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对托班游戏教育法之探索教学心得

时间:2021-05-25 20:41:5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对托班游戏教育法之探索教学心得

  对托班游戏教育法的探索

对托班游戏教育法之探索教学心得

  托班的孩子年龄大都在1.9岁至2.8岁之间,称为先学前班。特别是2岁以后的孩子,开始会讲话、会思考、会游戏,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以及对人对事的要求。产生了独立性的需求,做突出的表现非常固执、不听成人的吩咐:有时不让他做的、他偏要做,让成人感到孩子变得顽皮了、不听话了、难带了。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这一年龄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成为“第一个反抗期”或“第一个危机期”。从教育的观点来看,是做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关键期。如果教育不当,孩子的固执和不听吩咐的这些行为将会发展成任性、执拗等不良品质。

  对托班的孩子如何教育呢?我们用游戏教育法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探索:

  一、根据先学前儿童基本是通过实物活动来认识世界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游戏间接教育

  以往玩桌面游戏,老师总是把幼儿安排好,每桌发一筐。常常是老师玩具还没有发完,这边你哭我叫,那边你抢我夺,甚至有把同伴打哭、推倒的,老师哄好了这个,那个又哭叫起来,等你告诉这个不能打小朋友,那边又有人拿积木砸同伴的头,抓同伴的脸……..,还没等你调解好幼儿的矛盾,回头看看,桌面上干干净净,玩具全在地上,再看看孩子们,有的爬到桌子上,有的站在小椅子上,有的已满教室跑着玩去了,还剩下一部分坐在桌子旁或椅子上哭闹,再看看表,整个过程大约只有五、六分钟。虽然老师反复强调教育“不要把玩具丢在地上,快把玩具拾起来,可只有个别幼儿听吩咐,你这边还没拾完,那边又都把玩具给扔到地上。

  分析原因

  托班的孩子年龄小、言语尚在形成过程中,发展水平很低,往往不能了解成人的言语传递,对于学前的儿童 来将言语传递是主要的,而托班的孩子往往只能依靠亲身实践,在成人正确指导下实际地摆弄,操作物体,从而获得直接经验,所以托班孩子利用实物活动进行教育尤为重要,实物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游戏。

  那么托班的孩子到底该怎样用游戏教育他们呢?

  利用有创意的游戏意境萌发幼儿向往介入学玩的愿望

  1.老师首先要精心设计有意境的不同主题游戏方案,重在有创意的引导,以游戏口吻和游戏的形式,展示游戏的玩法;在设计不同的主题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向幼儿正确介绍、展示一些简单的结构技能:排列和堆砌等;游戏中用充满诙谐、夸张的语言引导幼儿学习玩、爱惜、收拾玩具;以此来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热情和创造性。

  例如:“变魔术 ”的主题游戏

  ( 老师面前有一张桌子、一盒积木、幼儿围坐在老师周围)

  首先老师很神气地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要变魔术给小朋友看,变什么呢?小朋友一起来看好吗?”,说着从盒子里拿出一块正方体的积木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再拿一块相同的积木小心翼翼搭在上面,一块一块的积木搭在一起,最上面盖顶放一个等腰三角形,问幼儿:“我变成了什么?,小朋友我们来数数看这是几层大楼好吗?”“12345,噢!我变了一座五层的大楼,我再变一栋六层的大楼”,在老师一块二块三块……的自言自语声中,重点表演用圆柱体的积木材料,轻拿轻放加高、盖顶的操作技能上,还可再用长方体变七层、八层楼等。接着通过提问“你看见老师是怎样变大楼的?”“谁会变和老师不一样的魔术?”请1-2名幼儿来玩变大楼等等的魔术,老师给予具体帮助和指导,全班幼儿并为之欣赏和祝贺。然后老师以“我还会把大楼变到盒子里”的魔术呢,表演把盖好大楼的积木一块块全轻轻地收到盒子里摆放整齐的情景,这时重点注意引导幼儿学习爱护玩具、整理收拾玩具;最后老师走到早已准备好积木的几张桌子前,掀起盖布说“我这儿有许多的积木,谁还想来玩变大楼的魔术?” 这时幼儿变大楼的欲望非常强烈,我话题一转,说“今天,老师请小朋友都来玩变大楼的魔术游戏,好不好?

  邀请

  这时老师要注意幼儿的既要保持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又要保持良好的秩序。比如可以这样组织“现在我摸到谁的头,谁就轻轻搬椅子上位来变大楼,我们来比赛看看谁变的大楼又好又多,听懂了吗?”,老师一边挨个幼儿的头请幼儿上位围桌坐好,一边轻拿轻放椅子的幼儿。幼儿玩的过程中老师及时夸奖幼儿,给予具体及时的辅导帮助。

  大厨师

  再如“”老师准备好各种餐具,小桌子一张,幼儿围坐成半圆。老师神秘地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要当大厨师,做好吃的给小朋友吃”,接着边拿出餐具边自言自语地说餐具的名称,摆放在小桌子上,煤气灶、小锅、切菜板、小刀、小铲子等。

  老师拿一块积木告诉幼儿:“这是我买的一条大鱼,我要做红烧鱼,接着自言自语刮鱼鳞、剖鱼、洗鱼、切鱼”。开始红烧表演,放油、葱、姜、蒜、放鱼、放酱油、醋、翻鱼、烧好了,盛在盘中。

  老师再拿一块木,告诉小朋友:“这是我买的排骨,我再做一个糖醋排骨,边自言自语说着活动程序,边做相应的动作,洗、垛=、烧、盛、闻、尝”,用同样的方法做米饭、汤,并给全班幼儿来品尝。

  2老师再次介绍玩盖大楼、盖公园的游戏 。在介绍玩这个游戏时,老师先准备好老虎、熊猫、狗熊等玩具。在师生认识动物玩具后,以提问“小朋友在哪见过这些动物呀?”引出“我要给小动物盖公园”的游戏,老师在演示玩这个游戏时,重点不露痕迹地把小亭子撞倒了,有的积木掉到地上,老师连忙说:“哎呀,我把小熊猫的小亭子弄塌了”,接着边拾地上的玩具边放慢语速说;“我要把掉在地上的积木捡起来,我要重盖 ”。反复演示轻轻移动椅子捡桌子下面的积木和小亭子的搭建过程,并邀请个别幼儿和老师一起拾、捡、搭。

  老师请客

  利用“”的游戏,请小朋友观看老师“杀鱼”,鱼逃跑掉到地上,老师夸张地说:“鱼又逃跑了,我要把它捉回来“,再让幼儿看到老师烧鱼是,不小心把锅、鱼全铲翻在地上,又马上捡起来的情景。

  利用“我是司机“的游戏。让幼儿欣赏老师用积木搭汽车、开汽车、重点表演,不小心开翻了车,车掉到桥下面后打捞的情景,老师有意提高声音,放慢语速说:我要把汽车捞上来,重新开车。

  在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我们注重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的互相渗透,注重创意,利用有意境、丰富有趣的游戏内容来引导幼儿玩中学、学中玩、在玩中幼儿学会了一物多用。如积木在娃娃家游戏中是菜、鱼、鸡,在红、绿灯游戏总是各种车辆,到了工地,又变成了盖大楼的建筑材料。由于幼儿学会了根据游戏的需要寻找替代品,游戏中幼儿的乐趣更大了,思维更活跃了。

  3托班的孩子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同伴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

  所以我们注意为幼儿准备了种类不多,但同类现成玩具却很充足,并分别陈列在玩具筐内供幼儿选用。

  ·在游戏中,首先老师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言传身教。

  ·再者在游戏中随时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榜样:

  “某某小朋友,你真棒,盖的大楼又高又好”,

  “某某小朋友,会把地上的玩具捡起来,真是好孩子”。

  “某某小朋友,你真可爱,能帮小朋友拾玩具”,

  “某某小朋友,真能干,你做的饭真好吃”,

  “某某小朋友,你真能干,一个玩具都没掉地上”,并随机给一个亲吻,抚摸,以表示来势对他的称赞和喜爱。

  4根据幼儿性格分别放玩具。

  性格比较孤僻、不爱动的幼儿,我们就用一些能拉走的玩具引起幼儿玩的兴趣、配上儿歌“拉拉拉,拉起我的小狗狗,谁要我的小狗狗……….”来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对于好动不安静的孩子,我们有意引导他们选择玩插片、积木、娃娃家、理发店游戏,以培养训练他们的自控能力。

  二、根据先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运用游戏进行教育培养。

  托班的孩子的思维总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不开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具有直觉行动性,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各种心理活动都受到当前直接感知的事物和实际活动所制约,很具体、很直接;认识的抽象性和计划预见性还很差,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注意和情绪也很不稳定,同时这一时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他们要进行正面教育,树立模仿对象,不能光说教,更不能讲反话或讽刺话。否则常常会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例如,个别幼儿用勺子敲碗,有位老师说:“谁敲的碗,好听吗?”结果全班幼儿马上都使劲地敲起来。

  我们根据托班幼儿的思维发展的特点作了下面一些尝试探索:

  1幼儿围坐成半圆,要先准备好餐具、餐巾、爆米花,并固定位置。长桌子上有餐巾一筐、放勺子的小桶。长条桌子旁边有放碗的空铝桶,红色空盆一个。老师兴高采烈地告诉幼儿:“今天我要玩自助餐的游戏,说着端起一碗爆米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完自言自语地告诉幼儿:“我会放碗和勺子”。说着走到长条桌旁,把勺子放在小桶里,把碗放在铝桶里,并拿起放残疾的器皿介绍给幼儿,并说:“老师还会用餐巾”并认真擦嘴擦手、夸张地在放到空盆里。用同样的方法另一位老师来玩自助餐游戏。等幼儿有了参加游戏的兴趣,老师马上引导:“今天我们小朋友一起玩自助餐的游戏好吗?吃完饭,碗放到哪里呀?”小勺子放哪儿?还要用餐巾干什么?用完放哪儿呀?幼儿指认、回答,分组、分男女生玩,老师辅导、评价,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分类放餐具和使用餐巾的方法。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矜持按要求去提醒、培养、训练幼儿,作到有始有终,随时帮助、随时表扬,幼儿养成可良好的卫生习惯。

  2刚开学托班的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还未融洽,之间有陌生感、恐惧感,孩子又不会自我表述,哭闹的多、尿裤子的多,随地大小便的多,个别幼儿吃着、玩着、睡着随时都可大小便,个个不会脱裤子。老师时刻问:“谁要小便呀,快来小便”,可没有任何效果。

  我们采用木偶戏《我要小便》来教育幼儿自觉的要求,幼儿围绕坐成半圆,观赏木偶戏:介绍木偶小兔、小猴、山羊老师,一天小兔、小猴和山羊老师一起玩游戏,玩着玩着,小兔想小便,就大声对山羊老师说:“我要小便”,山羊老师拍拍小土的头说:“真是好孩子,请到厕所里去小便”,小兔马上自己就去小便了。而小猴子想小便可正玩得高兴,就一边玩一边尿裤子了。裤子尿湿了,满地都是尿。小猴还是接着玩,一不小心,小猴踩到尿湿的地板上滑倒了,上衣也湿了,头被摔了个大包……..表演两遍后,老师问:“你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呀?谁要小便呀?谁会自己小便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引导幼儿模仿自觉小便的幼儿,随机表扬主动述说“我要小便”的孩子。现在托班孩子尿裤子的少了,随地大小便的更少了。从“谁要小便”到“我要小便”;从多数幼儿尿裤子到个别幼儿尿裤子的转变,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需要采用幼儿易于接受的方法去暗示、提示、学习模仿,需要老师多做善诱的训练培养,需要老师坚持不懈的'表扬、鼓励、孩子们才会进步快、成长快。我们还用此方法教孩子学习“我要喝水,我要添米饭,我要添菜,我要喝汤,我要脱衣服”等,效果非常好。

  三、

  托班的孩子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没有是非观念,更不会谦让,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无论什么事,必须达到他的满意,否则就大闹不止。对此,我们进行了下列的尝试探索。

  1、

  生活中,幼儿常有坐错位的事发生。我们发现,每次赢家总是那些相对强盛的孩子,没有坐位的总是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如果双方都是强者,双方争椅子就会发生大哭大叫的现象,不是一方被推倒在地,就是一方被打哭,有时还会发生抓破脸的行为。而老师常常采取的是以劝说为主,如:“你不能打小朋友”,“你不能抢人家的椅子”,做个好孩子,把坐位让给他吧“…….,如果老师碰上两个执拗的,双方就是不肯谦让,老师没有办法,又会去哄另外一方让坐…..,孩子没有真正学会处理这件错位的问题。

  托班的孩子到了幼儿园,通过“人”与“我”,“物”与“我”的比较,渐渐认识到行为客体的外界事物和行为主体的自己, 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而自我意识是调节自身的原动力。为此,我们采取了看小品、玩小品“对不起,你坐错位了”等来帮助幼儿学习正确处理坐错位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和语言。

  小品的内容:红红离开坐位去丢废纸,小刚从外面进来,看见有空位,就坐下了,红红回来看见自己的座位被小刚坐了,就对小刚说:“对不起,你坐错位了,这是我的位,请让一下好吗?”小刚连忙说:“对不起,对不起,“说着起身自己搬了一把椅子坐下。”我们表演两遍后,请幼儿模仿学习小品中的文明语言。我们再以游戏的形式制造坐错位的机会,让幼儿去玩,去模仿,并在游戏中给予鼓励、表扬。等幼儿理解了,会用以上的文明行为和语言。我们又请幼儿欣赏模仿另一种解决坐错位的小品。

  小红放书回来,发现坐位被小明坐了,就对其说:“小明你坐了我的位,没关系,你坐吧,我再搬一把椅子”。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谦让,学会用文明语言来说话,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

  2、

  生活中我们发现:托班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什么都要自己亲自摸摸动动、跑跑跳跳。玩滑梯,不从台阶上,非从滑梯上逆行爬,不坐着下来,偏拼躺着滑下来。更有勇敢的站着走跑下来,玩转木马,不等停稳,就往下跳;要不就推着木马使劲转麇跑,跑着跑又突然停下来也不躲,不知危险。拿块积木可当“炸弹”扔,拿小勺子可当枪打,进教室用身体挡着门,不让其他幼儿进入,洗手一反常态,开大水龙头,用手指堵,用手掌捂住…..,有时你不让他做的他偏要做,不听成人的吩咐,固执,如果不重视,教育不当,这些行为将会发展成任性、执拗等不良品德。我们的做法是:

  ·游戏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在游戏中树立模仿的对象;

  ·用食物奖励;

  ·对孩子合理的需求不加限制,物理的不一味满足;

  教育者要求一致,不能你这样要求,我又那样要求,决不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针对家长包办代替的弊端,我们采取了下列游戏教育

  四、 。

  托班孩子的自理,家长全包办代替了。包括吃饭,提裤子、脱衣服,孩子什么也不会,即使有个别幼儿会,也不愿自己做。因为他看见你给别的孩子做,他心理不平衡、嫉妒,你若给他脱下裤子小便,小便后,他会拖着裤子到你跟前让你给他提。你若说:“好孩子,你自己提”他会立刻说:“你提,你弄“,就连吃饭,大部分幼儿也还要依赖老师喂,个个喊: “老师喂我,老师喂我…..”

  1、 用“我的小脚藏起来”的游戏练习穿、脱鞋,会的给予表扬

  2、 用玩“我会自己小便”的游戏。联系脱穿裤子,做的好给予表扬或奖励。

  3、用“卖衣服的游戏”让幼儿辨认自己的衣服,学习折、整理衣服。

  4、用“我的小手最能干”的游戏学习洗手,收拾玩具,搬小椅子。

  通过我们的尝试探索,我们深深认识到:

  1、通过游戏教育法,缩短了托班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的过程,缩短了托班孩子掌握道德行为规则的过程,有利于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游戏法进行教育教学,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良好的个性的品质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地、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不同主题,不同角色的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和训练。

  3、游戏教学法最适合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最容易让幼儿接受、最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才能使幼儿更好地接受教育,身心才能发展的更好。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老师不能心血来潮,更不能靠说教和枯燥的练习,只有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其亲身体验、模仿才能有效,同时,还需要老师进行长期的培养,坚持训练后逐渐养成的。游戏是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充满乐趣的活动。只有充分利用游戏活动选择和拟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对托班游戏教育法之探索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动物游戏之迷》教学反思12-11

幼儿园托班评语09-07

托班下学期幼儿评语01-23

幼儿园托班开学寄语03-16

托班新学期开学寄语12-24

幼儿园托班睡前故事大全11-23

幼儿园的托班开学寄语03-16

关于托班工作计划9篇05-18

【必备】托班工作计划3篇04-14

劳动节托班活动方案(通用5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