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

时间:2021-03-30 13:01:4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2017地名普查工作总结

  开展地名普查,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地名信息,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防建设。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2017地名普查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2017地名普查工作总结

  【2017地名普查工作总结1】

  自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单位以来,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省民政厅、宁波市民政局的直接指导下,从去年 8月份开始,全市近500名普查人员齐心协力,用5个月时间,对区域范围内的地名及相关属性信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补充、更新、完善,基本摸清了全市30年地名变化情况,建立完善了地名数据库,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陆域面积136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5个镇。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16〕83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甬政办发〔2016〕189号)文件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开展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共采集十一大类60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5153条,其中陆地水系名称1085条,陆地地形名称248条,行政区域名称21条,群众自治组织名称374条,非行政区域名称26条,居民点名称2232个,交通运输设施名称6152条,水利、电力设施名称300条,纪念地、旅游景点名称380条,建筑物名称92条,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名称3211条,历史地名1031条。标绘1:1万纸质地图60幅,测量地名经纬度5000多条,地名标准化处理283个,设置重要地名标志39块,制作地名标志登记表618份,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950多条,新增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信息7430条,修改整饰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矢量地图,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4182份(幅),较好地完成了试点任务。

  二、工作情况

  (一)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市民政局、地名办根据要求和本市实际,精心拟订实施方案。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地名普查工作,去年8月9日,袁金祥副市长专门听取汇报,20日提交市政府第6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5日由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慈溪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二个文件。26日召开了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动员部署。财政、国土、建设、交通、统计、工商、水利、文广、农业等17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为普查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指派联络员,负责相关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

  普查前期,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设备、资料六个方面落实。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和招聘10人组建市普查办公室;落实普查所需经费117万元;安排5间办公用房;购置电脑、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备;收集各类志书、图册、档案等200多册,收集部门掌握的行业地名信息资料约2.5万条次。各镇(街道)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选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具体业务负责人,配置了必要的技术业务人员,据统计,各镇(街道)共聘用经验丰富的普查业务人员71人,实地调查人员422人,间接参与到普查工作的人员超过1000人。

  (二) 注重培训,强化指导,因地制宜采集地名信息资料。注重业务培训,力求科学规范。分三个层面,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对市地名普查办的技术人员进行普查工作规程、数据库安装、资料采集、地图标绘方法等为期一周的培训。其次召开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业务培训会议,对地名普查业务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进行专业培训。三是由各镇、街道组织对镇、村普查人员进行动员培训,市地名普查办的派员指导授课,共举办13期次,400余人参加了培训。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普查办分5个组分片对应指导,深入镇、村,及时解决在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收集的资料通过U盘下发各地作为参考资料,制作样表以供借鉴。树立样板,重点指导龙山镇、宗汉街道开展普查;典型引路,分东、西二片分别召开现场交流推进会,交流经验做法,督促推进普查工作,为确保普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填写“二表”即《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标绘1:1万地形图。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方式开展普查。一是以村为责任单位开展普查。普查资料下发至各村,由各村落实人员填报登记表,镇、街道审核、汇总。如宗汉街道、横河镇;二是以镇(街道)为主,村(社区)配合开展普查。镇(街道)抽调力量组成工作班子,填写登记表,标绘地形图,然后深入村(社区),由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员现场进行核对、补充。如崇寿镇、庵东镇;三是镇、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镇负责跨村道路、河流、镇级层面的地名调查和地形图的标绘;村负责本区域内其它地名的调查。如坎墩街道、观海卫镇等。普查人员普遍做到“一查二看三问”,查找资料,实地察看,访问座谈,努力提高地名普查的数量和质量。横河镇建立了QQ群,方便交流工作;掌起镇聘请专业人员标绘地图,确保地图的标绘质量。

  (三) 层层审核,考证录入,尽力保证地名普查数据质量。层层审核,严格把关,分四个层面对地名信息资料进行审核把关。第一层面在调查登记时每一地名信息资料都有登记人、审核人。第二层面由镇(街道)组织熟悉当地情况的同志对本辖区普查人员填报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审核并且分类汇总。第三层面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实和确认。第四层面由市普查办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地名调查登记资料进行核对,确认合格后录入数据库。若出现不同志书、调查与志书记载不一致的,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在汇总资料的同时,对有地无名、有名无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字不规范等情况进行标准化处理。由各镇(街道)分别梳理核对,提出地名命名更名预案,由当地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后,统一汇总上报。从普查资料看,桥梁名称重名较多,新建、延伸道路无名情况较多。个别镇因行政区划调整,出现本行政区域内道路的重名。普查办根据国家、省、宁波市地名管理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按地名命名、更名权限和程序,进行审定和标准化处理。对第一次地名普查遗漏的、已约定俗成的老地名直接确认。对有地无名的及时命名,如坎墩街道召开座谈会对工业园区新建道路进行命名。重名的情况较复杂,须慎重对待,能改则改,一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暂缓处理。

  (四) 设立标志,整理资料,着力制作地名普查成果。对重要地名,增设地名标志。沿329国道、中横线的行政村增设指示牌,骨干一类河流与中横线交叉处设立标志牌。此项工作得到了慈溪市交通局路政大队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实地踏勘,定点定位定样式。新设村指示牌24块,河流地名标志15块。整理资料,制作成果。对各地采集来的`调查登记表、工作草图和照片、音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检查、整理、编撰,处理为标准内容,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委托宁波国土测绘院转绘1:1万纸质地形图,修改整饰1:1万矢量地图,利用GPS技术方式和图解法测量地名经纬度。完成地名普查数据的图库匹配,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5024张。根据《第二次全省地名普查档案管理规定》,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做好地名普查成果的立卷归档,可建立文书档案15卷,地名成果档案15213册,特种载体档案2盘。

  三、工作特色

  作为试点单位,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我们努力克服困难,认真细致地拟订各项方案,增加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普查中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政府组织实施与技术外协相结合。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层层布置落实,提高了普查的公信力,便于采集地名信息资料。涉及地图标绘、经纬度测量、矢量地图修改整饰等专业技术上的工作,由宁波国土测绘院派员共同完成,确保地名普查数据的质量。二是以块为主,条块相结合。以镇、街道为基本普查单位,具体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资料。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17个成员单位建立联络员制度,负责相关地名信息资料的提供和各地上报的有关行业地名普查登记资料的审核确认工作。召开联络员会议,交流进展情况,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进工作落实。二者相结合,减少了地名普查的遗漏,保证了地名普查的数量。三是传统方法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考虑到地名普查员老同志居多,采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容易得到理解和支持。设计印刷3.2万份《地名目录》和《地名登记表》,《第二次全市地名普查操作手册》500册,发放给每一位普查员。分级分批对普查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制作各类地名的登记表样表,为普查人员实际操作提供借鉴。编印工作简报6期,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召开阶段工作汇报交流会议,交流各地普查工作经验和做法。这些传统的普查方式方法,为普查人员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普查技能创造条件,大大提高普查效率。同时,在数据采集和成果应用上尽可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用GPS定位系统测量经纬度,建立完善地名数据库,开发地名信息管理系统。利用QQ群与省、宁波市、镇保持经常联系,便于信息交流和疑难解答,保证了普查的进度和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补充完善地名普查档案资料,着力做好地名普查的成果利用开发,巩固成果,深化内涵,推动我市地名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7地名普查工作总结2】

  2016年,根据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州高度重视地名普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在工作中探索创新,扎实推进地名普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了《恩施州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对普查的目标任务、范围、内容、时间安排、组织实施做了具体安排和部署。成立了州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发改等22个部门组成的恩施州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形成了机构健全、目标明确、运行有序的工作机制。召开全州地名普查推进会了对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国务院地名普查办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召开后,及时对县市地名普查工作启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组织开展和完成好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以此为契机提高我州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全州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注重培训,强化指导。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各类地名普查培训班,州及各县市民政局分管领导、科(股)长及地名普查办业务骨干均参加省厅培训2次以上。同时,按照分级负责、分期分批的原则,对全州地名普查机构人员及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进行了1次以上的系统培训,提高了地名普查工作人员掌握地名普查工作的业务能力。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工作经验,组织各县市地名普查办主任及业务骨干33人到武汉市江夏区观摩学习地名普查工作,为全州地名普查工作不走弯路、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以“开展地名普查,弘扬地名文化”为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街头标语横幅、LED屏、宣传海报和宣传画、地名标志牌等扩大宣传效应,提高群众的关注度和支持率。整个活动共制作展板24块,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580余人次。利用村(居)务公开墙(栏)进行宣传,集中制作了一批宣传标语发放给成员单位和乡镇,做到每个社区宣传栏都有地名普查的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报道,开设“地名普查”专栏(专题),及时发布地名普查信息和各类地名小知识。利用微信微博进行宣传,增强与网友之间的互动,解答社会关注问题。

  (四)经费落实,保障有力。本着节约、高效、实用的原则,落实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2016年度工作经费和2017年度预算经费。普查准备阶段,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设备、资料六个方面落实。

  二、做法与经验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是关键。全州各级地名普查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地名普查工作,将其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国情普查的战略工程,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提上重要日程。在组建普查机构,配备人员,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方面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同时全州各级民政部门很好地发挥了牵头作用,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建立完善联络员机制,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切实履行地名普查办公室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主体职责。

  (二)广泛宣传,大力造势是前提。地名普查涉及全州国土范围,关系千家万户,需要社会的广泛支持。我州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宣传片、宣传栏、海报、条幅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地名普查工作。同时,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地名普查,为普查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地名普查会议主持词02-27

水利的普查工作总结05-13

营业普查工作总结01-16

地名的谜语精选05-02

地名谜语03-01

猜地名中国地名谜语70条11-29

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总结10-07

美丽乡村普查工作总结范文05-12

2017关于农业普查工作总结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