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中生读《论语》有感

时间:2021-04-14 16:22: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高中生读《论语》有感

  北宋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凹句话最能表达儒者的/。博襟怀、美好理想和普世宏愿,这也表达了对孔圣人的崇高敬仰和热烈缅怀,以及对儒学的传承和发扬。 读完《论语》,我以为之所以尊其为圣人,倒不是因为孔子无所不知;也不是因为儿子生而之知;而是从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完善的道德意识和完美的生命存在价值来说的。因为他对人性的先知先觉,对社会的深刻洞见,对礼仪的神圣锌祟等,都表现出他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完美(虽然,孔子认为自己及其弟子还不能到达一种道德和人格至上的崇高境界,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自我认知本身就是一种人格趋于完美的表现)。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孔子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发现,在文学、艺术、礼仪、政治上的较高修养,才使他一直推JT井企望实现的那种“仁”政思想,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曾是其他思想所无法取代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不断地蓬勃向上,也是由于有这样一种思想始终维系着我们的信念与理想,尽管有时它被统治阶级利用为对人们实施道德压迫、生命约束印阶级统治的工具,但其理想的终极方向是正确的,并且是神圣的,是我们的现实无法实现,却又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传统,以至达到那冲“仁爱天下”、“天下归仁”的完美的人生境界和美好的人类理想,因此,我认为,7L子,实乃仁之圣人1其“仁”,实乃圣人之“仁”[ 一、何以为“仁”

高中生读《论语》有感

  透过《论语》的篇章字刘,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孔子的学说是包括“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又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文化道德哲学体系。“仁”贯穿于其整个文本之中,无论是对人生价值、对学习生活考察,还是对社会责任、政治理想的探索,都充满了“仁”的教导和训诫。 那么,究竟何为“仁”?我们一般理解为仁爱、仁慈、和善、友好、宽容等意义,即“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但在《论语》之中,7L子在回答别人这个问题时,往往是采取巧妙的转换,或用事实来说明,至于什么是“仁”,他从不正面回答。在孔子看来.人的各种道德品质(克己、复礼、爱人、惠、恕、孝、信、忍、勇、俭、宜、刚、恭、敬、宽、庄、敏、慎、谦、让)皆是以“仁”为核心的,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最终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仁”,以至于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文明、进步繁荣。正所谓“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第六》第28章),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仁”,是一种大仁博爱和大退厚义,即自己想有所成,就设法使别人也有所成;自己想凡事通达,就设法使别人也遇事通达;并由个人推广到全天下,使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和谐快乐之中。当然,孔子还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第十二》第2章),这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事,强加给别人去做,这是违背仁义、不合礼仪规范的。7L子的“仁”,是一种实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第十二隙1章)。大仁之志,即克制私欲,一心向“I:”,并以实际行动推行“仁”,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天下就都归向“仁”了,也就是人们都以“仁”为善,以“仁”为美了,天下岂不和谐太平了吗?这就是孔子推行的“仁”要达到的本义。这种思想体现了孔子仁之大义,仁之宽广,仁之深刻,仁之崇高2在《大学冲r9子提出了人生在实践中必须履行的八个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目的”是一个固定排列的关系,它是儒家思想在求“迟”以求“仁”的途径和方法,是儒家学说实现社会大同的根本所在,这种追求本身,也就是人的“仁”所在。

  所以说,我认为《论语》中的“仁”,大致可以理解为人在追求人格完善、道德完善和社会和冶、天下大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这种追求和取向的含义是J“博的.不是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仁慈”、“和善”,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大仁大义、仁爱天下、天下归仁的崇高境界] 二、孔子为何求“仁” 诚然,fL子对他所生活的现世是不满的,人的虚伪诌媚、过分的追名逐利、国君的昏庸无能、礼制的混乱、战乱纷争、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等,以至于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和重用,其“仁政”思想难以实现。 孔子周游列国,我认为其B66大致有三:一是讲学,即传授知识,推行自己“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把祖先的优秀文化传授给后人,把前代的传统礼制继承厂去(尤其是周期的礼制,这是孔子最为推祟的);二是发现,即招收更多的门徒,把自己的学说和思想推行下去,之所以孔子弟子二干,贤人七作有二,就是因为他慧眼识英才、厂纳贤人的原因,也因为如此,7L子的弟子才会有比他小好几1·岁的,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才会不断地传承到今天;二是追寻,即孔子企图寻找到一位真正贤明的君主,自己能够追随他,从而为国家的统——和社会的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并借以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前面两个日的基本实现了,最后一个中心日的没有实现,这是让孔子极为失望的。 孔于这种仁政思想之所以没法实现,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状况太混乱;二是孔子的照想太过理想化。所以,孔子总是强调人要自我反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第四》第17章),这种“内白省”表面上看起来,是把与他人之间或社会之间的矛盾,归于自我,通过自我批评和发现而化解这种矛盾,获得人与人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TL子对社会现状的失望和不满内化为自我的缺点和不足。这种看似消极的生活方式.其透露出来的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倾向和人性存在方式,因为他从人自身的角度关怀了人的能力缺失、价值所在,充满了人文主义光辉,这同样体现出孔子求“仁”的桔神。所谓儒家思想的“和为贵”,大概就是从这里所表现出来的。这里的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即以最终实现人类的和平、和睦、和谐的目标,它体现出入与人的宽容,以礼招待;也体现出入对社会的宽容,以仁为本,因此,孔子对现世的不满也就自然而然转化成厂求“仁”的过程,及对现世的某些避让而“内自省”了,同时,这也是孔子努力追求自我的完美,以求“fj“,进而实现大F归f:的必然性[所以,一个人努力发现自我、克制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就体现出求仁本身了:三、“礼”与“仁”的关系如何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f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就是对人类社群的神圣礼仪的`考察,即“礼”或“礼仪”。7L子认为,我们只有在对“礼”的遵从中才能体现出“仁”。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博爱、尊重。比如,君主只有亲自深入百姓之巾体察民情,解决困难,才是“仁”门十待犯人,不用重刑,而以人性关怀和训城的方式教导他们,才是“仁”;君臣上下,都按照礼制规范要求行事,1是“仁”;长幼之间,辈分分明,以孝为先,剪老爱幼,刀’是“厂”;朋友兄弟,不分彼此,情深义重,宽厚忠倍,才是“仁”,等等,都表现出对礼的草祟。简言之,人类的一切行为都要以“礼”相待,这是《论语》中的一个中心。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第十二》第1章),即每个人耍克制私欲,使自己和思想行为都归于仁、循于礼,这是天下归仁的条件。所以,人的一切活动固然要遵行神圣礼仪的要求,受到礼制的约束。其实,这种神圣礼仪吕先体现为“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论语》的第1篇就指出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厂(《学而第一》第2章),这里儿子强调了孝道对于■r—上——二:乙上—丛—鲁 为仁之道的重要性,一个人首先必须行对父亲长辈的尊敬,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刁能是一个人成仁的基础所在。然后把这种孝扩大到去 莫众生,形成对他人、对君主的至孝、至敬、至忠、至信,以至仁,这时的孝已不仅是人的道德品质,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了。 ” 当然,孔广倡导礼仪的重要内容对于前代优秀礼仪制度的继承,强调礼制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他最为报祟的就是周朝礼仪,严厉批评当朝统治者对于祭礼的颠倒混淆,并希望当朝能够以周礼为礼仪制度的典范,加以继承和发扬。在《八佾第三》中,孔子就表示7对鲁国大夫利用其势力和大权而滥用祭礼的不满,并以遵从周礼为本.“周监般二代,郁郁乎文哉:否从周。,’在同一篇的第l 9章,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使君以忠。,’在《额渊第十二》第11章中.当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时,7L于义说:“君君,臣臣,父父,子于。,’实际J:是以这些基本的社会关系说明了礼在治理国家、平天下问题上的重大作用,所以,人们必须按照礼仪行事,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礼仪的规范和角色要求。汉代儒家集大成音董仲舒由此而提出“三纲五常”,形成丁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道德伦理体系,并成为沿续几千年的礼制规范,影响深远。因此,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对礼的尊祟和礼对人与社会的节制的作用。 我们认为,几子之所以推祟前代礼制,其目的就是企图通过一种对传统神圣礼仪助借鉴和模仿,实现现世的政治安定、人民幸福。孔于是希望通过对礼仪的遵循,对礼制的实施,以克制人们过分的私欲,约束统治者的行为,推行其仁政思想,以求得建立一种以‘‘仁”为核心的全新的社会和冶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符合被他视为典范的周朗的制度和形式的,其思想本义上说是继承传统习俗和礼仪,以求真正伤尧、舜、禹以及周天子那样的仁义君主,从而保持现世社会的和谐,实现他的“仁政”与“仁德”思想,以达到天下归仁的终极理想。

  KU、四1N风—1z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第七》第29章)意思是说,仁离我们并不远,我想要仁,仁就来了。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难道求仁就那么简单?其实,这只是一种求仁的表现,因为有“欲”农先,即我心中想得到仁,只要我有“志”于求仁,是可以得到的。

  至于这种仁的境界的高低,自在人的把握。一般人是无法达到真正的仁的境界的,除非是真正的君子,也许他可以算得上仁了。但事实上,孔子的眼里大多数能称得上君子的人,却称不上仁,顶多是有仁之君子的某些作风罢了,或者力求自身的完美而求仁1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真正成仁,就必须学习、诚信、担当迈义,这才能很好地遭行礼仪,进而求仁。《论语》一开篇,孔干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说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会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公泊长第五》第18章),孔子说:“未知(智),焉得仁?”这是说人只有努力学习,才会有智,才有求仁的资本。“义”是指主要指道义,即人应该担当大道和弘扬正义。同时,义与别是相对的,TL子强调人以义制利、以义为先,孔子说:“君子喻败义,小人喻放利。,’(《里仁第四》第16章),即孔子心中的典范君于是以道义明(1问题的,而非利益。至于“信”,主要指人要诚信、言行一致、言而有信等,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一个标杆,一个人没有了诚信,其他的也就无所谓了,社会就会混乱不堪,人就失去了应有的责任,每一个人都会处于一种相互猜疑与斗争中,自然也就无所谓求I:了!

  孔子说:“人而无情,不知其可也”(《为政第二》第22章)P6此可见,诚信的重要。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义、礼、智、信等其他高尚道德品质,加上他有志于求仁,那么,他就一定会求得“仁”。 除此,孔子还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第十五》策9章),即“杀身成仁”。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简化为成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与“台生取义”,这两个成语构成/一个人追求“仁”所达到的非凡的境界,但我们必须明白,“杀身”和“舍生”是一种不得已的情况,这不是求“仁”的最终目的。我们假设,如果两个人都去求得“仁”,而又以牺牲生命为代价,那么天下人都牺牲了,仁也就不复存在了: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仁,必须通过合理的途径去求“仁”,但这个过程中难免发生仁德与生命的冲突,即“二者不可得兼”,那么这时体现一个仁人的崇高境界,就是舍弃个人利益签至牺牲生命来保全“仁”的合理存在。此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具有了伟大的现实意义,因为这种牺牲本身就体现了对“仁”的追求和达“仁”的境界[ 总之,整个《论语》的文本意义中,体现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文化体系的核心内涵——“仁”,这是一种祟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L现了作为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的容智眼光和深刻洞见。

  这种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学说,激发了他毕生追求助社会和谐、天下归仁的伟大理想的强烈愿望!同时,它也激励着今天的我们努力探寻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统一、人类和平而努力,其儒家传统思想文化也是我们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根本。以“仁’’为终极理想,为住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孔圣人留给我们后世永恒的财富和价值。

【高中生读《论语》有感】相关文章:

高中生读《论语》后有感01-21

学生读《论语》有感03-25

读《论语》有感范文05-06

关于读《论语》有感05-07

读《论语》有感精选范文05-01

读《论语心得》有感05-05

读于丹《论语》有感04-19

读《论语》有感的作文06-16

教师读《论语》有感04-27