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第一学期数学工作计划总结

时间:2020-12-23 10:17:20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第一学期数学工作计划总结

  一.指导思想

第一学期数学工作计划总结

  本学期数学教研工作将遵照学校教学计划,以创优校为契机,依据“新基础教育”理论调整工作思路、方法。努力落实学校提出的“关注生命,聚焦日常,做实细节,促进发展”。扎实有效全面推进“新基础教育”改革,立足课堂,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年级专题研究,促进教学和科研一体化,努力使我校数学教研组工作有新的突破。

  二、现状分析

  一年来,在学校按照“新基础教育”所倡导的方向努力前行中,数学组共18位老师以积极的热情针对问题不断的开展研究,其中9位骨干教师带头尝试感受“新基础教育”,回顾走过的路,短短的一年中,看到她们用不同的观点集体分析教材--初建—重建—反思,也看到了她们从不同的层面开始进步,这些状态的形成是基于我们对“新基础教育”的初步了解,也切身感受到了“新基础”给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积极主动发展的转变。但由于骨干教师研究的经验不足,遇到困难后前行的步伐较慢,又急于求成,经常会碰到一些研究中的问题解决缓慢,有的老师能直面课堂中所暴露的问题,有的老师怕面对自己的问题,对问题的看法还存在分歧,其中有两位教师对新基础感悟较快,有一定的实验能力,每个实验教师在理论学习,课堂实践、阶段反思、阶段总结上都能看出自己独到的研究想法,但还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有效推广经验,协助新滚动教师很快进入研究和实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非实验年级教师也走出了封闭区,跃跃欲试的参与了活动,她们做到了勤奋、坚定、善思。当然,光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进入较晚,我们可能仅仅也只能算是了解,离真正的对理念的理解和真正的走进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毕竟我们开始坚定不移的走了,相信总有一天会走进“新基础教育”。

  三、研究重点

  1、继续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中的相关文章,组织学习《重建教学价值观》、《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等相关的“新基础教育”文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

  2、继续开展新基础研究活动,研究要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定研究专题、找研究问题、定研究任务。以日常教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数的运算”、“数的概念”、“形的概念”教学的专题研究,使研究更具实效性。

  3、继续扎实推进数学学科的教学常规工作:将认真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做实、做细。

  四、主要工作与措施

  1、加强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由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分头组织教师利用专用时间进行业务学习,认真读好“新基础教育”的相关书籍,利用校园网,每周推荐一篇新基础为主题的文章,老师进行跟帖。骨干教师继续深入理解《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中的重要章节,周三由教导处组织学习《重建教学价值观》、《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等书籍,非实验年级教师以模仿案例为主。组织收看新基础研讨活动录像课;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教学笔记、教学论文,开展每月一次的 “新基础学习论坛”,进行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加强与外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加强校本培训与教研,吸纳较成熟学校先进经验,借助外援,适时聘请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开展学科研讨活动。由点到面,有序推进,不断将其理论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将“新基础教育”理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论平台加以确定和宣传,提高数学组群体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2.加强试验年级、非实验年级之间互相学习

  主要以实验年级教师的研讨课和重建课为抓手。实验年级带非实验年级教师,以点带面,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组织互动式的学与思,并通过示范、指导和信息传递交流真正起到学校教学中坚力量的带头作用,使教师走近学习新基础与新思想的空间,顺势提高了教师新基础的'理论水平,将新基础教育课堂模式变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良好教风的形成。

  五、加强教研组建设,分层发挥教研群体作用

  1、首先以骨干教师为主,由骨干教师领航,每月开一节“新基础研讨课,给老师们提供研究平台,用典型的开放活动来引导非实验年级共同参与意识,感悟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及时寻找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拓宽了思路。

  2、新滚动进入的部分实验老师与实验老师之间都有着相同的任务,因为同一节课的研究走到一起,形成共同体,使得他们能自觉进行捆绑,在一起研究,共同关注一个焦点,大家自觉地就会进入研讨、大胆地发言,在对课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同时,使本身的备课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并且把这种能力应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如:初建课和重建课的老师就自然形成了研究型的团体,也会关注着教案调整前后课堂的变化情况,这样的研究型团体比个人独立思考获得了更多的提升。不断增强了凝聚力。

  3、非实验年级的老师不仅能够参与试验年级的研究活动,也可根据自己对新基础理念的理解,每人报一节研讨课进行初建,以各教研组为一个研究团体,进行重建,使教研组不仅是教学常规的落实者,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教学创新的实践者,要积极开展学校教研组活动,做到教研活动日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做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1)教研活动日常化。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要着重放在课堂教学上,同年级组每日应做到对当天的课进行小范围的反思与交流,在互相沟通中查找问题,不断提升。

  (2)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选择数的概念等专题中的具体问题,每周三下午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单周由备课组承担,双周由学科组组织。每次研讨做到“四定”:定主持人(责任人)、定发言人、定内容、定研究成果。

  (3)教研活动系列化。主要围绕数的概念逐项开展研究活动,活动要有系列性,不断围绕专题组织理论学习,同时进行下一轮开课的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由骨干教师先上研讨课,为青年教师起到示范的作用。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也唯有此,才能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各种教学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等常规管理力度。

  备课:根据数学组讨论,本学期数学组仍进行详细纸字备课,要求实行小组备课,详案及反思齐全,教导处、教研组进行不定期普查、抽查与复查相结合。开学初普查,中间对有问题的教师教案进行重点复查;期中、期末进行教案复查。

  上课:严禁教师上课无准备、无教案,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根本杜绝教学的原则性、科学性错误。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科学严谨,密度适中,不拖堂。提倡教师做到课前熟悉温习教案、课中有重建、课后反思,平时要提前备课一周。一节课中要求前3-5分钟内进行常规训练及口算、估算练习,(每位老师掌握学生的正确率,进行不断提高),25分钟新授内容,后面的10分钟时间进行相应的练习及拓展训练,(争取每日一道拓展训练题 ),学校教导处加强检查监控力度,并建立评价制度。

  作业: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适量,批阅及时、规范、正确,要有订正。提倡学科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书写批阅规范化、各年级统一作业本使用。组内教师做到随时自查,教导处定期检查与抽查。

  辅导: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分析学生以有的学情,兼顾两头的科学辅导原则。加强对学生有学科特长的重点培养,重视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要有实效。

  推门课:加强学校听推门课的力度,了解掌握教师、学生的教学、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监督、监控,检查与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果。

  评价制度: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研讨课、推门课进行自评,组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完善月度考核制度,有教导处牵头组织鉴定组,对老师进行各项工作的评价。还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四满意”民意测评(家长满意度测评、学生满意度测评、同事满意度测评、领导满意度测评)。

【第一学期数学工作计划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第一学期工作计划04-24

第一学期大学班主任工作计划04-25

大班第一学期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精选5篇)04-15

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04-19

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04-21

2022年幼儿园第一学期工作计划04-28

初中数学第二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04-16

幼儿中班第一学期学期末评语07-27

小学第一学期体育工作总结(通用8篇)05-17

班主任第一学期的工作计划(通用6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