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时间:2021-02-26 17:01:0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精选10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心得吧。那要怎么写好读书心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书心得(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精选10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其长子是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本书将傅雷夫妇在儿子傅聪出国深造时的家信整理成一本书。信中全面地展示了傅雷夫妇与傅聪的精神交流,再现了傅聪成长的家教背景,展现了傅雷的家风。既有对文化艺术探讨,又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生活琐事的"唠叨",厚重不失轻重,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篇篇家书是对儿子的惦念,也是对傅雷其人形象的再现!

  这是一位爱国的父亲。文中"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你每走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展有影响,所以你更应当战战兢兢,郑重将事!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傅雷再三提醒儿子心系祖国,担起为国争光重任。在他看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展露出他充满忘我奉献精神的高远人生境界。除此之外,每当傅雷谈到艺术,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傅雷总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在他长久的熏陶下,傅聪无论身在何方,其精神、血脉、思想,始终与祖国相连。

  他是一位合格的文亲。“但是一个有些成就的人,即使事实上不骄傲,也很容易被人认为骄傲的(一个有些名加地位的人,就是这样难做人!),所以在外千万谨慎,说话处处保留些。”这句劝导,是傅雷人生中的切实体验,他吃过亏,因此不希望儿子重蹈覆辙。“我说了那么多,又是你心里都有数的话,真怕你听腻了,但也真怕你不肯下决心实行。”明知儿子听腻了,却仍要时时提醒,生怕他有半分松懈,这句话凝结着父亲朴素而又深沉的爱。除文化及文艺方面,就连生活上的琐事,傅雷都十分看重。

  他觉得真正的强者不是在绝对高度上俯视他人,而是心怀天下,舍己为人的人,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不仅在于音乐,特别在于做人——不是狭义的人,而是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拥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修养才是做一切学问之基础,不仅是狭义的做人,而是爱国,爱苍生,爱同胞等大是大非。

  读《傅雷家书》,读的不单是家书,更是傅雷其人。家书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傅雷超凡的人格魅力。他,既狂放又能冷静,既率真又深刻,既高傲又不失谦卑,不卑不亢,铮铮铁骨。他身上所显现出的,便是中国典型文人的秉性,谦谦君子,德才兼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2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傅雷家书》,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它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中字里行间透露的浓浓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3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清代著名的书信体名著《曾国藩家书》吧,但就这类问题的作品而言,也有一本现代名著《傅雷家书》,这本书的内容是傅雷的儿子远去欧洲波兰留学候,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多达上百封,书信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亲情、爱情、事业、时事政治等各种话题,而且对这些话题的阐述都非常深刻,给我们的启示也很多。

  例如书信中有关于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待学习的问题,傅雷夫妇的看法是多用心在学问上,应该理智些,少感情用事,这样才可以有所大成。

  放眼现代社会,我们有着良好的条件是,往往不懂的珍惜,荒废学业的事情经常做,有不务正业之嫌!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4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是由傅雷写给他的儿子傅聪的家书组成的,阅读完这本书,我有感而生。

  一篇篇家书,都流露出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盼望他有所成就。傅雷对于傅聪,是关爱他的爸爸,也是一个互相帮助的朋友。

  在信中,傅雷与傅聪谈人生,谈艺术,谈生活中的琐事,谈他的终身大事……他向傅聪毫无保留地讲述他的经验,他的建议,教导着儿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他对儿子的关爱,在字里行间淋漓尽致地表达着……

  合上书本,傅雷的形象挥之不去,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在生活中,他对我严格,制定了一条条规矩,如:放假期间8:30起床;每天运动;饭后洗碗,晾衣服等等。放假前几天,我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这些“任务”,但是过了几天,我就“偷工减料”,爸爸开始察觉,把我拉去喝茶,苦口婆心地跟我讲道理: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我要养成好习惯,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我要学做家务劳动.....这些话在我耳边环绕一遍又一遍,但我一句都没听进去……

  可当我看完了这本书后,对父亲的话,似乎有了新的理解。那一句句叮嘱,一声声责备,都是他对我无尽的关爱,相比于温柔的母爱,父爱更深沉,更深远。

  每个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方式都有所不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与父母换位思考,理解和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5

  这是一本历史的记载,这是一本表达了对傅雷无尽的思念的回忆录,当你翻开这本泛黄的牛皮纸的封面,你就会被深深的吸引、感动,那其中的滋味只能自己细细品味。

  傅雷,是一名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在翻译巴尔扎克的作品上十分出色,被人们所赞赏。在儿子的教育方面他十分用心,在家书上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在千千万万的书信中,不管是在生活上感情上还是事业上,都给予了莫大的鼓励和勇气,这就是伟大的父爱吧。

  在其中也有母亲写给儿子的信,那些疼爱的话是并不是每一个细心的母亲都会将这种感情流露出来的,这可以说明傅雷一家是以朋友的方式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辈分抑制他。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6

  翻开《傅雷家书》,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帘,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觉已流入心间。

  《傅雷家书》,创作于1945~1966经历了——初期,——前,傅聪去波兰留学。此后与父亲傅雷常常书信来往。——时傅雷家遭到抄家,傅聪的书信只剩下残余的几通,所以文章中大部分为傅雷对傅聪写的书信,故名“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书信,还是父子之间交流艺术的平台,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然不减。

  家书中最常见到的,还是关于音乐的内容。父子俩时常在家书中畅谈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对艺术家的评论。傅聪曾获得第五届肖邦钢琴比赛第三名,是有名的钢琴家,受过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赞誉。这些荣誉与他严厉的父亲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对小时候的傅聪严加管教。那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上海孤城,连大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气息。傅雷先生不让孩子去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他的音乐和文化。他还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学习认真,每天都要监督傅聪不停地连上几个小时的琴。不过傅雷并不是死板的教育。有一次傅聪正练着琴,突然来了灵感,弹着弹着就跑到自己的调上了。父亲察觉到异常,便走下楼来。傅聪吓得赶忙回到谱子上去。但这次,傅雷不仅没有责备傅聪,反而叫他弹自己创作的曲子,父子俩一起研究,并将刚才的曲子命名为《春天》。

  傅聪长大后远出家门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直陪伴着他。傅聪在外艰苦奋斗时,家书便是他唯一的慰藉。1966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戴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离开了这个世界。两个多月后,当傅聪从一位法国朋友那里得知噩耗后,顿时热泪纵横。

  父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心血,全部融入到一封封家信中。傅聪在异国他乡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信念与精神。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身边给他教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拥有更多的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走自己正当的道路。他拒绝与祖国敌对的国家的邀请,从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言行。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万里之外给他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傅聪在艺术上的造诣,离不开父亲傅雷苦心孤诣的教诲。傅雷已去,家书仍留。傅雷家书给我们带来的爱与精神,将永远影响着我们。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7

  这个月,我阅读完了《傅雷家书》,它主要写的是傅雷夫妇给傅聪和弥拉写的书信。其资料包括对文学艺术的探讨,对思想上的交流,和对生活的关心。

  傅雷是一个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孤傲倔强的傅雷。在当时被误认为“右派”份子,但他却为人耿介,时时饱含着自我的爱国之情,疾恶如仇。他还不忘经常给孩子写信,并告诉孩子要有一颗爱国的心,所以他的孩子受他影响也是个十分爱国的人。

  傅雷夫妇也是一对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他们虽然不像朗朗父亲一样,时常陪着儿子练习钢琴,但他们给予了孩子精神上的陪伴,他和孩子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文学艺术上的探讨。因为受他们的影响,傅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钢琴家,我为这样的家长就是中国父母的典范,我们的父母应当多向他们学习。

  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一段时间傅雷病得很重,但他扛住自我的病痛,仍十分的关心孩子,给孩子写信,真的是呕心血呀!

  傅雷写对孩子生活关心的信中,让我仿佛看到了我父母的身影。不管我们的父母多么的平凡,普通。他们的一生都在勤恳的对孩子们付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看那早上一碗碗热腾腾的面,那一句句亲切的问候,晚上那一杯杯热牛奶……都有我们父母的身影。我们不要辜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奉献,要多去为他们着想。

  《傅雷家书》让我看到了傅雷对孩子的爱,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好好学习,成为像傅聪一样优秀的人。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8

  傅雷家书作为中国文学上的名著,一经问世就引起了轰动,书信的内容涵盖各个话题,见解独到、点拨精辟,然而我们也知道傅雷夫妇因为无法承受压迫最后双双自尽,这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些文人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悲叹。

  我读傅雷家书时,从里面看到了这样一个关于傅雷夫妇处理事情的方式:儿子留学海外,傅雷夫妇并没有给儿子寄很多钱,而是希望他到了国外,自己去勤工俭学,去挣自己的生活费。反思我们现代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有着优越条件的,而他们的父母也摈弃了教育的本质,往往给与优厚的条件和经济基础,但孩子遭受溺爱之后,也往往害了孩子。他们无法经受挫折和困难,独立自主的能力也很差,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素养,也是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的。

  教育是一个深刻的话题,我非常赞赏傅雷夫妇的处事方法,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案例。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9

  傅雷的朋友施蛰存先生曾这样评价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他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为什么他能够成功呢?我想一定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固然也能使他的儿子变得优秀。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可他们做的只是傅雷教育儿子的皮毛而已,光有严格的家教基本上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的,而傅雷给予他儿子的还有他的言传身教,他的儿子从傅雷身上学到了他的可贵品质,和许多为人之道。在求学上,傅雷让他多写作多思考、作好时间管理、不要被时间所控制、生活学习时间正规化、避免无效或过度社交。让他不能闭门造车,要博采众长,扩大视野。到大自然中去、到博物馆中去,要多读书,用其他艺术的领悟过来滋养对音乐的感悟。在生活中,他要求傅聪在感情上专一、多沟通、多忍让、多陪伴。在名利上淡泊希望,成为一个淡泊名利、德艺双馨、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减少商业演出、做人要真诚、要甘于寂寞。在挫折上勇敢,不断地追求完美,拥有强烈的同情心,做一位品德与才华并重的艺术家。

  傅雷对傅聪的期望和要求很高,但他也为此而尽心尽力地培养,有很多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傅雷对他的指导下的关怀。譬如,他曾经写道:“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不礼貌,切忌切忌!”从这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对儿子的观察之细致,体察之入微,这些细节的背后是父亲对儿子的爱。他的这些提醒也使得儿子能够更好地融入他来往的朋友,也从侧面体现出傅雷对西方文化的探究,才能道出这些经验之谈。傅聪也曾在信中因为自己在国外有了苦闷,便向家中的父母发泄,傅雷没有因此而感到愤怒或者寒心,反而是很体谅傅聪,并且安慰他,信中全然没有责怪的意思,是满满的关怀。

  傅聪为什么能成长的这么优秀,我其中也包括父母给予他的爱,在他最难过的时候,开导他、安慰他,让他感受到家人的温暖。我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管教,更应该给予孩子爱,爱的教育会使孩子更深刻地体会这个充满大爱的世界,使爱的美德永驻孩子心间,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10

  辛酸的眼泪如同甜美的酒浆,用父爱去酿造,醇香而酒烈。

  ——题记

  父爱,如星辰,划破黑暗的阴霾;父爱如阳光,照亮人生的迷途;父爱如美酒,醇香而酒烈。而在我看来,父爱就是那一封封传递的家书。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年至1966年写给两个儿子的一百多封家信。这本书包括了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关心儿子生活成长,与儿子畅谈艺术等方面。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在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句: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人生不可能永远是春天,当我们心处崎岖坎坷、荆棘丛生之中,你辛酸的眼泪如同甜美的酒浆,用父爱去酿造,醇香而酒烈。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聪的成功离不开傅雷的辛勤教诲。书中的傅雷是一个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爱的人。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不善言辞,有时过于严厉,却总能用他那默默的关爱,呵护着我成长,这像极了书中的傅雷。记得那是我小时候,在晚上的一次散步中,灰黑色的天空中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于是,父亲便撑起了那把熟悉的蓝色小雨伞,这时的雨伞,对我们两个人来说,确实是小了些。父亲微微地皱了皱眉头,路边的树也被雨水把“打”得哗哗作响,当时的我也不知是怎么了,拉着父亲的衣角,说了声:“伞歪了。”而平常严肃地过分的父亲居然傻笑着说:“没事,风吹的。”我清晰地看到,父亲的背全湿了……

  他不善言辞,也不懂得表达爱意,然而那爱如同一坛坛醇烈的美酒,醇香而酒烈;如同一封封飘洋的书信,厚重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