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

时间:2022-05-10 08:11:2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山地的形成》说课稿(通用6),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通用6篇)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解析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的设计思路。山岳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所以,在讲述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本节将山岳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单独讲授。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岳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岳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岳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本节以山岳为案例,对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进行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更为深入理解,学会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剖析方法迁移到其他构造地貌的学习中。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图像,了解褶皱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能在示意图上识别和判断背斜和向斜。

  3、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并能够明白其形成的原因。

  4、能够结合实例,理解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5、知道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外力因素。

  2、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

  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

  四、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说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珠穆朗玛峰、华山、富士山的图片。

  地球上雄伟高大的珠穆朗玛峰,险要陡峻的华山,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板书]:一、山岳的形成——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褶皱及褶皱山

  [课件演示]:褶皱及褶皱山,让学生了解世界重要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弟斯山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以课本演示岩层受力的方向,形成的基本形态(要求学生跟着来做)——背斜和向斜。

  [课件演示]背斜和向斜的形成。

  引导学生从地表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两方向比较背斜和向斜,其中岩层的新老关系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继续演示岩层的受力情况,说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的轴部因受力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课件演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

  [学生活动]:课本P80“活动”巩固知识并联系实际(如修隧道和地铁)让学生了解背斜和向斜的实际意义

  [板书]:2、断层和断块山

  [课件演示]断层和断块山的形成。

  教师从岩体受力、位移方向和地表形态三方向讲述断层。

  [投影]“华山、庐山、泰山”和“东非大裂谷”等景观图说明断块山的形态。

  [板书]:3、火山

  [课件播放]“火山”的影片,让学生感受火山喷发时的壮观景象。

  学生读课文内容了解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等。

  [投影]富士山和长白山主峰图片,加深学生对火山的认识。

  [问题探究]: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和新闻,火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地的形成——褶皱。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承接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将山地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教材首先指出山地的形成和内力作用关系密切,然后对褶皱山、断块山的成因、基本形态特征和规模进行分析。由于褶皱山和断块山是形成于一定的地质构造上的,所以教材在讲述这两种山地的形成时,都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两种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开始讲起,并且教材还配以阅读材料和活动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知识储备上,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对中外名山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大陆漂移学说”的知识铺垫,对山地的形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本节内容是具体案例的运用与拓展,更强调原理和本质的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短时间内难以亲眼目睹其变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经验,展开想象,化抽象为具体,才能正确判断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进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学习本节有一定的难度。能力上,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探究能力还较欠缺,需要加强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延伸课堂教学,起到点拨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褶皱的概念、基本形态。

  2.会运用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锻炼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初步形成地理探究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1.褶皱的基本形态;

  2.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

  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

  五、说教法方法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法、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褶皱山的自然风光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其形成原因,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导入法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基本概念

  我会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3第二段,思考问题:什么是褶皱?什么是褶曲?褶皱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学生找出褶皱和褶曲的概念。并让学生用自己的书本演示一下褶皱的形成,最后我会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向斜。

  2.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

  第一步:我会多媒体展示背斜、向斜的示意图,把重点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内容思考问题:背斜和向斜的岩层是如何弯曲变形的?新老关系是怎样的?我会引导学生从上到下、从中间向两翼思考。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背斜的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从上到下越来越老;背斜从中间向两翼由老到新,向斜从中间向两翼由新变老。

  第二步:多媒体播放动画演示背斜和向斜形成地貌的动画过程。学生根据动画演示加深对背斜向斜形成过程的理解。并顺势引出判断背斜、向斜的方法:从形态和岩层的新老关系进行判断。教师板书讲解说出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

  第三步:我会在黑板上讲解动画演示,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褶曲,标出1-4个岩层,1-4代表岩层由老到新,在适当的位置画出一条水平线,穿过这四个岩层,沿着水平线比较得出:背斜中间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向斜中间是新岩层,两翼是老岩层。

  3.构造地貌和地形倒置。

  首先我会提问学生背斜和向斜分别会形成怎样的地形?引导学生画出背斜和向斜的受力方向。根据实际经验回答问题。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但是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列表比较背斜和向斜的相关知识。并讲解褶皱山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动画演示和板书讲解,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感受褶皱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

  环节三:巩固提高

  我会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74活动题,学生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用五分钟的时间讨论,讨论期间我会适时点拨,最后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我会让学生尝试以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所学内容,畅谈自己的收获。

  作业:收集背斜、向斜在其他工程选址上的应用。

  设计意图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完成知识建构的补充,以及有助于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3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的概念及其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掌握火山的组成结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褶皱与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通过实际设置问题,尝试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

  2、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欣赏和认识自然界的美,以及热爱家乡的意识。

  说教学重点:

  1、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3、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4、火山的结构

  说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说教学过程:

  播放图片从身边的名山说起,让他们认识家乡之美,从而扩展到更广阔的世界。

  设问这些名山是怎样形成的呢?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热爱家乡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褶皱的类型及其对地貌的影响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播放动画“褶皱的形成”

  设问“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如何去区别它们?”

  导读

  1、褶皱的形成

  2、褶皱的基本单位 (地层的形成→受力弯曲→背斜、向斜的形成);

  3.从水平方向上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让学生总结得出: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

  背斜的中心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向斜的中心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4、形态上的区分:一般背斜的岩层上拱,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但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地质工作者,你到自然界中,还是“以貌取山”你可能会犯大错误。

  播放动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引导学生对图中背斜、向斜处的岩层受力进行分析,理解成因。

  通过设问 ,让学生整体参与读图,并在交流中掌握科学的读图方法和图文转换方法。

  直观教学不再由教师完成,而是由学生参与完成,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完成对知识的吸收、运用和创造。褶皱山的形成背斜的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所以变成了谷地;向斜的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运用找石油、水和天然气应在什么地质。

  构造中?

  在工程选址中的应用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分析不够到位)

  生答师总结】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而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背斜的岩层形态类似于石拱桥,安全稳定;利于隧道中的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

  师:我们把背斜或向斜发育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褶皱山。有的规模很大,如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亚欧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投影世界地形图,学生找出这两大山系。

  师:介绍全球六大板块知识

  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口头表达能力。

  让学生感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

  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褶皱山是其形成的一类,另一种常见的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山岳是:断块山。断层及断块山的形成“断层的形成”。

  通过演示,让学生清楚“什么是断层?”

  展示断层的模型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断层的原因

  断层形成的不同地貌

  投影地堑: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地垒:“庐山、华山、泰山

  教师小结】华山—“险”、泰山—“雄”、庐山—“秀”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

  断层面附近能找到出露的泉水吗?

  生回答

  活动探究P75活动题: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的山,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与断块山呢?

  展示图片“褶皱山—喜马拉雅山、断块山—华山”

  学生分组、观察、分析、讨论、总结发言。

  生答师总结】

  1、从外貌景观看:褶皱山一般连绵分布,岭谷相间;断块山由于断层构造的存在,常形成巨大的陡崖,山地由于平地拔起,地势格外险峻。

  2、从地质构造看:褶皱山是由褶皱发育而成,各地岩层连续完整性,而断块山是由断层发育而成,在断层(陡崖)两侧,岩层失去了连续完整性,同时岩层发生明显的错位。

  渗透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理念。

  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互动:完成活动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

  观看火山视频

  增加学生对火山感性认识火山

  投影“火山示意”图片

  学生自己得出火山的结构:火山口、火山锥。

  展示展示火山的类型图片

  结合课本案例,和学生搜集的资料,说明火山对人类的影响,(从两个角度分析:有益、危害)

  师:进行练习评价

  通过“火山”资料的搜集,整合,明白事物是辩证的,既能形成巨大的灾害,也会给人类带来丰富的资源,如:地热、矿产、温泉等。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三种山地——褶邹山、断块山、火山的形成及特点。重点要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练习:见《三维设计》课时跟踪检测。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4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说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说教学过程

  活动判断背斜和向斜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练习褶皱构造判断及成因

  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

  3.解释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外力所侵蚀,而保留下来形成山岭。

  讲授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跃,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

  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应用

  1.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

  亚洲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2.‘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

  太平洋沿岸多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沿岸较少

  3.新西兰地震的形成原因?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活动褶皱构造与矿产

  1.为什么背斜多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油、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

  2.为什么“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水的密度大,由高处往低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

  讲授探究分析: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背斜: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隧道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向斜: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讲授火山活动的影响

  有利影响: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建材、能源(地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利用火山景观发展旅游(温泉);有利于火山研究(或火山科研考察)。

  不利影响: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当地冰雪融化,形成洪水;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多,污染大气;火山灰漂浮在空中,影响航空和旅游业;还会使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减少,引起地面温度下降;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会影响到人的健康。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本节的主要内容落在山地形成原因以及与地形地貌的关系上,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因此主要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同时借助简单的实验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地质地貌知识,对野外山体的形成有一定的认识。为此首先应用多媒体让学生掌握褶皱、断层的形成和类型判别,褶皱、断层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其次通过图解让学生明确为山体的组成。这三种山体涉及大量的地质知识,山体特征与地质构造紧密相连,只有弄清地质构造的形成,才能真正理解山体的形成。

  二、说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三、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一) 展示学案: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课标要求:

  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2、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

  1、山地的类型有:

  2、褶皱是指在地壳运动的强大的xx作用下,岩层发生 ,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xx ,其有两种基本形态,xx和xx 。

  3、比较背斜和向斜:

  4、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①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是:主要以 xx为主,其次才是xx 。

  ②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通常人们会把线路地址选在xx和xx。

  ③对交通运输线走向的影响:一般沿等高线呈x字型

  5、褶皱山举例:

  6、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断层指岩体沿xx 面发生明显的 。

  7、断块山举例:

  8、火山由 xx和 xx两部分组成。

  9、如果岩浆是沿着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 ,如xx

  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形成 ,如我国的xx 、日本的 xx。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找出只知识的漏洞,有针对性的讲解

  (二)教师精讲褶皱和褶皱山,断层和断块山形成过程

  一、(板书)褶皱山

  (播放动画“褶皱的形成”,投影图片“褶曲示意图”)

  师:褶皱是怎样形成的?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生: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而发生变形,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就是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

  师:对。褶曲有哪两种基本的形态?如何区别它们?

  生: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师(微笑):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地质工作者,你到大自然中去,用刚才的方法作为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依据,那么你很有可能“南辕北辙”啊。

  生:(看“褶曲示意”,认真观察、分析背斜、向斜的根本判断依据)

  师:在真正的野外地质工作中,一座山岭并不一定就是背斜,一个谷地也不一定就是向斜,这是为什么呢?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真正依据呢?

  生(看书):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师:很正确,请看动画。

  (播放动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引导学生对背斜、向斜中岩层的受力进行分析,理解成因)

  师:为什么背斜反而会成为谷地,向斜反而会变为山岭呢?

  生:背斜的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所以变成了谷地;向斜的轴部受到的是挤压力,岩石坚硬,侵蚀的速度很慢,反而成为了山岭。

  师:很好。我们把背斜或向斜发育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褶皱山。有的规模很大,如南美的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有的规模很小,只有几十米。

  (阅读材料: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用图片投影出岩石圈六大板块的构成,使学生借助于直观形成对六大板块的认识,理解板块运动与地貌成因之间的关系)

  (活动探究)

  (P80活动。活动1是对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最好的检验,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背斜、向斜的根本判断依据。活动2需要结合背斜、向斜不同部位的受力分析,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师:活动1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山岭,一个谷地,究竟哪一个是背斜,哪一个是向斜呢?请大家展开讨论,根据刚才掌握的判断方法回答。

  生: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甲地由于轴部受压力,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最后成了山岭。而乙地是背斜,它的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反而成了谷地。

  师:很好!说明大家真正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了背斜和向斜根本的判断依据。请看活动第2题,思考后回答。

  (本题有难度,学生可能回答不够到位,教师评价总结:背斜是天然的拱形构造,安全稳定。而向斜是一种储水构造,不利于施工,且隧道开挖部位受到的是张力,易破碎塌方)

  二、断层

  (播放动画“断层的形成”,投影图片“断层示意图”)

  问:断层形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生:岩层断开,明显位移

  问:断层形成什么地貌呢?

  生:断块山,谷地

  问:褶皱和断层有什么区别呢?

  生:褶皱的岩层连续变形,断层岩层断开

  小结

  山地的形成

  1、 褶皱山------------背斜和向斜发育而成

  2、 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

  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学过程中配以大量的地质图片,更直观,更易让学生理解与接受。

  2、 教学法中运动用相关材料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同时运用实际材料说明该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找油、气、水及工程建设上的运用,让学生深该体会到学习生活有用,学习终身有用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3、运用学案教学,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了解学生知识的困惑点,精讲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6

  说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说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诗词赏析

  此诗为写景名。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感情豪迈开朗,磅礴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月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换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首选。山所拥有的雄伟往往成为大众远大志向和雄伟抱负的寄托,那么山的这种属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与分类

  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

  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

  【总结分析

  (一)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模拟板块运动的游戏

  游戏规则:

  1.以课室的中线为界,左边的同学为第一组,右边的同学为第二组,请各组各派两位代表。

  2.两组的代表抓住泡沫板的两端。

  3.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的两侧使劲往外拉。

  4.第二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内挤。

  讨论 :

  1.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外拉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2.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内挤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中的矿石很可能被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断层

  地表形态

  断层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为主

  错断原有的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向为主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断层构造带

  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四)断层构造地貌

  断层形态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裂带

  构造地貌

  块状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实例

  庐山、泰山、华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东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山地的形成》说课稿(通用6篇)】相关文章:

《风的形成》说课稿11-26

工业地域的形成说课稿11-04

高二历史说课稿模板: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09-11

珍珠是怎么形成的06-27

琥珀是怎么形成的01-15

琥珀是怎样形成的03-09

冰川是怎样形成的05-26

石油是怎样形成的03-17

霜是怎样形成的05-25

毛笔的历史形成过程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