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转山》有感
对于一部改编自口碑较佳的纪实文学的低成本小众电影,我们对于它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无论从视觉还是心灵的享受的期望值并不高,但毋容置疑的是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虽然它在很多方面还有着明显的不足,也远远不及好莱坞所谓的低成本文艺电影。终究还是made in china,成本与电影主创的非绝对专业已经完全限制了此部电影,以至于难以突破,但就是在这各种不足的重重压力下它仍然超水准的发挥,达到了它应有的性价比,对于国产电影来说,这就足够了。
影片讲述了一个因为失哥哥而失意的台湾年轻人看到哥哥的骑行日志中想要骑车拉萨的梦想,而不顾一切阻挠想要完成哥哥未完成的梦想,最终得以实现的故事。就影片本身而言,导演仍然是延续了20世纪初发明的剪辑风格连续性剪辑讲了一个完整且有序的故事。在整体影片的叙事结构上,它与其他国产电影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依然是平铺直叙。但在细节把握上还是要突出大部分国产影片,尤其是对于主人公的心里矛盾的描写,如电影中配角的台词“你没有必要承担什么”“年轻人,别玩命”,这些台词都非常有针对性,我们也可以从导演的手法中看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关于这部电影的摄影,大概是由于资金问题,使我一度怀疑拿两个长焦距摄影机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影片拍摄,这样说是有些夸张,但我们不得不说影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完全是手提摄影完成的,并且大量的采用了自然光,这点可能也有一些资金的因素。但导演却非常恰当的用这些难以弥补的自身缺陷转化为美学优势,给人带来更真实的视听体验,这是不同于伪纪录片的摄影风格,因为这两者想要给观众带来的感受的目的性不同,我个人很赞赏导演的这种做法。
话说回来,《转山》的叙事算得上是非常中规中矩,俨然没有一丝新意,严重缺乏创新意识。我以前常讲某部影片太通俗,不过后来不怎么进行这样直白的评价了,因为我发现以我目前的水平来说对于绝大数影片我还不能够修改使其成为一部脱俗之作。但对于《转山》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增加一条新的.叙事线索来对整部影片进行阐述,或者故事从川哥入手讲起,然后慢慢将主人公的身份推至书豪。这样完全提升了作品的品质,也可以避免国产片大多都在九十分钟时长的尴尬。这样的创新思路也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诺兰拍他的第一部长篇《追随》的时候把他的父母都请来了,仅仅是一部16毫米的摄影机,就拍出了这样一部好的作品,一部16毫米的摄影机都可以成就这样一位年轻的艺术大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创新。
电影和书是不一样的,不仅是在艺术表达的形式上不同,有时在想要表达的情感色彩也是不同的。就像是此部电影,我大略的看了下原著的背景,虽然整部电影的情节大致相同,但两部艺术作品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原著是的背景是作者谢旺霖在相信与怀疑中摆荡而萌生的一种流浪行为,其本身价值取向是面对这个迷茫的世界想要探索一条人生道路,本质或许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对于自由的追寻。而在影片中由于完全颠覆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加入了一条家庭背景,使得那个追寻自由的精神完全变了味儿,成了主人公背负着哥哥的梦想而上路了。单看这些文字我们都能感受到两者的区别,作为观众我们无法亲身感受到书豪的那种失落惆怅,或许只有完成哥哥的这个梦想才能彻底走出失亲人这片乌云吧!于是电影将原著关于人整个的精神世界浓缩到了一种个人情感上。其实我个人不太赞成这种做法,所谓改编虽然有个改字,但作为一个将来想要从事这方面的学生来说,我希望电影能够保持原作品的精髓。因为我个人认为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原作给观众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当然撇来原著不说,《转山》还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
关于影片的人物,主要有两个人物,但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只剩主人公一人了,个人觉得书豪与川哥的相遇有些牵强,人物的联系性欠佳,如果再增加一些细节或许可以弥补这一点。如果我们单看影片的后半部分的独角戏,不难可以解读出一种坚持不解的精神,这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但如果我们联系全片的话或许能够看出些友情或者亲情的情感流露,我很庆幸影片在亲情上没有大幅描写,作为小众国产片,很难想象那会是什么样子,应该会在友情与亲情这两条情感上体现出来混乱吧,以至于电影大打折扣。
像《转山》这样,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友情与后半部分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足够了。但我个人更喜欢后者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它让我懂得:
一个人也要清醒决绝的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