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开展全国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自查报告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开展全国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自查报告】
xx大学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出发,积极落实国家和xx省有关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建校几年来,学校确保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校高度重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学校成立由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任组长,学工、教务、财务、后勤、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考虑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重大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多次听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汇报,讨论“三困生”(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工作;一把手校长多次召开协调会,协调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有关工作的落实;2015年,学校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以进一步加强我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
二、思想统一,齐抓共管
我校各部门、各级领导都能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维护学校稳定和社会安定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助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齐抓共管,扎扎实实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学生工作处在学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落实好各类助困措施;财务处做好各类助困资金的管理工作,并及时将各类资金发放到位;后勤集团切实关心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情况,保证平价菜肴的供应。各学院成立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小组,在学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协调和指导下,负责落实各学院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工作。
三、经费充足,渠道多样
我校根据国家有关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简称“奖、贷、助、补、减”)多元化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实施了社会、学校、学院的三个层次的资助网络。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学校每年从学费收入中足额提取10%的经费,用于设立奖助学基金和支付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
2014年,我校在全校教职工中推行“爱心助成才”捐资助学活动,让所有教职员工都参与到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中来,共捐款41.7万元,资助2014级经济困难学生314名。2015年,我校教职工党员又捐款40余万元,资助505名经济困难学生。
我校还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意义,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杰出校友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到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进一步完善学院、学校、社会三者结合的资助网络。目前,我校设有中国移动奖助学金、中国联通奖助学金、锡柴奖助学金、嘉新奖学金、常发光彩奖助学金、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等社会奖助学金。
四、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1、设立绿色通道,新生报到畅通无阻
(1)新生报到时,我校实行“一分钟”报到制,先让学生领取宿舍钥匙和EM卡(可用
于校内吃饭、购物),其他报到手续开学后逐项办理。另外,学校还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了特困生绿色通道和国家助学贷款咨询处,并给学生及家长发放《学生成长家长导读》、《xx大学助困工作服务导刊》等资料,让学生及家长知晓我校的教育管理及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措施,明白申请、办理程序。新生接待期间,国家助学贷款咨询处共接待301多人次的咨询。
(2)对交不起学费的特困生采取先报到上课、学费缓交,然后区别困难情况予以资助的办法,确保困难新生顺利入学。贫困生可先行吃饭、住宿和学习,再凭有关手续办理贷款、参加勤工助学等。
(3)对没有及时报到的新生,学校主动查明原因,对由于经济困难不能入学的新生采取
相应措施,确保顺利入学。绝不让任何一名新生因为交不上学费而辍学。
2、加强银校合作,顺利落实助学贷款
(1)积极扩大助学贷款金额
自1999年起我校就与镇江市工商银行协作,积极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2010年以后,学校全面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后与镇江市工商银行、镇江市建设银行、镇江市农业银行签定合作协议。至2013年,我校已有3247人次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总额达到1446.06万元,在xx高校中位居前列。
2013年,全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停滞不前。我校另辟渠道,经济推行生源地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据省教育厅统计,2013年我校共有528名学生获得贷款,贷款总额达296.7万元,在xx高校中位居第一。
2014年,xx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新机制下我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为中国工商银行镇江市中山支行。2015、2016年,我校共有2266人次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累计贷款金额1179.52万元。基本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
(2)加强贷后管理,促进助学贷款良性循环
①推行“以奖还贷”措施。在校期间,两次以上(不含两次)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单位表彰的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被录取为本校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或毕业留校的学生,志愿去国家重点工程、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的艰苦地区工作的或在校四年期间表现良好、所有考试考查课程一次性通过的贷款毕业生,给予2010元到601元不等的奖励用于偿还助学贷款。 2014-2016年,我校710名贷款毕业生符合奖励条件,奖励金额67.22万元。
②奖励毕业前还清贷款的学生。学生毕业前还清贷款的,贷款利息由学校承担。2014-2016年,我校385名贷款毕业生毕业前还清所贷款项,学校支付利息合计11.5万元。毕业前未还清贷款的毕业生,在档案中放入“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确认书”和“协助督促还款通知书”。这样既对毕业后的学生有一定约束,又可以督促有还款能力的学生提前还款。
③每年给进入首次还贷日的贷款学生家长寄信,请家长提醒子女按期归还贷款。对未按期还款的学生,学校一方面给学生家长寄信,请家长督促子女及时归还贷款,另一方面,给学生工作单位寄发《协助归还国家助学贷款通知书》,请用人单位协助追缴欠款。
④开展诚信还款宣誓活动。每届贷款毕业生离校前,学校组织贷款毕业生集中参加诚信还款宣誓活动,增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意识。今年,我校为贷款毕业生还制作了“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友情提示卡”,提醒毕业生按期还款,同时告之学校和贷款经办银行的联系电话和联系人,使学生在还款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帮助。 2016届全体贷款毕业生还自发地向全省贷款毕业生发出“诚信还贷,回馈社会”的倡议,号召贷款毕业生恪守诚信、按期还款,用实际行动回报母校、回报银行、回报国家的充分信任和无私关爱。
⑤在学校互联网的主页曝光贷款逾期学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网站都给予了报道。针对少数贷款学生未按时还款的情况,2013年9月26日,我校将由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提供的47名毕业生在校园网上曝光。这在xx乃至全国高校还是首例。此举在全国高校乃至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中央电视台2套、xx电视台教育频道、《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成都商报》、《扬子晚报》及新浪网、新华网等全国各大媒体和网站对此作了深入报道。目前,47名被曝光的贷款毕业生中39人已与银行联系还款或还清所贷款项。
⑥在校园网主页上设立“提前还款学生光荣榜”,表彰提前还款的学生。2014年4月13日,xx大学在校园网主页上的信息公告栏内设立“xx大学国家助学贷款提前还款学生光荣榜”,定期表彰“恪守在校承诺 彰显诚信本色”的提前还款的学生。此举再次引起全国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
⑦开展“诚信使者”活动。为深入了解极少数逾期不还贷款毕业生的具体情况,2014年寒假前夕,我校面向全校招聘了18名在校学生,担任“诚信使者”,利用寒假走访18名欠贷毕业生的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工作单位和联系方法,并把学校的 “致贷款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交到他们父母手中,提醒这些违约学生及时归还所贷款项。这一活动,既是对极少数贷款逾期毕业生的督促,也是对在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3、挖掘勤工助学岗位,开拓勤工助学市场
我校积极开展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牢固树立助困育人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构建了以体力、智力输出为主、以勤工助学创业为辅的勤工助学岗位体系。积极推进学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使学生的勤工助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既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又促进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如:对管理专业的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在行政、后勤等部门开辟勤工助学岗位,选派他们承担后勤服务、校园秩序维护、图书管理、人事档案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对工科的经济困难学生,选派他们承担一些助研及实验工作;对其他学科的经济困难学生,鼓励他们从事家教、市场调研、社区服务、外语翻译、平面设计等勤工助学工作。学校有严密的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制度,积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同时,学校不断加强勤工助学网站的建设,加强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指导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近年来,我校勤工助学工作不断出新,自2012年以来,我校每年举办勤工助学招聘会,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2013年起举办的勤工助学创业大赛,开创了勤工助学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机结合的先河,投入运营的6支创业团队先后为家贫学子提供了301余个勤工助学岗位,收到了拓展勤工助学岗位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双重效果。勤工助学基金连年攀升,勤工助学岗位逐年增加,2013-2015年累计提供助学岗位5010余个,发放报酬达1010余万元,帮助数千贫困学生解决了日常生活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