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岳阳楼记》优秀说课稿

时间:2021-06-30 09:09:5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岳阳楼记》优秀说课稿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优秀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岳阳楼记》优秀说课稿范文

  《岳阳楼记》优秀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27课。它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表达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文章句式长短错落有致,大量使用骈句,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岳阳楼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虽然冠名为“记”,实际上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登临游记,而是借题发挥,表现作者在政治失意中旷达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表达了自屈原以来文人士大夫兼济天下一脉相传的报国情怀,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教益。其语言骈散结合,表达方式灵活,是一篇融景美、情美、语言美、思想美为一体的千古美文,是很值得我们品味和探究的。

  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课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及课下注释全面的特点,我把教学的重点设为:引导诵读,理解文本。难点则预设为:理解作者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抒写复杂的情感。这是因为学生受到年龄,阅历和人生经验的局限理解起古代迁客骚人的感情会比较困难的缘故。

  二、目标分析:

  (一)三维目标确定: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掌握稳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虚词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的特点。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反复朗读,品味意境,读出情感,领会本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理解文中的主旨句,激发爱国热情,胸怀天下,做一个大写的人。

  (二)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初二学生,通过将近两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一定地阅读文言文的方

  法和必要的知识积累。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并懂得一定的朗读技巧。这篇文章较浅易,对于文章的主旨句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还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本文的语言极尽音韵节奏之美,不反复吟诵则不能尽其兴,因此,不同形式的诵读将贯穿整个授课过程,以读促学,以读生情,以读明理。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探究基本知识,将授课的侧重点放在鉴赏阅读上。

  (三)、教法学法分析

  1、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重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①朗读法:为了营造氛围,实现教学最优化。而且这篇美文意境博大精深,极富感染力,所以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名家配乐朗诵,并以岳阳楼风景图片为背景,营造出诗意的学习氛围。

  ②点拨法:利用本文的语言优势,进行朗读技法点拨,引导学生诵读,提高其朗读能力。

  ③讨论法:结合课文条理清晰,文意浅显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探究文本的结构及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2、学法

  ①反复“读”。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博大胸怀,并从中发展自己的朗读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在学习中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理解的能力,所以,我在赏析环节充分利用勾画和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六个环节。

  (一)、教学准备阶段。作好课前铺垫,培养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力。

  (为了让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同时,为深入学习文本奠定基础)我要学生:

  1、利用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课文;

  2、分为两组查找资料:一组搜集有关岳阳楼的资料并将它写成《“岳阳楼”导游词》;另一组搜集范仲淹的有关资料,并整理成《走近范仲淹》。学生要充分利用教材、图书馆、网络等。

  (二)、教学活动阶段。关注学生个体体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第一,主体参与,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导入新课。为了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拉近学生与学习对象的距离,提问:我国有四大名楼,其中我们湖南就有一座,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岳阳楼)同学们想到岳阳楼一游吗?那就请我做大家的导游吧!利用多媒体有关资源介绍岳阳楼。同学的解说,优美的背景音乐,把学生带入了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岳阳楼。

  然后再利用名言“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引出课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理解作者感情,我再次设问:范仲淹是怎样一个人,你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

  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重点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作者感情,播放名家范读,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作者记了岳阳楼的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呢?并找出文章主旨句。声情并茂的朗读,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阳楼,使学生完全置身于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岳阳楼中,学生能初步感受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第三,选读、美读,把握作者感情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先说说对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再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理解的。最后让学生美读文本,融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选第三、四、五段探究朗读。选择相同段落的可组合成学习小组。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分角色对比美读(探究第三段的同学读第三段,写景句男生读,抒情句女生读;探究第四段的同学读第四段,写景句女生读,抒情句男生读;第五段全体学生读,男生读问句,女生读答句)。

  第一、二段的理解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问题是:

  1、剩下一、二段写了什么?它们与主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2、你认为该怎么朗读?学生分组探究朗读。学生汇报朗读,师生点评。

  第四,齐读、美读,读出感情

  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感情,进一步受到情感熏陶。我用抒情的语调激发学生朗读激情:同学们,想象我们登上岳阳楼,眼望浩浩汤汤的洞庭湖,一起来表达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心声吧!打开多媒体“背景资料”中的“背景音乐”,学生一起配乐美读全文。

  第五,联系生活,畅谈忧乐观。

  为了让学生实现与自我的对话,完成自我价值观的提升。于是,我说:同学们,父母不理解时你痛苦过吗?与同学发生不愉快时悲伤过吗?学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请以“时,我想对自己说……”说一段话。

  第六,拓展思维,丰富知识

  为了拓展学生思维,丰富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我将学生分为四组,要求每一组都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分别探究:(1)、我国四大文化名楼特征;(2)、与四大名楼相关的诗文;(3)、二至三位名人的人生观;(4)、与岳阳楼洞庭湖名胜比较,谈谈如何开发与利用东江湖的旅游资源。然后安排学生在第二课时交流,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能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厚底蕴,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对东江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的探讨,开发了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树立从建设好家乡到建设好祖国的崇高理想。

  板书设计:

  我考虑以“事、景、情、理”四字为主线,并截取文中相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板书,对应整齐,一目了然。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事滕子京谪守

  阴——悲

  景情

  晴——喜

  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效果分析

  本次教学使我认识到: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的合理运用,能一改沉闷的课堂,使之图文并茂,声情并茂,活力四射。它能创设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生灵动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养素同时受到熏陶,使新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面对教育的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大胆尝试利用、挖掘、拓展并整合教学资源,尽可能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包括使用简捷方便的多媒体,优化教育过程,激活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岳阳楼记》优秀说课稿2

  一、【教材说明】

  本节课选自“苏教课标版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0课。

  二、【教学与学习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过程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本文所表达作者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的含义。

  2、培养学生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四、【本节课设计思路】

  1、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试图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通过配乐朗读欣赏、学生自读等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本文。

  3、教学时间安排三课时,其中第一课时通过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引入“洞庭湖”、“岳阳楼”地理位置以及有关资料引入本文,然后通过“配乐朗读”、学生“四读课文”等环节,了解、掌握本文的字词、中心句、课文结构以及“对偶句”、“多种写作手法综合运用的写作特点”等知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PowerPoint)

  (利用长江简图将“洞庭湖”的地理位置明确显示出来,配洞庭湖、岳阳楼图片及文字资料,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解说词)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长江以“宜昌”为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以“湖口”为中游和下游的分解线,西起“各拉丹冬”,东入“东海”。中游有“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进入长江中游后,图中“宜昌”东侧的大红圆点处就是“洞庭湖水系”流入长江的地方,也是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的“洞庭湖”的地理位置。“洞庭湖”承载着长江许多支流的来水,对长江起着重要的调蓄作用。

  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自古以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留下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岳阳楼耸立于“洞庭湖”畔,与“洞庭湖”相互辉映,为“洞庭”风光添上了绝妙一笔。

  今天,咱们共同走进美丽的“洞庭湖光”,领略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之一岳阳楼的风采。

  2、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等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被千古传唱。《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3、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谪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

  4、岳阳楼介绍(视频)

  主要介绍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历代修建史以及现在岳阳楼风貌。同时介绍了岳阳楼中历代文人墨客所留下的名句,包括本文所要学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5、课文配乐朗读欣赏

  运用Flash课文朗读课件,让学生在优雅的古筝曲中欣赏课文,初步感受本文的“美”。

  6、【一读课文】——主要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要求: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二读课文】——主要目标“读懂文句”

  要求: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注意下列词句的读音、意思:

  字音:谪(zhé)属(同“嘱”zhǔ)霪(yín)

  霏(fēi)樯(qiáng)楫(jí)

  冥(míng)谗(chán)偕(xié)

  实词:(名词)赋、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衔、把。

  虚词:以、夫、斯、其、微、则、然则、得无。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想一想】出示两个问题: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本文可以分几个部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记缘起。着重说滕子京的政绩。

  第二部分(第2—4段)写洞庭湖之大观及骚人迁客的“览物之情”,是全文主体。

  第三部分(第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全文主旨在此提出。

  通过想一想环节,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知道本文中心。

  通过“想一想”环节,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知道本文中心。

  8、【三读课文】——主要目标“对偶句赏析”

  《岳阳楼记》词藻华丽,音韵铿锵,多用对偶句以写景状物。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对偶句”,并体会这些“对偶句”对写景状物所起的作用。

  对偶句“衔远山,吞长江”赏析

  这个对偶句由两个动宾语组成。动词“衔”、“吞”相对;形容词“远”、“长”相对,名词“山”、“江”相对,对仗极工。六字写洞庭湖,是粗线条的大写,极壮阔,极见气势。从修辞看,既是对偶,又是拟人。试想:湖中之山那么远大,却像把一片饼干衔在嘴里一样;万里长江却可以把它一口吞下,形象多么生动,气势多么磅礴。六字描绘“横无际涯”的洞庭,堪称绝唱。

  对偶句欣赏: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本文所运用的对偶句,不仅对仗工整,含意深刻,且句法变化多样,多姿多彩。这一特色和全文其他因素共同组成这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佳作。

  9、【四读课文】——主要目标“写作手法初探”

  本文虽是状物抒情散文,但在写法上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顺理成章地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要求学生读课文,找出本文采用了哪几种写作手法。

  本文是作者受朋友之托而写,所以文章有对朋友政绩的叙述,有对岳阳楼景观的出色描绘,有对谪居感受的抒情,更有对人生处世和政治抱负的议论。而这一切都结合得那么和谐那么自然,使记叙为描写服务,描写又为抒情服务,抒情又为议论服务,达到表白心意的目的。

  10、课堂小结

  《岳阳楼记》流传久远,固然是由于作者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臆历来为人们所赞颂,同时也由于作品中表现了一种非凡的辞采魅力,令人一读一叹,百读不厌,引入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的内容,结束本课的学习和教学任务。

  附:【板书设计】

  宋山

  相关链接:说课稿九年级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