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城市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2021-04-09 19:18:53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城市建设工作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建设工作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建设工作报告

城市建设工作报告1

  一要抓主抓重。力求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以县城的总体规划为重点,抓好城市系统规划工作。二是以南大街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为重点,做出我县城的样板。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建设,突出地方特色,增加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形成我自己的风格和优势。三是以管网改造为重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四是以公租房为重点,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让最困难,最需要的群众有房住。二要创新机制,力求在建设管理机制上有新突破。

一是要在房屋拆迁机制建立上要有新突破。二是严格规范、严格审批等管理程序要有突破。三是要在形成责权明确,管理高效的机制上有突破。四是要在探索创新经营机制上有突破。要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抓管理、抓规划、抓基础设施建设,用艺术家的眼光规划城市,用企业家的头脑经营城市,用战略家的眼光宣传城市。三要严格执法,依法管理依法建设上提升水平。要正视实情,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执法,特别是对城市中的脏、乱、差等现象要严子当头,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改善城市面貌。强化服务意识,便民、利民、为民上下功夫。设身处地的搞好服务,提供优质、精细、周到服务。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上下功夫。树立我水平就是城市的水平,眼界就是城市的眼界的意识。要清正廉洁,带好队伍,确保干部队伍不出事,要多正面引导干部,干净做事,清白做人。

城市建设工作报告2

  政务公开是改革和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工作效率,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的深入开展,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我局自觉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狠抓落实,现就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作以总结。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

  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和有关业务科室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制度,切实抓好这一工作。与此同时,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了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精心组织,认真部署,严格落实,从而确保了政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真正达到了内容、形式、效果的统一。

  二、广泛宣传普及,形成良好氛围

  为使基层和服务对象了解、知悉政务公开内容和有关要求,我局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做好政务公开的宣传工作。今年5月15日是全省首届政务公开日,以此为契机,我局在显著位置张贴了“5·15政务公开日”宣传口号,一方面,加强了对内部职工的宣传,使政务公开、办事公开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提高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增强各科室及广大工作人员推行政务公开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扩大了政务公开的知晓面,有效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政务公开的社会效益,形成了良好氛围。

  三、严谨规范操作,抓好信息公开

  一是抓好工作职能信息的公开。制作了公示板,将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业务范围、办事程序、承诺时限等均以公示板的形式,张贴于墙,公布于众。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区政府信息网站的公开渠道,把上述工作职能内容全部上网公开,在更大范围内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二是抓好部门工作信息的公开。以政务信息为载体,及时了解掌握、整理采编各种工作并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送,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局重点工作动态信息。与此同时,以区政府信息网站为平台,积极投稿,宣传我局的工作。截止上半年,共向政府信息网站报送信息35条,发布16条。

  四、畅通沟通渠道,利民便民解难

  为进一步畅通渠道,及时了解基层及广大群众对城建工作的建议及其反映的问题,开通热线电话,设立了“沈河区城市建设局城建监督、建议公开联络电话”,利用电话接受群众咨询、投诉、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截止上半年,先后接受群众咨询、意见电话20余个,针对群众反映的大南街道路部分路面有破损、抗旱期间小区内树木急需浇灌等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部门取得了联系,对破损路面进行了修复,对小区内绿地进行了浇灌。

  五、强化综合监督,确保取得实效

  为保证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我局强化了监督这一环节,由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对各部门的工作运行情况、工作程序执行情况、工作承诺履行情况等进行检查、监督;从而在全局机关内部形成了监督、约束的良好氛围。在严抓内部监督的同时,我局也十分注重外部监督的作用,设立了公开举报电话,及时听取各方意见的反馈对;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都作了认真核实,及时处理。:

  由于较好地坚持了领导重视、措施可行、监督有力,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应看到,在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积极创新公开形式,从而把政务公开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并通过政务公开的实行,不断提高全局的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行为的效能;增强全局工作人员的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制观念;转变机关作风,真正服务于民,为全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城市建设工作报告3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快我市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一核双圈”战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顺利实现“十年巨变”目标,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达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工作安排,为更加全面、深入、准确、系统地掌握首府城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落到实处,日前,深入市建委开展调研工作,并结合自己分管工作的实际,进一步梳理工作思路,现汇报如下: 一、城市建设科学发展思路的探索、形成和完善 近年来,首府经济社会发展显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实现同步、总量扩大与结构优化实现同步、工业壮大与结构升级实现同步、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实现同步、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实现同步、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同步等“六个同步”的鲜明特点。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城市这个总目标,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年”和“城市管理年”活动,特别是抢抓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的重要历史机遇,全面实施“44331”工程,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推进城市改造建设,取得了城市空间、道路框架、绿色空间三个拓展和城市功能层次、城市文化特色、城市宜居水平三个提高的明显成效。 二、当前城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府的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但离广大群众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问题。

  1、思想不够解放,城市建设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指导性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承载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其中: 2、供排水方面:水资源严重匮乏,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为缺水城市,其中300个缺水城市中有45个严重缺水城市,呼市为45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3、道路交通方面:一是道路、桥梁、管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是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问题突出,城市大公交战略没有完全实施。目前全市拥有公交车1300标台,每万人达到10标台离国家12标台/万人还有一定差距,线路总长1067.8公里,日客运量达到62.16万人次,公交线路还不十分优化,在城市的交通布局中还没有实现公交优先的战略。 4、园林绿化方面:一是全市城区总体绿量较少。二是绿化特点不突出、品位不高、设计单一。三是绿地分布不够平稳,城外绿地偏多,城区绿地偏少。四是公园、广场、干道绿化的标准不够高,花卉林木的配置还需进一步加强。五是管理粗放。六是由于过去没有重视规划,现在有些街巷无处补绿,无缝插绿。 5、供气、垃圾处理方面:根据《呼和浩特市燃气规划》,还有9000多液化气用户需进行燃气改造,美商生活垃圾处理厂搬迁、升级改造工作需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今年年底前竣工完成。此外,城市特色不很鲜明,宜居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着力解放思想,在更新城市建设理念上下功夫;着力科学发展,在统筹城乡一体化上下功夫;着力规划覆盖,在强化规划龙头作用上下功夫;着力补足短板,在完善城市功能上下功夫;着力挖掘特色,在提高城市品位上下功夫;着力做水造绿,在提高生态宜居水平上下功夫;着力科学经营,在拓宽融资渠道上下功夫。

城市建设工作报告4

  一、现状分析。

  1、背景分析。

  目前,新城的大发展、快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拓展城市规模、做强经济规模、提升企业规模、做大人口规模已成为新的历史使命。

  2、发展现状。

  现状城市建设规模约为xx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用地xx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xx平方公里,工业用地xx平方公里,仓储物流用地xx平方公里。以上用地主要分布在xx地区,其中xx地区主要分布有工业区、大学城以及配套生活区,xx地区主要分布有商务办公、文化展示及居住区。

  现状人口规模:实有人口约xx万人,其中本地居住人口约xx万人,本地就业、区外居住约xx万人。

  3、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

  (1)主要问题。

  ①各片区各自独立,缺乏联动。

  三大发展片区各自独立发展,缺乏联动。尤其是沈丹铁路两侧区域受铁路阻隔,联系不够紧密,需要增加联系通道以便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共享,以及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互动。

  ②公共设施建设滞缓,新城宜居性不强。

  新城虽然是市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但从目前常住人口规模来看,新城对人口的吸引力仍远远小于市中心区,新城的“反磁场”作用尚未形成。主要原因在于新城居民由于无法在当地得到必要的生活、教育、购物、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因而存在对市老城区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强烈依赖,造成典型的潮汐式交通。

  ③交通网络体系尚未形成,联系不畅。

  一是道路网络系统不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尚未形成,停车场等交通附属设施发展滞后。

  二是大道、木兰路等快速道路在给产业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加大了新城的交通压力,对城市生活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割裂。

  三是受铁路及水体阻隔,东西向道路发育迟缓,三个主要片区间交通联系薄弱。

  ④城市形象与风貌特色模糊,缺乏活力空间。

  新城存在着城市风貌特色模糊,城市形象与活力不足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共绿地数量少,面积小,人均绿地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已建成的文化广场、绿地由于设施缺乏,难以开展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项目,利用率较低。道路交通体系汽车空间多过人行空间,缺少人行道、慢车道等设施。山体、河流等资源利用不充分,市民可达性差,沿河景点与娱乐项目匮乏。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建区域街区氛围与建筑品质一般,缺乏生动的生活气息。缺乏文化体验的公共设施场所,市民和产业活动与药业、药文化等关联性较弱,“药都”品牌的建设缺乏烘托。

  (2)制约因素。

  ①土地和资金供应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拓展慢。

  ②就业岗位不足和结构单一,同时城市规模难以满足配套商业服务业门槛需要。

  (3)切入点。

  ①推进一体化发展。

  ②房地产业发展。

  ③产业空间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二、规划目标和思路。

  1、总体目标。

  以实现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为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用xx年时间,将中国药都建设成为用地规模xx——xx平方公里、人口xx万、产值超千亿的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健康产业集聚区。

  2、规划思路。

  结合新城定位和发展目标,按照“173”、“六个节点”、“四个层面”的产业发展架构和50万的人口发展规模,对“一心两带三片区”的空间结构进行升华和提炼,提出新历史阶段下的空间战略布局和扩展方向。

  三、空间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

  1、空间发展战略。

  (1)“融入区域,联动发展”战略。

  利用沈阳经济区交通廊道建设,加强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的交流和沟通,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专业化商贸流通服务基地。

  积极开展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整合开发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2)“转换模式,多业并举”战略。

  ①巩固医药制造业发展优势,顺应多元化的市场发展需求,积极延展医药产业链条,推动医药制造产品结构多样化,全面推进产业技术升级。

  ②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产业的转换升级。具体包括: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医药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医疗、健康、科研、教育、文化、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利用特色农林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健康产业。

  (3)“统筹城乡,集聚发展”战略。

  借势市政务中心搬迁,促进新城集聚发展,实施全域城镇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务中心建设,完善和提升服务职能,带动全域城镇化。

  (4)“品质集约,彰显特色”战略。

  新城地处山区,生态环境良好,但人地矛盾突出,适宜城镇建设的土地资源有限,城镇建设必须走高效集约的发展道路。通过集中建设、集聚发展,实现设施共享,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要通过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和提高工业用地的投入产出门槛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高效使用,不断提升城镇的承载力。其次,城镇建设走高品质发展道路,城镇在提供完善的设施和服务的同时,其建设应注重与本地山水自然环境相结合,提供高品质高品位的环境,打造生态型健康城。

  城市建设要突出“青山、秀水、药都”的特色,强化城在山中,城中有山,山城相融的城市意境,并在保护城市山水自然环境的同时注重人文环境建设,营造尺度宜人,疏密有致,环境优美,富有吸引力的精致魅力新城。

  (5)“保护环境,永续发展”战略。

  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发展道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做好山地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推进山地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及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淘汰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环保工艺。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工业生产探索生态化模式,打造生态休闲品牌,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地区发展的竞争优势,实现生态发展。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生态城镇建设。

  3、发展方向。

  新城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北上主要是指新城向北发展,与沈阳实现连片发展,发挥新城区位中心效应,推进周边用地结构调整,积极参与沈阳经济区的整体发展,加强与经济区范围其它地区的分工合作,成为依托并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东拓主要是指新城开拓东部发展区域,重点发展xxx健康服务产业区,打造新城特色发展片区,提高城市品质。南优主要是是指新城优化南部发展,充分利用与老城之间的协调关系,充分发挥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四、空间结构和布局。

  1、总体结构。

  在城市向北发展,行政中心向新城迁移等要素的背景下,规划新城的未来发展结构为“一心、两带、三片区”。

  (1)“一心”:

  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包括行政服务、商贸物流、会议展览、绿色居住等职能

  (2)“两带”:

  健康服务城市带:以药都大街为依托,发展医疗、美容、养生、度假、特色旅游、康体休闲等健康服务产业。

  产业发展带:依托产业大道,打造集产、学、研等职能于一体的以医药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带。

  (3)“三片区”:

  ①xx片区:以政务中心为依托,发展商贸物流、战略性新兴产业、宜居社区等功能。

  ②xx片区:依托大学城,创新发展医药制造业、教育科研、研发孵化等功能。

  ③xx片区:搭建世界权威的健康信息发布平台,融合修心、养生、度假、特色旅游、康体休闲、动态监测等功能,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高端服务,体现中国山水意境的健康城 。

  2、人口规模。

  (1)人口发展策略:以医药产业发展带动第二产业人口集聚。以健康和教育产业带动第三产业人口集聚。以完善的城市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吸引人口集聚。以房地产开发为居住人口集聚提供保障。

  (2)到20xx年新城可达到xx万人左右的人口规模,新增约xx万人,具体人口来源如下:

  ①教育导向新增居住人口——到20xx年可达到xx——xx万人。

  ②特色房地产项目导向新增居住人口——预计到20xx年可新增xx万人。

  ③第二产业导向新增就业人口——到20xx年可达到xx万人。

  ④第三产业导向新增就业人口——到20xx年可达到xx万人。

  ⑤搬迁导向新增人口——到20xx年可达到xx万人。

  3、用地布局。

  (1)规划范围内用地xx平方公里,近期建设用地xx平方公里。

  (2)居住用地xx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xx%。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央文化区和xx片区。充分利用优秀的生态自然环境、温泉资源、健康产业、教育基础设施配套等条件,带动周边产业地产、教育地产、养老地产、温泉地产等相关主题地产的开发建设。

  (3)公共设施用地xx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xx%。用地主要分布在xx等公共服务区。根据新城人口规模以及各类设施的功能特征,建立多级公建服务体系,使商业贸易、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形成层次分明的服务网络。本次规划按照三级公共设施布局,即市级、片区级和居住区级。

  (4)工业用地xx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xx%,其中已批已建用地xx平方公里(不含歪矿及村办工矿企业),规划新增工业用地xx平方公里。用地主要沿产业大道沿线布置,形成“8大产业园”的空间发展格局。

  五、重点领域和建设计划。

  1、xx地区。

  (1)xx地区重点进行旧城改造和xx中心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上石和马直沟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保障产业空间。

  (2)支撑项目建设:马直沟道路和市政管网。西高堡集中供热锅炉房建设。xxx污水截留管网建设。xxx老城区管网改造。铁路站场周边用地跨线开发。沙河景观环境建设。小西沟公园建设。红柳路二期和神农、火炬路跨线桥工程。

  2、xxx地区。

  (1)xx地区加强中央文化区、物流和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形成新城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和宜居社区,围绕高铁新城站开展城市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打造沿河水系景观,进行歪矿渣坡治理,改善歪矿生产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整理岱金峪、侯屯用地和生活区环境治理和改造,为项目招商提供优质的空间。

  (2)支撑项目建设: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宜居社区开发。交通枢纽建设。水系景观建设。渣坡绿化。歪矿生活区住区环境治理。歪矿生活区与产业大道的交通联系。村庄迁移和基本农田调整。产业大道市政工程配套管网建设。木兰路和张仲景大街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

  3、xx地区。

  (1)xx地区重点研究房地开发项目,利用优越的区位、环境条件,与沈阳错位发展高端地产,通过重点项目引进打造核心吸引力项目,围绕智慧谷、韩国美容健康城、温泉和度假区建设,推进特色小镇、山庄、养老地产。

  (2)支撑项目建设:温泉资源勘察和开发利用。智慧谷及韩国美容城、山地体育公园建设、水系景观环境建设。主干道路网交通体系建设。村屯建设和改造。

  六、规划实施措施。

  1、建立统筹机制。

  新城的发展建设应置于沈阳经济区和市域范围内统筹考虑,建立统一的规划建设决策机制。

  2、提供优惠政策。

  通过制定税收、融资、企业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科研、工业、商业、房地产和物流等产业的投资,加快新城发展。

  3、提高建设标准。

  针对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建设项目和招商企业应高标准、严要求,以达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目标。

  4、推进新城与产业园区空间整合。

  坚持“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理念,按照xx、xx、xx三个功能区布局,以三大片区开发建设为载体,提升新城功能,发展xxx公共中心的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发展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做大做优xxx中心片区。充分发挥新城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城镇化的双向带动作用,以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复合型片区建设,通过优化功能布局、加快新城内各产业集聚区的融合发展,促进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动。

  5、积极引导房地产业有序发展。

  一是以人为本,分层、分类、分纵的研究市场导向,明确细分市场和目标客户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深化,结合新城区位、环境等特点,逐步打造教育地产、温泉地产、旅游地产、养生养老地产、酒店式公寓等多种地产形态,提供特色消费模式,实现差异化发展。

  二是提高房地产产品的品质和规模,引入知名地产商,从城市运营的高度改变短平快项目居多的问题。

  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创建特色的房地产产品结构。要突出产品的吸引力,结合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做好xx教育地产、西高堡、xx的温泉地产以及xx的休闲度假类、养生养老类、会议接待类、旅游类等房地产。

  四是在近期为尽快改变现状,可以考虑通过兴建一批质优价廉的经济适用住房吸引购房居住者。利用价格、环境等优势以及其它的优惠政策措施倾向于那些急需购房居住、而经济条件又不够宽裕的人群,从而有效提高新城的人气,尽早促进消费圈形成,以消费力带动人气,形成一个健康的新城。

  五是实施可持续的房地产业发展战略。从长远考虑,重点做好“规划、计划、产品、策划、宣传、营销”这几方面的工作。

  6、完善配套设施。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做好铺垫,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吸引企业投资和聚集人口。

  7、破解发展难题。

  针对新城发展存在土地、资金等制约因素,通过多途径手段破解难题,为城市建设突破提供基础。

【城市建设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新城城市建设规划大纲的工作报告05-05

城市建设的宣传口号01-10

城市建设宣传口号01-05

全国城市建设文明标语01-18

城市建设的文明标语口号04-14

城市建设的宣传标语02-20

城市建设宣传标语02-21

城市建设发言稿范文01-05

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作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