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感恩教育之我见

时间:2023-11-21 15:25:21 王娟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感恩教育之我见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幼儿感恩教育之我见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感恩教育之我见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已在全国人民心中唱响之时,感恩教育又一次被世人所重视。新的《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试行)规定,要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国家、爱祖国;让他们知恩、感恩,富有爱心,从小爱父母,爱祖国,关爱他人,长大成人以后回报父母、社会和祖国,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知恩才能感恩,要有爱心。中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思想,这种思想塑造了多少代人的灵魂,造就了一批批像孟子、岳飞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被金钱化了。成年人的“金钱化”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孩子,加之现在的孩子养尊处优、惟我独尊,认为父母,包括其他人对自己好都是应该的,有时甚至他们感受不到别人的关爱,而当看到别人的“痛”时,他们却是那么的熟视无睹,漠不关心。许多孩子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试问一个连自己父母、亲人都不爱的人,怎么会去爱别人,爱社会呢?

  一、感恩缺失的原因

  1、幼儿“学业”繁重,无暇顾及感恩

  现在不少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只片面的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刚上幼儿园,就忙着帮孩子学习英语、识字,而忽视忽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在孩子的心田留下一丝空隙,让感恩之心驻扎。

  2、家长不知感恩,榜样缺失

  不少家长自身缺乏感恩之心,因工作繁忙,在家,在外,不管别人为他做什么,很少说谢谢,稍不顺心就牢骚满腹。殊不知父母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孩子不懂感恩,受父母养育之恩而不知回报在所难免了。

  3、幼儿教师缺乏教育意识

  在幼儿园课程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很少,再加上幼儿教师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意识,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教少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二、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学会感恩,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幼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幼儿道德品质培养方面,更要谨注错,慎习俗,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需要成人全面、即使的引导。幼儿感恩意识的获得同样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5—6岁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儿童自我中心思维占强势地位的时期,儿童难以从其他人的角度思考和理解问题。这就需要成人一方面抓住关键期及时教育,以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儿童心性未定之前实施感恩教育,防止不良影响的侵入,可以保证幼儿的健康发展。如果不注重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幼儿就有可能受到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表现出自私自立的性格特点,并延续到其成人以后,从而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

  2、学会感恩,有利于保证感恩教育的效果

  人格心理学认为,人在6岁以前就已经奠定了其人格基础,后期的教育与塑造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起作用。感恩意识的获得也不是一一蹴而就的,如果一个人幼年时没有种下善的种子,几乎不可能要求他成年后成为一个乐于助人、施恩图报的人。目前,在对感恩教育的研究中,研究者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实施要从幼儿抓起。幼儿阶段的感恩教育是后期感恩教育的基础。

  3、学会感恩教育,有利于当前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

  当前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很容易成为家庭三代的核心,养成叫横蛮任的性格。一些孩子甚至学会了用各种手段来要挟自己的家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不仅导致幼儿之间频繁发生冲突,幼儿与家长之间也是有对抗产生。当前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上升,自杀事件层出不穷,社会中也不断出现对儿童自私自利的责难。人们在寻找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时,往往会指责教育的缺席,其中儿童期教育的不足尤为突显。我认为,感恩教育不失为一种解决策略。如果我们从儿童期就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无论对儿童还是对整个社会,都会有利的。

  三、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策略

  1、成人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做好感恩的榜样

  幼儿正处于一种发展性的自我中心阶段,难免表现出小气、霸道等现象,家长要了解幼儿的这一年龄特征,允许孩子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避免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里;同时又要善于抓住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其次,要让幼儿学会感恩,成人必须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因为幼儿能从老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成人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道谢,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当儿童帮助了成人时,成人要及时感谢幼儿的施恩行为,使其体会到施恩的快乐。

  2、利用故事、事例,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平时多给幼儿讲一些感人的爱的故事,让其受到熏陶、感染,能学会同情,知道要关爱身边的人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拇指姑娘》,故事中的拇指姑娘,看到一只燕子被冻死在地上,非常难过,因为燕子曾在整个夏天对她唱着美妙的歌,对她喃喃地讲着话。为了感恩,她给死去的燕子用草编成一张宽大的、美丽的毯子,让它能在这寒冷的长眠中获得一点温暖。“再会吧!在夏天,当所有的树儿都变绿的时候,当阳光温暖地照着我们的时候,你唱出美丽的歌声----我要感谢你!”这是拇指姑娘对死去的燕子深厚的感恩之情。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美好的事物和曾有益于我们的人要心存感激!

  3、通过专门性的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恩”、体会“恩”,记住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于需要之人,也就是通过专门性的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比如可以开展有关“感恩”的主题单元教育活动:在综合活动《妈妈的生日》中,让孩子记住妈妈的生日,体会妈妈生育、养育自己的不易。具体做法是:在日历上圈上这些日子,让孩子在体会为自己妈妈过生日的幸福的同时,也在家人的生日时能画一幅画、做一个手工、做一些感恩卡片等送给家人,或者是唱上一首感恩的歌曲,或者是说上一句祝福的话语。又如,《妈妈生病了,怎么办》中

  讨论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家长也可以适时“生病”或表示“很累”,请孩子端杯茶,或帮忙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让孩子学会关心。

  4、利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教育幼儿感恩可采用移情法。幼儿年龄小,在他们眼里,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情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正确运用移情方法,让幼儿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控制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如幼儿在撕书时就对他说:“你把椅子的撞倒了,没有扶起来,他多伤心啊。”幼儿在捏小鸡的羽毛时就说:“小鸡哭了,你在捏它,它就不和你做朋友了。”用这样的方法比训斥、责怪、打骂效果要好得多,并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还可采用实践法。即让幼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如教孩子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让孩子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

  5、利用饲养动植物,激发幼儿的感恩之情

  在家中或幼儿园里,养一些小动物、植物,让孩子去喂养,种植。如饲养一些比较便于管理的小鸡、小兔子、小金鱼等,请孩子做这些动物的“家长”,时刻去关心、呵护这些小动物。

  6、教育孩子要播撒爱。

  电视上有一段“孩子见妈妈给奶奶洗脚后自己端着一盆水说‘妈妈,我给你洗脚’——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公益广告,作为父母,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感恩、学会同情、学会关爱,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个爱的传递者!

  感恩教育虽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渗透式的人伦教育,但并不规定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层面上,成人要有意识地从感恩教育出发,注重儿童的爱心、责任心的养成,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儿童的民族自尊心与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儿童健康奠定深远的基础。

  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洛克的《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教师和家长来说,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在潜意识里影响孩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感恩教育活动以外,在平常的其它活动方面也应该树立榜样。如老师之间,师幼之间在文明礼貌用语上的使用。让“你好”“谢谢”“不用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语时常挂在嘴边,对于小朋友对老师的帮助,要非常诚恳的对幼儿说一声:“谢谢”,小朋友受到老师的尊重,也会不自觉的去尊重别的小朋友、父母或是老师。

  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孩子的的健康成长。父母对老人孝顺,孩子长大后就对父母孝顺。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时主动带着孩子回去看望老人,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想念。父母也可以让孩子一起做做家务,一方面体验劳动的快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辛苦与艰辛,要让孩子学会分担,并感恩所得到的幸福生活。如到了4岁以后就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吃饭的时候摆好碗筷,帮父母打好饭,下班回家给父母提鞋子,让孩子端杯水等等。同时家长还应该培养孩子主动对他人施恩的意识,如跟其它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引导他们乐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还可以带领比自己小的小朋友友好的一起玩耍,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总之,生活在充满感恩和爱的环境里的孩子就更有爱心,责任心,就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二、注重生活细节,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鼓励是孩子实现某种活动的催化剂。当孩子的感恩活动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时候,鼓励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感恩活动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时常关注幼儿的生活事件,关注孩子们的言行,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如小朋友在午睡的时候,小惠小朋友裙子后面的拉链拉不下来,很是着急。这时,琦琦小朋友看见了,就过来主动帮助她把拉链拉下来,小惠非常高兴的对琦琦说:“谢谢你”,琦琦说:“不用谢”。看见他们互相帮助而且还主动道谢,我对他们两个小朋友在全班进行了表扬。从那以后,像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班就越来越多,如帮别人端饭,拿纸呀,互让玩具呀,小朋友之间的争吵少了许多,并且孩子之间的相互友爱之情正慢慢蔓延开来,不仅在班上,对侍家人也是如此,上学期的半日开放活动,我们班的张祥镇小朋友见妈妈来了,就主动把小椅子抬到妈妈那里,让妈妈座。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的观察要仔细,对他们的行动做出肯定,这让感恩活动才能持之以恒的继续下去。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因此要重视游戏对幼儿感恩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如在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这个活动中,我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对故事进行触角扮演,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处处想着别人,感受爱和温暖。在健康活动“为小企鹅搭房子”这个活动中,体会无家可归的可怜,并克服重重困难帮助小企鹅,体会帮助别人后的快乐。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这样的角色体验能使感恩教育能够在实践层面上“活”起来,逐步培养幼儿感恩意识。

  四、利用节日契机,诱发感恩行为。

  我们要注重利用各种节假日,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三八妇女节、儿童节、重阳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这些节日都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契机。在节日时,给他们讲讲节日的由来,通过讲一些感恩的故事丰富他们对这些节日的认识,深化他们对节日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类感恩主题活动引发幼儿感恩行为,例如在这些节假日里,指导幼儿亲自为教师、同伴制作卡片,或用图画来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谢之情。这些节日活动的长期开展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大到关爱个人所属的集体和社会,为将来自发感恩行为的实现奠定基础。

  五、加强家园合作

  在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家园联系,使幼儿感恩教育双管齐下,收到双重教育效果。

  首先,幼儿园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向幼儿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相关知识,如利用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感恩教育的意义,向家长发放关于如何引导幼儿学会感恩的宣传单,面对面的交流感恩教育的小窍门等等。做为幼儿教师,不仅只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应该成为幼儿教育专家,为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排忧解难,你的帮助能为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家长信服你,那么,你所宣传的教育理念才会被家长认可,家长才会主动积极的配合你的工作。

  其次,定期开展半日开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半日开放活动,在活动中组织感恩特色主题的亲子游戏。教师有意识的让家长和孩子一同参与到一些感恩主题活动当中,从中共同体会感恩,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家长、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幼儿终生发展,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感恩教育在林区幼儿园实施运用的优势

  研究林区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大胆探索解决一些环境和发展的实际的问题,了解林区的励历史和典型人物,四季的变化和林区特色食物,例:蓝莓、山茄子、山葡萄等。有效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包括爱家乡,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珍惜大自然资源,喜欢亲近大自然。林区这一自然环境丰富多彩,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深入自然和环境,例如参与春季的植树活动、夏季的收集树叶做美工等活动,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直接互动、自由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利用林区自然条件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课题研究,在我们林区幼儿园开展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感恩教育在林区幼儿园实施运用的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对于参加规划课题研究的林区幼儿园来说,为参与课题的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便利的条件进行学习,这是保证课题能够顺利完成的前提,同时林区幼儿园应该从教育的高度为广大幼儿教师把握研究方向和提供研究方法,使得他们能够按照课题需要进行研究。这些都离不开深刻的理论知识,因此我们的参与教师应该积极的学习相关理论,从相关书籍和互联网资源中,提升由此相关的理论,加深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2、提供物质条件。幼儿园将为研究开展购买大量的用具和图书,广泛收集林区教育资源,为教育实践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走廊墙饰等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为适应幼儿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可利用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幼儿实践教学。

  3、与家长合作。家园共育是新教育改革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两大主要受教阵地,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是幼儿成长中的两大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能取得幼教的良好效果。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同时在教学中多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更加健康茁长的成长。

  4、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林区的十多个林场个个都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木材加工场,这些是林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幼儿园可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和走进自然,在与自然的融合中,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食用方法寄一些药物价值等,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沟通,激发幼儿表达欲望,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这些基础能力和情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幼儿园利用这些自然自然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5、合理利用人文资源。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人文资源,施展幼儿教学。林区具体一些人文资源,比如抗战遗址,林区发展的博物馆,以及一些具有特色的林区民间艺术,这些在幼儿教学中都是可以利用的人文资源,通过抗战遗址中故事的讲述,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对林区发展博物馆的参照,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对林区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

  6、搜集资料。调查法:直接和间接地查找和收集林区发展的自然和人文材料,了解和分析现象。收集整理有价值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形式有调查问卷法、走访谈话法等。文献法: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分析,整理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形成体系。观察法:确定被观察幼儿,记录其在参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行为、了解其情感体验,记录和分析那些林区教育资源能为幼儿所接受和喜闻乐见。行动研究法:对幼儿参与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行为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分析。其要旨是做中学,做中出成果。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和所积累的经验,加以论证并总结研究成果。

  感恩教育在林区幼儿园实施的展望

  充分开发和利用林业地区的各种活教材资源,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和人文资源的广度,配合幼儿教学过程的展开,使资源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开阔幼儿视野,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让幼儿的头脑和心灵都得到发展和升华。形成一整套结合林区教育资源的园本教材,每位研究人员都拥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并有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等,其研究成果对林区幼儿园发展有引领和指导义意。结语在林区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林区资源十分丰富,将实地资源与幼儿园地方特色相结合,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首先可以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对幼儿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利用林区的自然资源帮助幼儿认识植物,同时也可以培养家乡的情感。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经常性关于幼儿成长方面进行及时的沟通,全面的掌握幼儿的心里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为幼儿的健康的茁长做好充分的准备。

【幼儿感恩教育之我见】相关文章:

学校教育之我见中英文作文09-14

作文之我见05-06

成败之我见07-07

作文评语之我见01-25

浅谈看客之我见05-16

浅谈看客之我见05-16

论李白之我见09-26

共享之我见作文05-18

饮食之我见作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