和国家层面去传承、去引领,不能孤立于社会去大谈特谈,更不能只局限于家庭层面去传承引领,不能简单的在家庭这个单一的环境里去传承,不能脱离社会和国家去谈论好家风,否则就不是好家风,也是不值得代代相传的好家风,否则这个家风就是一个自私没有爱的家风,只为了自己,没有仁义之爱和正义之情的的家风不是好家风。

  要把好家风贯穿到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中去,贯穿到自己单位的自身建设中去,贯穿到自己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本职工作,体现在执行力上,体现在工作的落实上,体现在工作的创新上等等。同时,要体现社会责任担当、敢于同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要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公德意识,要是非分明,坚持真理,不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对社会一些不良行为,对单位一些不良风气敢于较真碰硬,不能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要讲仁义、讲道德,要有大爱。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上面三种表达:“好家风是无私之爱、点滴之情;是互动之爱、联动之情;是仁义之爱、正义之情”。好家风才是完整的,否则是没有生命力,没有传承价值,更不值得我们尊敬和推崇的。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13

  自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灌云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争做合格党员融入家庭文化建设,自觉立好家规、正好家风、处好家事、管好家人。

  一是学家规正思想。向全县党员干部发出倡议,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郑义门:孝义传家九百年》、《颜氏家训》、周恩来的《十条家规》和焦裕禄的`《十不准》等优秀家训家规,从中汲能量、找灵感,提高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二是立家规设防线。下发《灌云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把手职责任务清单》,要求“一把手”领导干部带头召开家庭会议,与配偶、子女等就家风建设进行深入交流,结合家庭的实际,订立有自身特点、有约束力的家规,以家规树家风,自觉加强家庭文化建设,牢筑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

  三是践家规互监督。党员干部要“修身齐家”,当好家庭“掌门人”,带头践行家规,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下和台上一个样、八小时外和八小时内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鼓励家属定期吹廉政“枕边风”,拉过界的“衣袖”,共抵侵蚀,永葆家庭和社会的风清气正。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14

  为充分展现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良好的形象,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灵山县委组织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同志今年5月中旬到广西考察调研时就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抓家教、立家规、正家风、尽家务入手,扎实抓好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

  抓“家教”,夯实建设“三个之家”的基础

  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三个之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是根本。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灵山县委组织部结合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等工作,组织本部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一方面,切实抓好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学习。对重要的上级文件,实行集中开会学习贯彻。如5月26日,召开该部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组织学习了桂组明电[2006]34号《关于在全区组织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贺国强同志在广西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桂组通字[2006]33号《关于印发刘奇葆同志和陈际瓦同志在全区市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等文件。另一方面,扎实抓好业务和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了“每月读一本好书”的活动,有规划、有部署地组织该部的全体工作人员每月精读出1本业务、文学、历史、哲学、传记等方面书籍,并撰写读书体会,年末开展评选“优秀读书奖”活动,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内容,掀起了学习的热潮。学业务、学经济、学哲学等知识已成为该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看书学习已蔚然成风。有效提高了该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立“家规”,确保“三个之家”建设的巩固和发展

  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才能保障组工干部正确履行职责,确保“三个之家”建设的巩固和发展。为抓好制度的建设,灵山县委组织结合建立健全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充实完善。如为了提高该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制订出《中共灵山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量化管理暂行办法》,对该部全体工作人员从“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根据日常业务工作完成的情况和思想表现、遵纪守法等进行考评打分,业务工作表现突出获得上级先进的相应加分,工作不到位或失误相应减分,年末将考核结果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列,作为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确定优秀、称职、不称职三种档次的依据,并将其作为向上级推荐优秀后备干部以及本级分配年终岗位责任奖的重要依据,有效加强了干部队伍的管理。至今,该部先后修改完善了会议制度、部内督办查办制度、干部考勤制度、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灵山县组工干部行为规范等十八项内部管理制度,并将修改、完善后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印刷成《中共灵山县委组织部内部管理制度》小册子,发放到该部每名工作人员手中,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依据。

  正“家风”,增强“三个之家”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为树立公道正派的部风和良好形象,灵山县委组织部紧紧抓住作风建设不放松,以实际行动加强作风建设。如为了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服务型机关,密切与各单位、党员群众的关系,灵山县委组织部推行以联系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对全县基层党组织按上、中、下三个档次进行分类,将管理状况、领导班子建设为中、下的基层党组织作为服务对象,组织全体干部以二人为一组,每组负责联系二个机关单位、二个事业单位、一个企业单位和一个基层党委。联系人通过日常走访、到单位调研、参加工作例会、电话联系等方式,收集情况,及时反馈,提供服务。如联系武利制糖有限公司的.联络组,根据该厂改制后党委班子成员变动较大、党组织日常工作难以开展的实际,及时将有关情况向部领导作了汇报,并指导该公司党委配足配强了党委班子成员,使该公司党委的日常工作走上正轨。同时,坚持走出机关,组织该部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城乡联谊,三级联创”活动,与联谊镇、村的群众建立结对帮扶对子60多个,并围绕服务群众,全体组工干部纷纷主动把党的政策讲到户,致富信息送到户,具体困难帮到户。至今,共为结对对象和群众解决问题60多个,送去致富信息40多条。获得了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好评,进一步增强了组织部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尽“家务”,体现、维护和推动“三个之家”建设

  灵山县委组织部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尽好义务,把做好工作作为“三个之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工作来体现、维护和推动“三个之家”建设。如为了做好乡镇换届后从班子中退下来人员的思想工作,灵山县委组织部建立了恳谈制度,派出组织部人员对从班子退下来的人员进行交心谈心,送去问候和关怀,掌握其思想动态。至今,已谈话30多人次,做到退出班子的人员每个必谈,有力地确保了从镇班子退出来的每个人员思想稳定,工作热情不减。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管理、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开展,灵山县委组织在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农村经济组织中建立、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新途径,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不断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变化。至今已建立了文利镇奶水牛养殖协会党支部等行业协会党支部三个,另有四个正在筹建中,创新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为扶助困难党员走上致富道路,经县委同意,通过广泛动员各机关工作人员每人每月捐资2元以及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捐赠,建立了“农村党员扶持发展基金”。目前,“农村党同扶持发展基金”已全面实施,一部分贫困党员在扶持资金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如陆屋镇莲塘村贫困党员刘日秀,想种植莪术却无资金。“农村党员扶持发展基金”根据实际为其发放扶持发展资金2000元,扶助他种植莪术2.3亩,为其增收致富创造了条件。通过履行好自身的职责、把工作做好,灵山县委组织部真正让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感受到了“三个之家”的温暖。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15

  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共论家风建设路径。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的话,小学或初中阶段相当于前5公里。42公里的比赛,前5公里跑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重要吗?

  作为过来人,教育者和家长其实都清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与小学或中学时代的考试分数不能画等号。可是做家长的,怎么就在孩子的分数面前失去理智,让愤怒扭曲了人性,让自己失去了欣赏孩子

  进步与成长的能力呢?(李雄,作者为北京四中学生处副主任、语文高级教师)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近。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尝试,与孩子沟通顺畅。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携手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层面,学校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家庭,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我觉得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句宣传语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我们每天都会走出去,然后又归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家。让家成为一个最好的归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期许,首先就是平安,是快乐。我想和家长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弃自己,从丰富自己开始创造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 16

  今天,我们班组织观看了《新春第一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主题,片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个从他的身上让我学习很多东西,他叫罗必炎。

  罗必炎出生在农村里,他帮助老人做了许多事情,比如时村里有一位老人走路很不方便,老人想吃什么,就告诉罗必炎,他马上就去帮他们买,罗必炎还经常给老人买新鲜的鱼,对那位老人有很大的.帮助。随后罗必炎娶了一位妻子,她也是一位很爱帮助老人的好妻子。

  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一天那位老人突然心脏病又复发了,罗必炎又是买药,又是喂药的但病情没有好转,他立刻把那位老人送到医院治疗,可是他没有时间去照顾他,于是就叫他的妻子去照顾那位老人,老人感动的要哭了,夸奖他们全家都是有孝心的人。

  我要学习罗必炎他们夫妻对老人的那种孝心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我以后也要孝敬老人及长辈们!

【正家风立家规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家训立家规正家风心得体会(精选15篇)06-01

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优秀的征文范文11-20

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心得体会(通用12篇)08-24

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优秀征文(精选21篇)05-27

家风家规06-25

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优秀的征文(通用40篇)02-10

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方案(通用13篇)08-14

家风家规心得体会范文11-08

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优秀的征文700字(通用18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