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时间:2023-04-21 14:55:21 偲颖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通用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通用10篇)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1

  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两段名言:

  (一)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以往传统教科书有很大改变,多以学生生活、活动为主,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情况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同。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以实现创新教育,读后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读后感》。

  (二)“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

  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陶先生“六大解放”的思想,有助于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的渗透与运用,会让课程改革更好地发挥出实效,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2

  众所周知:陶行知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非常的独特,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爱满天下”、“情满人间”,这些感人肺腑的话语,情至真,爱至深,读着陶先生的书籍,崇敬和景仰之情由然而生,我深深地被陶行之先生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他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他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改革中国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们做人的典范。陶行之先生以一颗广博的爱心爱国家,爱人民,爱师生。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不得不从平时的点点滴滴进行反思自己,在反思中不仅牢记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导,更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召幼儿,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做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真诚、热情、懂得奉献精神。孩子年龄小,需要我们用爱心温暖孩子,用耐心理解孩子,用关心照顾孩子,用信心鼓励孩子,用细心观察孩子。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大多数的孩子很容易和老师亲近,很愿意和老师交朋友,也很愿意交流家里及同伴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如:我班有个父母离异的小女孩,特别的胆小,性格很内向,为了能让她勇敢、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设法走进她的心灵深处,与她进行交流、沟通。于是在每天的活动中,我主动地与她亲近,和她打招呼、聊天,在区域活动时和她一起看一本书、一起搭玩具,

  观察她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渐渐地,她开始接近我了,慢慢地把我当成她的朋友,而且课堂上还会主动地举手发言,看着她慢慢勇敢、自信的份上,我很自豪,我看到她的笑容,我觉得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把了解孩子、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作为自己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到人格上尊重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学习上关注他们,身体上关心他们,使全体孩子生活在充满爱的浓浓氛围之中,从而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增进孩子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为国做贡献!

  这就是一名幼儿教师的责任,用自己的言行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3

  作为教师,早就熟知陶老先生的大名,不过却是第一次拜读他老人家的文章,领会他的经典教育理论。

  细细品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讲述他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及他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使我不禁为自己在教育理念和行为上的落后和愚昧无知而汗颜。

  因此我由刚开始的好奇应付阅读,到及时记录阅读中引发的真切感想,再到对难以理解的地方能一遍两遍地反复阅读。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陶老先生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对教育现象的深刻剖析,对教育理论的透彻研究,对今天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更是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就如一盏明灯,始终照亮在我们的.心田。

  下面谈一谈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

  一、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论,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不正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吗。

  二、关于”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这一观点为我们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方向。教学并非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我们仍采用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不是所谓的培养能力了,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方式,由笼养式的”喂养“”喂饱“,变为想尽千方百计的让学生主动”觅食“。

  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学“,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就调动不起来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常说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体现出这个”导“ 字来。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应该把解决问题的现成的方法直接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如同教师要给学生一根竹竿,使学生顺杆而上自己动脑,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寻找最佳结果。为避免学生盲目性,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教学流程,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够触类旁通。由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目的,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老师在教会学生不断学习的同时,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 。这也正符合了陶行知先生关于”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的道理。教书如做学问一样,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才会不断创新。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他们是一个整体的,”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师自身应该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钻研符合学生口味的教材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的完成素质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令人耳目一新,也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多学教育理论、业务知识,储备知识,边教边学,多向前辈学习,积累经验,多和学生相处,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真正的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落实到行动中。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4

  参加工作之后我又重温了《陶行知文集》。读后,我的感触与在大学里有些不同。在大学里我关注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特点,而现在我更关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从师德方面如何做一位好老师,还是从业务方面怎样提升专业能力,更好的教育孩子,从他的著作中都可以感受得到。陶行知用这样荡气回肠的话语告诉我们,做教师要真诚、热情、懂得奉献。作为孩子教师的我,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提高,他们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他们的丰富情感需要培养、激发……他们一群孩子,需要老师的叮咛嘱咐,需要老师的鼓励肯定……孩子老师需要用爱心温暖孩子,用耐心理解孩子,用关心照顾孩子,用信心鼓励孩子,用细心观察孩子,即所谓的“五心”。

  我班有一位小女孩叫**,她是一位特别胆小、内向的孩子,在孩子园里总是很安静,不敢和老师、小朋友表达自己的`想法。《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把孩子培养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为了让**勇敢、自信地表达想法,表现自己,形成良好的性格,我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我知道要想走进她的世界里必须首先成为她的朋友。在每天的活动中我主动与**亲近,和她打招呼、聊天、做游戏……仔细关注她的每一个活动细节。渐渐地,**和我交谈的次数多了,愿意和我说说她的小秘密,把我当成了她的好朋友,可以敞开心扉与我交谈。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我希望**可以和小朋友大胆交流,一起游戏。在每天的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请别的小朋友主动与她交朋友,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进行合作。渐渐地,**的笑脸多了,笑声也清脆可爱。**不再害怕与人交流了,她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只是还不愿在集体中主动表达表现自己。于是在进行集体活动时,她没有举手,但我主动请她回答问题。刚开始,**很害怕,不愿说话。在我的积极鼓励、表扬,和小伙伴们鼓劲下,**可以简单的表述问题,渐渐地,她的表达比较完整了,到最后,她可以主动举手表达想法了。看着**一点一点变得勇敢、自信,变得愿意与人交朋友……家长很惊奇,很感谢老师的教育。看到**和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露出开心的笑容,我觉得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这就是我,一名孩子老师的责任,用“五心”待每一个孩子和家长。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5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假期之中,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我们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日记

  一、实施爱的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我与父母通信”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二、实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学生们自编小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幼稚的作品中体现着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三、实践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6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看了在这个故事里,我对“我班王志浩和王晖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并没有采用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也没有一味简单生硬地指责数落,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预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称奇,究其所在,便是一个“爱”字,试想,倘若当时我怒气冲冲,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位学生一顿劈头盖脸地责骂,后果可想而知,效果将适得其反。“爱的教育”在生活中淋漓尽致地体现。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我在教学实践中觉得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陶行知是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的。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叫,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深刻体会和认真学习。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7

  《陶行知文集》中有《新教育》一章,它与当今我们实施的“新教育实验”之“新教育”有一种怎样的联系呢?抱着想对此有所了解的想法,仔细阅览了《新教育》一文,才知两者的“新教育”之需要,各自的目的、意义等,在理念与行为方式上均有很大的不同。如“新教育实验”的目的,简而述之,就是要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有一个完整而幸福的人生,而先生所述之“新教育”,其目的则是“要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这是时代背景与社会、教育发展需要之不同所造成的必然。但先生在其《新教育》中,对“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员”、“新课程”等意义的阐述,至今还有其现实指导意义。

  如先生在论述“新学生”一词时是这样说的`:“‘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说什么,学生也说什么,那便如学戏,又如同留声机器一般了。‘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学生”是什么?从教二十多年,我从未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一谈及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坐在课堂里接受教师教育的人。虽然以往有时也在文章中论及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这只不过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罢了,却不知“学生”一词其本身所蕴含的真正含义。我们现在视若新论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以及“四个学会”(见《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学会生存”,其实也并非什么新思想,先生在八十多年前就在其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生讲习会上的讲演中提出来了。足见先生思想之高瞻远瞩。

  再如“新教员”,“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这与叶圣陶之“‘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的教育思想何其相似。做新教员,要有“信仰心”,要有“责任心”,要有“共和精神”,要有“开辟精神”,要有“试验精神”。特别是谈“试验精神”的时候,指出有些人只晓得教几本教科书,一味地唯上是从,唯命是从,却不知“上头的命令,只不过举其大端,其中详细的情形,必定要我们去试验。用了种种方法,有了结果,再去批评他的好坏,照此屡试屡验,分析综合,方才可下断语”。现今的课程改革,有些人总是以观望的态度,希望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把一切都准备好,自己“吃现成饭”,依葫芦画瓢就行了。先生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看到了这样的弊端,希望大家注意,“不可不由自己试验得出真理,方不至于落人之后哩!”其教诲之谆谆,我辈不可不谨记啊!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8

  至于陶行知本人,我知道他很有名,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只知道他提出了什么标题生活就是教育。此外,我对此感到困惑。正如《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道陶公其人,不知道陶公其说,更不用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然后发展起来了。一个没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能在中国当老师呢?读到这里,虽然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但足以看出陶公在中国教育界的深远影响。所以在业余时间,我拜读了陶公著名的`教育文章,现在把读、想、悟记录下来。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也应该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扩大这个闪光点,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才能,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信心获得成就感。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用灵感、表扬和激励来代替指责、批评和抱怨。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强调`是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以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认为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亡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评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简单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尊重学生,学会宽容和接受学生。宽容就是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的特殊尊重。有些人认为教师的宽容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深刻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空间,有针对性地开放顿悟,有效教育,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创造性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宽容地对待学生,重视非原则问题,获得退一步的快乐;教师宽容地对待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深刻,教育手段更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学生,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9

  关于陶行知的故事有很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四块糖》这篇故事,写一个男同学用泥块砸另一个同学,被陶校长见到了,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校长却给了他四块糖,最后知错就改的故事。

  我赞同陶校长的做法,先是奖励男同学一块糖,因为他来的比较早,要是换了别的老师,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而是劈头盖脸的训一顿,紧接着就写一份检讨书,这不但会使男同学觉得十分委屈,他以后也不会帮助别人;第二块糖是因为他听话,让他住手时他就住手。其他老师则认为这是应该的,老师让学生干什么,学生就的干什么,其实,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第三块糖是他打那个同学,因为那个同学欺负女同学,陶校长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才下决定;最后一块糖是因为他知错就改,他下次也不会这么充动了。

  如果没有陶校长的四块糖,后果会怎样呢?也许那个男同学嘴服心不服,而感到气愤吧!老师应该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有些学生太过调皮,老师想用武力压制学生,但总是事与愿违的。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 10

  陶行知为什么会爱到别人的敬佩呢?因为他总是把国家的教育放在第一位。 读陶行知的这些故事让我有深有感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陶行知出计算秒,和站在教室外听课。 陶行知出计算题,让我意识到,我以前碗里剩饭不说,还会把米掉在桌子上,真是太不该了,虽然妈妈也经常和我说浪费可耻,可是没用。像陶行知这样算我一年要浪费多少粮食呢?是不是比他们浪费的还要多呢,不管怎么样,我下决心从今天起,要珍惜每一粒大米,不会让桌子上有一粒米。也不会让碗里有剩饭。 陶先生有一次上课迟到了,他怕影响到老师和学生上课,于是便站在教室外听课,当时的`天气那么的冷,而他想到的是别人。这种为人着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学有两句重要的名言,一句是:“人生天地,各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另一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去。”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去了,确实做了一件事,而他却不带半根草去。只留一世英明,光照中华大地。

【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有感】相关文章:

陶行知的教育格言03-27

陶行知教育格言04-01

陶行知教育名言02-16

陶行知生活教育格言03-31

陶行知教育教学格言04-01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警句12-30

陶行知教育励志名言02-19

陶行知专著读后感03-17

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格言大全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