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一等奖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一等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一等奖1
各位评委: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学生、教学过程、板书五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分析教材
1.课文的地位及作用。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人物小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把握作者塑造的“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五柳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提高感悟能力,解读“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独特个性。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发展的三维教学理念,结合文言文的体裁特征,本文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自传的特点
⑵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⑶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
⑵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⑶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
1、结合背景、材料,体悟作者情感。
2、鉴赏文章语言,学习用简明语言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
3、引导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
第二、分析教法、学法
(一)教法
(1)这节课主要采用诵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对于文言文,学生底子薄,有些文言词语需要老师直接点拨;有些可以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及整体感受启发唤起学生的认知;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疑激趣问题导引,使学生在问题中阅读,目标明确,提高效率。
(2)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魅力,产生好的视听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大教学容量。
(二)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法。文言的时代距离要求学生读准音,读透意,体味文言的音律美,意韵美,熟读成诵。课堂讨论可以节约时间,扩大容量,是达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第三、分析学生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应注意安排好预习环节,关键是字词的掌握。提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题目,要求他们自己利用工具书及资料,解决字词难点。甚至要求学生能够提前背诵课文,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第四、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补充相关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查阅资料的习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示预习成果,互相补充,使之对作者、背景有较充分的认识,有利于对课文中心的理解。教师可以简要补充,并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检查学生读准音,读顺句,对句读加以点拨,为学生课堂正确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利用多媒体,配音、配画引导学生读准音,读出韵味,增加课堂吸引力。
(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字、词、句的含义。为减低难度,可以分段进行。学生课堂讨论,合作探究词句的含义。这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充分利用小组集体的智慧,相互学习,集中疑点当堂提出,其余小组可以代答,教师只在有代表性的问题上启发或解答,始终使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作风,独立发表见解的胆识。教师对于课堂活动积极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培养他们的信心。
(3)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基础知识,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作到及时反馈。题目应该眉目清楚,按实词、虚词、特殊用法、句子,分门别类,利于学生掌握。
(4)教师采用问题引导法,问题设置要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力争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讨论,主要利用多媒体出示这几个问题:
1、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迅速、准确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
⑴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明确:文章采用先叙后议方式结构全文(传文+赞语))
⑵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作者借助哪些语句作勾画?请学生归纳、列表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一等奖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我是南湖中心学校的参赛代表,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解说我的一堂课,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给予批评和指导。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 《五柳先生传》。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五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内涵深刻。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二、说目标。
课标要求,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多层次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此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诵读,识记文言文字词音、形、义,能够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层四步读书法,即通过初读—诵读—品读—延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二、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了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我设想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这一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第一层次,初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传。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客观辨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由教师诵《桃花源记》导入新课,首先教师诵读几句《桃花源记》中的句子让学生猜,引出陶渊明。再让学生齐背学过的他的《归园田居》,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然后引出陶渊明。并思考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环节,采用分层四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并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拓展文本内容,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第一层次:初读,正音,疏通文意。
1、听老师配乐朗读,和自己预读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句子的节奏,给学生渲染一种优美的意境。
2、听完录音,教师指导文言文的读法。即根据词语的意义把握句子的节奏,根据教师的读法指导让学生练读。
3、指名读课文、正音。在正音的同时,让学生迅速的书空,以加强学生对于字词的记忆。
4、理解文意。在这里我安排学生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让学生边自由读边将文中不懂的词句找出来,向大家质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来完成,困难教大的由老师指点。借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
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力求学生全面感知文本,并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即三读。
第一读。以论坛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品读课文,论坛的主题是“千年‘五柳’大家谈”。我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拟出“我最欣赏———句,理由是——” “印象最深的内容是———,理由是——” “我认为表现了——的情感,表现在——”即按品语言、品内容、品情感三方面来进行品析,每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品读。在学生相互品读过程中,教师可去旁听。以此促进师生交流。此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互品5分钟后,以版主的身份收集学生观点,从三方面进行总结。如:学生品读语言时,教师在广泛采听后,总结“不”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每一个“不”字都能体现“五柳先生”的品质,再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出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学生品读内容时,在广泛采听后,提出三个问题
1“爱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2家境贫寒为什么还“嗜酒”?
3“常著文章”为什么“自娱”?
以此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五柳先生”的志趣,明白他志趣高雅。再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五柳先生’的?”然后板书归纳,让学生全面深入感知文本;最后是品读情感.让学生理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情怀和安贫乐道的品格。安排这三品,就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五柳先生的内心世界,体会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五柳先生所特有的思想情怀,并力求在品读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强化朗读,在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读,开展“我当法官巧断案”的活动探究问题.把历史上对五柳先生评价的人物和陶渊明,作为原告和被告,根据事实证据断定:五柳先生是否是陶渊明?让学生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和我们了解的陶渊明的形象加以对比,明确本文实为陶渊明的自传。
第三读:学生对人物的褒贬,反映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也反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为了在本文思想内涵和学生价值取向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安排了“跨越时空面对面”这一活动,让学生假设陶渊明跨越了千年来到了我们面前,说出你想对他说的话。在比较苏轼、周敦颐、陶渊明的作品和对生活的态度中,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认识五柳先生,学习他精神、性格中进步的方面,树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价值取向。
第四层次,诵读,加深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累背诵经典文章及段落,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完成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试背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传。这也是为了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进而产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我把这个写作训练命名为“猜猜我是谁”,即展示学生所写小传,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既培养了学生写人物时要抓住特征表现个性的能力,也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三环节:小结。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作结。
五、说板书
本文以自传的形式,从性格、爱好、生活三方面展示了作者的志趣和人生追求,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观照,也是教学本文的核心内容。为了体现这一核心,我选了图画式板书形式,以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生活为切入点,以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之志为重要支撑,将本文内容的丰富性和图画式板书的直观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板书这一窗口,形象解读文本内容,深入感悟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终完成学习目标,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一等奖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我是南湖中心学校的参赛代表,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解说我的一堂课,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给予批评和指导。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 《五柳先生传》。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五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但内涵深刻。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二、说目标。
课标要求,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在多层次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此我设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诵读,识记文言文字词音、形、义,能够扫清文字障碍,自主疏通文意,把握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形成学习、分析文章、把握主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层四步读书法,即通过初读—诵读—品读—延读的程序,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巧加点拨,让学生了解人物志趣、生活状况、性格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教会学生辨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二、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为了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我设想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这一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第一层次,初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传。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客观辨证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由教师诵《桃花源记》导入新课,首先教师诵读几句《桃花源记》中的句子让学生猜,引出陶渊明。再让学生齐背学过的他的《归园田居》,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然后引出陶渊明。并思考陶渊明笔下的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环节,采用分层四步读书法,全面学习课文内容,并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拓展文本内容,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第一层次:初读,正音,疏通文意。
1、听老师配乐朗读,和自己预读的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准确把握句子的节奏,给学生渲染一种优美的意境。
2、听完录音,教师指导文言文的读法。即根据词语的意义把握句子的节奏,根据教师的读法指导让学生练读。
3、指名读课文、正音。在正音的同时,让学生迅速的书空,以加强学生对于字词的记忆。
4、理解文意。在这里我安排学生开展活动“请让我来帮助你”。让学生边自由读边将文中不懂的词句找出来,向大家质疑问难,由学生互帮互助来完成,困难教大的由老师指点。借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和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
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力求学生全面感知文本,并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即三读。
第一读。以论坛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品读课文,论坛的主题是“千年‘五柳’大家谈”。我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拟出“我最欣赏———句,理由是——” “印象最深的内容是———,理由是——” “我认为表现了——的情感,表现在——”即按品语言、品内容、品情感三方面来进行品析,每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品读。在学生相互品读过程中,教师可去旁听。以此促进师生交流。此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学生互品5分钟后,以版主的身份收集学生观点,从三方面进行总结。如:学生品读语言时,教师在广泛采听后,总结“不”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每一个“不”字都能体现“五柳先生”的品质,再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出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学生品读内容时,在广泛采听后,提出三个问题
1“爱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2家境贫寒为什么还“嗜酒”?
3“常著文章”为什么“自娱”?
以此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五柳先生”的志趣,明白他志趣高雅。再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五柳先生’的?”然后板书归纳,让学生全面深入感知文本;最后是品读情感.让学生理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情怀和安贫乐道的品格。安排这三品,就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五柳先生的内心世界,体会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五柳先生所特有的思想情怀,并力求在品读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强化朗读,在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读,开展“我当法官巧断案”的活动探究问题.把历史上对五柳先生评价的人物和陶渊明,作为原告和被告,根据事实证据断定:五柳先生是否是陶渊明?让学生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和我们了解的陶渊明的形象加以对比,明确本文实为陶渊明的自传。
第三读:学生对人物的褒贬,反映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也反映了学生的价值取向,为了在本文思想内涵和学生价值取向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安排了“跨越时空面对面”这一活动,让学生假设陶渊明跨越了千年来到了我们面前,说出你想对他说的话。在比较苏轼、周敦颐、陶渊明的作品和对生活的态度中,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认识五柳先生,学习他精神、性格中进步的方面,树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价值取向。
第四层次,诵读,加深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累背诵经典文章及段落,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完成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试背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四层次:延读,写个人小传。这也是为了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进而产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我把这个写作训练命名为“猜猜我是谁”,即展示学生所写小传,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既培养了学生写人物时要抓住特征表现个性的能力,也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三环节:小结。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作结。
五、说板书
本文以自传的形式,从性格、爱好、生活三方面展示了作者的志趣和人生追求,这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观照,也是教学本文的核心内容。为了体现这一核心,我选了图画式板书形式,以五柳先生的性格、爱好、生活为切入点,以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之志为重要支撑,将本文内容的丰富性和图画式板书的直观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板书这一窗口,形象解读文本内容,深入感悟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最终完成学习目标,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一等奖】相关文章:
关于《五柳先生传》说课稿范文04-27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通用5篇)11-25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08-09
五柳先生传翻译08-17
《五柳先生传》赏析03-04
五柳先生传诗词02-04
《五柳先生传》的文言知识05-13
读《五柳先生传》有感05-10
《五柳先生传》课文原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