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通用12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1
大文豪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语文教学就是要在理解语言、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推敲语言表达的形式,领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实现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同构共生。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今天,我借《麻雀》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做出粗浅的尝试。
一、文本解读
《麻雀》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单元是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指向,在本单元的“篇章页”就明确地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由这两句话可知,本单元的习作核心任务是“写一件事”,习作标准是“写清楚”。对于写一件事,在三年级已经有了相关的训练,而本次习作单元则是叙事文章习作综合性指导的落实,是对叙事方法的领会与运用。
《麻雀》一文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描写了“我”打猎归来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文章不足400字,却是“麻雀岁小,五脏俱全”。文章以“猎狗”“小麻雀”“老麻雀”“我”四者的交锋,将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清晰:“我”打猎归来,猎狗发现了被狂风吹落的'小麻雀。看到老麻雀奋不顾身飞下来救护小麻雀,“我”感动地唤回猎狗。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梳理故事中“人物”之间地关系,来引导到发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了解叙事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架构的基本方法。
二、学情分析
都说成功的教育要以学生的认识为前提,也就是说,教学要根据学情出发,三年级各个单元都渗透过写事的训练,学生对“写清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与理解。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带你,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通过自主学习,借助拼音、查阅工具书等,识记6个生字,会写13个常用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等方法,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挓挲”“拯救”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抓人物之间的关系,运用多种方式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故事内容,体会老麻雀身上爱的力量。
3、抓住文章中的描写,通过“连一连”“注一注”“谈一谈”的方法,体会课文写清楚过程的具体方法。
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通过抓人物之间的关系,运用多种方式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故事内容,体会老麻雀身上爱的力量。难点定为:抓住文章中的描写,通过“连一连”“注一注”“谈一谈”的方法,体会课文写清楚过程的具体方法。
四、教法和学法
针对本课的特带你,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立足工具,弘扬人文,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力求通过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练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为此采取了读悟结合、品读析句、读写并行等方法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五、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富于情趣的导入,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心距,通过桥梁,师生之间的心距也就拉近了,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将这样导入:
1、揭题,出示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自读小贴士: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圈画难读、难懂的字词,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试着解决。
(3)想想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什么事。
2、呈现学生课本,交流难读难懂的词语。
预设:嗅、摇撼、挓挲、拯救
[本环节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小贴士自读课文,学生在读中]学习过程:
一、出示词语,导入课文
1.出示:麻雀猎狗大小
2.请你连线。
3.在我们的印象中,猎狗是凶猛的、庞大的,麻雀是弱小的。然而,在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笔下,弱小的麻雀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是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这是凭什么呢?(板书:战胜?)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明确概要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初步交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回答,师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三、细读课文,体会母爱
1.这篇文章讲述了小麻雀、老麻雀、猎狗之间发生的一件事。默读课文,你对谁的印象最深,你就勾画出表现它特点的语句,或者是一些关键性的词,记录下你的思考成果。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麻雀》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3课。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用,生动、精炼的语言,叙述了一只弱小的老麻雀在庞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作者准确地运用动词,真实而具体地描写了猎狗与老麻雀的不同表现,突现了老麻雀的勇气和胆量。课文内容由“情”编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过程目标
抓住重点语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懂得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三、说教学重难点
(一)本课教学的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特点,感受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二)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体会老麻雀的伟大母爱。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在这堂课中,我主要采用想象体验法、情境交融法,诵读体悟法、品评赏析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划线、朗读、讨论的.方法学习课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自主理清文思,学习1~3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第二课时,学习4~7自然段,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体会这种为保护弱小者而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对第二课时我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激发兴趣,自读自悟;
(二)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这三个环节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
一)激发兴趣、自读自悟
范读课文1~3自然段引导学生探讨问题。自由朗读课文4~7自然段画出让人感动的语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有感情地去读,设身处境地去想,在感受最深的词句旁边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1、自由汇报,张扬个性
(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展开多向交流)
2、展开讨论,深入探究
(老师:提问→追问→参与→引导与点拨)
3、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组织学生练习朗诵、学生动情朗诵)
4、扮演角色,组织采访
(引导学生用“走进→体验→感悟→创新”的流程进行学习)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成熟后,我顺势启发学生:老麻雀强大的母爱感动了我们,请你用笔在课题上空白的地方写出你最想对老麻雀说的话,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最后,我采用想象体验法,鼓励学生从老麻雀的身上想到自己的妈妈,回忆妈妈对自己的爱,并举一些例子跟同学们说一说,从中感受母爱。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突出一个“情”字,以“情”搭建起作者、学生、文本之间的沟通桥梁。板书设计如下: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掌握所学新词。
2、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写的'。
3、读懂课文内容,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采用我校教师共同研制学习模式——“五步学习法”实施学习。学生则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课件图片提出问题,将学生一步步带入课文情景即“引”。在突破重点内容时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采取“读——找——议——读”的方法,从文章中找答案,说体会,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在反馈交流时,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仔细体会,深入理解即“导”、“论”。
三、说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见过麻雀吗?”用开门见山的点题方式进入课堂学习,激发兴趣,做到“引”之有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我提了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学习,理解感悟
此环节我结合课件进行学习。因为小麻雀和猎狗的样子神态较容易找到,所以我采取由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接下来用一系列扣人心弦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情景中来,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基础。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情
在本环节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从课文四、五两自然段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拿出笔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句子或词语下面画上记号,将你想到的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由学生先充分地朗读课文、自悟达到“导”的目的,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互帮互学得到“论”的效果。
(五)拓展延伸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联系实际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收到“练”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非常感人,我个人觉得屠格涅夫先生对它的总结是最好的结束语。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语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4.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的伟大。
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自主理清文思,学习1~3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
第二课时,学习4~7自然段,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体会这种为保护弱小者而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
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由于一年多来,我在班上进行了 “在阅读中质疑”的课题研究,主要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班学生能在阅读中主动思考、探索,敢于大胆质疑。因此,对第二课时我进行了如下预设:
第一步:激发兴趣,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所以,我首先采用情境教学法,播放课文1~3自然段的录像,把学生带入打猎归途的情境之中,拉近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心底升腾起对小麻雀的怜惜之情。这时,我紧问一句:“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兴趣就会集中到探讨“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两个问题上来了。这时,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4~7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有感情地去读,设身处境地去想,在感受最深的词句旁边做上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第二步: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学习兴趣,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互动行为,激励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第一方面,自由汇报,张扬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孩子们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自读自悟后,我鼓励学生:“同学们,你在学习中一定有许多独到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许多问题产生,相信一定会很精彩,赶快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吧!”此时的'我,会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展开多向交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逐步深入。学生在自由汇报时,我相机板书:(略)
第二方面,展开辩论,深入探究
当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提出:“老麻雀明明知道自己飞下去会白白地送死,可它还是毫不犹豫地飞了下去,这不是太笨了吗?”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门就会马上展开一番激烈的辩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的要求,我会马上提醒同学们:“要想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再一次地仔细研读语言文字,抓住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来说服对方。”于是,学生就会抓住文本中描写老麻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深入探究,辩论时就不会离开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空谈。通过这场辩论,学生深入探究了老麻决心和勇气,领悟到了“爱的力量”的强大,突破了难点,老麻雀这种精神的伟大便在孩子们心中、口中凸现了出来。此时,我随机板书:
紧接着,出示下列两组句子: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停在猎狗面前。它张开全身的羽毛,大声叫着。
(2)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它不能站在树枝上,飞了下来。
让学生进行比较,看哪一句好,好在哪里,这样学生也就进一步真正领会到写文章要怎样做到真实、具体。
这样的过程,既是深化领悟文本的过程,更是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过程。
第三方面,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为了防止流于形式的朗读和浅层次的熟读,使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我会适时组织孩子们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练习朗读,培养语感。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5
一、教材介绍:
《与众不同的麻雀》是长春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十一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图文并茂,插图形象优美生动。课文以对话的形式来说明一个道理,只要坚持正确的与众不同,就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二、教学设计的思路和理念:
以我校创新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为理论指导,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质疑识字,情感朗读,发挥想象力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最终达到以读丰知、以读悟情的目的。
三、教法学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自主巩固识字,是本节课的主要识字手段,让孩子在挑战老师的同时丰富了自己内心的成功体验。
2.愿意表现自己是孩子共同的特征。所以我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丰富内心的情感体验。
3.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地对感兴趣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课中,如:“如果你是被救的一只麻雀,你想对与众不同的麻雀说点什么呢?”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从情境图入手,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善于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有语文,开拓学生视野。课前我为学生找到一幅符合主题的麻雀图片,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揭示出题眼“与众不同”,激发了学习兴趣。
2.质疑中巩固识字
这是我在巩固生字上的一个创新,她有两点好处,第一:学生在我说完要求后,会全力以赴的集中注意力来给我挑错误帮助我,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第二:在挑错的过程中,学生有一个挑战老师的乐趣在鞭策着她不自觉的记住这一对一对的错误,当他知道是一对一对的近义词又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词语的'奇妙。
3.情感朗读、感悟体会
这篇童话故事以麻雀间的对话为主线,在把握对话时,我采用理解对话中的关键性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感情,从情感朗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比如说对对话中的“七嘴八舌”、“谴责”、“妨碍”、“一致”等词语的理解。这也正体现了这一部分的重点:理解词语和读懂一句话的方法。在集体情感朗读的过程中我采用导读的方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全体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4.总结升华
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假如你是被救的一只麻雀你想对与众不同的麻雀说点什么”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拉近了与主题的距离,为揭示主题做好了准备。最后,揭示寓意,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与众不同,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希望学生能从与众不同的麻雀身上受到启示,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
这就是我对《与众不同的麻雀》这一课的一点认识,不足之处,望同行批评指正。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6
你们好!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选读课文,《麻雀》。本课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与目标达成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
《麻雀》这篇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之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刻画,塑造了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学习《麻雀》一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着重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叙述,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进而认识到,内容真实、具体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并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懂得母爱的伟大,培养爱护弱小的`善良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本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如图所示。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有如下两个重点:
1、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深刻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练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认识到“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懂得回报父母的关爱。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分为如下四个环节。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趣
(二)析文畅谈,发展思维
(三)角色互换,倾诉心声
(四)感悟关爱,真情告白
五、设计意图与目标达成。
(一)第一个教学环节的整合点是:在课堂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进行本堂课下面的教学活动。
解决方法:播放本课故事的flash短片。
教学效果:动画片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第二个环节是在常规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设计与效果如图所示。
(三)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角色互换,倾诉心声是让学生畅想:“假如我是那只猎狗,我想对老麻雀说什么?”“假如我是那只小麻雀,我想对老麻雀说什么?”
整合点是:学生通过角色互换,倾诉心声,达到语文课上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目的。想要认同文中猎狗、小麻雀的角色,需要学生对故事情境深层次的进入。
解决方法:播放有关课文精彩情节的视频短片。
教学效果:短片使学生受到故事情节的强烈感染,从而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在第四环节的设计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让学生对父母说一句,内心最想告诉他们的话,来达到情感的升华。
整合点是:感情的升华,需要来自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和音乐氛围的渲染。真情告白,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对典型事件,产生深刻的触动,才能说得动情。
解决方法:在抒情的音乐背景下,
1、播放真实感人的母爱事例。
2、展示父母对孩子关爱的图片。
教学效果:深情的旋律,感人的画面,教师再运用煽情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地解说,让学生的感情之水尽情流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本课的情感教育目标。
结束语: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视频动画、图片、音乐,为学生营造出,浓浓的爱的氛围。课堂上,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不只是在教和学,同时还能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小麻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把这篇课文安排在教材的开场是有其特殊的含义的,说明了这篇课文在教材中是十分重要性。
《小麻雀》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不听劝告妈妈,试图飞出窝来却一不留神落到窝下,遭遇到了大花猫袭击,麻雀妈妈为救他,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挡住大花猫,最后导致自己的尾巴被花猫咬掉的故事。
本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新课标的第三阶段(5-6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能够正确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并抓住重点句子,了解其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文中的重点句,并理解其意蕴是本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阅读“学习链接”,或查找更多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找高尔基的《童年》等作品来读一读。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设计,贵在创新,贵在切合学生实际,叶老先生曾说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本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8
代老师上的《麻雀》一课,是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文中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代老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将三维目标有机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堪称一次精彩的课堂演绎,一次生动的爱的教育,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我认为代老师这节课的许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一、整体感受课文,认识到位。
《麻雀》这篇课文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力量。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抓住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进一步感受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堂课,代老师通过麻雀和猎狗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猎狗是那么得可怕和凶恶,麻雀是那么得弱小,可是老麻雀却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地飞了下去。在这样的对比下,学生更能体会到这种爱的伟大。
二、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代老师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材料,品味语言文字。例如在研读“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时,通过对重点词句“像一块石头似的”引导学生去体会老麻雀挽救小麻雀的着急的心情”感受麻雀的坚定、勇敢以及那份伟大的母爱。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代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例如:在品读“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有的回答“小麻雀很可爱”“小麻雀很害怕”“小麻雀很可怜”。
三、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读书是语文课的根本,代老师这节课落实了这点,通过指名读、小组读、师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品读中理解了老麻雀是怎样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地拯救自己的孩子,使在场的每位学生深深感受到亲子之情的伟大。同时,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
四、情感深化,重视学生的课外拓展
在课堂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妈妈对自己的爱或者自己对妈妈的爱,既做到了读写结合,又深化了爱的教育,把学生带入了爱的世界,让学生懂得母爱的伟大,让爱得到升华。
五、些微不足
如果说有不足之处,代老师在学生感情朗读重点词句的这个环节,读的还不是那么充分;另外,代老师可能怕时间不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候,会着急的自己说出问题答案。
总而言之,代老师整堂课脉络清晰,构思新颖,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地尝试选读课文的阅读引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9
首先非常感动于栗老师的敬业精神,几次展示几次修改,昨晚修改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一直到了深夜十一点,而且为人谦逊温和,从未因自己本身就是成熟期的教师而对培训活动表露出一丝不屑和不满,而是每次活动都能全身心地参与当中,修炼自身,也修炼自己的课堂。
《麻雀》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为习作单元单元。习作单元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每册一个。习作单元都是围绕某项关键的习作能力编排的,在结构体系上与其他单元有较大的区别。整个单元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精读课文,选择能充分体现该项习作能力的典型文章,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表达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第二部分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交流平台”旨在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练习。第三部分是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习作范例。最后是单元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实践,培养完成单元习作所需要的习作能力。习作单元的全部内容都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紧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写好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习作能力,而“把事情写清楚”则是写事最基本的要求。将单元目标定位在“把一件事写清楚”上,着眼的是学生基本习作能力的培养。《麻雀》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全文虽然不足四百字,但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且叙述生动,读来扣人心弦。栗老师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分别安排了以下教学内容:
1、找出作者描写老麻雀、猎狗的`动作和姿态的语句,老麻雀声音的语句,作者揣摩猎狗和老麻雀当时想法和感受的语句;
2、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的写作方法“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3、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写一件事不仅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把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这样才能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本节课的设计从习作出发,最后又回到习作上来,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写作单元精读课文的引领课,对普通教师有着非常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目标的落实当中,栗老师的课堂生动灵活,我们听课者甚至可以感觉到孩子们的拔节生长,也非常欣喜地感受到了栗老师的目标落实意识。本节课也在以下两点上需要引起重视:
教师的写字指导要注意准确规范,比如教师教师在板书课题时有对“雀”字的指导,实际上这个字的上半部分并不是一个“少”字,而是一个“小”字,教师并没有及时纠正孩子回答中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及时引申“雀”字的构字方法——“小隹为雀”,会意构字,学生便会知道为什么是“小”而不是“少”。
本节课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也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虽然到本节课结束,课时目标达到了比较好的落实,但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超时,这就说明我们对课堂环节的设计与把握还不够精细,比如在指导朗读环节,教师可以及时抓住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范读引导,学生学起来可能会更轻松,我们也会更快捷地达成教学目标。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10
一、依纲扣本说教材
小学语文《麻雀》,出自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麻雀是第三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该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初步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己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自主学习及创新精神。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运用读课文,想画面的阅读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读懂重点句段,体会爱的伟大。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初步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能力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那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四)教学重点
分析重点语句,理解、分析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五)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是它使弱小战胜强大。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因材施教,说学生
现阶段的学生已基本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在交谈中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意见不同时与人商讨;会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度的阶段,生理心理变化特别明显,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意志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三、说教法学法
(一)、紧扣重点,说教法
1、突出训练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2、指导朗读
语文课程目标的阅读部分强调指出: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这堂课上我以朗读贯穿全课,让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积累语言。在朗读时,我这样引导“看到这样的画面,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你把猎狗的凶猛、老麻雀的悲壮淋漓尽致地读出来了!”用这样的语言提高学生朗读积极性。通过生生竞读、师生赛读,相机巧妙、不着痕迹地融范读、领读、练读与争相一试的竞赛之中,训练面广,量大,使课堂朗读做到时机得当、目的明确,就能做到通过朗读把语文学习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有机结合。
3、多媒体的应用
结合文本特点,我将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帮助我突破文中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二)培养能力,说学法
1、课前自主预习,产生阅读期待
课前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对全文进行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思考自己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尚未
弄明白,从而产生阅读期待。
2、学生质疑问难,以读促思考
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阅读部分也强调:要使学生“能对文本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因此,当教学中学生提出难懂的句子时,我不急于解答,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以读为基础、以思为核心、以议为形式,运用读、划、议等学习方式解决问题,使学生能优势互补,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优化结构,说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题)
【用最直接的方式进入课堂学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巩固感知
1、齐读课文
2、回答问题:文中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回答,出示课件。(适时板书)
老麻雀
斗救
猎狗吃小麻雀
【在上节课以及齐读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并出示课件,用课件揭示文中角色的相互关系,同时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刺激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学生快速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
3、参照课件概括课文内容。
【这一步既对学生读课文、看课件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既有条理性,又减轻了难度。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描写的,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中心
1、自主读课文,边读边想:小麻雀、猎狗、老麻雀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新课标极力强调的,为尊重学生的个性,我特别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提出问题:小麻雀、猎狗、老麻雀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到文章中找答案,使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记,边读边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指名学生回答刚才的提问,教师随机板书(凶狠庞大、弱小无助、勇敢无畏)
【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从直观上把握三个主要角色的特点。】
3、合作探究: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三个角色的特点?为什么?(指点方法:读——找、画——议——读)
【先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再具体地指点方法。这种设计使学生不至于盲目地读,随意地议,能使学生围绕本课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开展活动。现代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单纯地掌握知识,而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协调能力为目标。在这个环节中,既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又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一举两得。】
4、反馈交流
⑴、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要求:
①、朗读句子;
②、分析句意;
③、有感情朗读。
【在以自学探究为主的课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这是接受式课堂里所没有的一种全新的教学行为。】
⑵、适时分析重点词语句子,引导感情朗读。
【本环节教学,我着力抓两点,一是抓重点句子,品重点字词;二是抓感情朗读,读中悟情。读是语文教学永远不变的一剂良方,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也在积累语言。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反复地多形式地引导学生品读。
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任务。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这一点,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描写猎狗句中的“嗅了嗅、张大嘴、露出锋利的牙”等词语的品评,感知猎狗凶猛的形象;通过对写老麻雀句中的“像石头似的落、扎煞羽毛、绝望地叫、浑身发抖、嘶哑声音、呆立不动”等词语的品评,感知老麻雀那奋不顾身,母爱撼天动地的崇高形象,牢牢地把握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讲到老麻雀时,运用课件显示图片及文本:“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了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通过看屏幕上活灵活现的插图,使学生感受得更真切,理解得更深刻。再通过换动词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句子,从直观的画面上升到理论知识,使学生更进一步学深、学透课文,从理论上突破难点,也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抓到桃子”。
在理解“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句话时,我提问: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大多数学生能说出答案,然后再让学生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就是老麻雀与小麻雀之间那份伟大的母爱,然后引导学生朗读
4、5自然段,进一步从读中体会爱的伟大力量。】
5、深化主题
⑴、通过我有感情地范读第五自然段,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爱的伟大力量。
⑵、引导学生想象:“你从老麻雀的表现中想到了什么?”进行发散思维练习。
【这一步能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开发学生潜能,发展智力,激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3、小结:这就是一种“爱”,伟大、无私、博大的母爱。(板书:母爱)
【在这里我会搜集发生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些关于母爱的感人故事有感情的朗诵给学生听,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四)总结全文
【教师运用抒情的语言,极富感染力地强调“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在任何动物身上均有体现,都值得歌颂和赞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2、歌曲升华。播放歌曲《妈妈》,老师朗诵《游子吟》在歌声中重温那“一种强大的力量”。
【在聆听歌曲时,再次感受那种强大的力量的伟大】
(五)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能体现人或动物之间的爱的故事,课下同学间相互交流。
【我特意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既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或故事中进一步感受到爱的伟大力量,又能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综观全课,说效果
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形式多样,反复地读,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实现了对字、词、句的进一步理解。在精读重点语句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时,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谈出了自己读这些句子的情感体验,掌握了有感情朗读的基本方法。课堂上学生对老麻雀当时的心理状态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了老麻雀当时担心、恐惧、勇敢、不顾一切的复杂心理和一系列的行为,学生对这种强大的力量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体验。本课教学较好的完成了预设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板书设计13麻雀
老麻雀:勇敢无畏
斗母爱
吃
猎狗:凶狠庞大小麻雀:弱小无助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11
《麻雀》,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他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中通过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仅刻画出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我”的同情怜爱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机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果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麻雀》是第八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该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学习《麻雀》一课,是让学生在熟练运用“读课文,想画面”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了解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叙述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进而认识到内容真实、具体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并激发出热爱生活,懂得母爱的伟大和爱护弱小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同时担负着培养学生根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自己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自主学习及创新精神。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后练习,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12个生字及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育方面:
懂得母爱的伟大和热爱幼小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发展方面:
1、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2、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和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第4、5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母爱的力量)
教学手段:
1、多媒体电脑,课文录音带,收音机,电视机
2、引疑、导析,读、思、画、议结合法
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电脑出示有关简介作者的资料,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的图片、动画和课文片段,结合教学的需要,投影出示思考题、练习题及课文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边读边画边思,并通过让学生自问自答,互问互答,小组、集体议论,引疑、导析,读、思、画、议结合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大胆创新。
教学程序:
第一教时,在简介作者后,放手让学生按“预习”的提示和课后思考题2的要求,读课文,想画面,并通过议论,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的角色及每个角色的特点,了解课文的段落及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然后以课后练习题3的填空题为重点,让学生读、思、画、议,体会课文是怎样把小麻雀的弱小写具体的,进而引导学生熟读、背诵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分散和突破教学的难点。
第二教时,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怎样把老麻雀与猎狗搏斗的经过写具体,真实地表达“亲子”、“母爱”是无与伦比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先小结第一段并过度: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被烈风吹到地上,一只猎狗慢慢地走近,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小麻雀正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呢?老麻雀怎样出现的,怎样跟庞大的猎狗搏斗的呢?以此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接着,让学生听课文第二段的录音,思考上面的问题;再让
学生自由朗读,按习题2(投影出示:找出课文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提出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的要求和例子,边读,边画,边思,并反复读有关的句子,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广泛收集,发现材料,再通过汇报有关句子,集体议论,解决习题2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掌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分四人小组进行读,思,议,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全体学生直接参与,并进行互相比较,加以综合。然后进行汇报:通过自问自答、互问互答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相互启发,深入探究老麻雀保护幼儿的急切心情和敢于与敌人作殊死搏斗的无畏气概,进而领悟“亲子”、“母爱”力量的强大,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非形式化的主动发现,探究创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能力。同时,经过反复的读、思、画、议,学生对课文的每个角色,特别是对老麻雀这个主要角色的神态、动作及果敢的形象和“亲子”、“母爱”产生的巨大力量,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领会到写文章怎样做到真实、具体,与此同时,学生根据板书的重点词语,记忆和背诵课文的重点段,就不会感到困难。再学习课文第三段和总结课文,谈体会也就水到渠成。
通过板书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层次顺序。
2、体现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记叙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3、帮助学生记忆课文的重点段,以突破背诵的难点。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 篇12
一、说教材分析:
童话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
《爱唱歌的小麻雀》它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故事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却不能唱歌”的主线,以小小的悬念吸引着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慢慢获得一份情感的愉悦,从而延伸为内化的行为,让幼儿通过活动理解要关心别人,个人的行为不要影响别人,培养幼儿初步的关心意识。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简单的对话。
2、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小动物间的关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
我原来把活动的重、难定在一起为: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声音响亮。这样难点没有突出,现在我把难点定为:能体验到动物之间的关爱之情。
四、说活动准备:
原来我只是物质准备为:
1、麻雀妈妈胸饰一个、大树一颗。故事中的角色图片:小麻雀、猫头鹰、猴子、蝴蝶、小松鼠、小花狗。
2、录音机、录音带。
现在我增加了经验准备为:了解小动物的本领。
通过完整欣赏培养幼儿注意倾听打下更好的基础,幼儿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虽然小麻雀很喜欢唱歌,但看见小狗在睡觉时就不在唱了,而是安静的等着等着。孩子们就会觉得小麻雀多么了不起。将这一情感教育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是解决重点以及重建后的.难点突破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四、结束部分:
1、迁移故事。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说说“你们觉得在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大声讲话?”
本想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但我发现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与实际生活有脱节,原因一是小班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不足。二是他们实话实说。把这一环节渗透到前一个环节“小狗睡觉时我们该怎么办”后就引发孩子讨论“你觉得还有在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大声讲话?”运用“乘热打铁”的方法能促进幼儿的发散思维。而不是回过头来“硬邦邦”地把这种知识强教给孩子。
反思性说课还是第一次,接下来就会有第二、第三……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肯定是:反思+说课=效率!
2、说教学过程:
第一、角色游戏法,抓住小班孩子的心里特征,用角色游戏让幼儿进入活动:
“小朋友们,我来扮演‘麻雀妈妈’,你们当我的‘麻雀宝宝’好不好?”幼儿回答。教师:“现在妈妈可想听你们唱歌了,你们唱歌给妈妈听吧。”激发全体幼儿参与学习的欲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
第二、情景教学法,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当幼儿唱得正高兴时,放录音:“上面的小麻雀,请你不要唱了。”同时教师和幼儿停止歌声。我故意说“是谁在说话?为什么不让我们唱了呀?”并出示猫头鹰,引导幼儿主动发问:“猫头鹰,是你不让我们唱的么?”我以猫头鹰的口吻说:“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
教师:“下面的朋友是谁呀?设置悬念吸引孩子,鼓励幼儿猜想、模仿学说对话。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说出角色间的对话,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故事、理解故事。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也让幼儿更好的体验这种环境所带来的语言交流乐趣,从而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注意倾听打下更好的基础。
然而当看到小花狗在睡觉时我放低音量说:“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大都说:“拿棒打醒小狗。”这让我感到很意外,直接把答案给了孩子。其实,这不是意外,孩子是很现实的,他们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验”。这说明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透彻,准备的不充分,缺乏活动前的经验准备。当孩子说:“拿棒打醒小狗。”我应与孩子展开讨论如:为什要打小狗,小狗每天晚上为我们做什么,使孩子懂得小狗晚上为我们看家刚刚才睡着,好辛苦,我们不能吵醒它。真正领悟到关爱之情。同时也完成了第二个情感目标。
3、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故事中都有谁呀?”“小麻雀是怎么问它们?(按故事中顺序逐个问)”“是谁不让小麻雀唱歌了?它为什么不让小麻雀唱歌了?”“小麻雀是怎么做的?”“你们喜欢这只小麻雀么?为什么?”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11-23
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稿(通用15篇)08-17
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教案03-21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的教学反思12-15
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教学反思03-27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 》教案通用03-28
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教学反思通用12-15
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教学反思范文12-15
四年级上册语文《麻雀》教学反思3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