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模板(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1)与前后教材知识体系的联系
学生们在初一已经学习过古代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诗的作者杜甫,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一学过了杜甫的《春望》,对其人其诗有初步的了解。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而且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2)本课的知识体系字词(略)
a、本诗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b、本诗为七言古诗,但诗篇中的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永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c、诗歌所具有的深广的社会意义。
二、确定教学目标
1、依据
(1)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我的个人理解,就是要使学生对古诗文要“想读”、“会读”、“熟读”、“解读”。至于本课,字词知识不多,语言通俗,淡中见奇,意蕴深厚,所以计划以“熟读”“解读”本诗为重点。
(2)学生分析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比如简单的问题,可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启发,教师做点评;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或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研究活动,不一而足。(再举例来说,我教的两个班,两个班都很活跃,相比之下,A班里有独立见解的人多,B班的思考风格较“保守”的人多,所以在A班,我会鼓励有主见的学生个别发言,由他们去带动课堂;在B班,则多由我来对课堂进行整体性的启发和点拨。如此,两班学生都能围绕课堂积极地进行思考。)
2、确定基本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通过反复吟咏、联想,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诗中的意境。
3、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生动与凝练。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三、教学思想:
基本原则:围绕目标,注重知识迁移,引导阅读,读中感悟,探究研讨,因材施教,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又不使学生的思维过于散漫?如何使理解力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实现对诗文的正确把握?如何处理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很显然,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却不能死抓,教师更应该就学生实际的表现灵活调整课堂的进程。教师首先要激发全体学生对本诗的阅读兴趣,然后指导出大的探讨方向,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并主动质疑,教师在其中担导读、归纳、点评的任务,并对突发的问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
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教法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本课教学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3)手段——以生为主体,以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两体现:a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b体现教法,学法)
具体过程
(一)导入。
回忆杜甫的相关资料(朝代、字号、称誉等),并背诵《春望》,让学生说说杜甫所处时代的时局特征和社会状况。(投影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和解释)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投影本诗歌的基本节奏,标出压韵部分)
(三)品味语言。
本诗有两个突出的语言特色,一是用词生动,形象鲜明;二是结构严谨,层次井然。重点让学生品味诗歌中的精彩用词与语音节奏随情感变化有致变化的特征。
询问学生:“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四)师生讨论。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思考诗歌的内容意义。在其中贯通对难重点的把握。
1、把握诗歌的内容。
〖这里很多学生会问到“为”为何读wei的上声,教师可就这个问题解析诗歌的题目。
⑴问:由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单独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点拨:由题目看,可初步了解到这是在八月的时候,诗人因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写的诗。“为”在这里是“被”的意思。
⑵问: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么?联系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推测作者的境遇和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
点拨: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薄衾、夜雨使老杜甫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诗人当时非常贫困,这些可以从居所的简陋、茅草的难得、寝具的陈旧等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沉重。
2、思考诗歌的意旨。
〖在这部分,学生很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杜甫怎么不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住好一点的房子?”“杜甫那么有才华,又做过官,为何会落到这样的境地?”“他为什么不马上把茅屋顶修好,却束手看着床头屋漏?”“杜甫自己都那么惨,为何还要忧国忧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阅历特征,他们会不大理解杜甫为何自顾不暇还要为天下寒士忧虑,也不明白“广厦千万间”的理想在当时来说不可能实现,诗人却还是要抱以希望。此时可以就手展开讨论,认识当时社会状况和诗人的心境,感悟诗人的思想境界。
⑶问:面对这重重的不幸,换了主角是你,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而诗人的表现如何?
点拨: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
⑷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
(学生集体找出答案,并朗读之)
点拨:(略)
⑸问: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
点拨: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
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五)小结。
结合对本诗的理解,再次朗读诗篇。
①教师范读(富有感情的吟诵),并投影诵读要注意的节奏和重、拖音。
②学生借鉴教师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内容。
③学生共同朗读。
(六)能力拓展:时间允许的话,可安排学生对杜甫的其他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篇进行品读。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除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要体现延伸性学习思维,如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不幸或难过的遭遇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诗;让学生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为此诗写一个简短的读后感(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便是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所以,可安排如下作业:
①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咏本诗并背诵。
②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把你对此诗的感想写下来,200字左右。
③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不幸或难过的遭遇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诗。
六、几点说明
(1)投影片内容
本诗相关的字词注音及解释;
诗篇的基本节奏;
本诗的相关背景资料;
结构及内容的板书;
相关的思考与练习题。
杜甫的其它诗篇的鉴赏。
⑵朗读示范:教师亲自示范。
⑶板书设计(略)。
⑷时间分配:一课时。
(5)课堂教学特点:以读带解,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诗词五首》中的第一首,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茅草给卷走了,穷困的他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这课《诗词五首》,俱是见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能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生要学习其它四首诗词也就顺利得多。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代诗词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与诵读经历。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意象、意境。
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根据文本(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
二、说教法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选择诵读指导法、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体会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培养学生的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制订教法的依据上,考虑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圈点勾画、活动迁移等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获得个性化阅读的体验,通过诵读和理解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细节、品味语言与意象的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一个课时完成。
(一)课前准备:
新课标要求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杜甫的一生资料,制成知识卡或幻灯片,作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
(二)教学过程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环节有:情境导入——诵读品悟——活动迁移——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环节。
1、导入:
课件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flash在线课文欣赏朗读,在音乐与画面中,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无奈生活,领略万千的感慨,从而导出课题。
这一环节是为学生学习本课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教师创设诵读情境,对学生的解读加以启发诱导。
2、诵读品悟:通过“感知性地读—按要求读—鉴赏性地读”这三个层次的诵读,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借助于圈点勾画、探究讨论法等,突破重难点。
(1)探究性地读——学生自由朗读:1找出文中难读的字词,师生一起正音、释义。2教师范读,指导句读、节奏、重音、语调3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在诵读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诗歌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目的地读。1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谈论诗人的创作风格。2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查找的资料、学生很容易通过诗人的遭遇,得出现实主义风格的结论。培养学生知人论世,不“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法。第二小题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小组合作一般也能概括三幅画面来。引导学生明确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环节旨在分析细节、读出情感的能力。
(3)赏析性地读:
a、赏析生动传神的一系列动词,这道题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一般能解决。
b、把握作者“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解。学生可能只会从文本的意思去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c、朗读体会语言的美。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这题有一定难度,师生可以一起探讨:这是无法实现的。“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音。找生读后,评析,再读,最后齐读。
这个环节旨在突破重点,让学生融入文本,领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诗歌鉴能力。
3、活动迁移——“剧本改编”大会
这是授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再次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各显神通,将课文改编为剧本。
潘新和老师说,以“表现(说、写)为本位”语文教学发展观将成为21世纪中国语文界的共识。此项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诗歌到写作,把握住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4、小结
本文通过诵读带动鉴赏,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精神。
五、布置作业(依据大语文教学观和学生水平的不平衡性,使课堂上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1、熟读成诵。
2、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办一份纪念他为主题的手抄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有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同时在《诗五首》这课中,它也是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所以学好本诗对其它四首诗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决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合作,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四、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诗中有一种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共同商定,体现“以学定教”。
教师提示:根据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你们认为学诗歌重点应该学什么?在此基础上,归纳成两点。(做成图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诗词五首》俱是借景抒情或遇事感怀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其中情感特征最为炽烈、内涵最为深刻的一首。通过学习此诗掌握解诗之法,学习其它四首也就顺利得多。而且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和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名篇多了一份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我个人理解就是使学生对古诗文要“想读”、“会读”、“熟读”、“解读”。至于本课,字词知识不多,语言通俗,淡中见奇,意蕴深厚,所以计划以“熟读”、“解读”本诗为重点。
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与凝练。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吟诵、联想,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描写抒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诗歌的内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说学生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感悟”。因此,对学生的现状分析必不可少,本诗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年代,受经历与知识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鉴于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介绍背景,拉近和学生的时代距离。
2.范读、配乐朗读,理解作者的感情.
3.杜甫的其它诗作辅助理解。
三、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1.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的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教法
情境感染法:利用音频、视频创设学习诗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朗读感悟法: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把朗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读出内涵,读出情境。
问题探究法:问题要精当,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
阅读评点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并能从诗歌的内容和情境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思维。
迁移拓展法:根据教材的弹性和开放性把诗歌学习延伸到课外,链接到生活。对诗歌进行剧本改编和创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说总体教学构思
围绕目标,注重知识迁移。引导阅读,读中感悟,探究研讨,因材施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追求教师和学生和作品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学习活动为基本方式。通过朗读领悟、合作探究、质疑创造、拓展运用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增强语感,在质疑中学会创新,在探究中训练思维。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让学生的感受得到生命的绽放、灵感的闪现、情感的激荡、思维的碰撞、美感的激发、欲望的实现……学生有了精神发展的足够空间,确保课堂的效率与生命。
所以我设计了三大环节:
(一)、情境导入。
(二)、走进文本:以读为本,品读结合。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对诗歌不同角度的品读。
1.范读、自由读,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分段分组读,读懂内容,读出语气语调,读出自己。
3.默读、个别读,质疑问难,读出问题。
4.师生合作读,读出意境,读出情感,读出内涵
5.熟读成诵,读出体会。让读成为发现感动的方法,成为承载感情的载体,成为师生共同交流的平台。
(三)、走进生活,迁移拓展,延伸课堂。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首先作一段和诗歌相关的小诗,“秋风没有想到,茅屋被风撕去封面以后,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唐诗,就这么世世代代敞开着了,至今这些裸露着的文字,还在到处翻滚和飞扬。”利用多媒体制成音频动画,创设学习诗歌的情境。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教师导言: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今天,就让我们和杜甫一起走进中国文学史上的这块圣地,走进浣花溪畔的茅屋,来学习诗圣在这写就的不朽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播放杜甫草堂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频动画的小诗,创设学习本诗的课堂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通过教师的导入,把学生自然引入到学习本诗的意境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为深入学习、体会内涵作张本。
(二)赏析诗歌,走进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世界
1.作者和时代背景简介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忧国忧时,流传至今有1450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是我国诗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极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时代背景:公元759年,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西行,奔波秦陇,辗转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公元761年,不料,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2.朗读诗歌,增强语感,了解大意,整体把握
①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诗的字音、节奏、大意和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感情充沛的配乐范读,为整堂课浓厚的情感饱和度奠定了基础,增强课堂的感召力和号召力。
②学生自由读诗,把握字词。
③学生自己放声读诗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④学生个别朗读,师指导、点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初步体验诗歌的情感,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得到锤炼,欣赏能力得到提高为深入学习诗歌作铺垫。呜呜的风声,哗哗的雨声,诗人忧国忧民的高亢呼声,此起彼伏,交互错杂,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感情,进行朗读练习,品味语言与内涵
①指导学习第一节(八月秋高风怒号……)
生自由读诗,并用四个字概括内容,一个字概括诗人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秋风破屋——急)
进行朗读训练(以“急”为感情基调)
②以学习第一节的方式,分三组分别学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并评选出一个最佳学习活动小组。
明确探究内容:
每节诗都写了什么内容?(四字概括)
每节诗所表现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一字概括)
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和疑问吗?(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不同的思想交锋、碰撞,极大的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学生的灵智,学生的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求异求新的思想就会不由自主的迸出来。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合作,采用激励式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不仅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让学生知识有所增进,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有所释放。
③分组汇报学习成果,进行朗读训练和师生间的质疑、释疑
从学生的许多答案中选出最贴切的:
第二节:顽童抱茅——叹
师质疑:为什么是顽童?诗人感叹的是什么?
预期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写群童顽皮?
以“叹”为感情基调朗读第二节。
第三节:屋破难眠——忧
师质疑:你们从哪里看出是屋破难眠呢?诗人担忧的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怀和品质?
以“忧”为感情基调朗读第三节。
第四节:广厦庇寒——愿
师质疑:这首诗运用了许多对比词:“屋漏——广厦”、“长夜沾湿——风雨不动”、“俱欢颜——死亦足”,这些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预期学生质疑:这节中有个“呜呼”,第二节中有“归来倚杖自叹息”。“呜呼”与“自叹息”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吗?
[设计意图]这一步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朗读教学与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质疑、释疑,学生不仅亲历了体验——品味——赏析——评价的心路历程,而且实现了认知结构的迁移和整合,深化了认知、形成了能力、掌握了方法。激发了内心深处更大的情感波澜,提升了道德价值观。同时,合作探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
④品味语言,体会内涵
用词的形象传神。/内涵的丰富深刻。/对比词的鲜明突出。
⑤师生合作,分任务朗读诗歌。以“急—叹—忧—愿”的感情基调朗读全诗。
明确朗读要求:男生读第一节,女生读第二节,全班同学齐读第三节,师生共同读第四节。师读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时候,学生重复这一句,师读完后,学生把最后一句再重复一遍。
[设计意图]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境的基础上,在多种朗读方式的吟咏下,重唱式朗读设计,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课堂教学氛围也进入高潮阶段,为下一步学生自由谈论学习体会,发表个性见解酝酿感情。
4.诗歌主题升华
主题:表达诗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师质疑:在杜甫的诗歌中,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学生齐读这些诗句)
[设计意图]既加深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深入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悲壮形象,又在回顾、提炼诗句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
5.学生谈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和情感体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多元化解读诗歌。
(三)迁移拓展
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描写。
[设计意图]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实现和学生生活的对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从而实现艺术化的语文教学。
(四)结束语
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流逝的时光淹没了苦难的岁月,却淹没不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发高亢呼声。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他那舍己为人、至死不渝的决心,他那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忠心,如日月照千古,如苍穹闪星辉,永驻我们心中。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喊出诗人的理想,倾听诗人的心声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设计意图]感受诗人形象,体会诗人情怀,强化诗歌主题。使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情绪的感染,收到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的教学效果。
(五)作业
假如杜甫真的来到我们面前,他肯定能用他那美丽的诗篇歌颂我们的新生活。请你以杜甫的口吻写出新时代的新景象,新感受。(文体不限)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思想内容情感脉络
秋风破屋急
顽童抱茅叹
屋破难眠忧
广厦庇寒愿
设计说明:此板书设计从整篇诗歌内容入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即体现了诗歌的思想内容,理清了诗歌的情感脉络,又突出了诗歌的主题思想。简单明了,形象可感。使学生轻松理清学习诗歌的思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5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及“歌”的体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感情。
4、背诵诗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颗颗夺目的明珠,其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深受人们喜爱。
二、呈现教学目标
三、介绍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因其做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人格高尚,忧国忧民,诗艺精湛,又称“诗圣” 。著有《杜工部集》,著名的诗篇有《三吏》、《三别》等。
四、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五、解题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通称“歌行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这首诗因“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歌”,这是一首即事抒情诗。
六、合作译读,读懂诗歌大意
1、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3、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每一小节的内容,并尝试给每一小节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
1、读准下列加点字
怒号 挂罥 长林梢 庇 突兀 布衾 三重茅
塘坳 飘转 俄顷 丧乱 广厦 见此屋
2、解决疑难字词。
秋高:秋深 忍能:竟忍心 俄顷:一会儿
丧乱:战乱,特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彻:通宵
安得:哪里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子 庇:遮蔽,保护
俱:都 突兀:高耸的样子 见:同“现”。足:满足。
3、分析诗歌内容
加小标题
秋风破屋 卷走茅草——痛惜焦急
群童抱茅 诗人叹息——无可奈何
屋漏床湿 彻夜难眠——悲痛凄苦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博大胸襟
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 “怒号”
A、群童抱点茅草,杜甫为何称他们为“盗贼”?
诗人因为“老无力”而“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这茅草对诗人来说又事关生计,这自然会引起诗人的怨愤。
这是作者的激愤之词,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
反映了四海困穷的现状
B、“归来依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叹自己之苦,茅屋被秋风所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国家的命运。
C、合作探究:
①、这首诗的前三段以叙事为主,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感情,而是寓情与客观描写之中,说说前三段在叙事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写诗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痛惜焦急
写南村群童抱茅的情景 无可奈何
写诗人屋漏又遭连夜雨,长夜沾湿难入眠的痛苦。悲凉凄苦
②、最后一段,诗人直抒胸臆,写诗人的理想和愿望.这一段与前三段的叙事有什么联系?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七、自由选读,描绘诗人形象
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用“当我读到这里时,我仿佛看到了”的句式说话。
例:(朗读第1小节)当我读到这里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看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一层地卷去,洒落在江郊,焦灼与怨愤分明写在他的脸上。
八、吟哦讽诵,品味诗中情感
听读录音,放声朗诵,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九、知人论世,体味诗人苦痛
阅读“安史之乱”中杜甫所写的诗句,体味诗人“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心中苦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十、思接千载,感受爱国情怀
拓展: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 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十一、生活链接
杜甫生活在唐代的动乱年间,他对国家的关心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在当今安定繁荣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因为是诗词,所以本文的语句显得更加含蓄,跳跃性也更强,单从词的字面上看,学生就不易读懂,更不要说能领悟到包含在每个画面后的忧患之情了,因此本文的教学光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本文,还要借助网站资源的帮助,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来感受作者的复杂感情,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
2、深刻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作者复杂的情感,把握他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方法]
诵读体味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web课件。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富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说明】:用《昭君怨》做背景音乐,首先为课堂创设出一种凄美、哀怨的的氛围。
二、作者追踪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三、草堂听雨
1、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
2、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
3、齐读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说明】:通过听配乐朗读录音和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置身于诗词的意境中,帮助他们把握读音,感知内容。
四、品味探究
A、研读赏析第一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是如何描写秋风的?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
讨论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讨论明确:“吹”字不能写出风的力度;换“掀”吧,似乎又表现不出茅草的动态。要想既写出风的迅猛,还又表现出茅草的动态的字,“卷”字更形象、更有力。
3、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后面还有“飞”—“洒” —“挂” —“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4、给此段加一个什么标题?(秋风破屋)
B、研读赏析第二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当看到茅屋被秋风所吹毁后,诗人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2、茅草被一群儿童抱走了,孩子们为什么要抱走茅草?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憔悴。
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5、给此段加一个什么标题?(群童抱茅)
C、研读赏析第三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茅屋被吹破后,诗人最怕的是什么?
2、看看第三诗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大家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锤炼的功夫。
3、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好呢?(夜雨湿屋)
D、研读赏析第四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
2、漫漫长夜,诗人在想些什么呢?
讨论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你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呢?(祈求广厦)
4、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板书)。
五、拓宽训练
1、谁能再说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
明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2、你还知道其他人的忧国忧民的名句吗?
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全诗
2、将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学过许多大诗人杜甫的诗歌,那么你又对杜甫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发言)
好,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河床逆流而上,回到一千二百年前,去成都浣花溪畔座简陋而破旧的杜甫草堂,一起去触摸这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爱国之心。
(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诗体知识
1.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又被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3.诗体知识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三)指导朗读,整体感知
1.扫除字词障碍
2.播放本诗的配乐朗诵
3.指导学生朗读
(四)深入课文,疏通文意
1.诗歌翻译
2.精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段内容。(板书体现)
3.从一到三两节中任选一小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说说你所想象到的画面。
(五)问题探究
1.精读一二三节,并赏析揣摩诗人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2.“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学生小组讨论)
(六)情感升华
再读文章,读出诗人的愁苦,读出诗人的潦倒,读出诗人的痛心、痛惜、痛苦,读出诗人发自肺腑的祈盼,读出他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1.读准读熟读出情感。
2.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读出本诗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崇高理想和博大胸襟。接受诗人感情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还记得杜甫的诗篇《春望》吗?
生答:(回忆)
师:让我们在背诵中去重温那段历史吧。《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开始背。
生:齐背。
师:“杜甫是民族的脊梁”,鲁迅说过。今天,让我们再跟随杜甫的脚步走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去感受他崇高的精神。想要走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近杜甫。
学生:你为大家读出关于杜甫的简介。
学生:你为大家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
师:学习这首诗歌,有三个目标,请大家齐读出来。
(一)读准读熟读出情感。
(二)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师:朗读是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我们先来把这首诗读准,读顺畅。
老师先来范读,同学们认真听,注意生字词。(丧、厦、见的读音)
大家每人自读两遍,力求顺畅。
读顺了吗?我请一位学生来试一试。
师:(评价学生)大家已经读得很熟了,我想大家已经
看出这是一首叙事诗,那么叙了什么事呢?想表达什么感情呢?请带着以下问题自学本诗。
二、出示自学提纲:
(一)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二)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每节诗的内容。
师:请大家自学五分钟,可以讨论。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交流。
师:——(学生)你来说第一题: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学生),第二题给你秋风卷茅
群童抱茅
长夜沾湿(沾湿难眠)
大庇寒士(祈求大厦)
师:大家都已经看出来了,前三节叙事,后一节抒情,在此过程中诗人内心一定经历了起伏变化,让我们与诗人同行,去感受他的博大胸怀吧。老师给大家8分钟时间,带着以下问题继续自学。
1.深入探究第一二节诗,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来。
2.若是你处于屋漏遇雨,长夜难眠的境况,你会想些什么?诗人是怎么想的?
3.反复诵读第四节诗,揣摩用词上和情感上有什么变化,联系全文,你认为杜甫是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适当参与学生的讨论。
师:——(学生)你先说说与诗人同行,第一二节诗你读出了什么情感?
师:(可能需要引导)秋风卷起茅草,忽高忽低,上下翻飞,飘飘忽忽,落在地上的被一群孩子给争着抱走了,诗人是在欣赏吗?(揣摩感情要进入角色,头脑中有画面感。)
引导生答出:痛惜,无奈,焦灼,窝心。
师:能否试着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呢?
生读。
师:屋漏就怕夜雨天,诗人却遭遇了,与诗人同行的你,能感觉到诗人的几重痛苦呢?
师(引导):可以按时间段来考虑:过去?现在?未来?
(安史之乱的痛苦,现在亲人和自己生活的苦,想想别人都不容易的苦,将来未知的痛苦,)苦得只能“叹息”,只能无眠。
谁尝试着把感情读出来?
生读。
师:诗写到这里呢,事已经叙述清楚了。文章也可以结束了。假如你就不知道有第四节。而你呢就是此时的杜甫,实话实说,你会怎么想?
师:大家说之前呢,我先说说我怎么想的。我是一个普通人,我有着普通人的情感,我要是杜甫,我会抱怨,会委屈。你想啊,我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士大夫家庭,我有才能,我忠君爱国,我积极用世,我还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什么意思呢,就是辅佐皇上像尧舜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世风淳朴。可我为何仕途失意,经常遭遇坎坷?
生说:担心怎么活下去(现实派)
我会咒骂,该死的安史之乱,不长眼的老天爷(诅骂派)
我会沉默不语(抑郁派)
我会想天上下点钞票吧(幻想派)
再借再建(执着派)
师:诗人杜甫怎么想?第四节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大声把它朗读出来吧。
生齐读。
师:同学们不知道注意了没有,本诗节用词上有什么变化?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变化吗?能否分辨出有哪些感情。
生说用词上的变化。表达感情喜悦,坚决果断的词。
生说感情上的变化。一改前三节诗的痛苦、痛惜、无奈、凄凄惨惨戚戚,转而兴奋阔大坚决。
这些情感有:由己推人,忧国忧民的宏大理想。
还有: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
师:谁能带着感情把这节诗读一读。
生读。
师:够壮,但大家想:杜甫的`这种愿望在当时能实现吗?
那还有点什么感情成分呢
生:不能,有点悲。
师:那要读出悲壮来,大家齐读,老师来为大家铺垫感情。
曾经经历过“国家地震”的爱国诗人,亲眼目睹了国都破败,只有山河存在的惨状,曾经经历过长久离散的杜甫,“家书抵万金”是他最真切的表达,如今他为了这几根茅草而痛惜痛心,漫漫雨夜,看着自己最心爱的孩子盖着又破又硬的棉被,心如刀绞,彻夜难眠。国事让他痛,家事让他苦,他苦的都拧出水来了,他无语,他委屈,抱怨,咒骂,都可以理解,偏偏他却发出了让人读来潸然泪下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预备齐读。
师:我有几次就是这样读者想着,忍不住热泪盈眶,感觉心灵得到了净化。还有谁想净化自己的心灵。
生读
师生和读。
师:现在呢,杜甫是怎样的诗人形象大家已经很清楚了。
生:我认为诗人……
生:我认为诗人……
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是伟大的诗人。
记得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大家都知道具有这种伟大情怀的人自古以来层出不穷。
生齐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愿天下无饥寒”——白居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谭嗣同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师:他们正是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所以我个人认为杜甫的叹息是高贵的叹息!杜甫无眠是不朽的无眠!杜甫的呐喊是壮美的篇章!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的诵读他的诗篇作为这节课的结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难点:
一、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二、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3、研读第一节。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
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
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
4、研读第二节。
指名朗读第二节。这节写了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群童抱茅)
你认为群童抱茅的原因是什么?(修自家房屋,烧火,铺床……)
“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的是什么?(叹息自己遭天灾人欺,更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
(提示:“不为困穷宁有此?”——《又呈吴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
(课堂上来不及提这些了,关于叹息什么,只以“诗人究竟叹息什么,读完全诗,大家自然会有全面的理解”带过。
5、齐读第三节。“长夜”仅指诗人笔下这凄风苦雨的秋夜吗?(“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
请概括这节内容。(长夜沾湿、长夜难眠)
诗的前三节写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和沉重悲苦的心情,让我们再齐读前三节,体会诗人的感情。(生齐读)
6、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
7、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这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忧国忧民)
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饱经磨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国。甚至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弘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襟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杜甫的这首诗之所以光焰万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于此。
(*可选环节:请同学们带着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饱含感情地朗诵全诗。)
三、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作者的人,读作者的心。读作者的思想,读作者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演示文稿:杜甫像)
四、小结: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可选环节: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诵。)(演示文稿:杜甫诗意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书法作品,链接瞿弦和朗诵录音)
五、作业:
课下背诵这首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进一步体会杜甫诗叙事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难点:杜甫诗作的叙事精炼,风格沉郁顿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解题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 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三、 欣赏图片
四、 读课文
五、 理解赏析第一节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5、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怎样呢?秋风卷茅板书
六、 理解赏析第二节
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交瘁啊。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群童抱茅 板书
七、 理解赏析第三节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宵屋漏
3、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板书
八、 理解赏析第四节
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祈求广厦
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九、小结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十、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你知道哪些?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兵车行》《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犹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十一、诗文积累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知道哪些?
得万安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白居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相关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范文10-1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6-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10篇08-0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2-08
改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文02-0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赏析08-0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诗原文07-04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背景08-08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学赏析08-0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诗鉴赏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