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3-07-21 17:06:43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常用1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常用15篇]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

  20xx年高考已经结束,各科试卷也已经陆续公开,虽然离成绩揭晓还有一段时间,但很有必要将这一年以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做个总结。这不仅是将一年来教学的所得所失整理成文,更重要的是能为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提供一个借鉴。

  20xx年毕业的高三文科班,我是从高一开始担任任课教师的。在高一时没有文理分科,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总带着一种副科的感觉,仅仅是应付考试而已。等到文理分科时,学生大多也会因为理科或者数学成绩较差而选择文科,真正有兴趣者寥寥无几,这也是几年来文理分科的常见现象了。高二文科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由于已经带上了高考的烙印,因此学习时就比较认真了,对于我布置的任务已经不再像高一时那样能拖则拖,已经能较积极地完成各项作业。当然,在这部分学生中间也有层次上的差异,而且差异还很大。每回测试,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总会有数倍之差,这也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到了高三,由于经过高二一学年的努力,学生间的差异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尤其是一些后进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做到了超越自我。因此在高三开学之初,高三文科班的学生层次基本上分为三个层面:成绩稳定在一百分以上的、成绩在70—90分之间的以及成绩在70分以下的。这样一来,高三历史教学就比高二时容易着手了。高三,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高考,其次是高三文综考试。虽然对于文科班来说,文综考试应该不成问题,但因为文科班学生层次差异还是较大,对极少数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因此在高三学年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安排中,我先是完成了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然后进行了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复习,并没有如常规那样在结束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第一轮复习后再展开第二轮专题复习,而是采取就每一部分直接将两轮复习合并在一起,其原始目的就是为了对付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时的文综考试。在文综考试结束后,就按照既定方案,分别进行了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两轮复习。一般来说,采取的方式是用自己编写的复习提纲结合适当的习题。基本上,在今年的四月底结束两轮复习。在五月份的复习安排中,我主要就史学理论和试题题型进行针对性地复习与训练。此外,在高三第二学期的复习中,还平均每个星期安排完成一份模拟题联系,其中每两周安排一次课上的模拟卷测试。每份习题,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测试,不仅予以批阅,还给出成绩,事后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集体评讲。

  以上便是三年来,尤其是高三一学年的历史教学与复习概况。由于我是第二次担任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学工作,因此工作安排大体上延续了以前的安排,只是针对某些新情况作了一些安排。在高考结束后的这段时间中,我对这一年来的历史教学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有了些想法。

  首先,就文科班学生三年来的学习态度而言

  这批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历史学习中,其态度各不相同,虽然其中有个别学生在高中三年中的学习态度始终如一,十分积极,但大部分学生却经历了高一的无所谓,到高二的初步警醒,再到高三时的积极投入。在高考前的一段时间来看,大部分同学对高考是做好了准备,但由于高一时学习的无所谓态度,致使最重要的历史基本技能没有充分得到培养,因此这批学生中有不少人即使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但得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很难获得成绩上质的提高。因此,我认为高一的历史学习是最重要的阶段,应当尽教师的能力去排除学生中存在的历史副科观念,尤其是对于高一学生中存在分科时选修文科的那部分学生。虽然这对于教师来说比较难,但还应该尽力去做。此外,在高一教学中存在一个矛盾,就是大部分学生会在今后选择理科,对他们是以高考要求来对待,还是以文综考试要求来对待。我在教学中,基本上采取的是文综考试要求,结合部分高考难度来实施教学。一方面,是将难度放在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同时满足一些有兴趣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部分理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从文科学习中看到希望。在高二分科后,我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逐步提高教学难度。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对于大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比较合适。但是,对于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这可能影响了他们的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在这三年以来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究竟是以大部分学生为教学难度选择的着眼点,还是以少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实就是正式生)为难度选择的着眼点,在这届学生中我选择的是前者。

  其次,就高三总复习的方式而言

  我采取的是自己编写复习讲义结合习题练习的方式。这一方式,对教师而言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自己编写复习讲义,其实就是对自己历史知识的一次总结和提炼。在讲义中不仅要囊括考纲和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要做到去粗存精,将复杂的知识点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的知识点整理成知识体系。由于自己在第一次担任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师时已经将复习讲义整理成文,因此在这次历史教学中对已成文的复习讲义作了进一步的修改,以适应已变化的教材和考纲。其次,由于在编写讲义时已经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在使用时就显得比较从容,而且一份讲义在手,省却了学生课堂上繁琐的笔记记录,能让学生将精力更完整地投入到课堂复习之中,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而对于学生来说,有了这份复习讲义,不仅能进行课前的预习,而且在课后也能针对自己的情况作针对性的巩固,从而能更合理地调配自己的复习时间,做到事半功倍。从实际情况来看,的确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课堂效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出现了两个情况:有些学生会过分依赖复习讲义,而忽视了教材上知识点的复习,以至于考试中经常出现细节性的失误;而有些学生则过于重视习题练习,而忽视复习讲义的巩固和教材知识点的.把握,以至于考试中虽然速度尚可,但答题质量却不甚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时常提醒学生,并不断检查学生的复习进度与复习质量。这样一来,虽然教师的负担比较大,但对于学生而言则增加了复习的自主性与可操作性。

  第三,就高三总复习的安排而言

  在完成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后,先后分别进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两轮复习,并没有进行整合性的两轮复习,最后进行史学理论和题型精讲。这一复习安排主要是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时的文综考试的影响,也属于一种无奈之举。但是这一复习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复习上具有每一知识单元复习完整性的优势,但也出现了缺乏综合性掌握的劣势。因此,我在复习中还针对性地安排了综合性的测试,加以弥补,主要是采取每周做一张综合性模拟卷的方式。此外,在每完成一单元的复习后,布置学生回家复习教材知识点,然后由我抽查。不过,这主要依靠学生的主动性,而非由教师强制性的措施。我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彼此间的差异,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这种常规性的复习形式。在复习过程中,除了我特意叮嘱的个别学生外,还是有部分学生愿意主动地来我这里接受抽查。其实,教师抽查对学生来说益处很大,尤其是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继续完善知识体系。总的来说,对学生而言,在高三一学年中,完成的练习并不少,而且部分学生在接受了我的抽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还是有部分学生缺乏这种复习上的主动性,也许这是我过于重视学生复习中的主动性的缘故,不愿过分强求学生严格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实践也证明这种方法对于那些主动性较强的学生而言效果十分明显,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几乎没有作用,他们还是我行我素。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要求,尤其是对于那些主动性欠缺的学生。

  第四,就复习习题的选择而言

  我在每一单元的第一轮复习中,在完成每一章的复习后都进行一次测试,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这部分习题常由自己组合而成。在第二轮复习中,主要采用经过选择的专题性习题集,就每一专题进行检测。而在平时进行的综合模拟卷练习中,主要采用百套名卷重组和高考冲刺,之所以选择这两套试卷集,主要是因为试题的新颖和题型的完整性。而在最后的史学理论和题型精讲中,则主要依靠我选择的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实际操作来看,两轮复习中采用的试题和模拟卷试题由于自成体系,因而在使用中对学生的巩固而言有一定的帮助。而在最后的史学理论和题型精讲中,由自己精选试题,因此更具有针对性。因此,这些措施在实际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完成每一份习题后都进行详细地讲评,能够及时弥补学生解题中的不足。尤其是最后的题型精讲中,更能针对学生解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一一针对性讲解,尽量提高学生答题效率和质量。

  上述这些便是我在高三历史教学和复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其中有所得也有所困惑,就此整理成文,希望自己能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安排加以完善,以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复习效果。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一下:

  一、做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6)班(7)班(8)班的学情实况,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规划,我将新课教学与复习合二为一,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注重学科内知识归纳、综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

  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2)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

  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充分利用课外辅导

  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

  09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回顾一年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感慨颇多。这一年里可谓风风雨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由于努力、付出与合作,可以说我们历史学科在各级的考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各轮次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

  时间:第一轮复习,08年8月——09年3月理念: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思路:

  (一)按照新课标去整合基础知识: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整体把握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根据构成要素掌握历史事件,整合基础知识

  3、对同类重要历史事物发展线索的整合

  4、对同一阶段中外历史知识的`整合

  (二)日常应对新高考的一些具体做法

  3、精选习题、精讲精炼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三)、关注学生、关注细节

  (二)第二轮复习

  时间:09年月3月份——07年5月份

  理念: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问题的、联系的、综合的角度将知识专题化,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纵横关系)

  二、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参与,提高实战能力。

  课改下的高考更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提升能力,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如何寻找关键词,

  2、强化实战训练,以考代练,学以致用。每周阶段、综合各考练一次,规范答题。

  3、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克服急躁情绪。

  4、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要求学生答题要规范化、序号化、专业化。

  5、精选习题,精练精讲,避免题海战术,盲目做题

  同时在个人的教研方面,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机构召开的历史会议,并且把这些会议的精神回到组内传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备课组长,组织本组的老师积极探讨高考的有关问题,探寻高考的方向,通过一年的努力,高三年的历史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

  忙忙碌碌的半学期过去了。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现在对半年来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研究高考。

  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每年高考总会有一定的调整,所以只要高考还存在,研究高考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山东高考试卷,尤其是20xx年、20xx年高考试卷,今年高考虽然会有所调整,但肯定是稳中有变。我们从前两年高考试卷中解读这几年高考试题的难度和能力要求、高考试题的出法问法和试题回答的要求,等等。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能力、内容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2、仔细研究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最终高考的参加者,高考试卷的解答者。不根据本校学生情况进行的教学肯定是空对空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会很理想。经过接触,我们基本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正。教学上我们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查、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注意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纪律观念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

  3、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每一个月、每一星期的教学都要有一个计划,都要事先有个统筹安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当然计划制订以后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使之更完整,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

  4、本学期基本完成了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单元复习,以时间为顺序,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时间安排主要是在一模以前,这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的学生情况和目前的高考形势决定我们必须注重基础,而且主要打基础。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用原始的笨办法——“默写”,主要目的是逼学生去看书,背书,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难度大的练习我们也不用,有的学生自己找了些难题做,我们也劝他不要做,立足于基础题,立足于基本能力要求题,像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对学生概括、评价、启示类历史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

  5、积极参加研讨会,汲取信息,学习经验。

  积极参加顺义教研室组织的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参加高考信息交流会,并通过校友录与同样奋战在高三教学第一线的大学时的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中我们获取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信息,对我们今年 高三历史教学大有帮助。

  反思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能考高分上大学继续深造,为了我们的学校能完成指标考出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5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 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 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6

  一、优点

  1、复习计划和措施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各学校的复习计划符合XX省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并充分考虑轮情、学情、考情。各学校均注意加强对新高考的研究,注意对专题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研究,均能合理的安排复习进度。

  2、充分依托市学案,采取学案导学复习模式。把市学案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师生均有具体依托,复习过程扎实有效,符合新形势下时间紧、任务重的轮情。

  3、重视对“双基”的落实和复习内容的拓展。注意加强对专题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巩固时间;注重对专题内容的拓展。

  4、科学训练,精心讲评,重视变式训练和总结。在随堂专题训练之外,每周进行一次历史综合测试或文综测试,题量及训练周期较为合理。讲评时对答题方法的分析指导具体细致,尤其注重对非选择题的变式训练。同时,注重每道题目的反思和每次测试的总结,讲评完每道题目后均有1-2分钟学生自我反思整理的时间,每次测试后均要求学生写出考试总结。

  二、建议

  1、进一步细化复习计划。应在大胆取舍二轮学案的基础上,将复习内容分解具体到每一天,加强对复习进度的调控。

  2、进一步拓展复习内容。不要在知识的深化上花费太多力气,要从二轮复习的轮情和学情出发,高度重视复习内容的纵横拓展,既要加强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又要加强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3、要注重课内落实。应充分运用板演、默写、互相检查、互相提问等多种检查方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做到说出来、写出来、背出来、做出来,将复习成果落实到记忆上、落实到答案上、落实到方法上、落实到笔记上。

  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少讲、精讲,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全过程中。

  5、要加强课内帮扶。注意利用课内的合理时段,对帮扶对象进行指导与督促。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7

  一、优点

  1、课堂改革力度大,课堂效率高。全县历史教师思想高度统一,对XX省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和市历史学科二轮研讨会精神领会得非常准确,切实以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工作的关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导学、督学作用,行动积极,落实到位,成效显著。

  2、计划具体明确,常规工作扎实认真。复习计划具体到每一天,任务明确,便于操作。集体备课常抓不懈,内容充实,落实到位。

  3、复习模式符合二轮轮情和学生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充分依托市编二轮学案的基础上,切实推行学案导学模式。复习环节为巩固记忆——检查落实——拓展提高——强化训练,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流程清晰,干净利索,非常符合历史学科二轮复习在重视专题知识巩固基础上提升学生应考能力的要求。

  4、注意优化复习内容,内容处理具有层次性。既重视巩固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又重视拓展性知识的整合。前者主要体现为对学案“要点梳理”的落实;后者主要体现为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以及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机结合。内容的'科学处理,有利于更好的完成二轮复习承担的巩固和提高的双重任务。

  5、课内落实措施非常得力。在课堂实施中,学生的自主记忆时间充足,方式合理。通过板演、默写、互相检查、互相提问、个别提问等多样化的检查方式督促学生的复习,形式活泼,内容充实,能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注意将拓展的问题落实到答案上,便于学生的反思感悟、整理记录。教师调控得当,注意引导学生将复习成果落实到笔记上。

  6、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模拟性。注意与高考的有机链接;注意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新情境,编制新题目;注意强化书面训练。

  二、建议

  1、注意教学程序的学案化。宜将拓展补充的内容以补充学案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以克服小黑板“过目即忘”以及学生抄写费力的弊端,以使学生更好的明确复习环节和任务,也便于学生的整理保存。

  2、注意方法指导的类别化。应注意答题方法、尤其是内容词的归类指导。要从考核目标的四项能力要求出发,把内容性的方法指导归类,使之系统化。

  3、注意帮扶工作的课内化。要把帮扶工作放在课内的合理时段进行,帮扶措施要有个性化,可提问,可听写,可单独给题等,以此促进帮扶对象的个性化成长。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8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二轮教学计划。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专题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

  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6、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9、复习策略

  1)每节课默写一个重点知识点。

  2)以教师讲解为主,侧重全面知识点。

  3)练习的进行,月考加强。

  4)用时间讲析资料上的练习。

  10、学情

  1)学生基础性较差,识记能力差,有许多知识点学了即忘。

  2)除了优生以外,其他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学习是不善于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也就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4)学生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师生之间学科交流较少。

  二、对复习的反思

  1、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课前的默写、背书等这些在上届学生试验基础上体现出较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坚持到高考的日子。

  2、复习时(主要梳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顾和记忆。不需要深入思考。在巩固练习中,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只需要简单再现,因而思维层次较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多是强化记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3、对学生没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是优生的需求与不足。工作不够细,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没有真正细化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当中的缺点和方法。

  4、复习的针对性较差,往往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可是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没能作到因材施教,导致中等生、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又是一年高三,有必要进行一下总结。

  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历史教学问题;另一个是班级管理问题(其中谈谈尖子生培养问题)

  工作四年了,这两年学校对我确实委以重任,连续两年带高三毕业班。下面对高三这两年历史教学进行一下总结。

  通过连续两年高考,我认识到,若想赢在高考,在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熟悉性、连续性、制度性、整合性。

  首先是熟悉:包括课本和学生的熟悉。课本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要十分的熟悉,应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一点我是能够做到的,但通过去年高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是我们对学生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刚上高中时掌握到什么水平。我们总是抱怨学生笨、学不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讲明白(排除学生上课不听的因素)我们对学生没有比较彻底的了解,没有给学生仔细解释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严重点说,从高一入学时我们就落后了,高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弥补基础上,这样对知识的整合、处理,提高解题能力等这些关乎高考最终分数的训练便无从谈起了。

  连续性是今年高考后,我认识到的。现在的高考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书本,今年37分的大题,完全考察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解题能力,完全不是以前的高中生考察模式,倒像是大学的考试题;而选修更是书本上根本没有学过,死记硬背根本没用。而选择题中至少有2道题(总共12题)跟历史知识无关,只是考察理解材料、解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另外还有2—3道题是历史基本素养、历史素质类题,高三的三轮复习根本不会涵盖到此类型题。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应该是从高一抓起,在每节历史课,每次历史考试过程中不断去灌输,这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既高一时以教材整体布局为基架,填补完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质,高二时重点掌握知识点,解读并逐渐培养做题思路及方法,高三抓重点,抓思路,抓大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高考文综的藩篱,达到一个高的程度。

  制度性:去年高三“走出去”比较多,去了二十、二中、抚顺二中、辽师附中、三十一等学校听课,我自己假期的时候还去了鞍山一中了解学习,并通过同学了解了一下锦州中学、辽阳一高的做法。总体来说,一个感受,这些学校的历史成绩之所以好,主要好在了制度性。历史教学非常的系统而制度化。

  首先是教材被系统整合,以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工整合,对教材进行在加工,使得学生更能够理解教材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固定的(经过多次试验的最好的一套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既不会出现失误,又能够不断的增加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不仅如此,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试题伴随,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试题也分成不同层次(鞍山一中、抚顺二中),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设置尖刀班,班型在30人以内,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做到全批全改,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态及学习的变化,以保证成绩的绝对突出。

  整合性:既是历史内部的学科整合,又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首先历史内部的整合,教材是经过整理、编写的,高一注重知识的基本框架、高二注重知识的具体内容、高三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解题技巧。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题也很有针对性,都是精挑细选,按照不同阶段做不同程度的联系,用他们话讲“没有一套题是白做的,要有效果,要解决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也要整合,这尤其在高三表现尤为突出。学校严格控制高三各科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课时分配,来规定不同学科的作业量,并严格规定自习时间,绝不可以随意占用,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己学习时间(符合文科特点)。而且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绝对不可以随便乱发卷子(尤其数学、地理等摧毁学生的科目),每套题在要求学生做之前,老师必须首先熟悉,并清楚每套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卷子的讲解绝对不可以推着来,必须是有总结,有对比,达到训练效果。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9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瞬间已是期末。回首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些许的遗憾。为了在下学期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教育思想,深入学习六步教学法理论和生态大课堂理念,用课改的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与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在教学方面,努力践行生态大课堂的教育观。

  1、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通过听专家讲座、外出考察学习和自修等方式,对我校倡导的六步教学法和生态大课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断领悟这种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课改的理论水平。

  2、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去,做课改的积极实践者。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制、集体教研、听评课还是上示范课我都积极的参加,并力图有所创新和收获。进入高三以来,我更加注重发挥六步教学的精髓,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同时又高对重视教师的点拨提质,防止课堂的无效性,能做到课堂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历史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3、根据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一个是最好的文科小班,另一个是文科普班-------差异很大的现实情况,我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两个班级的教学进度稍微差开一些,一小班学生的剩余时间补充一些有难度的习题,普班注重抓好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目前看这两个班级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很好。

  4、扎实做好配有补差和学法指导工作。根据年级部安排,对历史偏科生进行点式辅导,从教材知识、解题指导和学法归纳等方面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通过辅导,学生的成绩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

  5、做好导学案检查和习题讲评工作。对下发的习题和导学案我基本上能够全批全改,奖罚分明,让学生利用好导学案和习题。同时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检测,如课前提问、课时小测、单元检测等。在习题讲评课时侧重对学生答题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现在学生的答题能力已有明显的进步。

  虽然在这学期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小的成绩,但也有些许的不足,由于担任年级部主任工作,事务繁多,上课时间有时不能保证,课堂的连贯性存在问题等,这些问题我在下学期努力改正。总之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搞好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历史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0

  20xx学年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来的高三教学工作,感觉既辛苦又充实。在高三开学伊始我就根据高考要求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学年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全学年的教学大致分为三轮,第一轮,对三本教材进行全面、系统、仔细地复习,重点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轮是综合复习,重点是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按照时间、空间、国家等各种角度整理线索,目的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第三轮,以练习为主,对各区的模拟卷进行整理,有选择、有重点的练习、讲解,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第一轮:20xx年9~11月上高三教材,20xx年12月~20xx年3月复习高一教材。第二轮:20xx年3月~5月初。第三轮:5月初~放假。

  在作业的安排方面,我坚持的原则是适度、有效,每天都布置作业,作业量保持在一个小时左右,第一轮作业内容是复习巩固当天的教学内容。作业方式多样,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内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

  本学年除学校安排的周练、月考、联考、统考外,本人没有额外安排考试。每周练习由于时间较短,考试内容基本是单元练习,主要目标是巩固前一阶段学过的知识。月考、联考、统考结合教学进度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考试的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题型仿照20xx年高考试题。

  总结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从学生的角度看

  一、良好的学习氛围。今年的两个历史班的学生,总体来说,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班风、学风比较好,对于我布置的作业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完成。

  二、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近几年上海历史试题,虽然题目比较活,能力要求也较高,但基础知识还是占相当比重的,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扎实,透彻,这是学好历史的前提条件。

  从教师的角度看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三的学生学习负担重,时间紧,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课前仔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二,严格要求学生,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课堂上,绝对不允许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全神贯注听课记笔记。一年来,两个历史班的课堂纪律很好,因此,课堂效果也比较好。

  二、作业练习要适量、有效。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使作业起到良好的效果,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如果作业量过多,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疲于应付,那么,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三、试卷要精选、精炼、精讲,不搞题海战术,题目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整体水平,每次考试既要能检验学生的水平,又要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考试成绩出来后,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总结,特别是联考或统考要让学生知道整体水平,以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从师生的关系角度看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一年来,我和两个班级的同学相处融洽,学生对我的工作给与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总之,通过一年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以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1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 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20xx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0xx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2

  忙忙碌碌的一学年过去了。今年我是担任高三(10)、(11)班历史教学任务,现在对一年来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这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我们首先认真研究了前两年的高考试卷,特别是宁夏、海南、广东等课改地区的高考试卷。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中解读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二)、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就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作出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注意几点:

  1、进行二轮复习,第一轮单元复习,以通史为复习导向,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第二轮复习是前进行专题复习,即从某一个角度从纵向进行专题知识的梳理,寻找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第二轮复习时,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通过两轮复习,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对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纵向的联系;另一方面对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的横向联系。

  2、注重基础,以不变应万变。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用原始的笨办法——“默写”,主要目的是逼学生去看书,背书,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备课组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作为备课组长,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组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调整修改,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历史问题;相互听课,诚恳地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学设计共享,练习和资料一致。

  (四)、在个人学习方面,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历史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本人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提升。

  反思我们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有限。我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3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实际情况,阅读了大量有关教学教育的文章,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变革新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教学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初,我就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编排,并和学科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其次,认真备课,努力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关注高考考试说明,认真写好教案,查阅资料,去粗取精,取我所用。

  第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做好培优扶中辅差工作。

  第四,加强练习,精心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习题,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做到课课小测,及时批改。

  第五,对学生严格要求,本学期是高考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在本学期我积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积极开展培优工作,提升他们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下学期的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第六,积极开展备课组和参加教研组活动;虚心求教,与学科老师交流、探讨教学问题。

  以上是我对这学期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些总结,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学习和努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4

  一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感触做一回顾,敬请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一、搞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76C、77C、78C的学情实况,早在暑期补课前制订了较周密的教学计划。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各班又有十几到几十个艺术、美术、体育专业生,专业训练会耽误大量的复习时间,使得有限的复习时间更加吃紧,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复习规划,我们将《中国古代历史》的新课教学与复习合二为一,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注重学科内知识系统归纳、综合的同时,随时加强文科综合知识的相关连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

  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介绍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三、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

  质效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整合优势的竞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感到有兴趣,更觉得难学,正是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关。因此,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稳步推向高考目标最大化。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的交流,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知识有机地连接,把文科综合题型训练分解到具体的学科知识中,培养学生综合答题能力。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目前,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已将要结束(预计xxxx年2月底结束),复习的任务仍然很重,尤其是专业生因专业训练和考试耽误了很多时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一大块补救上来,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会找准切实的方案,会把今后的复习工作做好。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5

  我担任了高三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并任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即学校制定的功勋目标。对本学年的教学做一下总结:

  一、落实教学常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学期我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点: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上课时间短,而教学任务重也不算太多。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识重难点,写出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从不上没有教案的课。努力把重点难点讲清楚,让同学们能够自己知道重难点在哪里,再利用中午或晚自习时间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方式选择,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有时甚至为了一个课堂的导入花一两个小时去查资料去构思。可以说,课外花在准备教材及钻研题目上的时间远远多于上课的时间,用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上40分钟的课,通常备课的时间远远超过四个小时”。

  正因为如此,我在上课时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2、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满堂灌。给学生消化和接受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注意主观题的训练。每一课结束以后,把课课练落实到位;每一周结束以后,都有一个周周练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判定等级和批改分数的方法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落实导师制。对我负责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来说,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新知识又接踵而至,往往令他们应接不暇。所以我尽量去了解和鼓励后进生,在课外的时间辅导他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一些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就过来问我,还取了个意的名字“呼唤老师行动”。

  每当看到他们拿着练习什么的来到办公室,我就特别的开心并耐心解答。在我的努力下,一些差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对历史渐渐有个浓厚的兴趣,这是最开心最欣慰的事情。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信心。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努力抓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每次我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我都要求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尽量做好自己的练习题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开学初,同学们还没有上高三的紧张气氛,也许是暑假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有点心不在焉,教室里有一段时间总静不下来,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反复地强调,学生又逐渐学会了静下心来学习,在学习时间保持安静。

  虽然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觉得历史很难学习,要理解和记忆东西太多,但是我尽量宽慰他们,培养他们的信心,当我看到他们取得成绩时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他们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个和谐团结的科组,为了能够把科组建设的更好,为了能够让新老师更快的成长,我们历史组科组活动比较多。对于每一周一次的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我都一次不落的参加,对于集体备课活动也是积极参与。除此以外,我还尽量多的听备课组其它教师的课,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的课,只要有时间总会去听一下。经统计,本学期我共听课至少40节,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

  这些活动让我在上课时不断的提高自我教学水平,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自我反思(不足之处)

  由于经验不足,在有些时候的教学活动没又能够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比如说联系的效果,有时候由于自习课时间太短而题量过大,有些学生为了能在下课的时候把作业交上来,就出现了“赶作业”的情况。

  所以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要吸取教训,尽量能够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针对重难点进行练习。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常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01-18

高三历史工作总结02-20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4篇02-19

高三历史组工作总结03-01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5-17

高三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05-18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3-25

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08-16

高三历史教师工作总结05-18

在线咨询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常用15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常用15篇]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

  20xx年高考已经结束,各科试卷也已经陆续公开,虽然离成绩揭晓还有一段时间,但很有必要将这一年以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做个总结。这不仅是将一年来教学的所得所失整理成文,更重要的是能为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提供一个借鉴。

  20xx年毕业的高三文科班,我是从高一开始担任任课教师的。在高一时没有文理分科,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总带着一种副科的感觉,仅仅是应付考试而已。等到文理分科时,学生大多也会因为理科或者数学成绩较差而选择文科,真正有兴趣者寥寥无几,这也是几年来文理分科的常见现象了。高二文科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由于已经带上了高考的烙印,因此学习时就比较认真了,对于我布置的任务已经不再像高一时那样能拖则拖,已经能较积极地完成各项作业。当然,在这部分学生中间也有层次上的差异,而且差异还很大。每回测试,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总会有数倍之差,这也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到了高三,由于经过高二一学年的努力,学生间的差异有了一定程度的缩小,尤其是一些后进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做到了超越自我。因此在高三开学之初,高三文科班的学生层次基本上分为三个层面:成绩稳定在一百分以上的、成绩在70—90分之间的以及成绩在70分以下的。这样一来,高三历史教学就比高二时容易着手了。高三,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高考,其次是高三文综考试。虽然对于文科班来说,文综考试应该不成问题,但因为文科班学生层次差异还是较大,对极少数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因此在高三学年第一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安排中,我先是完成了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然后进行了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复习,并没有如常规那样在结束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第一轮复习后再展开第二轮专题复习,而是采取就每一部分直接将两轮复习合并在一起,其原始目的就是为了对付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时的文综考试。在文综考试结束后,就按照既定方案,分别进行了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两轮复习。一般来说,采取的方式是用自己编写的复习提纲结合适当的习题。基本上,在今年的四月底结束两轮复习。在五月份的复习安排中,我主要就史学理论和试题题型进行针对性地复习与训练。此外,在高三第二学期的复习中,还平均每个星期安排完成一份模拟题联系,其中每两周安排一次课上的模拟卷测试。每份习题,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测试,不仅予以批阅,还给出成绩,事后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集体评讲。

  以上便是三年来,尤其是高三一学年的历史教学与复习概况。由于我是第二次担任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学工作,因此工作安排大体上延续了以前的安排,只是针对某些新情况作了一些安排。在高考结束后的这段时间中,我对这一年来的历史教学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有了些想法。

  首先,就文科班学生三年来的学习态度而言

  这批学生在高中三年的历史学习中,其态度各不相同,虽然其中有个别学生在高中三年中的学习态度始终如一,十分积极,但大部分学生却经历了高一的无所谓,到高二的初步警醒,再到高三时的积极投入。在高考前的一段时间来看,大部分同学对高考是做好了准备,但由于高一时学习的无所谓态度,致使最重要的历史基本技能没有充分得到培养,因此这批学生中有不少人即使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但得到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很难获得成绩上质的提高。因此,我认为高一的历史学习是最重要的阶段,应当尽教师的能力去排除学生中存在的历史副科观念,尤其是对于高一学生中存在分科时选修文科的那部分学生。虽然这对于教师来说比较难,但还应该尽力去做。此外,在高一教学中存在一个矛盾,就是大部分学生会在今后选择理科,对他们是以高考要求来对待,还是以文综考试要求来对待。我在教学中,基本上采取的是文综考试要求,结合部分高考难度来实施教学。一方面,是将难度放在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同时满足一些有兴趣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部分理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从文科学习中看到希望。在高二分科后,我再根据学生的情况逐步提高教学难度。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对于大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比较合适。但是,对于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这可能影响了他们的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在这三年以来历史教学中的困惑,究竟是以大部分学生为教学难度选择的着眼点,还是以少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实就是正式生)为难度选择的着眼点,在这届学生中我选择的是前者。

  其次,就高三总复习的方式而言

  我采取的是自己编写复习讲义结合习题练习的方式。这一方式,对教师而言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自己编写复习讲义,其实就是对自己历史知识的一次总结和提炼。在讲义中不仅要囊括考纲和教材中的知识点,还要做到去粗存精,将复杂的知识点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的知识点整理成知识体系。由于自己在第一次担任高三文科班历史教师时已经将复习讲义整理成文,因此在这次历史教学中对已成文的复习讲义作了进一步的修改,以适应已变化的教材和考纲。其次,由于在编写讲义时已经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在使用时就显得比较从容,而且一份讲义在手,省却了学生课堂上繁琐的笔记记录,能让学生将精力更完整地投入到课堂复习之中,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而对于学生来说,有了这份复习讲义,不仅能进行课前的预习,而且在课后也能针对自己的情况作针对性的巩固,从而能更合理地调配自己的复习时间,做到事半功倍。从实际情况来看,的确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课堂效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出现了两个情况:有些学生会过分依赖复习讲义,而忽视了教材上知识点的复习,以至于考试中经常出现细节性的失误;而有些学生则过于重视习题练习,而忽视复习讲义的巩固和教材知识点的.把握,以至于考试中虽然速度尚可,但答题质量却不甚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时常提醒学生,并不断检查学生的复习进度与复习质量。这样一来,虽然教师的负担比较大,但对于学生而言则增加了复习的自主性与可操作性。

  第三,就高三总复习的安排而言

  在完成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后,先后分别进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两轮复习,并没有进行整合性的两轮复习,最后进行史学理论和题型精讲。这一复习安排主要是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时的文综考试的影响,也属于一种无奈之举。但是这一复习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复习上具有每一知识单元复习完整性的优势,但也出现了缺乏综合性掌握的劣势。因此,我在复习中还针对性地安排了综合性的测试,加以弥补,主要是采取每周做一张综合性模拟卷的方式。此外,在每完成一单元的复习后,布置学生回家复习教材知识点,然后由我抽查。不过,这主要依靠学生的主动性,而非由教师强制性的措施。我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彼此间的差异,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这种常规性的复习形式。在复习过程中,除了我特意叮嘱的个别学生外,还是有部分学生愿意主动地来我这里接受抽查。其实,教师抽查对学生来说益处很大,尤其是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继续完善知识体系。总的来说,对学生而言,在高三一学年中,完成的练习并不少,而且部分学生在接受了我的抽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还是有部分学生缺乏这种复习上的主动性,也许这是我过于重视学生复习中的主动性的缘故,不愿过分强求学生严格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实践也证明这种方法对于那些主动性较强的学生而言效果十分明显,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而言几乎没有作用,他们还是我行我素。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要求,尤其是对于那些主动性欠缺的学生。

  第四,就复习习题的选择而言

  我在每一单元的第一轮复习中,在完成每一章的复习后都进行一次测试,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这部分习题常由自己组合而成。在第二轮复习中,主要采用经过选择的专题性习题集,就每一专题进行检测。而在平时进行的综合模拟卷练习中,主要采用百套名卷重组和高考冲刺,之所以选择这两套试卷集,主要是因为试题的新颖和题型的完整性。而在最后的史学理论和题型精讲中,则主要依靠我选择的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实际操作来看,两轮复习中采用的试题和模拟卷试题由于自成体系,因而在使用中对学生的巩固而言有一定的帮助。而在最后的史学理论和题型精讲中,由自己精选试题,因此更具有针对性。因此,这些措施在实际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完成每一份习题后都进行详细地讲评,能够及时弥补学生解题中的不足。尤其是最后的题型精讲中,更能针对学生解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一一针对性讲解,尽量提高学生答题效率和质量。

  上述这些便是我在高三历史教学和复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其中有所得也有所困惑,就此整理成文,希望自己能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安排加以完善,以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复习效果。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一下:

  一、做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6)班(7)班(8)班的学情实况,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规划,我将新课教学与复习合二为一,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注重学科内知识归纳、综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融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学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识与历史发展主线相结合,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学应侧重与专题性知识线索,强化专题复习,比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线索,中国近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衰的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中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或政治制度演变的线索等等。

  这些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兼顾基础知识、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可把复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其实每个专题也是一个单元。横向的单元是局部的'面'。纵向的单元是'线','线'的交织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②在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体系基础上,教师应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讲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求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把握由"知"到"识"的飞跃,让学生自己去探求历史的启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思考和辩论,应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2)展的阶段性使历史呈现出它的阶段性特征,这特征将导向对历史发展的本质性和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就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如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隋、唐;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明清。同一历史现象在上述各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而各个时期表现出来的相同历史现象也各具特色,如农民起义,表面上看,他们都成了封建王朝换代的工具,实质上其口号和纲领,也就是斗争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正确处理全面

  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正确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不能因覆盖面降低而漠视全面复习,也不能无视新情况的出现而照搬原来一套复习方法,重点复习应建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之上。原有的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仍可沿袭,但教学计划应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四、充分利用课外辅导

  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

  09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回顾一年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感慨颇多。这一年里可谓风风雨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由于努力、付出与合作,可以说我们历史学科在各级的考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各轮次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

  时间:第一轮复习,08年8月——09年3月理念: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思路:

  (一)按照新课标去整合基础知识: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整体把握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根据构成要素掌握历史事件,整合基础知识

  3、对同类重要历史事物发展线索的整合

  4、对同一阶段中外历史知识的`整合

  (二)日常应对新高考的一些具体做法

  3、精选习题、精讲精炼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三)、关注学生、关注细节

  (二)第二轮复习

  时间:09年月3月份——07年5月份

  理念: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问题的、联系的、综合的角度将知识专题化,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纵横关系)

  二、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参与,提高实战能力。

  课改下的高考更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提升能力,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如何寻找关键词,

  2、强化实战训练,以考代练,学以致用。每周阶段、综合各考练一次,规范答题。

  3、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克服急躁情绪。

  4、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要求学生答题要规范化、序号化、专业化。

  5、精选习题,精练精讲,避免题海战术,盲目做题

  同时在个人的教研方面,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机构召开的历史会议,并且把这些会议的精神回到组内传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备课组长,组织本组的老师积极探讨高考的有关问题,探寻高考的方向,通过一年的努力,高三年的历史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4

  忙忙碌碌的半学期过去了。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现在对半年来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研究高考。

  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每年高考总会有一定的调整,所以只要高考还存在,研究高考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山东高考试卷,尤其是20xx年、20xx年高考试卷,今年高考虽然会有所调整,但肯定是稳中有变。我们从前两年高考试卷中解读这几年高考试题的难度和能力要求、高考试题的出法问法和试题回答的要求,等等。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能力、内容的变化中反映了怎样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2、仔细研究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最终高考的参加者,高考试卷的解答者。不根据本校学生情况进行的教学肯定是空对空的教学,教学效果不会很理想。经过接触,我们基本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正。教学上我们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检查、基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注意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纪律观念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

  3、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每一个月、每一星期的教学都要有一个计划,都要事先有个统筹安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当然计划制订以后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使之更完整,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调整。

  4、本学期基本完成了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单元复习,以时间为顺序,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时间安排主要是在一模以前,这是打基础的阶段。我们的学生情况和目前的高考形势决定我们必须注重基础,而且主要打基础。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用原始的笨办法——“默写”,主要目的是逼学生去看书,背书,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难度大的练习我们也不用,有的学生自己找了些难题做,我们也劝他不要做,立足于基础题,立足于基本能力要求题,像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对学生概括、评价、启示类历史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

  5、积极参加研讨会,汲取信息,学习经验。

  积极参加顺义教研室组织的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参加高考信息交流会,并通过校友录与同样奋战在高三教学第一线的大学时的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中我们获取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信息,对我们今年 高三历史教学大有帮助。

  反思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有限。为了我们的学生能考高分上大学继续深造,为了我们的学校能完成指标考出名声,也为了我们教师自身更好的发展,我们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5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 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 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6

  一、优点

  1、复习计划和措施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各学校的复习计划符合XX省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并充分考虑轮情、学情、考情。各学校均注意加强对新高考的研究,注意对专题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研究,均能合理的安排复习进度。

  2、充分依托市学案,采取学案导学复习模式。把市学案作为复习的基本依据,师生均有具体依托,复习过程扎实有效,符合新形势下时间紧、任务重的轮情。

  3、重视对“双基”的落实和复习内容的拓展。注意加强对专题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巩固时间;注重对专题内容的拓展。

  4、科学训练,精心讲评,重视变式训练和总结。在随堂专题训练之外,每周进行一次历史综合测试或文综测试,题量及训练周期较为合理。讲评时对答题方法的分析指导具体细致,尤其注重对非选择题的变式训练。同时,注重每道题目的反思和每次测试的总结,讲评完每道题目后均有1-2分钟学生自我反思整理的时间,每次测试后均要求学生写出考试总结。

  二、建议

  1、进一步细化复习计划。应在大胆取舍二轮学案的基础上,将复习内容分解具体到每一天,加强对复习进度的调控。

  2、进一步拓展复习内容。不要在知识的深化上花费太多力气,要从二轮复习的轮情和学情出发,高度重视复习内容的纵横拓展,既要加强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又要加强与现实问题的联系。

  3、要注重课内落实。应充分运用板演、默写、互相检查、互相提问等多种检查方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做到说出来、写出来、背出来、做出来,将复习成果落实到记忆上、落实到答案上、落实到方法上、落实到笔记上。

  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少讲、精讲,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全过程中。

  5、要加强课内帮扶。注意利用课内的合理时段,对帮扶对象进行指导与督促。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7

  一、优点

  1、课堂改革力度大,课堂效率高。全县历史教师思想高度统一,对XX省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和市历史学科二轮研讨会精神领会得非常准确,切实以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工作的关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导学、督学作用,行动积极,落实到位,成效显著。

  2、计划具体明确,常规工作扎实认真。复习计划具体到每一天,任务明确,便于操作。集体备课常抓不懈,内容充实,落实到位。

  3、复习模式符合二轮轮情和学生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充分依托市编二轮学案的基础上,切实推行学案导学模式。复习环节为巩固记忆——检查落实——拓展提高——强化训练,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流程清晰,干净利索,非常符合历史学科二轮复习在重视专题知识巩固基础上提升学生应考能力的要求。

  4、注意优化复习内容,内容处理具有层次性。既重视巩固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又重视拓展性知识的整合。前者主要体现为对学案“要点梳理”的落实;后者主要体现为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以及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机结合。内容的'科学处理,有利于更好的完成二轮复习承担的巩固和提高的双重任务。

  5、课内落实措施非常得力。在课堂实施中,学生的自主记忆时间充足,方式合理。通过板演、默写、互相检查、互相提问、个别提问等多样化的检查方式督促学生的复习,形式活泼,内容充实,能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注意将拓展的问题落实到答案上,便于学生的反思感悟、整理记录。教师调控得当,注意引导学生将复习成果落实到笔记上。

  6、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模拟性。注意与高考的有机链接;注意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新情境,编制新题目;注意强化书面训练。

  二、建议

  1、注意教学程序的学案化。宜将拓展补充的内容以补充学案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以克服小黑板“过目即忘”以及学生抄写费力的弊端,以使学生更好的明确复习环节和任务,也便于学生的整理保存。

  2、注意方法指导的类别化。应注意答题方法、尤其是内容词的归类指导。要从考核目标的四项能力要求出发,把内容性的方法指导归类,使之系统化。

  3、注意帮扶工作的课内化。要把帮扶工作放在课内的合理时段进行,帮扶措施要有个性化,可提问,可听写,可单独给题等,以此促进帮扶对象的个性化成长。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8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二轮教学计划。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专题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

  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6、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9、复习策略

  1)每节课默写一个重点知识点。

  2)以教师讲解为主,侧重全面知识点。

  3)练习的进行,月考加强。

  4)用时间讲析资料上的练习。

  10、学情

  1)学生基础性较差,识记能力差,有许多知识点学了即忘。

  2)除了优生以外,其他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学习是不善于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也就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4)学生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师生之间学科交流较少。

  二、对复习的反思

  1、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课前的默写、背书等这些在上届学生试验基础上体现出较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坚持到高考的日子。

  2、复习时(主要梳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顾和记忆。不需要深入思考。在巩固练习中,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只需要简单再现,因而思维层次较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多是强化记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3、对学生没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是优生的需求与不足。工作不够细,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没有真正细化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当中的缺点和方法。

  4、复习的针对性较差,往往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可是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没能作到因材施教,导致中等生、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又是一年高三,有必要进行一下总结。

  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历史教学问题;另一个是班级管理问题(其中谈谈尖子生培养问题)

  工作四年了,这两年学校对我确实委以重任,连续两年带高三毕业班。下面对高三这两年历史教学进行一下总结。

  通过连续两年高考,我认识到,若想赢在高考,在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熟悉性、连续性、制度性、整合性。

  首先是熟悉:包括课本和学生的熟悉。课本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要十分的熟悉,应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一点我是能够做到的,但通过去年高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是我们对学生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刚上高中时掌握到什么水平。我们总是抱怨学生笨、学不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讲明白(排除学生上课不听的因素)我们对学生没有比较彻底的了解,没有给学生仔细解释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严重点说,从高一入学时我们就落后了,高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弥补基础上,这样对知识的整合、处理,提高解题能力等这些关乎高考最终分数的训练便无从谈起了。

  连续性是今年高考后,我认识到的。现在的高考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书本,今年37分的大题,完全考察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解题能力,完全不是以前的高中生考察模式,倒像是大学的考试题;而选修更是书本上根本没有学过,死记硬背根本没用。而选择题中至少有2道题(总共12题)跟历史知识无关,只是考察理解材料、解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另外还有2—3道题是历史基本素养、历史素质类题,高三的三轮复习根本不会涵盖到此类型题。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应该是从高一抓起,在每节历史课,每次历史考试过程中不断去灌输,这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既高一时以教材整体布局为基架,填补完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质,高二时重点掌握知识点,解读并逐渐培养做题思路及方法,高三抓重点,抓思路,抓大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高考文综的藩篱,达到一个高的程度。

  制度性:去年高三“走出去”比较多,去了二十、二中、抚顺二中、辽师附中、三十一等学校听课,我自己假期的时候还去了鞍山一中了解学习,并通过同学了解了一下锦州中学、辽阳一高的做法。总体来说,一个感受,这些学校的历史成绩之所以好,主要好在了制度性。历史教学非常的系统而制度化。

  首先是教材被系统整合,以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工整合,对教材进行在加工,使得学生更能够理解教材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固定的(经过多次试验的最好的一套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既不会出现失误,又能够不断的增加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不仅如此,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试题伴随,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试题也分成不同层次(鞍山一中、抚顺二中),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设置尖刀班,班型在30人以内,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做到全批全改,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态及学习的变化,以保证成绩的绝对突出。

  整合性:既是历史内部的学科整合,又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首先历史内部的整合,教材是经过整理、编写的,高一注重知识的基本框架、高二注重知识的具体内容、高三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解题技巧。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题也很有针对性,都是精挑细选,按照不同阶段做不同程度的联系,用他们话讲“没有一套题是白做的,要有效果,要解决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也要整合,这尤其在高三表现尤为突出。学校严格控制高三各科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课时分配,来规定不同学科的作业量,并严格规定自习时间,绝不可以随意占用,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己学习时间(符合文科特点)。而且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绝对不可以随便乱发卷子(尤其数学、地理等摧毁学生的科目),每套题在要求学生做之前,老师必须首先熟悉,并清楚每套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卷子的讲解绝对不可以推着来,必须是有总结,有对比,达到训练效果。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9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瞬间已是期末。回首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些许的遗憾。为了在下学期更好地开展工作,现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首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教育思想,深入学习六步教学法理论和生态大课堂理念,用课改的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思想上与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在教学方面,努力践行生态大课堂的教育观。

  1、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通过听专家讲座、外出考察学习和自修等方式,对我校倡导的六步教学法和生态大课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不断领悟这种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课改的理论水平。

  2、积极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去,做课改的积极实践者。无论是导学案的编制、集体教研、听评课还是上示范课我都积极的参加,并力图有所创新和收获。进入高三以来,我更加注重发挥六步教学的精髓,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同时又高对重视教师的点拨提质,防止课堂的无效性,能做到课堂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历史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3、根据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一个是最好的文科小班,另一个是文科普班-------差异很大的现实情况,我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两个班级的教学进度稍微差开一些,一小班学生的剩余时间补充一些有难度的习题,普班注重抓好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目前看这两个班级学生的历史学习现状很好。

  4、扎实做好配有补差和学法指导工作。根据年级部安排,对历史偏科生进行点式辅导,从教材知识、解题指导和学法归纳等方面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通过辅导,学生的成绩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呈现良好的上升势头。

  5、做好导学案检查和习题讲评工作。对下发的习题和导学案我基本上能够全批全改,奖罚分明,让学生利用好导学案和习题。同时采用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检测,如课前提问、课时小测、单元检测等。在习题讲评课时侧重对学生答题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现在学生的答题能力已有明显的进步。

  虽然在这学期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小的成绩,但也有些许的不足,由于担任年级部主任工作,事务繁多,上课时间有时不能保证,课堂的连贯性存在问题等,这些问题我在下学期努力改正。总之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搞好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历史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0

  20xx学年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来的高三教学工作,感觉既辛苦又充实。在高三开学伊始我就根据高考要求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学年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全学年的教学大致分为三轮,第一轮,对三本教材进行全面、系统、仔细地复习,重点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轮是综合复习,重点是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按照时间、空间、国家等各种角度整理线索,目的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第三轮,以练习为主,对各区的模拟卷进行整理,有选择、有重点的练习、讲解,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巧。

  第一轮:20xx年9~11月上高三教材,20xx年12月~20xx年3月复习高一教材。第二轮:20xx年3月~5月初。第三轮:5月初~放假。

  在作业的安排方面,我坚持的原则是适度、有效,每天都布置作业,作业量保持在一个小时左右,第一轮作业内容是复习巩固当天的教学内容。作业方式多样,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内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

  本学年除学校安排的周练、月考、联考、统考外,本人没有额外安排考试。每周练习由于时间较短,考试内容基本是单元练习,主要目标是巩固前一阶段学过的知识。月考、联考、统考结合教学进度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考试的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题型仿照20xx年高考试题。

  总结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从学生的角度看

  一、良好的学习氛围。今年的两个历史班的学生,总体来说,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班风、学风比较好,对于我布置的作业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完成。

  二、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近几年上海历史试题,虽然题目比较活,能力要求也较高,但基础知识还是占相当比重的,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扎实,透彻,这是学好历史的前提条件。

  从教师的角度看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三的学生学习负担重,时间紧,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其重要,为此,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课前仔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二,严格要求学生,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课堂上,绝对不允许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全神贯注听课记笔记。一年来,两个历史班的课堂纪律很好,因此,课堂效果也比较好。

  二、作业练习要适量、有效。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的重要手段,但是要想使作业起到良好的效果,作业量一定要适中,如果作业量过多,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疲于应付,那么,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三、试卷要精选、精炼、精讲,不搞题海战术,题目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整体水平,每次考试既要能检验学生的水平,又要便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考试成绩出来后,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总结,特别是联考或统考要让学生知道整体水平,以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从师生的关系角度看

  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一年来,我和两个班级的同学相处融洽,学生对我的工作给与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总之,通过一年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同时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以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1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 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20xx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0xx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一篇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一篇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2

  忙忙碌碌的一学年过去了。今年我是担任高三(10)、(11)班历史教学任务,现在对一年来高三历史教学工作进行简要总结。这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我们首先认真研究了前两年的高考试卷,特别是宁夏、海南、广东等课改地区的高考试卷。其次是研究去年和今年的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识读考试说明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的变化,从中解读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主流思想。我们在新课和复习教学中以及练习中都要贯彻这些思想。

  (二)、制定正确的教学方案和详细的教学计划。我们根据对高三教学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二升高三的那个暑假就认真制订了系统、详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统筹安排整个一年的教学任务、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作出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注意几点:

  1、进行二轮复习,第一轮单元复习,以通史为复习导向,对同一时间段内横向知识,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进行整理,揭示其间的关系,归纳单元结构和单元特征,并进行理论的概括和解释。第二轮复习是前进行专题复习,即从某一个角度从纵向进行专题知识的梳理,寻找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第二轮复习时,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通过两轮复习,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体系,一方面对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纵向的联系;另一方面对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的横向联系。

  2、注重基础,以不变应万变。第一轮复习时我们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用原始的笨办法——“默写”,主要目的是逼学生去看书,背书,并反馈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备课组团结合作,步调一致,资源共享。作为备课组长,加强备课组成员之间的联络和沟通,组织集体备课。我们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调整修改,每周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历史问题;相互听课,诚恳地指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学设计共享,练习和资料一致。

  (四)、在个人学习方面,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历史理论知识,通过学习本人的业务能力也得到提升。

  反思我们高三历史教学,还有很多不足,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取得的成绩有限。我将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争取更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3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实际情况,阅读了大量有关教学教育的文章,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变革新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教学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初,我就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编排,并和学科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其次,认真备课,努力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关注高考考试说明,认真写好教案,查阅资料,去粗取精,取我所用。

  第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科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做好培优扶中辅差工作。

  第四,加强练习,精心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习题,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做到课课小测,及时批改。

  第五,对学生严格要求,本学期是高考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在本学期我积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积极开展培优工作,提升他们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下学期的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第六,积极开展备课组和参加教研组活动;虚心求教,与学科老师交流、探讨教学问题。

  以上是我对这学期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些总结,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学习和努力。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4

  一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感触做一回顾,敬请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一、搞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76C、77C、78C的学情实况,早在暑期补课前制订了较周密的教学计划。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各班又有十几到几十个艺术、美术、体育专业生,专业训练会耽误大量的复习时间,使得有限的复习时间更加吃紧,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复习规划,我们将《中国古代历史》的新课教学与复习合二为一,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注重学科内知识系统归纳、综合的同时,随时加强文科综合知识的相关连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

  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介绍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三、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

  质效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整合优势的竞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是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综合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学生对历史学科既感到有兴趣,更觉得难学,正是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有关。因此,我们高三历史教学组针对本届高三学情的普遍特点,经常交流教学经验和学情特点,加强第一轮历史复习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和方法,共同印制辅导方案和有关训练资料,做到经验共有,资源共享,整体提升高三历史复习效果,稳步推向高考目标最大化。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与政治、地理教师的交流,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知识有机地连接,把文科综合题型训练分解到具体的学科知识中,培养学生综合答题能力。鼓励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目前,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已将要结束(预计xxxx年2月底结束),复习的任务仍然很重,尤其是专业生因专业训练和考试耽误了很多时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一大块补救上来,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会找准切实的方案,会把今后的复习工作做好。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5

  我担任了高三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并任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即学校制定的功勋目标。对本学年的教学做一下总结:

  一、落实教学常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学期我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点: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上课时间短,而教学任务重也不算太多。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识重难点,写出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从不上没有教案的课。努力把重点难点讲清楚,让同学们能够自己知道重难点在哪里,再利用中午或晚自习时间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方式选择,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有时甚至为了一个课堂的导入花一两个小时去查资料去构思。可以说,课外花在准备教材及钻研题目上的时间远远多于上课的时间,用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上40分钟的课,通常备课的时间远远超过四个小时”。

  正因为如此,我在上课时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2、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满堂灌。给学生消化和接受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注意主观题的训练。每一课结束以后,把课课练落实到位;每一周结束以后,都有一个周周练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判定等级和批改分数的方法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落实导师制。对我负责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来说,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新知识又接踵而至,往往令他们应接不暇。所以我尽量去了解和鼓励后进生,在课外的时间辅导他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一些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就过来问我,还取了个意的名字“呼唤老师行动”。

  每当看到他们拿着练习什么的来到办公室,我就特别的开心并耐心解答。在我的努力下,一些差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对历史渐渐有个浓厚的兴趣,这是最开心最欣慰的事情。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信心。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努力抓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每次我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我都要求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尽量做好自己的练习题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开学初,同学们还没有上高三的紧张气氛,也许是暑假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有点心不在焉,教室里有一段时间总静不下来,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反复地强调,学生又逐渐学会了静下心来学习,在学习时间保持安静。

  虽然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觉得历史很难学习,要理解和记忆东西太多,但是我尽量宽慰他们,培养他们的信心,当我看到他们取得成绩时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他们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个和谐团结的科组,为了能够把科组建设的更好,为了能够让新老师更快的成长,我们历史组科组活动比较多。对于每一周一次的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我都一次不落的参加,对于集体备课活动也是积极参与。除此以外,我还尽量多的听备课组其它教师的课,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的课,只要有时间总会去听一下。经统计,本学期我共听课至少40节,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

  这些活动让我在上课时不断的提高自我教学水平,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自我反思(不足之处)

  由于经验不足,在有些时候的教学活动没又能够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比如说联系的效果,有时候由于自习课时间太短而题量过大,有些学生为了能在下课的时候把作业交上来,就出现了“赶作业”的情况。

  所以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要吸取教训,尽量能够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针对重难点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