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的说课稿(精选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搭石》的说课稿(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搭石》的说课稿1
我执教的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21课《搭石》。本课语言朴实无华,处处流淌着作者刘章家乡那淳朴的民风,美丽的民情。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入手,师生能共创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思中感悟。完成了教学目标,起到了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语言,激励学生发现美的目的。具体特点如下:
一、以“美”领路,关注学生的体验。
在课堂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发现了美?”一根主线,带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体验文中美好的情感,交流研讨,感悟家乡人美丽的心灵。以一个具有发散性的问题,通领整节课的教学,既让学生有线可寻,也便于教师的调控,给人以整体美。学生在阅读、自学、研讨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将课堂教学的氛围牢牢控制在和谐、民主的环境下。另外给予了学生极大的空间,以学生汇报的思路带动课堂教学,不但体现了教师把握教材,控制学生的功底,更体现的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地位的肯定。所以,课堂上,学生纵横于文章之中,品词析句,畅谈感受,陶醉在家乡那流动着浓浓乡情的小溪里。教师则运筹帷幄,不断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画龙点睛,烘托情感。达到了学生、老师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二、以读带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关注了学生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在理解、感悟、对比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情感丰富的过度语,辅以悠扬的乐曲,仿佛将与会者带到了那个淳朴的山村,充满关爱的父老乡亲面前。在老人一节,学生在对比中,找到了老人可贵之处,教师及时引导“透过句子,我仿佛看见了在瑟瑟的秋风中,一位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放下包裹,俯身搭石的情景。多么善良,多么可亲的老人啊!让我们一齐来感受一下吧!”“这一桩桩,一幕幕,事虽小,情却浓。搭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搭石无语心有情’”······一句句貌似平凡,情在深处的话语,调动了学生读的欲望,说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不但畅谈感受,而且真心体验,读来自然亲切,在情感上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使学生不但在说中训练了理解,在读中培养了情感,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三、与“生活”相连,拓展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那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何老师也关注了课外的训练。根据课文作者的意图,是让读者在读中学会在平凡的小事上发现美,在平凡的小事上学会美。所以,在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通过富有激情的过度“是啊,就是因为家乡人具有了(指板书)善良,无私,尊老,谦让等这些美好的品质,才会有家乡淳朴的民风,和美好的民情。在作者刘章的家乡,美就是秋天里溪水中那一块块排列整齐的搭石,美就是乡亲们从搭石上协调有序的依次而过,美就是年轻人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搭石的那一瞬间。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你还发现了哪些美呢?”又将学生从刘章的家乡带到了学生的身边,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演变成对身边人、事的思考。于是,也有了“美是妈妈的微笑”“美是老师的汗珠”等等发自肺腑,来自四年级学生的经典的话语。到这里,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学生也真正得到了他们应该在语文课上应该得到的东西。
最后,伴着“爱的奉献”的乐曲,师生共同走搭石离开课堂,更给人以“曲已尽,意未终”的感觉。课堂教学在学生踏着搭石离去中结束,体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搭石》的说课稿2
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搭石》。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学生情况,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七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搭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拨动学生爱的心弦”的好课文。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三、说学生情况
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四、说教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象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1、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想象画面,体会搭石上蕴含的人性美。
2、从重点段入手,联系上下文,加强字词句的理解。
3、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从精美图片“小山村”创设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随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学贵有疑:什么是搭石?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和搭石的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自主寻找美丽的风景。
2、交流所寻风景,有看得见的景美和感受到的心灵美。
(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依据学情,让学生读中感悟。)
1、一行人“走”搭石图。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搭石图”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如让学生欣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情境图片,模拟体验走搭石的感觉,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欣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美景,体会画一般的美感,为学生走搭石创造情境。
(6)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
(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五)扶后放,训练表达
1、设计先扶后放的说话练习:
a、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b、如果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要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2、指名学生说话,并交流。
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4、第五自然段是点睛之笔,借石喻人,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这一环节来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得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我引用法国雕塑家罗丹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承接,总结全文,概括中心。
2、布置小练笔,既引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又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让学生动笔前欣赏一首小诗,起到帮扶学生小练笔的作用。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以及吸引他们的视线,我在黑板上画了四块搭石。上面板书这四种美。
《搭石》的说课稿3
【说教材】
《搭石》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了乡间人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一幕幕如画的'风景图,体现了人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无限而深刻的怀念之情。
课文一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述了搭石的由来。第二—四自然段分别通过“摆搭石”,“修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乡里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第五自然段讲搭石联结了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说学生】
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1、学会本课生字词,认清形,读准音,并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3、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搭石”所折射出的人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展开教学活动,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说教法、学法】
1、1、引导探究,质疑激趣。爱提问是学生的天性,老师要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提问、爱提问,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需要。“搭石”,对我们城市里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不太熟知的话题,通过读题质疑,老师再用赞赏的目光、鼓励性语言给予肯定,这无疑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自信、舒展的平台,保持良好的朗读兴趣。
2、以“读”为主线,紧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通过“读通—读懂—诵读”三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这样的“读”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保持学生那份“读”的热情。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美好的感情,提升阅读的乐趣。
【说教学流程】
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一共分为五部分:启发情感,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充分诵读,巧破疑难——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一、启发情感,揭示课题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自己的家乡,说说心目中记忆最深的家乡景。
(我们的学生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长久离开家乡,对家乡都有一种莫名的亲热劲。让学生在闭眼的一刻仿佛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亲热的家乡情便涌入心口,为学生的阅读打下了情感基础。)
2、揭示课题,质疑探求
在作者刘章的心里,搭石,却是他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谁来读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搭石”,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不太熟知的词,学生就会有提问的冲动,解疑的意愿,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学生会问“搭石是什么?搭石是什么石头?”等问题)
二、初读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汛期”“脱鞋绾裤”“谴责”等词语,便于学生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3、读完课文后交流: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阅读的体会和感受得到及时交流。
4、分小节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通过初读感知,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读懂课文。
三、充分诵读,巧破疑难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各种疑问,老师主要拎出两大疑问:
疑问一:人们为什么要摆搭石?
疑问二: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疑问一:人们为什么要摆搭石?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人们为什么要摆搭石?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正是由于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的交通要道无法通过,所以秋凉后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巧破“搭石”由来。
2、学习课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紧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请同学们读2—4自然段,哪一道风景深深打动了你,谈谈你的感受,做适当记录。
(抓重点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让学生读读想想写写,既是学生感悟课文语言文字与作品交流阅读感受的需要,更是学生体会作品内涵,提升阅读兴趣的需要,这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品读第2自然段,人们是如何摆搭石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早早的”,“无论”,“只要”,“一定”,“几个来回”,“直到”,“才肯离去”等词,体会乡亲们早早搭石,特别是上了点岁数的人毫无怨言,埋头修搭石的可敬精神。
(2)品读第3自然段,抓住重点句“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这几句,通过读—谈感受—想象说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场景?—再通过指名读,加动作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感悟乡亲们走搭石的那种无比愉悦的心境,真是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
(3)品读第4自然段,拓展想象:除了书上相互谦让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的情景,还会有什么情景?让学生想象说话,如遇上小孩走搭石,城里人走搭石等。抓“理所当然”点明乡亲们之间邻里和睦,老幼相敬的美好乡里氛围和良好人文修养。
(通过三次品读,三次感悟,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平台上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得到了阅读的精神洗礼。)
3、最后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板书总结:正因为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摆搭石,修搭石,联结了故乡无数的小路,联结了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也构成了作者心中的一道风景。巧破疑问二: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选择课文中的一道风景,写具体,写清楚。课后小练笔,把学生读说写有效结合,使得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五、板书设计
搭石,一道风景,为他人着想。
摆搭石
修搭石
走搭石
《搭石》的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搭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
(2)读中感受美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流淌着的和谐美、人性美
(3)发现“生活之美”:体会作者于小事中发现美的方法找寻生活中的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四、说教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象理解”等教学方法重点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什么文章的美
五、说学法
1、从重点问题入手,联系上下文,加强字词句的理解
2、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地读课文,从问题——什么是搭石?若无搭石,人们又如何过小溪?“绾”字的意思?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
(三)再读课文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寻找描写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并进行汇报
2、从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以及青年人和老人一起走搭石的情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品味语言,体会和谐美、谦让美和尊老美
3、小练笔
假如来走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四)课堂小结
也许有一天,家乡会搭上桥,铺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会永远地消失了但家乡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什么文章的主题,我在黑板上写上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文章的中心句,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搭石》的说课稿5
一、我的设计理念是: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个学生能过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学生在读、找、画、议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二、教材分析:
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因而,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方案
三,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找、画、议”法、“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四,教学基本流程: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景。
先回忆一下分段教师简写段意,然后老师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同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课文讲述的画面,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让学生说一说,在刚才听读课文时,你的头脑中浮现了哪些画面?揭示景物——美(板书)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课文中不但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美,让我们再默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美。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认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这儿写得美?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一个你们认为写得美的自然节谈谈文章哪些词句写得美?使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让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小组汇报:依照学生的汇报次序,教师顺次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评读、研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三)感情朗读,理解升华
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儿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谁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给配乐,听的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并让学生把喜欢的部分抄下来。
最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否也曾留心观察身边的“美”呢谈一谈吧!
(四)感觉顿悟、全课总结
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够平凡的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指导学生课后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练笔作业回家完成。
五,板书设计:
搭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