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活动方案

时间:2024-01-04 08:28:02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集合)实用的活动方案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活动方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集合)实用的活动方案5篇

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由来:

  我们班曾经开展过《汽车》的主题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电动汽车,这就引发了幼儿对电的兴趣,从认识电池开始,幼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电,于是,我们设计了相关的主题活动,目的在于使幼儿对“电”有一个最初步的了解。

  活动目标

  问题板块

  主题壁报

  区域活动

  相关内容

  家园合作

  资源利用

  1、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对电的兴趣。

  2、了解电的基本用途,以及对人的利与弊。

  3、通过操作,使幼儿了解电池的`作用,并认识电池的正负极。

  4、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

  5、通过回收废电池,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1、什么东西用电?

  2 、电池都有什么样的?

  3、怎样装电池,玩具才动?

  4、用完了的电池该怎么办呢?

  5、还有哪些东西需要回收 ?

  1、有关电池刨面的图片。

  2、各种用电池的玩具。

  3、安全用电的光盘。

  科学区:

  1、投放各种用电的玩具几幼儿可操做的简单用具(如:手电筒等)。

  2、投放各种电池,请幼儿自己进行尝试。

  图书区:

  有关电的图书,图片等。

  电脑区:

  投放安全用电的光盘。

  1、请家长从家里拿来各种用电池的玩具及用电池的简单物品。

  2、请家长从家里带来多种不用的费电池。

  3、利用家长园地展示网络图。

  4、请家长在家给孩子讲一些用电常识。

  请大班小朋友展示他们自己做的简单用电玩具

  主要活动:

  1、 电动玩具动起来

  2、 电池的秘密

  3、 安全用电

活动方案 篇2

  大班亲子活动:快乐的端午节

  活动设计意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

  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端午节亲子活动:“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三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了解端午节独特的风俗习惯及其意义。

  2、与家人一起制作香袋、观看粽子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1、制作粽子和香袋的各种材料。

  2、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引入话题:

  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五月五日已经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过端午节?农历是什么意思?

  2、屈原是谁?屈原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

  3、观看PPT,了解粽子、艾草、龙舟等。

  (二)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香袋、纸制三角综。

  (三)观看部分家长表演包粽子,并与家人一起品尝粽子。

  活动反思:

  在这次端午节活动中,孩子们对把粽子抛到河里,纪念屈原,赛龙舟等都很好奇。

  活动刚开始,幼儿和家长都迫不及待的开始装香料,做香囊,每一个香囊都倾注了孩子家长的无穷用心。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几位家长制作粽子后,孩子们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但是孩子们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是怎么穿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孩子们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 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 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 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 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活动过程: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 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 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 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 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 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 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篇九:幼儿园端午活动方案范本

  20xx-20xx年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班级:大一班 教师:古丽 张敏 李文娟

  一、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班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活动内容:

  活动一 :社会领域《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使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活动过程: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 五月五 是端午, 吃粽子 撒白糖,

  门插艾 香满堂, 龙船下水喜洋洋。

  2 、 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 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棗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幼儿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二 :艺术领域《包粽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 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学习包粽子,使

  幼儿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让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增强幼儿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来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粽子,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粽子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怎样包粽子、特别是粽子的形态,。

  3.幼儿分组制作粽子,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做粽子的形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粽子。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粽子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粽子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6、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活动小结

  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见过的粽子,请幼儿动手做粽子时,幼儿都欲欲而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粽子,虽然有的宝宝做出的粽子不像什么粽子,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活动刚开始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制作粽子后,幼儿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但是幼儿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是怎么穿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幼儿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本次活动中幼儿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20xx-6-27

活动方案 篇3

  一、 活动目的及意义: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不断提升大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的`能力,帮助同学们感悟生活真谛,绽放青春的笑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 活动主题: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三、 活动时间:5月21日

  四、 活动要求:

  1、照片必须为清晰的电子版正面照,要拍自己班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瞬间微笑照片

  2、拍摄的照片要色彩鲜明,拒绝艺术照,抄袭和PS,拍照的相机像素应为800万以上,横版。

  3、照片内容要体现出幸福、快乐、充满正能量。

  五、活动详细流程:

  1、前期宣传工作:由宣传部出板报主题“微笑是最美的语言——笑脸照片征集”

  2、活动通知:通知各班班长,要求每班上交10张生活中瞬间微笑照片(下周一前上交)

  3、照片筛选:由部内成员在一起进行筛选,选出符合要求的照片40张(计划每班5张)。

  4、照片处理:将塞选出的照片拼在白板上,在系内展示几日后放于一楼大厅展示。

  五、活动策划部门及策划人:

活动方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班的自然角里饲养了几条泥鳅,前段时间,孩子们在给泥鳅换水时不小心把泥鳅掉在了地上,几个孩子手忙脚乱地抓了起来,“呀,真滑啊!”“真不好抓。”“太滑了,抓不住。”孩子们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我知道孩子们对泥鳅不容易抓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就自然生成了―――《泥鳅》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捉泥鳅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了鱼类知识。

  2、泥鳅数条、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介绍泥鳅主要特征及粘液作用的相关录像。

  活动过程:

1、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泥鳅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特别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为便于幼儿观察,事先在几个大脸盆中放若干泥鳅和水)

  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幼:眼睛小小的。

  幼:嘴边有胡须。

  幼:背上有鳍,尾巴上也有,游起来很灵活。

  师:是呀,这一点和谁一样啊?

  幼:和鱼一样。

  师:是的,因为它也是鱼家庭中的一员啊。你们有没有发现泥鳅有趣的事情呢?

  幼:它身上很滑。

  幼:它身上滑溜溜的,老从我手里滑走。

  幼:它身上很粘。

  师: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么呀?

  幼:叫粘液。

  师:这些粘液对泥鳅有什么好处?

  幼:能帮它逃走。

  幼:因为很滑,别人不容易抓住。

  师:除了帮它很快逃跑,粘液还会有什么好处呢,你们猜一猜?(幼儿可能回答不上来),好吧,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看了就知道了。

  看录像,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师,刚才我们说的,录像中都说到了。现在你们知道了吧,泥鳅的粘液还有什么作用呀?

  幼:能帮它的皮肤呼吸。

  幼:能帮它在泥地里很快地行走。

  师:粘液对泥鳅的好处真不少啊。

  2、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捉泥鳅的现象。

  幼儿徒手尝试捉泥鳅后集体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说泥鳅身上滑滑的,不好捉。现在你们去试一试,是不是真的很难捉。

  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怎么捉的?

  幼:我捉了很长的时间才捉到两条。

  幼:真不好捉啊,我先用一只手没捉到,后来用两只手才捉到的。

  师:泥鳅在你手里是怎样的?

  幼:我刚把泥鳅捉到,它就马上从我手里滑走了。

  幼:它在我手里拼命扭动,要从我手里逃走。

  师:泥鳅这么难捉,是什么在帮它的忙啊?

  幼:是粘液在帮忙。

  师:哦,有了粘液,泥鳅真不容易捉啊。刚才我还看见几个小朋友用老师给你们擦手的毛巾在捉掉在地上的泥鳅呢,这个办法也挺好。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试捉泥鳅。

  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

  师:用这些材料捉泥鳅,你们有没有发现有趣的事情呢?

  幼:用棉手套好捉,我捉了好多呢。

  幼:我觉得塑料薄膜手套太滑,捉不到泥鳅。

  幼:我用毛巾把泥鳅身上的粘液都吸掉就好捉了。

  师:为什么棉手套捉泥鳅容易些,塑料手套就不容易?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有什么不同?

  幼:棉手套粗糙,塑料手套光滑。

  师小结:粗糙的棉手套捉泥鳅时,阻挡泥鳅滑走的力量变大了,泥鳅就不容易滑走了。塑料手套自己也是滑滑的,它捉泥鳅时,阻挡泥鳅滑走的力量还是很少,所以不容易捉到泥鳅。

  3、联系生活,知道如何用粗糙材料防滑。

  师:刚才我们捉泥鳅,把地板弄得很湿。瞧,地板变滑了,为什么我们在湿湿的地板上没有滑倒?谁在帮忙?

  幼:我们穿了鞋子?

  师:为什么穿了鞋子就不滑了?

  幼:因为鞋底有花纹,很粗糙。

  师:这个道理和我们用棉手套捉泥鳅是一样的。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让滑滑的地板变得不滑呢?

  幼:可以铺些纸板。

  幼:放块地毯。

  幼:放块厚棉布。

  师:生活中还有好多的地方是滑滑的,有些危险的,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然后想办法解决吧!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玩体育游戏――“捉泥鳅”。

  2、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探讨生活中的防滑方法。并请家长帮忙做笔录。

  活动评析:

  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立足于泥鳅的主要特征的观察和感知,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自由观察泥鳅的外形特征,了解外形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带着“泥鳅长的什么样?它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等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中始终让幼儿处于一个宽松、和谐、自由的观察氛围,不要求幼儿获得完整知识,只要是幼儿有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就行了。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同伴、老师交流,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相关知识,而教师此时只是一位积极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在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时,我们针对“粘液”这一难点展开分析、设疑,让幼儿自己发现、猜想,而后在操作实践和观看录像中得到答案。

  孩子们对活生生的泥鳅不易抓是抱有浓厚探究兴趣的,我始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活动中以抓为主线,在抓的过程中发现泥鳅因为粘液的帮忙而容易逃脱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材料的出现使探究活动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我重复在让幼儿比较粗糙材料与光滑材料捉泥鳅的不同现象,只有发现奇特的现象,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让幼儿发现事物间的关系,获得新经验。在活动中,幼儿在亲自操作和体验中自然地发现了棉手套易捉泥鳅的现象,同时,幼儿认识了两种材料的特点,发现了材料特点与捉泥鳅难易程度的关系,从而让他们自发地构建起粗糙的材料有防滑作用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我的任务是观察孩子用材料尝试捕捉泥鳅的过程,提供适时的帮助,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探究这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助于幼儿重新思考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促进感念和思维水平由低到高的不断发展。

  科学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更应回归于生活。本次活动的延伸也是继续探索的起点,正如《纲要》中说,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究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学习,还将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能力和行为。所以,我从捉泥鳅的现象中生成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知道,之所以探索这个现象,探讨这个问题,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的,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实际背景。

活动方案 篇5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体育工作计划,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展现其精神风貌,弘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幼儿体质,展示师生的精神风貌,定于20xx年举办xx幼儿园秋季运动会。为办好此次运动会,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爱好,让孩子体验运动的'快乐,竞争的乐趣,参与的欣慰;

  2、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及协作精神,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敢于克服困难,能体验胜利的愉悦。

  3、培养幼儿初步的团队和竞争意识,体现团结协作的竞赛风格

  三、活动形式:体操表演、体能比赛、集体比赛

  四、活动地点:幼儿园大操场

  五、活动原则:

  1、安全第一。

  2、全园孩子齐参与。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现自己。

  六、物品准备

  1.主席台布置(主楼前,搬桌子)

  2.音响(磁带、光盘、运动员进行曲)

  3.活跃气氛的小喇叭,哨子

  4.各个表演队做的班级牌

  5.游戏道具、秒表、奖品

  七、人员安排

  总指挥:

  各班负责人:各班级老师

  裁判:

  八、活动流程

 1、运动会开幕式(20xx年9月30日)

  主持人宣布——幼儿园第×届秋季运动会开幕

  在持班牌引领员的带领下各班级成方队高呼自己班级的口号入场。(入场顺序:小——中——大)

  园长致开幕词

  各班级在引领员引导下退场。

  2、同年龄组组织运动项目比赛

  活动时间:

  11月8日上午:

  中班:8:00-----8:30《袋鼠跳》

  小班:8:40-----9:10《投球》

  下午:

  中班:2:10-----2:40《羊角球》

  11月9日上午:

  中班:8:00-----8:30《运西瓜》

  小班:8:40-----9:10《扭扭车》

  下午:

  大班:2:10-----2:40《跳圈》

  11月10日上午:

  大班:8:00-----8:30《脚踏车》

  小班:8:40-----9:10《小推车》

  下午:

  大班:2:10-----2:40《滚轮胎》

  同年龄组组织运动集体比赛:

  11月11日上午:

  中班:8:00-----8:30《拍球》

  小班:8:40-----9:10《乌龟爬》

  下午:大班:2:10-----2:40《跳绳》

【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活动方案精选公司活动方案实施方案02-11

活动方案公司团建活动方案05-17

抽奖活动方案,抽奖活动方案12-24

活动方案12-06

活动方案12-06

活动方案12-06

活动方案12-06

活动方案12-06

活动方案12-06

活动方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