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除法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除法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除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认识除法》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除法,理解除法的意义。除法意义是分阶段逐渐理解的,首次教学除法,把理解其意义定位在它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因此,认识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这是教材分两部分编写的原因。其次,把除法知识的教学与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例题教学除法的知识,都在现实的问题情境里进行,练习题几乎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这样编排,增强了计算教学的现实意义,也提高了计算教学的效率。
除法知识包括除法的意义,除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等内容,除法意义是重点。教材编排两道例题教学除法的知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其他知识的教学。注意遵循儿童的特点,先帮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知识,再在练习中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1)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知识。
第36页例题用除法计算“按每份几个,一份一份地分”的问题,第37页例题用除法计算“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多少”的问题,两道例题都是计算平均分的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掌握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因此具有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的基础。前一道例题是首次教学除法,在讲除法意义的同时,讲了除法算式的写法与读法。后一道例题在教学除法意义的同时,教学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两道例题的编写都设计成两个层次,首先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可以进行学具操作,也可以开展推理活动。在这个层次里体会例题的问题是平均分的问题,为接受除法搭建平台,同时获得问题的答案,它是除法算式的得数。然后讲述除法的知识,指出“这个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使学生明白除法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例题后的“试一试”是列除法算式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从中感受除法算式的写法,体会算式各部分的实际含义,起消化新知识的作用。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已经写出,除数与商留给学生填写,有助于把平均分和除法联系起来思考,从而理解除法的意义。
二、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是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经历把简单的平均分问题抽象成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或说明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 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 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建模过程。
3、 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三、同时我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学习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练习的设计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开放生动的形式加以呈现。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新课标中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所以,我设计本节课的导入是以和学生谈话的形式进行的。
师:同学们,上个周末你们去哪玩了?玩什么了?
生:……
师:那你们玩的一定很开心,老师上周末去了公园玩,并且还看到了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那他们在干什么呢?让咱们一起来瞧一瞧吧!
出示情境图,师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能从图上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
师逐步引导学生叙述图意:有6个小朋友坐缆车,每辆车坐2人,可以坐几辆车?这时,师追问:可以坐几辆车呢?有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说出是3,也有的学生一时间答不出来。师会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来验证或探究这个答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操作,用学具来代替摆一摆)。这样做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再指名几位学生来说一说是如何分配的。然后,师进行总结:把6个圆片或小棒每2个一份进行平均分配,分了3份。所以,6个小朋友坐缆车,每2人坐一辆,可以坐3辆车。这样的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出示:6÷2=3,在这个除法算式中,先强调“÷”叫什么?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这个符号,到时候让这一部分同学带领其他同学一起读一下这个符号叫“除号”。师再领大家读一遍。师问:那除号怎么写呢?让同学们举起右手一起来写,先写一个横,再上面写一个点,下面写一个点。接着引导学生一起读一下这个算式“6除以2等于 3”。最后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有几个小朋友?每辆车坐几人?坐了几辆车?”引导学生说出“6个小朋友坐车,每辆车坐2人,可以坐3辆车。换句话说是:把6按每2个一份进行平均分,分成了3份。”
解决完小朋友坐缆车的事情以后,向学生提出疑问:小朋友打算坐缆车干什么去?可能有的学生说去了这里,有的说去了那里,最后师进行揭秘:原来小朋友们打算去熊宝宝乐园,正巧赶上熊妈妈在给小熊们分苹果了。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熊妈妈打算给宝宝们分多少个苹果,每个小熊分几个?分给多少只小熊?师引导学生说出图意,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算式。将个别学生的算式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对做正确的同学给与奖,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集体订正。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的含义。这里,我充分利用新课标提倡的理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注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这两个问题都是让学生体会按每几个一份把一些物提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通过两次解决问题,使学生们的心理有了小小了成就感。这时,应该继续给与学生鼓励性的评价,这会更有利于他们对以后只是学习的积极性。
师:既然你们已经能解决这么多问题了,现在也来替老师解决一个问题。老师这里有六枝铅笔,想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呢?
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的分一分,再找几个小老师代替老师来平均分铅笔,在分的 过程中让学生说出分的过程和结果,最后给小老师进行嘉奖。教师再进行小结,这个分的过程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这时学生们能根据已学的经验可以很容易的说出算式。师进一步导入,曾经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他们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那除法算式的每一部分有自己的名字么?有的学生已经有了预习的习惯,很 可能会说出他们的名称。“除号前面的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叫除数,等号后面的叫商”。集体在读一读,互相考一考。最后,再一道学生说出这道算式的含义。
学生帮助老师解决了一个问题,那这时又有新的问题出来了,“这些小朋友在这里分铅笔,那其他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出示情境图,“原来他们来参加劳动来了”(这里要渗透一些让学生有热爱劳动的意识),
新课标中调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把学生的答案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
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提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三)强化对比,加深理解
讲到这里,除法的两种含义已在具体的情境中展示出来了,现在我要通过这两道教学例题进行比对来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回忆,小朋友坐缆车问题是怎么解决的?(6÷2=3),老师分铅笔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6÷3=2)。
教师再将这两种不同的平均分过程用小圆片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他们分的过程和结果,体会他们之间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来区分除法算式的两种含义,也就是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来引出除法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
这里用多媒体与学学科进行整合的一大亮点,很生动,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到它们之间的不同,进一步去理解除法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四)、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巩固练习时仍然强调动手实践的必要性。《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里我将课后想想做做1、2题以印在卡片上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联系,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 快,最后集体进行订正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到现在
认识除法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教材13页的例4通过讲故事帮助故事中的小熊猫分竹笋,引出平均分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并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用除法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在“做一做”和练习三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3个目标:
(1)根据帮熊猫分竹笋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分、动口说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的意义。
(2)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初学关于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关于平均分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如何列除法算式。这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较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2、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4、谈话法:运用师生之间的谈话组织教学,既可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
5、练习法:通过各种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练的解题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6、讨论法:运用讨论法,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密切合作的能力。
三、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既管教,又要管学,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
⒈归纳法:通过例题的教学,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推导出除法的意义。
⒉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找知识的生长点和解题的关键所在。
⒊比较法:在练习中,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⒋练习法:通过提问与练习,让学生逐渐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题技能。
⒌表达法: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逐步扩展到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方法。
⒍分析法: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初步渗透抽象概括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在研究教材时,我发现此课时要完成的学习内容是一道例题和3道练习题,所以我就设计了一系列课堂情节来展开教学,环环紧扣,充分抓住了低年级儿童的认知心理。
1、情景导入
熊猫遇到了一个难题,是关于分东西的,我们现在一起来帮帮他吧。通过动手分一分,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从中用到了平均分和乘法在玩的过程中使同学们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为新课做了铺垫。
2、探究新授
从熊猫分竹笋的活动中抽象出:把12个竹笋平均分在四个盘中,每盘放几个?然后引导出:象这样关于平均分的题目能不能用一种方法来计算?展示并提问:
(1)熊猫想请几个朋友到家来做客,它准备了12个竹笋招待大家,想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眼看着朋友们就要来了,可熊猫还没有分好,咱们帮帮分他吧!
(通过设置故事情景导入,充满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助人为乐的情感)
(2)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12根小棒代替竹笋分一分,看每盘能放几个?教师利用学生自己用小棒分的时间在黑板上画出竹笋的简笔画,然后请同学说说他们是怎么分的,最后请同学到黑板分一分。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分,如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一起分。通过实际操作和口头表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教师示范演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进一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为随后学习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分的结果得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教师进而引导出:像这样的问题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吗(用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引导生在不知不觉中想要获取新知的愿望)
(4)根据分的结果抽象除法算式:12÷4=3,通过实物图的演示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的写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为下节课教学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试着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能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通过说意义,不仅让学生明确除法的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巩固练习
众所周知,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新授部分完成后,我又安排了以下的练习环节。
(1)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来完成十三页的做一做。
(2)我把练习三的第一题的八道除法算式题目写在卡片上,然后请同学在我手上抽一张卡片并且读出卡片上的除法算式,看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二、第三题,然后教师评讲。
(以上的练习设计,既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从低年级的学生好玩的天性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练习的设计层层递进,由“再现性”进入到“内化性”深入到“独立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课堂总结
教育学专家说:好的课堂展现应该少不了一个精彩的结尾。在全部练习完成后,我先充分表扬本节课同学们的良好表现和进步,然后最后还利用学生爱表现的心理设计了一个课下作业:就是在家吃饭前帮妈妈分筷子,并列出除法算式,明天来学校跟老师汇报。
(让学生自己动手帮忙并且设计关于除法计算题目的过程就是学生又重新感受除法的过程,这种有趣的作业不仅不会让学生觉得是在做作业,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很棒,也有能力去帮别人,在加深对除法的认识的同时又增进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5。布置作业。
完成第十三页“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题、第2题、第3题。
五、说板书设计
除法
12÷4=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认识除法说课稿】相关文章:
关于《认识东南》说课稿12-02
认识内能说课稿11-05
《认识常见岩石》说课稿08-13
《认识负数》优秀说课稿07-20
认识五官说课稿07-21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01-14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11-04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10-08
《圆柱的认识》说课稿(通用7篇)09-30
人教版《小数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0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