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3-28 09:59:3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汇总八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课内容简介: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20课《纸船和风筝》,是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

  二、教材解读:

  (一)文本解读:

  《纸船和风筝》讲的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故事讲了小松鼠和小熊因为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后来又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吵架,最后两人互相体谅,互相宽容,又和好如初。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学习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对于这样一篇文章,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通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自悟、从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

  另外本篇文章有两大特色:首先这是一篇童话色彩浓郁的文章,生动有趣的场景和通俗浅显的语言易于让学生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其次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如:“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通过对此类语言的学习,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更好地沟通。

  (二)、文章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作用

  第五单元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写的。从识字五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本篇课文是本组教材中的第四篇课文,通过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与人沟通。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这8个要认识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会写8个字,这8个要会写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词语“快乐、幸福、飘荡、漂流、难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之情。

  3、抓住“松鼠高兴得哭了”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从而使学生明白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二)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这8个要认识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会写8个字,这8个要会写的生字是:坏、松、扎、抓、祝、福、句、幸。理解词语“快乐、幸福、飘荡、漂流、难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

  教学难点:抓住“松鼠高兴得哭了”这句话,引导学生体会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从而使学生明白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四、设计理念:

  1、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2、为学生创设多种语文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美性服务。

  五、教学设计:

  (一)、实物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1、教师一手拿折好的纸船,一手拿着风筝:“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板贴实物纸船和风筝。

  2、板书课题:20.纸船和风筝

  3、指导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纸船和风筝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情境,构建一个个引力强劲的磁场,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探知欲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读生字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在游戏中巩固生字,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请学生说说读了课文后你读懂了些什么?

  (三)、读文识词,通读理解。

  1、学习1—6自然段

  (1)自读1—6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

  (2)指名交流。师随机板书:快乐、幸福

  (3)指导朗读“祝你快乐”!“祝你幸福”!当小松鼠和小熊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上这两句话的时候,心情会怎样呢?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

  (4)指名读,小老师读,齐读。

  (5)齐读1—6自然段。

  2、学习7—11自然段

  (1)自由读7—11自然段,小松鼠和小熊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2)指名交流,随机板书:飘荡、漂流,分别写在纸船和风筝的实物下方。

  (3)联系实物,比较识字“飘、漂”,你是怎么记这两个字的?

  (4)用“飘荡、漂流”造句。

  (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实物,联系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区分同音字“飘、漂”的形和义,并且力求做到识用结合,用“飘荡、漂流”造句。)

  (5)指导朗读,读出小松鼠和小熊难过得心情。

  师:小松鼠和小熊为了一点小事吵架,心情一定很——

  生:难过、伤心。板书:难过

  谁能读出小松鼠和小熊现在的心情?

  (6)指名读,齐读。

  (7)最后他们和好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出示:“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指名读,小组读。

  (8)齐读7—11自然段。

  (四)、解决难点,深入理解。

  1、指名读11节,既然小熊愿意和小松鼠和好,小松鼠应该很高兴,为什么还要哭呢?而且是高兴得哭了,他又在高兴什么,哭什么呢?

  (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这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可能会多样化,也许小松鼠是在为小熊又愿意和它做好朋友了而高兴,也许它是在为自己首先和小松鼠和好而高兴,也许它是因为害怕小熊还愿不愿意和它做好朋友而哭泣,也许它在是担心小船会不会顺利被小熊收到而哭泣……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

  2、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齐读11节。

  3、如果你是小松鼠,现在你会在纸船里写点什么呢?生试写1到2句话。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内心的童心童趣被激活了,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适时地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写一写,既是对文本的补白,又是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平台。)

  4、汇报交流。

  5、齐读课文

  (五)、巩固生字词

  1、指导学生把词卡贴在黑板的大树上,摘下来领读、齐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读。

  【把词卡贴在黑板的大树上,摘下来领读、齐读,在读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

  (六)、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2、小组合作,互相评价。在生字中找你认为写得好的字,冲它笑一笑,或再高兴地读一遍。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

  (七)、作业:

  1、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好朋友听,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心意。(把学到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好友听,这也是对语言运用的绝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会得到同步的发展,给学生创设了语文实践的机会。)

  2、每篇积累

  让学生从本课中找到喜欢的词句,并记住它。【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课都让学生去发现好词、好句,并记住,既可以在日积月累中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又能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的好习惯。】

  (八)、板书设计

  20、纸船和风筝

  快乐 幸福 纸船和风筝实物

  飘荡 漂流

  难过

  高兴得哭了

  设计理念:板书上的这几个词,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把小熊和小松鼠心情变化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很快能理清文章脉络,放在黑板上学生反复识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难忘的八个字》一文讲述了“我”由于模样丑陋遭人嘲笑产生自卑心理,后来在一次耳语测验中伦纳德老师对我说了八个字“我愿你是我的女儿 ”,从此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鼓起“我”生活勇气的故事。透过这个小女孩的心理感悟,赞美了一个懂得怎样去爱护、抚慰受伤的童心的优秀教师,启迪人们应该付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阶段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我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巩固认读词语。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

  2、抓住重点语句,反复品读,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伦纳德老师善良、慈爱的美好心灵

  2、体会师爱的伟大和无私,受到爱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语句,反复品读,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伦纳德老师善良、慈爱的美好心灵,体会师爱的伟大和无私,受到爱的启迪。

  教学难点:

  读懂伦纳德老师为什么要说这八个字?这八个字为什么令“我”终生难忘?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的设计理念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感悟思想情怀,在读中启迪学生心智,在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的设计思路是牢牢扣住“难忘的八个字”这个关键,利用创设情境,想象说话,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唤起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学生逐步形成与自己以往经验相适应的“理解”内容;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词句去体会小女孩、伦纳德老师外貌描写所透示出来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渗透抓人物特点写人的写作方法;通过抓关键词、有效对话、感情朗读等形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最后拓展延伸,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爱的神奇,同时让学生在理解“爱的行动”中受到感染,学会感受身边的爱,知道如何去让生活充满爱。

  语文新课标对中年级段阅读方面有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据此要求,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问促读,以读为本,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换位思考、想象说话”来理解课文内容;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实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语言为学生创设读的情境,激发读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掌握边读边批注圈点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巩固词语认读。

  学生在复习认读词语的同时,回忆上节内容。

  (二)品读课文。

  1、听录音,感知全文。

  2、学习伦纳德老师的外貌描写。

  以提问:“伦纳德老师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吸引学生去书上找内容,阅读感知伦纳德老师的美丽、慈爱,指导朗读,读出对她的喜爱。

  3、学习小女孩的外貌描写,理解小女孩的内心感受。

  学生找到关于小女孩的外貌描写,说出自己对她的印象,假设学生自己是这个小女孩,感受她的心情。

  创设语境想象小女孩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理解她的内心,走进她的生活。

  4、感知我与伦纳德老师之间不一般的故事。

  默读3---7自然段,概括故事内容。

  联系小女孩以上表现体会小女孩听到“我愿你是我的女儿”后的感动,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想象小女孩以后的生活、学习。

  5、你想对伦纳德老师说些什么?你最难忘老师做的哪件事?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爱。

  (三)升华爱,知道如何表达爱。

  配图配乐,教会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爱。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

  对教材的简要理解分析

  这篇课文出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该单元虽然体裁不同,但都是要让学生学会怎么去爱。

  文章《自己去吧》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寓有童趣。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不要有依赖性的好教材,是一篇以故事为主的文章,文章主要讲的是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们带它们的孩子去学会生活的本领。小鸭想请妈妈带它去学游泳,鸭妈妈鼓励小鸭自己去游,知道自己学会游泳以及小鹰想请妈妈带它到山那边看美丽的风景,鹰妈妈也鼓励小鹰自己去看,最后成功了。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确立的教学目标及理由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文章在本单元的地位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从小刻苦锻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确立的教学重点及理由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确立的教学难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

  这篇课文所授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反复理解这几个自然段,理解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作为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对重点句的品读与体会。学生体会到了“自己去吧”这个短句的含义,由此可以体会到鸭妈妈和鹰妈妈的用心。利用重点句词的品读与体会达到对难点的理解把握。

  选择的教学方法及理由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保准》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法:由于学生比较喜欢提问,老师则要多鼓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小鸭和小鹰问什么想要学会本领呢?鸭妈妈和鹰妈妈问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呢?这些问题都可以引发学生讨论,自由发挥,是他们对学习此文章有良好的兴趣。

  2、品读法:这篇课文情感渲染的高潮是两次成功,我在这里会让学生采用齐读、默读品尝这两次成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体会自己动手的含义,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美好的感情,提升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话故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教师讲《自己去吧》的故事或听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听清楚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听完故事之后说说:

  1、这个故事讲了两种小动物的什么事?

  2、主要是在谁的帮助下成功的?

  3、质疑,读了课题,也听了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初读课文,图文对照。

  1、看拼音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要读准字音。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标上序号。

  3、检查自学情况:

  (1)、识记生字词。

  (2)、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分段朗读课文。

  (3)、评议朗读情况。

  4、图文对照,说说课文哪一段写第一幅图的内容?哪一段是第二幅图的内容?

  、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分小组学习讨论:口头组词,看谁组的多?教师巡视辅导。

  3、认清字形,记忆生字。

  (1)、用熟字加偏旁识字。(加一加)

  (2)、用熟字去掉学过的偏旁认记。(减一减)

  4、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时,仔细观察田字格。

  (2)、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自”、“己”、“东”、“西”。

  (3)、学生练习时,注意写字姿势。

  (4)、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图文对照,讲解课文。

  1、自读自悟,领会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

  (1)、出示挂图第一幅。

  (2)、自己再联系读读书中的句子,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3)、全班讨论交流。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5)、启发学生想想小鸭刚下水时心里会怎么想?

  (6)、分小组练习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2、学习第二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

  (1)、读小鹰和妈妈的对话,体会句子的意思。

  (2)、观察图,读句子,体会妈妈为什么让小鹰自己去?

  (3)、师小结:小鹰也是在妈妈的训练下,慢慢地学会了飞翔。只有很好地掌握了飞行技术,才能够在蓝天上自由飞翔。所以说,无论是谁都要从小学好本领,打好扎实的基础,长大了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

  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是我们大家都受到了一次教育,只要你肯努力去做,不怕困难,就能学到本领,增长才干。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们会有更深的体会。下课后,大家可以在一起互相交流,你向小鸭、小鹰学习什么?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通过导入新课,质疑课题。初读课文,图文对照。学习生字词。图文对照,讲解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课文。总结全文的环节。到达了为文章扫清文字障碍,对字词的积累,提出所学重难点。考查学生时,第一课时的学习程度,利用提出问题,让同学们通过自读,通过自读了解全文,使学生自读时有重点的把握了解点,让学生能抓住重点理解事件。在此环节运用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在图文对照,讲解课文环节中运用讨论法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范读中让学生感受自己去吧的含义。在熟读课文中利用品读法,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总结中,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只要你肯努力去做,不怕困难,就能学到本领。

  板书设计及意图

  自己去吧:鸭妈妈——————→小鸭————→游泳

  (自己去吧) (学会)

  鹰妈妈——————→小鹰————→飞翔

  (自己去吧) (学会) (关爱他人)

  意图:本文由鸭妈妈、小鸭、游泳,鹰妈妈、小鹰、飞翔的过程讲起,在学会游泳和飞翔中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因此我采用了词语式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课堂所讲重点,使学生一看即懂,看到板书就能够明白所讲内容及文章重点。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一篇课文《观潮》。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 说教材。

  《观潮》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课。这组课文是围绕“自然奇观”的专题来写,《观潮》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通过作者对潮的生动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更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大自然那种魔术般的神奇。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为了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重点词句、重点语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认为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地3、4自然段。

  4、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难点:突破体会课文中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二、 说教法。

  本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

  三、 说学法。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在自主能动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快乐,因此,我将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进行学习。

  四、 说教学过程。

  根据我对学生的了解,我认为本课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讲了什么,引导学习生字,并且学习第3、4自然段。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由于时间关系,我着重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图。

  (一) 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就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因为我们这里远离大海,可能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所以我就以课件的方式播放钱塘江大潮的画面,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教师解说: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找出答案。

  板书:观潮 (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疑问、矛盾的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是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有效途径,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检查预习情况,学习生字。

  中年级学生在课前已经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接下来

  老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1、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出现本课的生字词,以检查的形式,指名学生读一读,当读到“罩”时教师强调翘舌音读到位,读到“鼎、崩”时强调后鼻音读到位。接着,让学生齐读巩固字音。

  2、让学生说说那个生字记起来有困难,如“鼎”字,笔画复杂,字不常见,我用字理来讲,“鼎”是古代煮东西的锅,上部装东西的部分演变成“目”,下部的三根支架演变成下部分,如果不用字理来讲的话学生很难理解。

  3、让学生通过开火车读、赛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巩固生字词。这样,多种形式的读,既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一评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在这评价的过程中,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评价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即观潮的顺序。 (教师随机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头过后)

  这样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了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中、潮来后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后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他们汇报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体现他们自己从课文获取知识的过程。

  (四)品读重点段,深入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这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语。

  2、引导学生结合第一幅插图理解“人山人海”的`意思,并说说“人山人海”说明了什么?

  3、再读:体会江面的特点和人们此时的心情。

  (五)感情升华,拓展训练。

  想想假如你在场会是什么心情?

  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六)指导书写。

  中年级的教学目标主要是:1、独立识写课文生字,能掌握大部分生字;2、通过老师指导,能够掌握难写、易错的字。所以,在这一课我就重点指导“蒙、薄、昂”这三个字,“蒙”中间的短横不能丢,“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昂”下半部分的左边不能加点。

  语文教学是一项常做常新的艺术,我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希望各位评委老师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将虚心接受,认真思考,以求进步。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第11课《狐狸和乌鸦》。

  一、教材分析: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简单,语言浅白易懂。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了乌鸦嘴里叼着的一片肉。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狐狸骗肉的过程,形象地告诉我们爱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课文共八个自然段。前三段讲狐狸和乌鸦是邻居,乌鸦为孩子们找到一片肉,狐狸看见了想吃乌鸦叼着的那片肉。第四至八段讲狐狸是怎样用花言巧语骗到那片肉的经过,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明白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我认为:同学们在上课前就能读懂课文,知道课文讲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后就能理解: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是因为它爱听好话。可见,教学的重难点很容易被学生突破。既然学生自己能读懂课文,于是我就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的课题精神为指导,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和自演,探索在小课堂的教学中间如何拓展中课堂。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参照教材的意见设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就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和朗读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

  2.理解课文的寓意。明白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3.学会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学思路:

  首先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课文和教师的范读,初知课文大意,并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生字,识记字形,抽读词卡。然后从整体入手,提出问题,以问促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接着部分深究,通过提问,以读为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最后回归整体,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明白课文所含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导”,重在抓住重点词句段,以问促读,以读促说,以说助读,以此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学法设计:

  1、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以此为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把小课堂、中课堂和大课堂三者有机整合,设计出“目标——暗示

  ——实践”的课本剧教学模式。做到让学生在趣味课堂中自主地学习,在趣味课堂中合作交流,在趣味课堂中进行探究学习。这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2、注意以读为主的训练主线,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因此,以读为主是本教学设计所体现的又一要点。坚持以“读”为主线,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去学习朗读、默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语感,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教学过程:

  此课教学需要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读自悟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自编自演课本剧。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题激趣。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然后再辅以多媒体课件,老师用富有感情的语气讲述故事(课文内容)。

  听完故事后,问:你听懂了些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设计意图:故事和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识规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创造了鲜活的空间,将学生自然地带入了学习情境,课伊始,趣已生。同时,从学生的自由质疑中得到了信息的反馈,便于适时调整已定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宗旨。)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要带上自己的情感,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设计意图:自主化的读书方式,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的学生的学习要求。)

  2、了解初读效果。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和指名读、师生评读、集体诵读等多种形式了解自读效果。(教学提示:这一环节中,主要在于能使学生将生字读得准确,将课文读得通顺,重点放在师生共同评读上,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三)、研读重点,探究感悟。

  (教学提示:本环节,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以狐狸说的三次话为线索,抓住狐狸和乌鸦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步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悟出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1、学生自由读4至8自然段并划出狐狸说的话。

  2、指名一个学生当“狐狸”,把三句话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狐狸这样说,能得到乌鸦口中的肉吗?”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可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学生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自然会去仔细琢磨狐狸说三句话时的不同心理,从而将学习活动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研读第一句话。

  多媒体打出:“您好,亲爱的乌鸦!”

  ⑴读——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读。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帮助理解:

  a.应该怎样读狐狸的话?找出书上的提示。

  b.狐狸想了想,究竟想了些什么?又为什么要笑着说?

  (教学提示一: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狐狸的动作、神态来探究其心理;教学提示二:引导学生能读出语味,读出狐狸在问候时尊敬而又假惺惺的语气,读出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的味道。)

  ⑵想——乌鸦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不做声,它可能怎么想?

  4、研读第二句话。

  多媒体打出:“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

  ⑴读——让学生自己先小声读读,看看怎样读效果比较好。

  (教学提示: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和比较,体会到要读出亲切、关爱的语气,读音应略高于第一次。)

  ⑵想——乌鸦有什么反应?你怎么看出乌鸦有点动心了?

  (教学提示:要提醒学生抓乌鸦的动作“看了狐狸一眼”来进行合理想像。)

  5、研读第三句话。

  多媒体打出:“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

  ⑴读——先小组读议,然后让学生扮演狐狸和乌鸦分角色读。

  ⑵想——乌鸦此时的反应怎样?(教学提示:引导理解“得意极了”。)狐狸叼起肉回到洞里后,乌鸦会想些什么?

  ⑶教师演示课件:比较麻雀和乌鸦的羽毛,听一听乌鸦的叫声。(教学提示:引导体会狐狸的用心。)

  ⑷小组交流评议。

  ⑸汇报。

  (设计意图:在读中想,在读中悟,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研读重点内容时通过指读、自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同时,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去演,把教学的过程变革为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重心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移。)

  (四)、表演迁移,开发潜能。

  1、学生自主推荐,自己找合作伙伴表演。可以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自由想像,并加入一些动作、表情。

  2、评议。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可以怎么改。

  (教学提示: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给提供一个创新的机会,展示他们的理解力、想像力、表演才能以及协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五)、总结明理,扩展延伸。

  1、引导总结。学生默读全文,也可以多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学了这个寓言,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读后在小组议一议。

  2、小组汇报交流。(教学提示:谈收获时,可以是悟出的道理,也可以谈谈对乌鸦和狐狸的看法。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独到见解,老师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鼓励。)

  3、扩展阅读。

  让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狐狸和乌鸦的信息,老师也提供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

  (六)、作业——续编故事。

  以“狐狸叼起肉,钻进洞里去了”为开头续编故事;或以“乌鸦再次见到狐狸”为题续编故事;也可以编出自己的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刻舟求剑》是小语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本课与讲读课文《称象》、阅读课文《黄鹂和山雀》构成一个单元,都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阐明了只有用科学的观察思考方法,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本课短小精炼,文字生动浅显,以对话为主,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水平,是一篇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文章的特点及教学大纲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我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

  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具体可操作,力求体现讲练结合、文道结合,突出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

  2.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朗读训练。这也是整个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

  3.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这实际上是一个想象推理思维的过程,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比较抽象。

  二、说教法

  1.根据本课拟定的“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2.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想象思维活跃的学习心理,采用了“想象描述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想象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品词品读,并进行说话训练。

  3.针对本课教学难点,以直观教学法辅助教学,利用贴图动程演示,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三、说学法

  教学本课,通过完成教学目标,着重教给学生①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换词理解法、朗读体会法、省词比较法、看图感知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提高阅读能力。②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习朗读技巧,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③学习预习和质疑,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分两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说第一课时教学程序:

  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

  1.开课伊始,进行成语接龙比赛,这种竞赛式的前提测评手段在最快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复习了旧知,找到了与新知的结合点,同时也是积累词语的过程。

  2.板书课题,书写生字,使生字的教学“化整为零”,符合九义教材在语言环境中分散识字的特点。

  3.初读课文,贴图现境,让学生看图入境,弄懂成语字面上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质疑,并通过互相讨论得以理解,部分仍有不理解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理解。这样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以学定教,能使教学目标的认定具体、准确,具有针对性,又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于学生愤徘时点拨引导”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扶助者”。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

  这一层次是教学的导学达标环节,主要运用图画再现、生活展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品味——想象说话——朗读体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一词,让学生想象描述那人是怎样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教学中,运用省读比较法体会“一点儿”在句子中所起的强调作用,“船舷”所指位置的准确,并通过“催”一词的品味,体会词语的妙用。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让学生学到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并进行朗读的训练。

  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直观动程演示,学生便能清楚地看到了文中两个“这儿”所指的实际位置分别是“江中”和“岸边”。理解了句子,就明白了那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并通过学生的正确操作及解说进行达标测试。

  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想象情境,续说故事的结尾,并且结合小学生好帮助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教育开导”的说话环节。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避免了生硬说教,使学生自然生动地达到课文的情感目标。

  总结课文时,启发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刻舟求剑”的错误想法和做法,既促使学生知识和认识能力的迁移,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第二课时内容: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条理,利用副板书(掉——刻——催——说)进行背诵训练。最后巩固生词、生字,记忆生字字形,并完成课堂练习。

  本课采用动态图文式板书设计〈见教学步骤〉,展现了教学难点突破的过程,并力求文字精炼简洁,画面精美、富有吸引力,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

  评析

  莫雪莲老师的《刻舟求剑》一课教案设计,较好地体现了目标教学的主体意识和训练反馈矫正意识,体现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思想,不乏一节成功的教学设计。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开课伊始,把竞赛引入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读课文之后,展示大幅贴图,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接着让孩子们自读质疑,在兴趣盎然之中开始了学习。在实施教学中,教师随机进行动程演示,并配以简洁的图文式板书,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课末,学生的注意趋于分散,此时再设计看图续编故事结尾和表演说话的环节,又一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质疑问难,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读讲之前,莫老师让学生自读质疑、小组讨论、互助解答,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在小组讨论中发表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学生们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老师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解决。这样以学定教,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最有力的证明、课末的续说故事、表演劝说既拓展了语言训练的面,加大了思维训练的力度,又使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自然渗透。

  三、多读少讲,精心组织学生导读达标

  在教学中,莫老师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初读达到正确流利,精读着眼品析体会,熟读力求感情到位。在重点词句处则细细品读,并教给朗读技巧,乃至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样使得“满堂灌”化为学生大面积的、扎扎实实的读书活动。”

  在充分读好书的基础上,莫老师还精心设计词句训练,教法求新求活,展示了“感知理解——品味赏析——积累运用”的语言训练达标规程。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先换词理解词意,然后想象说话扩展思维,训练语言表达,深化理解。教学第二自然段通过听、划、读、想、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品味“一点儿”和“船舷”等词的生动和准确。教学第三自然段则通过句式说话,进行理解句子的反馈检测,然后以读代讲,体会反问句所表达的强烈感情,培养语感。第四自然段教学,则在贴图上进行动程演示,化静为动,让学生把抽象的推理思维过程化为形象的直观判断思维过程,从而顺利地突破了难点。最后的续编故事结尾和劝导说话设计,则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

  莫老师作为市学科带头人,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曾多次在省内外教学比赛中获奖。她肯钻研,勤探索,求创新,正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义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的第一篇课文《一去二三里》。这是一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这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同时本课是识字教学第一课,是学生由拼音拼读过程进入汉字读写的第一课,要培养儿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培养儿童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本课可以分二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程序五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一)教材理解

  本课课题《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题: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诗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乡村炊烟袅袅,山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路旁有盛开的各色鲜花。这首童谣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数字镶嵌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

  (二)学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学生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确立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十二个生字。(一至十及去和里)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三"三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生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意境美。其中识字和写字是重点,感受童谣意境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自我拼读课文;制作与教学环节配合的CAI课件;生字卡片

  (五)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环节之中。

  第一步,导语激趣。

  上课前,CAI课件出示了动物大家庭,并配合音乐《蓝精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营造出一个活跃有趣的氛围。上课铃响,教师用充满趣味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快乐的学习环境当中,鼓励孩子们大胆学习新知识,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观察能力。(CAI课件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然后揭示课题:古时候有一首童谣,说的就是这幅图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指名学生读课题,并说说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学生交流学法)结合图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第三步,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第一环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教师再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自我拼读过程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老师在范读时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以把握古诗的整体节奏,体会童谣的韵律美。

  第二环节:生字认识

  出示一至十、去和里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课件演示生字,先顺序出现,在乱序出现)。采取抽生读、齐读、抢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重点指导"三"、"四"、"十"和"里"四个生字的发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里"的声母是边音,(这里可以CAI课件出示,重点字的读音选择)并组词,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第三环节:了解诗意

  这一环节是本课重点环节之一,首先,我提醒学生:.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想像的良好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其次,出示课件主题图,着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烟村四五家"并用手势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义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这一部分,应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最后,背诵全诗,提问:你在背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个小山村热闹吗?美吗?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还可以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总之,教学过程中通过看、说、读、写四方面结合,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放手学生,努力使朗读教学和写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配乐诗朗诵。学生伴随音乐自由朗诵,强化印象,学生再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青蛙卖泥塘》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1课的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为了把烂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青蛙根据小动物们的问题,一次又一次改造着烂泥塘,烂泥塘渐渐变成了有花有草、鸟飞蝶舞的好地方。最后,青蛙决定留在这个“好地方”,不再卖泥塘了。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美好的环境是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二、说学情

  合理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思维活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读代讲,激发学生读的愿望。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激发其想象,加强对语言的感悟。加强环境教育。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结合新课标对该学段的具体要求,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字新词。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3.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难点是理解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角色扮演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上课伊始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导入。同学们,在遥远的田野里,有一只小青蛙。他想住进大城市里,买漂亮点的房子,不愿意住在烂泥塘里,准备要卖掉泥塘,究竟他卖掉泥塘了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青蛙卖泥塘》。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课堂中,为本节课的讲解铺设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二)初步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该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此环节,我首先会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以下3个环节的问题。

  1.大声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生字词。

  卖泥塘搬家草籽吆挺灌缺

  2.小组之间读一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组内互读)

  3.鼓励学生大胆地站起来,声音响亮、正确、流利地读好全文。

  这样的问题解决学生已经把文本的概况了解透彻,为深入研读环节打下基础。

  (三)深入研读

  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之后,我安排了第三个教学环节——深入研读。阅读是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要想完成多重关系的对话,就需要我们对文本有着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此环节我会引导学生默读,边读边展开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与讨论:

  1.小青蛙太想卖掉泥塘了,我们一起来帮小青蛙吆喝吧!“卖泥塘喽,卖泥塘!”有没有谁被我们的声音吸引来呢?同桌之间相互找找,看看都有谁来看了小青蛙的烂泥塘?

  明确: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

  2.你能找找,他们都给了小青蛙什么建议吗?

  明确:老牛和野鸭都觉得泥塘好是好,但就是缺少草地和水,都没有买泥塘。青蛙听了以后,分别种了草、引了水。

  3.两次都没有卖出去,第三次碰到小鸟,泥塘卖出去了吗?

  明确:还是没有卖出去,很多小动物给小青蛙很多建议,小青蛙又对泥塘进行了整修。(种树、种花、栽树、修房子)

  4.这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了,自己试着读一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青蛙说这里多好啊!最终青蛙会卖泥塘吗?

  明确:青蛙最后没有卖掉泥塘。

  (四)巩固提高

  巩固提高我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展开。

  看到现在的泥塘,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想些什么?

  学生学完文本一定会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在这一环节设计开放性问题是估计学生发言,积极由课内走向课外的很好的机会。这样的设计也会锻炼学生的概括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五)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总结,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同学们也可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马上行动吧!

  作业:分角色扮演创编一个情景剧,下节课一起演一演。

【【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恐龙》说课稿05-01

小学语文说课稿08-27

小学语文《画》说课稿08-26

小学语文《称赞》说课稿08-19

【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07-26

小学语文《家》优秀说课稿06-03

小学语文《口耳目》说课稿12-04

小学语文《负荆请罪》说课稿05-15

小学语文《燕子妈妈笑了》说课稿05-25

小学语文《蚂蚁和蝈蝈》说课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