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对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时间:2024-09-13 22:10:21 晓丽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对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对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1

  为了帮助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美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布格尔斯基在《对教师的建议》一文中,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59条建议。在认真地阅读了文本以后,我认为这些建议的现实意义就在于能引发教师对日常教学现象的反思,有益于改善教学行为。

  本文在第1条建议中指出,必须写出各门课程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而且要发给每一个学生。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根本不领着学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甚至有的教师连自己也不学习和研究,致使学生既不理解本学科的性质,又不知道本学科的学习要求,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积极性,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认真地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

  本文在第5条建议中指出,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值得尊重,要促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长处。可是,拷问现实的教学实践,很多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声音就会在耳畔回响:“你就自以为是吧,早晚你要大亏!”“作业又没完成吧?你怎么这么懒呀!”“这个题我已经讲过多遍,你为什么还不会?”……诚然,当教师确实辛苦,有的学生着实气人,偶尔批评一下学生也算是“恨铁不成钢”了;然而,习惯性地发牢骚、训学生,那就是不尊重学生,那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我们做教师的就必须用人本的理念和尊重的目光对待学生,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无微不至地尊重学生。

  本文在第6条建议中指出,“最佳的刺激作用”就是要求对不同的对象作不同的学习安排。其实,在教学现实中,不少教师总是有意无意把自己的教学建立在对学生等量齐观的基础上,总习惯于一成不变地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案来实施教学,致使教学目标没有层次,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教学效率持续偏低。所以,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智力的独特性和学情的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文在第11条建议中指出,力求不要教得抽象。但是,审视现实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体验,不能使用生动的教学方法,不能营造精彩的教学过程,不能引领学生在体验中引发感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致使课堂生态恶化,教学效率低下。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坚持“因学而教”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空;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意义的问题与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有效的互动;帮助学生建构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内容知识”向“方法知识”的转移和“科学知识”向“生活知识”的拓展,使课堂成为一个鲜活的、流动的、充满人情的生成过程。

  本文在第19条建议中指出,电视不过是小屏幕上的电影,在有用的场合用它们就是了。可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总是力求通过变换华丽绚烂的幻灯片和生动活泼的动画来吸引学生、传授知识、提高效率,甚至彻底放弃了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独立思考,致使课堂教学成了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影片展示课,使学生失去了开发思维的时空和机会。所以,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依照教学目标灵活安排好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步骤,确保学生有阅读的时间、观察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体验的空间、互动的空间、表现的空间,真正使教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文在第34条建议中指出,当学生专心看和听时,学习就发生了。可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受限于教学理念的滞后和功利思想的膨胀,往往用遍了刚性的威逼与强制,竭尽了枯燥的说教和布道,致使课堂教学成了一潭波澜不兴的死水,成了一团心烦意懒的乱麻,难以引发学生的感触和灵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既非远大的理想,也非美好的未来,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要促成学生学习的发生,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深刻领会“没有注意就没有学习”的道理,精心挖掘学习材料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用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努力营造课堂教学的情趣和魅力,积极搭建引发学生注意和好奇的平台,使课堂充满动人之情和引人之趣,真正实现生机盎然、情趣无穷的教学境界。

  本文在第51条建议中指出,特别要训练学生识别“同一问题”的不同形式。可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不求变通,过于崇尚“标准答案”,不能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很少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使课堂教学成了展示教师和书本权威的舞台,致使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日趋淡漠,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萎缩。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深刻领会“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道理,精心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探究兴趣和认知冲突的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并采用聚合式问答、变通式问答、拓展式问答和辩证式回答等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使课堂教学真正富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对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2

  在阅读了《对教师的建议》这篇文章后,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仿佛被一股温暖而深邃的力量所包围。这不仅是一篇关于教育方法的探讨,更是一盏指引教师前行、照亮学生心灵的明灯。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为教师们提供了一系列既实际又富有启发性的建议,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文章强调了“爱心”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作者指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触碰。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一颗充满爱的心,能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困惑与需求,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孩子。这让我意识到,在日常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用爱心去营造一个温馨、包容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

  其次,文章提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简单地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努力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教师的自我提升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这一建议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

  总之,《对教师的建议》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它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也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3

  在阅读了《对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仿佛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的洗礼。这本书不仅汇聚了众多教育专家与实践者的智慧结晶,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为当代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以下是我读完此书后的一些感悟与体会。

  首先,书中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我印象深刻。它提醒我们,教育的本质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创造力的`个体。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的场所。这种理念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用心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学习路径。

  其次,书中关于“终身学习”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同时,终身学习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我们的教学生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让我深刻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用爱心、耐心和包容心去关爱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基于信任和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籍,更是一本人生指南。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更教会了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人。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将以这本书为镜,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栋梁之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相关文章:

给教师的建议10-29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12-13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7-31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3-29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想01-26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9-20

《教师的建议》读后感02-27

关于《给教师的建议》心得12-08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范文03-21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范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