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说课稿

时间:2021-02-27 09:42:2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说课稿3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其时,作者出登仕途。,很不得意,心情郁郁,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书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作者韩愈怀才不遇的情感,理解“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的主题。

  3、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培养学生对人才的认识。

  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领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设计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为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加强了课文的朗读环节,以语气作为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带动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强烈愤懑不平的感情。

  加强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等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文学积累。

  四、学法指导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走进韩愈的生活经历,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由《神雕侠侣》中杨过遇小黄马的经历导入。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

  (二)诵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顿节奏和重音。

  2、领读,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的读,体会文中11个“不”字的语气。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4、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教师提出讨论题:为什么韩愈会在文章中流露出这样强烈的愤懑不平之情?提示学生;联系韩愈的生活经历。请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教师视学生交流的内容强调作者25岁已高中进士,但一直得不到重用的怀才不遇的经历。从而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5、细读第三段,体会“天下无马”、“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的语气。

  让学生理解有才之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文中洋溢的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体会到明君对人才的重要性。

  6、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韩愈,齐读全文。

  本设计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的朗读技巧。领悟作者饱满于字里行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积累提升:

  1、译读积累:分小组合作串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独立圈点总结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教师提示学生研究“策、其、食”的不同用法。

  这个环节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角

  2、交流探究:每组派出代表,或翻译全文,或交流重点词句,或提出质疑。

  解词练习,教师提出:故、或、虽。以前在何处学习过?

  3、背诵积累:

  4、知识迁移:

  1)以“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有太多的中国文人有这样的遭遇了。”为开头写一段话,融进这些失意的文人以及他们表现这种情感的文句诗句。

  2)讨论: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这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整体印象,认识到这是个时代的悲剧。然后再联系到今天的生活,拓宽其对人才的认识。更好的达到本文的情感目标。

  附:板书设计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识别人才的人)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

  (埋没人才的人)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

  (有才能的人)其真无马也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

说课稿 篇2

  一、说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新课程的总体课程目标:

  高中阶段的核心任务:让学生经历5组10个动词的语文学习活动,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培养语文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

  (二)《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单元目标:

  1.培养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总体要求】

  2.阅读古代优秀的诗歌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基本能力】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鉴赏要求】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鉴赏方法】

  5.尝试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创作实践活动】

  二、说教材

  新课标实验版语文教材总体包括三大类:

  一、必修教材(必修一至必修五),二、选修教材一(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三、选修教材二(校本选修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安排:本单元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两个部分,每部分各三个单元: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散文部分: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体例,每一单元由四部分构成:

  1.赏析指导:提出的鉴赏角度,介绍相关的鉴赏知识

  2.赏析示例:每个单元各举一篇诗歌或散文为例,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学生参考鉴赏。

  3.自主赏析:主体部分,提供的阅读鉴赏的作品。

  附1.“探究·讨论”:指点方法,提示要点。

  附2. “相关链接”:提供有关背景资料和信息。

  4.推荐作品:课外拓展,验证课内所学,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本单元构成: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三、说考点

  20xx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对诗歌部分做了如下规定:

  (一)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识记)。

  四、说考题:

  陕西省新课改三年来高考古诗文阅读试题分析

  止了押题行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放弃侥幸心理,而应侧重于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有,高中初中学段均有涉及,而且所有篇目均为《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的64篇。

  五、说建议

  (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教学建议

  积累·整合:抄写背诵、归类整理、尝试创作。

  感受·鉴赏:诵读吟咏、联想想象、圈点批划,调动既有积累,特别是个体经验。

  思考·领悟:查考资料,利用知识,比较归纳,评析,讨论,利用书本知识、教师、同学经验。

  应用·拓展:写鉴赏随笔,质疑探幽,扬个人所长。

  发现·创新:再读再思,举一反三,扩展视域,巩固提高

  (二).《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单元教学建议

  1.树立单元意识,以整个单元作为教学任务。

  2.上挂下联,处理好本单元与必修部分、本单元和高考的联系。

  3.深入研究学情,正确处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根据学情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进度。

  4.教学中,应以教会方法为中心,选取重点篇目做好示范教学,敢于大胆取舍。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海燕》。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第九课,高尔基的《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永久生命力的辉煌。1901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时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书。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是教好本文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利用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课文展示的特殊情境。并在头脑中勾勒出那高傲飞翔的海燕形象。从而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另外,本文写于特殊的历史年代,与学生的社会环境相距甚远,理解象征手法的意义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海燕》的教学环节设计上,我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由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到通过朗读品味句子。分析海燕形象,进而讨论本课教学重点,即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乌云密布海浪滔天的图片,选用朗读录音并配以旋律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很快将学生带入朗读情境,在指导第一段的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朗读中须注意的重音 语气等之后,其它语段则由学生自主探讨领悟。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我通过示范读、个别读、小组读及齐读等形式,不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在读中,学生充分感悟到文字之美,海燕形象之美及其精神之美。

  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则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介绍背景知识这是学生理解这一深刻含义的前提,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象征手法的意义,再一次让学生在自主 合作 探究中品尝集体智慧的甘甜。

  一个多世纪前《海燕》的发表曾被人认为是吹响了的"战斗的号角",激励着俄国乃至世界众多有识之士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淡化了本文的政治色彩,而是将其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讨论海燕形象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争做一只勇敢的"海燕".

  五、作业设计

  最后作业 拓展比较:老师发下引发的参读材料——联系郑振铎的《海燕》,比较赏析两文在海燕形象的内涵、立意、写法方面的不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仿句练习:如果高尔基《海燕》是奔腾咆哮的大江,那么郑振铎《海燕》则是低吟浅唱的小河;如果高尔基《海燕》是寒风呼啸的塞北,那么郑振铎《海燕》则是小桥流水的江南。

  六、板书设计:

  海 燕

  高尔基

  海燕 —— 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

  海鸭 —— 自私怯弱的不革命者(对比,烘托)

  企鹅

  —— 反动势力

  乌云

  狂风

  大海 —— 人民大众

  谢谢大家!

【【实用】说课稿3篇】相关文章:

说课稿模板说课稿范文11-08

实用的小学语文说课稿集合六篇08-08

实用的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五篇07-24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三篇07-23

实用的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六篇07-18

【实用】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六篇08-08

【实用】小学语文说课稿范文集锦8篇08-06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说课稿范文7篇07-24

《春联》说课稿12-16

春联说课稿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