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产业工人队伍调研报告

时间:2023-03-19 06:30:09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产业工人队伍调研报告

  确保职工队伍思想稳定,有利于企业开展各项工作。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产业工人队伍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产业工人队伍调研报告

  【产业工人队伍调研报告1】

  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化、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随着新产品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和更新换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全省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队伍整体素质状况如何、能否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在获得有关数据和座谈资料的基

  上,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队伍的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新形势下,技术工人职业技能队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职工技能素质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省技能人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结构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技能人才总量偏少

  据我们对全省xx个区、县、系统xx余万职工的调查,技工总人数xxxxxx人,占被调查职工的xx.x%。其中,初级工约xxxxxx人,中级工约xxxxx人,高级工约xxxxx人,技师xxxx人,高级技师xxxx人,初、中、高(高级以上)比例为xx:xx:xx。而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十二五”末我省技术工人总量应达到全省产业工人的xx%。可以看出,目前我省技术工人总量比例偏低,尤以中、高级以上技工缺口较大,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中更为严重。

  (二)存在技术断层隐患

  调查显示,一些行业由于多年缺乏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考核,致使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创优方面缺乏知识的支撑,而且数量上严重不足、面临年龄老化、结构断层。已有的高技能人才有的布局不合理,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实际能力弱化,难以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需要。如某集团xxxx年以后就没有再招收工人;某石化公司目前有xxxx多名一线工人,主要技术力量是xxxx年进厂的职工,现基本都已xx多岁。被调查的许多企业,也都出现了技术工人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知识型技能人才和复合型技能人才缺乏

  高技能人才包括三类,一类是生产中具有熟练操作技能和相当的知识理论水平,能够在生产的关键岗位上起作用的,叫做技术技能型人才,过去我们习惯叫做高级蓝领;另一类是上个世纪xx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出现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他们操作机床时不是在操作机床,而是在操作计算机、操作机器人;第三类是复合型技能人才,就是掌握多种技能的人才。拥有一大批智能型技术工人,已被公认为提高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型技能人才和复合型技能人才。但这方面人才十分缺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还存在企业有了一流设备,却没有与一流设备“匹配”的高级技术工人的现象。

  (四)认识有偏差,缺乏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职工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一是认为自己现有的工作技能已经足够能应对目前的工作,够用了,不需要再学习、再提高。二是认为自己反正在一线岗位,要想再上一个层次也不大可能。培训不培训、学习不学习对自己来讲都一样。三是认为虽然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和关心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出台了许多文件和政策规定,但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待遇落实不到位,企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相比,在工作、住房及有关待遇上都有较大差距。因此,职工特别是青工缺乏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重仕轻工”的观念仍然存在

  由于传统人才观念的影响,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完全被社会认可,大环境存在“角色忽视”,社会上“重仕轻工”的观念虽有所减轻,但仍有市场。相当多的企业中,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和发挥。另外一个根本原因是技工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下降。虽然企业高薪聘请技工的报道屡见报端,但从整体来说,工人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完全随经济发展而增长。在调查中,有xx%的职工认为企业不重视技术工人,xx%的职工不愿意当技术工人,有xx%的职工认为技术工人地位低,有xx%的职工认为当技术工人无法实现自身价值。

  (二)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不够畅通

  目前,在一些企业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技能人才成长的氛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x.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没有制定培养技能人才的专门规划,或者没有在构建长效机制上做文章,因此也就不可能纳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来加强培养和使用,更不可能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向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发展。

  x.培训费使用不到位,按规定企业应该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x%—x.x%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列入企业成本开支,但一部分企业特别是规模不大的民企和困难企业培训费不能足额提取甚至不提取,但政府也没有有效的制约措施。

  x.各种因素制约对职工的培训。一是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缺乏主动性,顾虑重重,不敢投入,怕人才“翅膀硬了飞走了”。二是缺乏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一些企业为留住人才,在培养方向上只是限于当前岗位需要考虑,企业内部进行培训,而不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对高技能人才造成了影响。三是很多企业只看重眼前经济利益,对职工只使用不培养;生产任务较重的企业,不愿意安排时间给职工培训;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本不对本企业职工培训,而是按照需要到市场上招聘人才。

  x.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技能培训平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知识型技能人才和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很难找到合适的平台进行培训、交流和继续教育。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

  调查显示,相当部分的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一是没有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落实高技能人才各项待遇,没有形成鼓励高技能人才干事业、支持高技能人才干成事业、帮助高技能人才干好事业的有力保证。二是没有形成或完善有利于调动高技能人才积极性的分配制度。没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原则,没有建立并完善职工凭职业技能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大小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三是没有建立规范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相当部分的企业没有发挥经济利益和荣誉双重激励作用,建立以奖励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奖励体系。

  (四)就业准入控制力度不够

  部分企业为了使用廉价劳动力或为了应急维持岗位需求,对应聘者不作职业资格要求,严重制约了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制约了全市职业培训氛围的形成,制约了职工素质的提高。目前大多数青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不愿意参加培训而求职,很大程度上就是就业准入控制不力造成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就业准入控制息息相关,要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就必须改善目前的技术工人结构,加强就业准入控制。

  (五)忽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

  省总工会认真贯彻上级工会有关精神,切实履行维护职能,围绕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积极探索工会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培养技能人才等方面工作的新途径,努力促进职业培训、技术练兵、操作比武和技能晋级的有力衔接,先后开展了职工计算机知识普及工程、职工技能等级提升、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先进操作法等活动,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打造了一条绿色快速通道。但一些企业往往更加注重经济工作,不重视工会工作,忽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限制了工会活动的开展,无形之中阻碍了上级工会工作精神的贯彻,阻碍了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在企业扎实深入的开展,不能为职工岗位成才搭建平台和创造更好的条件,影响了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思考与建议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

  培养高素质职工技能人才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对“人才”的认识有所偏颇,技能人才的作用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严重挫伤了广大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提高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十二五”规划期间,x省要实现三大战略,不仅需要大量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能把卫星送上天的是人才,能使屋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

  (二)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努力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格局

  为加强、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等环节入手,进一步创新机制,扎实工作,抓好落实。

  x.完善技能人才教育培养机制。许多国家非常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有一整套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能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专长突出、技术细腻的一线技工,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促进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合作,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为基础、技工教育为依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一是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二是使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三是重视技工学校教育,改、扩建和新建一批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加强和优化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四是严格落实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制。目标到单位、责任到领导、任务到个人,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x、建立多种形式的技能人才选拔制度。一是各级工会组织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深化“五型班组”建设,推行“首席工人”、“星级员工”制度。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及技术创新与合理化建议、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等活动,在企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技能练兵、比武的基础上选拔人。市、县(区)、产业举办二级比赛,市级每年举办若干工种的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大赛,对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均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选手颁发技师资格证书。二是发挥技能人才的示范引导和传帮带作用。开展岗位技术带头人和名师带徒、拜师学艺活动及设立“首席技师”制,发挥掌握高超技术、绝技绝招技术带头人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后备高技能人才。三是引进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建立绿色通道,加强人才引进过程中社保政策、措施的接轨。四是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x、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标准。要按照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坚持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和企业认可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为重点,兼顾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破格选拔高技能人才。对有较强岗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且技术高超、技能过硬、业绩突出的企业一线工人和社会各类人员,可打破资历和年龄限制,放宽条件,采取个人申报、企业业绩评价、专家现场评审等程序直接认定为技师、高级技师。

  (三)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努力创造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

  x.加大对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要加强舆论导向作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各种载体像宣传科学家和明星一样,大力宣传科学人才观,大力宣传技能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突出贡献,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和先进成果,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人,弘扬他们的精神。使技能人才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成为劳动者的普遍性职业选择,引导和鼓舞广大劳动者勤学苦练、走技能成才之路。

  x.建立完善对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措施。首先要关心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建议在各级党代会及人代会代表中、在政协委员中规定应有一定比例的技术工人,作为工人阶级的代表参政议政,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其次要加大奖励力度,提高经济待遇。以推进企业依法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推进完善职工利益保障机制。对解决重大技术难题、在技术革新创造发明方面取得较高效益的应实行重奖政策,可采取一次性奖励和奖励期权、期股的形式。

  x.调整高技能人才的退休政策。对企业需要的在聘的技师、高级技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经本人同意可继续聘用或适当延期退休,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

  x.建立技师协会或研究学会或网络技能人才库。为技能人才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互通信息,互相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同时做好与时代接轨、与市场接轨、与企业接轨的技能人才分析研究,突出科学性、前瞻性,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x.落实技能人才培养经费政策,加大投入。地方财政应加大投入,为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政策,在国家规定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xx%的部分中,安排其中的一半用于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在岗职工参加培训的费用补贴。建议省政府加大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奖励及开发,加快推进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产业工人队伍调研报告2】

  根据中央对x提出的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x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一、二、三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梯度转移持续推进,与之相对应,职工队伍的流向和结构进一步变化调整。

  x、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第二产业职工占比降低

  根据x统计年鉴、经济普查数据等资料,x一、二、三产业的占比分别由xxxx年的x.x%、xx.x%、xx%调整为xxxx年的x.x%、xx.x%、xx.x%;从业人员的占比分别由xxxx年的x.x%、xx.x%、xx.x%变化为xxxx年的x.x%、xx.x%、xx.x%。第二产业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呈现“双下降”的趋势。

  x、非公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吸纳了大量职工就业

  x坚持以市场化导向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消除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非公经济在吸纳劳动力特别是新增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x统计年鉴相关资料,截至xxxx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公有制经济,达到xx.x%;另据x市统计局xxxx年发布的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以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为例,截止xxxx年末,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吸纳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了xx%。

  x、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比重超过本市户籍从业人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x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口总量中外来人口增长迅速。据x统计年鉴、“六普”等相关资料,来沪常住人口近年来大量进入,至xxxx年已达到xxx.xx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xx.x%;而早在xxxx年,外来在业人口就已达到xxx.xx万人,占全部xxxx.xx万在业人口的xx.x%,首次超过户籍在业人口。

  x、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职工就业人数不断上升

  近年来,x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了传统制造业职工向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流动,使得这一领域吸纳了大量新增劳动力。据x统计年鉴资料,电子信息产业制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等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的从业人员已从xxxx年的xx.xx万人增加到xxxx年的xxx.xx万人,十年间增长了近xx%。

  ※问题及分析※

  x、产业工人权益维护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职工劳动权益维护的基础在不断夯实,但片面追求效益、忽视甚至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比如受用工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劳务派遣工在一些行业、企业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假外包、真派遣”成为部分企业逃避法律约束的挡箭牌,不仅加剧了劳动者的就业不稳定性,更人为造成不同职工群体间的不平等。比如一些企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企业,工人基本薪酬都是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要取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只能靠加班,损害了职工合法的劳动经济权益。

  x、高素质产业工人结构性短缺

  当前,x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推动创新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急需一支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本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虽然已经从xxxx年的xx.xx%提高到了xxxx年的xx.xx%,但职工高技能人才的用人需求缺口却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在x培育“四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发展的过程中,高素质、高技能产业工人短缺以及后继乏人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x、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工人收入相对较低

  近年来,x职工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了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收入分化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传统的第二产业职工由于处于产业链底端,收入增长缓慢。据x统计年鉴资料,xxxx年本市制造业职工年平均收入为xxxxx元,仅较上年度微增x.x%,与最高的金融业(xxxxxx元)之间的差距为x.xx倍。伴随收入差距而来的是职工队伍的`不断分化,这对增进不同职工群体和谐共处、团结协作,调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活力与积极因素,将带来更多现实挑战。

  x、凝聚产业工人思想共识难度加大

  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在产业工人群体精神面貌总体积极向上的同时,一些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也对其思想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比如,有些职工崇尚快速致富、“一夜暴富”,诚实劳动、勤奋劳动的观念有所减弱;有些职工看不起体力劳动者,不愿意从事一线工人岗位的工作。诸如此类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使得凝聚职工思想共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x、农民工等新兴产业工人群体亟需更多关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农民工等新生代产业工人数量持续增长。但与本市户籍职工相比,农民工大多从事的是建筑、环卫、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餐饮、物业等工作岗位,收入较低、职业发展前景较差。在加强素质提升、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甚至优秀的新时期产业工人的同时,在社会保障、住房乃至户籍、子女教育政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关注,已经成为一个现实且紧迫的问题。

  x、劳动关系矛盾多发易发群发

  当前,x劳动关系总体和谐、职工队伍总体稳定。但受去产能等改革任务加大、企业经营调整进程加快以及职工利益诉求多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些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关系矛盾呈现出多发、易发、群发的特点和趋势。据统计,去年市总工会接报各类劳资纠纷事件共计xxx起,差不多平均每天一起。预防化解群体劳动争议、确保产业工人等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

  ※建议※

  x、大力提升产业工人综合素质

  要贯彻落实x市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xxxx—xxxx年)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不断深化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群体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创新创业、民主法治、社会文明等各项素质,加快培养与x建设科创中心要求相适应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特别要注重产业工人创新能力和技能素质的提升,广泛深入开展职工创新行动、技能登高行动,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五小”等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并持续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业技能发展机制,培养一大批“x工匠”,为x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x、进一步推动产业工人收入增长

  加强宏观参与和顶层设计,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实现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工人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充分发挥政府指导、监管作用,通过加强政策调节,完善劳动、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特别要探索完善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津贴、薪酬和岗位分红等分配办法,实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推进集体协商、工资协商机制建设,不断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工资集体协商质量,使工资集体协商在提高产业工人收入方面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

  x、筑牢产业工人向上向善向美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大力发展产业工人等职工群体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把核心价值内化为职工的自觉追求。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牢固树立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成就梦想的理念,让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体现自我价值成为职工群众普遍的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和行为准则。要注重网络思想引领,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态势,探索运用网络及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增强职工思想文化的引导能力和服务效能。建议有关单位继续打造新版《劳动最光荣》等节目,积极营造“技术工人有力量、技术工人有智慧、技术工人有地位、技术工人有前途”的社会氛围,同时宣传一批重视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优质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这些企业家的理念和做法来推动更多企业重视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x、确保农民工等新生代产业工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根据所有制结构调整带来的企业经营方式、用工方式以及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加强对农民工等新生代产业工人群体的关心和服务,消除工作中的空白点、盲点和“沙漠”地带。推动政府在完善公共政策体系时加强综合平衡,统筹考虑农民工等新生代产业工人的住房、户籍、子女教育等相关政策,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要把农民工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纳入职工援助服务体系,着重在就业培训、劳动保护、法律援助、文化生活等方面加强帮扶,帮助他们融入企业、融入城市。

  x、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要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引导劳动关系双方通过法制渠道、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调处纠纷、化解争议。要增强产业工人等职工民主参与意识,引导其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法治实践活动。要教育产业工人等职工尊重客观规律、增强大局观念,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科学维权、理性维权、依法维权,努力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x、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地位

  在稳步提升产业工人经济地位的同时,要让产业工人得到更多地社会尊重。如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选任方面,应该加大产业工人的比例,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通过具有政治身份的产业工人畅通党和政府与一线职工的沟通渠道,反映一线产业工人的诉求、建议,各级工会组织可为他们提供培训和调研的机会,帮助提升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提供来自基层一线职工的主张诉求等资料。


【产业工人队伍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职工队伍稳定情况摸排调研报告09-10

【推荐】特色小镇调研报告03-25

政治轮训情况调研报告09-11

竞赛队伍的口号08-18

2017城市管理调研报告11-02

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8-19

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08-19

队伍的队名和口号11-09

学生资助情况调研报告(精选15篇)09-25

2017加强城市管理调研报告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